湖南省涟源市第一中学 417100
摘要:在素质改革为支撑的全新教育工作环境中,高中数学教学工作,无论是在思想理念还是在意识形态上,都呈现出显著的变化,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自主性意识培养,并本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对具体的授课方法进行创新。本文通过对比自、合、探全新教学法与传统教学,分析新教法的功能优势,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教学路径,从而为推动数学课程顺利实现素质深化改革而提供重要的行动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传统教学;优势比较;策略分析
前言:自、合、探新教法,是一种以生本为核心的教学手段,强调学生主观体验的关注,教师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本着学生思维、能力等多元素养培养,对现有的课堂环境进行改进。作为数学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新教法与传统教学之间存在的区别,并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品质。
一、高中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比较分析
(一)生本教学观得到彰显
传统教学是以师为核心的教学手段,学生在整个课堂活动中学习地位比较被动[1]。而自、合、探新教法则与之不同,其有效彰显了生本全新的教学观,要求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体验,在课程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需求,以及能力拓展需求,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基础,以及注意力集中的环境条件等。相较于传统教学,新教法更符合素质改革的发展理念,因此在新时期的教学环境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二)教学环境得到优化
以往,教师在传统教育环境下通常以满堂灌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导致高中生所处的课堂环境,以及面临的课堂气氛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和刻板性,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学生对待数学课程始终无法提升兴趣的主要原因。而自、合、探的新教法支撑下所营造的课堂气氛,与之前相比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改善。课堂环境更加的开放,学生的学习状态更加自由,思维和行动层面也获得有效的发散和拓展,这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建设,以及自主性学习品质的规范性建设,具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三)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教学主要以提升学生数学成绩为目标,导致学生在数学领域的品质建设比较的单一。而自、合、探新教法是基于素质理念而提出的综合性教学手段,将其应用在高中生数学学习指导和教学工作当中,能够从思维和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撑和行动力支撑。最重要的是,在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之后,在数学学习上也获得较大的进步空间,整体所呈现的学习效率也会更加的突出。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自、合、探新教法的落实,摒弃传统灌输、枯燥的授课模式,真正落实高效教学、素质改革发展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高中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实施路径分析
(一)构建自主探究情境
在数学课上,教师为实现自、合、探教学创新,需要对课堂环境进行改良[2]。根据学生兴趣以及探究思维等方面的具体体现,引入有利于学生思维发散和拓展的数学素材,通过图片展示和模型创建的方式,帮助学生奠定一定的环境基础,从而为学生思维发散而提供助力。也能够改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数学课堂上,始终保持着探索课程内容的兴趣,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整体活力表现。比如说,教师在讲解“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因为此部分知识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空间几何感知意识。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和探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构建具体的数学模型,为学生直观地呈现三者之间的关系。之后,引导学生以视觉观察为支撑,对具体的图形规律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强化学生的空间感,全面提高学生在几何模块的学习能力。
(二)设置小组探究讨论
在数学课上,教师为了强化学生自主意识,提高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素质,需要就传统模式下的课堂形态进行创新。转变师讲生听的模式,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地位充分的发挥出来。教师可以积极落实小组合作讨论教学活动,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对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探索和实践,从而实现数学思想的启蒙、技能的培养与素质的创新。比如说,教师在讲解“对数函数”时,可以根据课程目标,设置探究问题,即“对比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区别和联系。”之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绘制具体的函数图像,然后利用对比归纳的思想,进行数学规律合作探究与地全面总结,从而保证学生所掌握的函数知识更加的系统。
(三)布置生活实践作业
在针对高中生开展数学课程教学活动时,教师要站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发展目标考虑,对具体的作业形式进行创新。合理设计实践作业,训练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3]。让学生结合实践体验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比如说,教师在讲解“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布置实践作业,引导学生每天进行天气记录,然后进行周期总结,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和内化与概率有关的数学知识。
(四)拓展自主学习渠道
基于自、合、探教学新模式,教师要对具体的教学渠道进行创新,让学生拥有丰富的空间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体验,全面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领域的自主性意识。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开发微课资源体系,或者自主创建智能教学平台,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结论:综上,自、合、探是一种思想新、方法新、成效显著的教学手段,相较于传统教学,无论是在课堂环境还是在教学效果上,所呈现的优势都十分显著。因此,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积极落实自、合、探教学。并在数学课堂上,本着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需求,合理构建情境,组织小组讨论,布置生活作业,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构建自主学习渠道,以此来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的需求,保证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在整个进行期间所呈现的品质更加优良。
参考文献:
[1]刘永宏.高中数学课堂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48+50.
[2]徐强.高中数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教学实践[J].当代教研论丛,2019(03):59+61.
[3]王新刚.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8(19):117.
注:本文为2018年度湖南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高中数学课堂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研究之研究(课题批准号为XJKX18B195)系列论文
论文作者:周逵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自主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教法论文; 环境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