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各国和地区科技发展概况及科技实力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亚论文,科技论文,实力论文,发展概况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下半年亚洲一些国家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促使人们对迄今东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深深感到大力发展科技、促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今后东亚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的重要的课题。本文对东亚各国和地区科技发展的概况进行评介,并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对各国和地区科技实力进行比较分析。
概况
与欧美相比,东亚地区在科技发展方面是属于“后进”或“后来居上”的地区。在东亚地区,首先是日本在科技发展方面追赶上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过了欧美,其后是韩国、台湾、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中国和东盟国家相继开始了对日本、欧美的追赶过程,从而在东亚地区内部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形成了追赶与被追赶的关系,比如,韩国、台湾、新加坡、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尽管在包括技术基础在内的整个产业技术方面还没有追上日本的水平,但在生产技术已成熟化、标准化,大量生产成为可能的最终产品的组装技术、生产技术方面,其价格竞争力和技术水平已经接近日本的水平,在最近的将来,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在一部分成熟产业、产品领域追上日本的可能性比较大。
由于在科技方面同欧美之间的差距以及本地区内部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差距的存在,重视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导入直接投资成为东亚各国在不同时期推进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全球化生产网络与技术合作的发展,随着技术转移的多极化与全方位化,东亚各国和地区获得先进技术的机会空前扩大。
与此同时,正当日本以外的东亚各国和地区至今仍在努力推进工业化的时候,一场信息通信革命的潮流席卷整个世界,从而使仍处在工业化途中的东亚各国和地区面临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双重任务,以信息化促进、改造工业化和以工业化促进、支持信息化成为多数东亚各国和地区采取的发展战略。
随着东亚各国和地区依靠引进技术和外资来推进的工业化取得进展,其工业品的生产与出口迅速扩大,比如,除日本以外的东亚各国和地区所生产的家电产品和个人电脑周边产品的产值占世界市场的一半或更多,造船和钢铁占世界市场的30%上下,半导体和液晶显示装置占世界市场的10%上下(注:〔日〕志村幸雄:《日本的技术》,日本能率协会管理中心,1998年版,第106页。)。 这说明东亚地区日益发挥出作为世界“生产中心”的功能和作用。
然而,除日本以外的东亚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自主科技研究与开发、特别是民间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相对滞后,科技研究开发机构与民间企业缺乏联系甚至相互脱节(不过,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在这方面的表现好于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至于基础研究则更为薄弱,即使是日本在基础研究的多数领域也落后于美欧。为此,在东亚作为世界“增长中心”日益受到注目的90年代中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保尔·克鲁格曼教授尖锐地指出,七八十年代以来亚洲各国的高速经济增长是靠大量投入劳动、资本而实现的,是在无视投入要素的生产率增长的情况下实现的,这种高增长已经走到了尽头,同时亚洲不可能很快缩小同欧美的差距。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克鲁格曼教授的批评,说明东亚地区只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将经济增长真正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的轨道上来,才能实现持续的、健康的经济社会发展。
东亚各国和地区科技实力比较
从科技实力的国际比较(见下表)可以看到,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在东亚地区是科技实力最强的国家,在世界上日本科技实力的名次多年保持在第2位(注:例如,有关竞争力的国际调查机构的报告“The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1997”认为,1997 年世界科技实力的前4名为美、日、德、法。)。
考虑到欧洲联合的加强,而亚洲各国难以实现联合,因此,21世纪头一二十年世界科技格局将出现美、欧、日三极鼎立的格局。
在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当中,台湾和韩国的科技实力比较突出;在发展中国家当中,中国的科技实力比较突出。
(一)东亚各国和地区的科研经费投入
东亚各国和地区的科研经费投入彼此相差甚大。日本无论在科研经费总额方面还是在科研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方面均远远超出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而且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在1971~1995年的25年间,日本的研究开发经费对GDP之比平均为2.5%,在1991~1995年的5 年间平均为3%弱,达到世界最高水平。1997 年度日本在经济严重衰退的情况下,其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经费不但没有减少,反而继续增加,达15.7万亿日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2%,连续3年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实力名次表
国家和1998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地区 分数
名次 名次 名次 名次 名次 名次
美国 100 1 1 1 1 11
日本 89.302 2 2 2 22
德国 72.123 3 3 3 33
法国 69.354 4 5 5 66
台湾 65.407101712 20
20
中国 58.57
13202827 23
英国 57.66
17141610 10
13
香港 51.84
25182019 19
10
韩国 50.57
28222524 24
24
印度 49.82
29303334 34
35
数据来源:国际管理发展研究所:《世界竞争力年鉴,1998年》。
当前,日本全国科研经费投入水平在国际上的地位是:科研经费总额仅次于美国,占世界第2位,为美国的1/2.19,超过欧洲3 个主要国家——德、法、英的总和(为其总和的1.01倍);科研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居世界首位,达2.98%(1995年),美国为2.52%(1996年),韩国为2.79%(1996年)、印度为0.81%(1995年),中国为0.65%(注:〔日〕《科学技术白皮书》1998年版。)。
长期以来,日本巨额的国民储蓄一方面被用于企业的设备投资,另一方面被用于大规模的公共投资。而从国际比较上看,日本的公共投资规模之大是非常突出的。然而,传统的公共投资对于建设必要的社会资本来说已经相当充分,而且这种传统投资对于生产力的提高已经很难继续产生直接的效果。而增加技术存量却可能带来近100%的收益率, 因此,今后的公共投资很可能会向导致增加技术存量的科技研究开发倾斜。根据《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在1996~2000年5 年间政府将投入研究经费总额达17万亿日元,预计在2000 年以后日本的研究开发经费对GDP之比可能从目前的3%提高到3.75%。
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对今后日本经济增长将带来重要的影响。据日本经济研究中心预测,如果2000年以后科研经费对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保持在2.75%,那么,在1995~2005年、2006~2015年、2016~2025 年每10年平均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1%、0.1%、0.2%;如果2000年以后科研经费对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保持在3.75%,那么,上述3个10 年的平均实际经济增长率将为1.3%、0.4%、0.4%。科研经费对GDP之比增加一个百分点,将可使2025年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规模扩大14%(注:〔日〕中村洋一/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编:《零增长的日本经济》,1998年版,第178页。)。
90年代以来中国的科研经费支出逐年递增, 按可比价格计算, 从1991年到1997年中国研究开发经费平均增长速度为10.1%,同一时期,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研究开发经费平均速度不超过2%。 但是,90年代以来,科研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维持在0.65%左右的水平(注:请参照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政策指南》各年版。)。
直到1979年,韩国的科研经费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68%。进入80年代以后,韩国科研经费年均增长达15%,在1981~1992年的11年间增加了12.5倍,科研经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提高到2.17%,接近科学技术先进国的行列。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韩国高科技方面的科研经费迅速增加,民间企业对一部分尖端技术领域的投资可与发达国家水平匹敌,但政府部门的科研经费支出还很不够。从1997年开始,韩国政府将逐年增加科研投入,把政府科研经费支出在国家预算中的比例由1997年的3.9%逐年提高到2002年的5%以上(注:请参照〔日〕亚洲经济研究所报告:《面对21世纪产业结构变化我国保持独自性的科技展开方法的调查》,1996年3月,第93~109页。)。
泰国的科研经费投入水平很低。1991年以前,科研经费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2%,自1991年后,科研经费投入又逐年下降,1995 年仅为52亿泰铢,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13%。1997年,由于政府对科研经费再度削减,使得研究开发活动的开展受到严重制约(注:请参照〔日〕亚洲经济研究所报告:《面对21世纪产业结构变化我国保持独自性的科技展开方法的调查》,1996年3月,第173~179页。)。
马来西亚的科研经费投入水平也不高,但马来西亚政府提出,在“七五”(1996~2000年)计划期间,政府科研经费预算支出将比“六五”期间增加50%,科研经费占国民收入总值的比重将从1992年的0.4 %提高到2000年的0.8%(注:请参照〔日〕亚洲经济研究所报告:《面对21世纪产业结构变化我国保持独自性的科技展开方法的调查》,1996年3月,第187~194页。)。
科研经费充足一直是新加坡科技发展的一个特点。新加坡科技局在制定1996~2000年的5年框架计划时确定,今后5年的科研经费预算还将比上一个五年计划增加一倍。研究院一般研究项目经费达30~100 万新元,年人均预算也有18~20万新元。因科研经费充裕,仪器设备等科研条件较好。与此同时,民间企业也重视对科研的投入,其科研经费占全国科研经费的比例达60%以上(注:请参照〔日〕亚洲经济研究所报告:《面对21世纪产业结构变化我国保持独自性的科技展开方法的调查》,1996年3月,第180~186页。)。
(二)科技人才培养及其存在的问题
从科研人员总数看,中国、日本在东亚地区比较突出;从按人口平均的科研人员数来看,日本、韩国、新加坡比较突出;从生产现场的科技人员的素质看,日本远远超出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
1997年中国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为58.9万人年,比日本的54.1万人年略多一些,是仅次于美国(96.3万人年)的研究开发人力资源投入的第二大国。拿日本同其他发达国家作比较,日本科研人员数为美国的1/1.38,为德、法、英总和的1.31倍。
但是,每10000 名劳动力当中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在中国只有8.4名(1997年数字),在日本达到81.4 名(居世界首位),韩国为69.4名,新加坡为56名,一般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均达到50名。拿日本同其他发达国家作比较,日本每千人口的科研人员数为美国的1.48倍,为德、法、英各国的2倍或2倍以上(注: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政策指南》。)。
战后日本培养了大批能够扎根于国内、扎根于生产现场、平均素质较高的工业化人才。但是,日本科研人员的创新开拓精神较差,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1991年日本取得理科博士学位的只有600人, 不及美国9700人的一个零头,在产业界工作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只有7000人,只及美国14万人的1/20。
从作为科技投入的两大方面——经费与人才来看,今后日本面临的主要困难不在于经费而在于人才。而为了解决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创造性)不足,确立有利于培养开拓型创造型人才的教育体系,形成有利于鼓励开拓与创造的社会风气与环境,日本尚需作出长期艰苦的努力。由于日本几乎是一个单民族国家,在人口方面的“开放度”远远低于美欧,很难像美国那样从全世界大量引进优秀人才。据调查,在日本进行科技研究工作的条件对于欧美国家的人才尚缺乏吸引力,但日本的条件对于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人才仍有一定的吸引力,而且日本从亚洲发展中国家引进科技人才的趋势已经出现(注:〔日〕科学技术厅:《有关民间企业研究活动的调查》1997年度。)。
为了更好地发挥科研人员的作用,日本正在推进有关人才的制度改革以建立富有创造性的研究开发体系,包括导入任期制以提高研究人员的流动性和活跃研究开发活动;实现万人博士后计划和增加研究辅助、支援人员的人数;推进国立大学与民间企业的共同研究并放宽对研究兼业的限制(在一定条件下允许研究公务员兼职)以活跃产学官交流;对科研成果实施科学的严格的评价;在增加政府科研投入的同时重点扩充竞争性研究资金、用于研究人员培养和交流的资金以及研究开发基础资金。
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也是东亚其他国家面临的紧迫课题。例如韩国狠抓科研队伍建设,加强对博士后的支持和资助,力争用5 年时间(1996~2000年)培养190万余名科技人才, 使每万人口中科技人才由现在的28名增加到40名。为了实现人才培养从“重数量”到“重质量”的转变,韩国正在努力将韩国科学技术院建成为名列世界前10位以内的、以研究为主的大学,把光州科学技术院发展成研究尖端科技的国际大学。
科技人才数量短缺、质量不高是制约泰国科技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目前全国科研人员只有约2.5万人,其中全时当量科研人员不足8000 人,每年全国普通高校培养的理工科学士以上(含理工科学生)毕业生不到2万人,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人才的需求。 据官方预测,到2001年,泰国将缺少1.16万名工程师、6500名科学家和3.52万名技术人员。影响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年轻人被诸如金融、房地产、广告、公关等一些报酬丰厚、更具挑战性的工作所吸引,使理工学科受到冷落。针对上述问题,泰国除采取联合办学(例如1997年科技发展署、大学部和其他几所高等院校联合发起建立“泰国科技研究生院”的计划)、加强培养理科师资(1997年政府推出一项“理科师资培养”计划)等措施外,还大力加强留学生外派工作,批准了一项为期10年(1998~2007)科技留学生外派计划,以便为今后的发展储备人才。
马来西亚正致力于创办“东方的哈佛”,把吉隆坡建成为该地区优秀的教育中心。马来西亚政府认为,一名在英国学习的马来西亚大学生一年要花费2.4万美元,而在本国就读只需要花费4000美元, 因此大力提倡“不出国的留学”(注:王国瑞、李长久:《科学技术与亚洲新兴国》,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22~328页。)。
国土狭小、几乎没有自然资源的新加坡认定“人力资源是新加坡惟一的经济资源”,尤其是新加坡十分重视在世界范围内招聘科技人才,吸引海外人才参加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事业。经济发展局从80年代起就制定并实施专门吸收海外人才的计划,其主要做法是:当海外人才表现出工作才干和科研能力,而且有意长期工作下去,便会在较短时间(最短3.6个月)里取得长期居住身份; 为来自邻国读大学的学生提供资助,他们毕业后将按合同规定在新加坡工作3~6年不等;研究院确定一项科研项目后,可在世界范围内招聘所需研究人员,其年薪在4~10 万新元,这个待遇及新加坡的生活条件即使在欧美也是有吸引力的。近期人才政策的重点是吸收海外技术员工、高级科技人员、高级管理人才、学术带头人。现在,一大批海外科技人才来到新加坡,其中多数已成为大学和研究院的教学与科研骨干,新加坡几家主要科研机构负责人都是聘请在国际上有学术成就的专家学者担任。
由于多年来重视培养和招聘人才,目前新加坡每10000 劳动人口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达56人,超过英国1995年的水平,接近德国1993年的水平。又据美国一家咨询机构1996年对世界各国劳动力质量进行的调查,根据对劳动者技术本领、法律知识、生产率和工作态度等的综合评价,新加坡得81分(满分为100分),名列世界第一。 尽管以上述标准来衡量的新加坡劳动力质量较高,新加坡工人的平均教育水准仍不够高,低于中等教育水平的人数占工人总数的比例为43%(日本为23%,美国为16%)(注:王国瑞、李长久:《科学技术与亚洲新兴国》,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83~285页。)。
(三)科技产出的比较
从各国的“科学的生产”(主要以该国研究者发表的科学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来表示)的“产出”或成果来看,在1996年世界主要科学刊物发表的近67万篇论文中,日本所占的比例为9.9%,仅次于美国(34.6%),占世界第2位。 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是衡量研究成果的质量的一个指标。1996年各国发表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所占比例仍以美国最高,为51.6%,日本占第4位(不如英、德),为7.8%。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的基础研究水平仍然落后于欧美,特别是落后于美国(注:关于科学技术活动指标,请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996年度科学技术报告》;关于数字请参照〔日〕《科学技术白皮书》1998 年度, 第171~173页。)。
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科学的生产”的产出则远远落后于日本。以中国为例,1997年中国人发表的论文被国际权威机构SCI 收录的篇数占世界总数的比例为1.84%,名列世界第12位,不及美国的6%, 相当于日本的1/5左右。从科技论文的被引用的情况看,我国科技论文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十分弱。
从各国的“技术的生产”(主要以该国研究者申请、授权的技术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来表示)的“产出”或成果来看,1996年日本的专利申请件数为38.9万件,不仅居世界第1位,而且遥遥领先于第2位以下的国家(美国为23.5万件)。日本是占全世界专利申请件数约30%的“专利大国”。与此同时,日本人在美国申请、获授权的专利占美国专利总数的比例一直远远高于除美国以外的国家。例如,1996年日本人在美国登记的专利占美国专利的比例为21.0%,而德国人、英国人、法国人在美国申请的专利所占的比例分别只有2.5%、2.2%、2.0%。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的实用研究水平高于欧美,特别是高于欧洲(注:〔日〕《科学技术白皮书》1998年度,第164~170页。)。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虽然号称“专利大国”,但日本企业的专利战略存在着“追求数量”的倾向。日本企业在同美国企业的专利纷争中经常败北,说明日本企业在“基本专利”或专利的“质”的方面仍不如美国。当然,为了推出某种新产品,支持该产品的细小专利、技术改良专利(它们是构成专利“数量”的“主力”)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形成该产品的“骨骼”的基本专利。
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技术的生产”的产出则远远落后于日本。例如中国人在国内申请的专利不到8万件,1995 年中国全国的企业(其中大中型企业就有6.8 万家)职务申请专利数不及日本的日立制作所一家企业的申请专利数; 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仅为日本和美国的1/30,韩国的1/3。在美国获授权的专利中,中国人的专利仅占0.1%。
从技术开发成果(技术出口额及在外国登记的专利件数)的国际比较来看,如果以美国为100,则日本为129.43,台湾为2.85,韩国为2.00,日本的技术开发成果超过美国,相当于台湾、韩国的几十倍。 这表明日本的技术开发活动是十分富有成果的。然而,这种成果大多是通过改良型、连续型的技术开发活动(这种技术开发活动比较容易出成果)所取得的,而在原理发掘型或技术突破型的技术开发(这种技术开发活动出成果较难)方面,日本的水平明显不如美国。
(四)东亚各国和地区同日本之间的科技差距及其原因的分析
进入90年代以来,除日本外的东亚各国和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但比起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中只有韩国、台湾、新加坡等少数国家和地区在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和自主技术发展方面表现较佳,但比起日本等发达国家也仍然是落后的。
然而,东亚各国和地区通过实行全方位的开放政策,通过全球化、多极化的生产合作和技术转移,从外界获得先进技术的机会空前扩大。为此,特别是在生产水平方面,东亚各国和地区依靠引进技术和生产成本优势,不断提高工业产品特别是大量生产技术已经成熟和标准化的最终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其中韩国、台湾、新加坡、中国这四个国家和地区虽然在整个产业技术(包括技术基础在内)水平方面还没有追上日本的水平,但在最近的将来,它们在一些成熟产业(产品)领域追上日本的可能性很大。
在日本以外的东亚各国和地区相互之间,技术水平的差距不仅存在而且还在拉大其关键原因在于各国和地区吸收、接受国外先进技术的条件不同,特别是作为吸收、接受国外先进技术的主体的民间企业的发展情况不同,这里说的“发展情况”包括民间企业的成长水平;经营者对吸收新技术的顽强意志和努力程度;为发展本国产业技术而对外资企业加以利用的外资政策水平;企业开展自主技术开发与革新的努力程度;围绕技术开发与应用的竞争市场的发育程度;依据世界技术最新进展来正确选择技术的能力;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制度适应产业界需要的程度等。
在上述方面,韩国、台湾、新加坡的状况好于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它们的民间企业对科技开发的重视已经成为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源泉。例如韩国的民间企业的科研经费占全国科研经费的比例达到74%,台湾为54%。那里的企业经营者和政府对获得新技术和开展技术革新的干劲很大,追赶日本的决心很强,民间企业不仅积极引进技术,开展自主开发,而且利用不断积累的资金能力,到发达国家购买企业和设置研究机构,以便确立获取先进技术的渠道,构筑技术人才的国际网络,进一步提高对先进技术的吸收、接受能力。
其中,韩国和台湾的发展又各有特色。韩国的特点是,以财阀等大企业为中心的民间企业与政府相互支援,开展活跃的研究开发活动。台湾的特点是,中小企业群在产品和生产工程方面开展积极的革新,对经济形势变化表现出迅速的反应能力,同时存在着以“工业技术院”为中心的强有力的支援体制(具有较强的商品化能力的中小企业接受“工业技术院”的研究开发成果加以商品化)。新加坡则注重建设开放的、能提供优质服务的投资环境和研究环境,提高对国内外资金、技术和头脑的利用能力。
韩国和台湾在某些特定产业、产品方面已经同日本形成了竞争关系,比如韩国在半导体、电子、钢铁等方面与日本形成竞争关系;台湾在电子、石油化学、钢铁等面向大量生产的产品领域与日本形成竞争关系。
除去韩国、台湾、新加坡以外的东亚各国和地区,尚未形成民间企业积极追求技术进步的机制,民间企业的科研经费占科研经费总额的比例较低。同时,除去马来西亚立足于天然资源的比较优势产业(例如橡胶、椰子油产业)与新加坡的金融服务功能等极为有限的特定领域,在东盟几乎不存在同日本形成竞争关系的产业。但是,在中国的华南、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积极导入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使当地的技术水平日益提高,特别是在电机、电子产业领域的最终组装工程能力迅速增强,同时正在崛起一批研究开发热情高涨的民营高科技公司,一部分国营大企业集团的研究开发热情也有所提高。然而,全国的产业技术水平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
从产业技术的角度看,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差距可分为“表层”、“中层”、“底层”三个层次。在“表层”即有关“产品”的技术(与消费者直接见面的技术)方面,比如在耐用消费品的生产技术方面,韩国、台湾等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已经接近日本的水平,而其他国家和地区同日本的技术差距大致在3~5年。但是,在“中层”即有关“产品的制造”和“生产的基础条件”方面,比如机械设备的开发、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等(隐藏在产品背后、支持产品制造的技术及条件),新兴工业经济体与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水平分别比日本落后一二十年和二三十年。至于在“底层”即从事产品制造的“人”的工业化素质方面,与明治以来拥有一百多年工业化历史的日本相比,新兴工业经济体与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要培养真正具有工业化素质的劳动力队伍,将分别需要1~2代乃至3代人以上的努力。
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同日本的科技能力的对比关系并非是日本“等着”它们追赶的“静态关系”,因为日本的科技还在继续发展,因此,可以说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同日本的科技对比关系是它们的追赶与日本的“科技优势再生产”之间的“比赛”。鉴于日本的科研经费、科研经费占GDP的比例、研究者人数、 研究者人数占人口的比例等等指标均比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高得多,从而意味着日本相对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技术优势再生产”的能力是很强的;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对日本科技水平的追赶将是十分艰巨、漫长的过程。
标签:日本科技论文; 台企论文; 东亚研究论文; 东亚历史论文; 专利管理论文; 科技论文; 经济论文; 中国科技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