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安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经济论文,金融危机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409(2009)02-0030-06
美国救市方案是治标不治本的老药方
当前,美国金融风暴正演化成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这场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究竟具有怎样的性质?美国通过7000亿美元救市究竟能不能缓解这场危机?我们看到,美国的一些政府高官已经承认美国面临的是整个货币金融体系崩溃的危机,这就直接点明了美国这场金融危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但是,国内经济学界的很多观点跟不上危机的迅速升级,甚至有些观点还重复着美国自己已经放弃的盲目乐观论调。我国有些金融界人士面对美国的严重金融危机,仍然坚称美国的金融体系是最权威、最发达的,中国面对全球危机应加快金融自由化改革步伐等,继续重复美国人自己都不愿重弹的老调,完全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倘若抱着这样一种态度来应对这场危机,就会置国家的经济金融安全于危险的境地。
十年前我在专著《威胁中国的隐蔽战争》中提出美国面临着整个货币金融体系崩溃的危险,以及由此带来的全球大萧条的危险。尽管美国十年前一直在采取同今天性质类似的救市方案,但是,危险非但没有化解反而不断积累到今天的巨大规模。我在书中举了两个美国救市的例子。1998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基金面临崩溃,当时美国政府花费了几十亿美元救市,第二年老虎基金濒临破产,美国政府救市的代价一下增加了七八倍,花费了几百亿美元。现在看美国政府救市的规模,动不动就是几百亿、几千亿美元,打个水漂就没有了。2000年美国濒临网络经济泡沫破灭的边缘,为了挽救网络泡沫经济的破灭,一是靠吹起更大的次贷泡沫,一是靠打伊拉克战争的军事凯恩斯主义。美国这种挽救危机的办法治标不治本,虽然能取得暂时掩盖矛盾和稳定金融市场的作用,但是最终会促使掩盖的矛盾以更加猛烈的方式爆发。这种救市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被反复验证了的,美国自己也非常清楚。总之,这种救市对全世界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危险。
当前中国的出口面临如此困境,原因之一是美国压人民币升值。虽然我国正在努力稳定人民币汇率,但是美国如此肆无忌惮地印发钞票,本身就意味着美元的剧烈贬值。前两年人民币升值的时候,我国的中小企业还能勉强撑着,现在外向型企业开始面临巨大的压力。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靠出口和房地产,现在这两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倘若美国的这种救市方式再持续下去,会对世界经济包括中国经济产生更猛烈的冲击。美国采取这种救市方式,确切地说是在救华尔街的大亨,而不是救美国经济,是美国特殊利益集团绑架了整个经济。保尔森的救市方案有一个条款,规定国会没有什么监督和干涉的权力,由保尔森的班子全权作主,这就清楚地意味着救市方案是要维护谁的利益。
新自由主义是大萧条阴影重现的根源
现在发生如此严重的金融危机,同新自由主义恢复自由放任资本主义有关,是经济政策的观念和经济体制的观念出现返古复辟的结果。
“二战”后,西方确实有一个社会改良的时期,那个时期西方实行的经济政策与现在美国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政策是截然相反的。那时,西方很多国家包括法国、意大利等,都实行国有化和金融管制化而不是私有化和金融自由化,对外经济普遍实行保护与开放相结合的政策,很多国家包括日本、法国等普遍制订政府经济计划,采取与新自由主义截然相反的社会改良经济政策,这些政策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大的金融危机的发生。因此,如果“华盛顿共识”的观念不变,任何救市计划都只能暂时掩盖矛盾。现在到了关键时刻,是否抛弃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的政策观念,关系到全世界各国的生死存亡。因为新自由主义否定“二战”后资本主义的社会改良,主张比旧自由主义还要陈旧的政策观念,甚至连西方经济学承认的经典市场缺陷都要否定掉,所以新自由主义实际上是比旧自由主义还要倒退的观念。美国采用这种返古复辟的政策观念,类似大萧条的金融危机的重现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
当前,美国整个金融体系面临崩溃的重大威胁,即使是仍然鼓吹新自由主义的右翼政党执政,也毫不犹豫地实行政府干预和国有化政策,这同美国每逢发展中国家爆发金融危机之时,逼迫这些国家实行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政策截然相反。美国对自己的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实行国有化,却不准发展中国家政府挽救濒临破产的银行,强迫其推行己所不欲的国有银行私有化政策,大幅度放宽外资持有国有银行股权比例的限制,强迫推行金融自由化,逼迫受害国家敞开大门,趁机控制这些国家的经济金融命脉。正因如此,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将美国竭力鼓吹的“华盛顿共识”的私有化政策和金融自由化政策,抨击为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让发展中国家下地狱”的误导政策。据世界银行统计显示,1980年到2005年的25年间,105个发展中国家平均经济增长率只有0.8%,远远低于“二战”后社会改良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无论是亚洲、非洲和拉美的发展中国家,还是拥有所谓最权威、最发达金融制度的美国,都证明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这条路是根本无法走通的。但令人遗憾的是,“华盛顿共识”的金融自由化政策也对我国产生了影响。一些著名经济学家明确表示赞成“华盛顿共识”的非国有化、全球化和自由化政策,认为“华盛顿共识”政策“是为了帮助解决世界各国的问题的”,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国际接轨的长期目标”。金融界有些人士称,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自由化政策”,我认为这是很值得商榷的。
当前正值美国整个金融体系濒临崩溃之际,倘若我们不彻底肃清新自由主义金融自由化的影响,不进行经济政策和改革观念层面的大的调整,就无法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在美国向全球转嫁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警惕出现经济崩溃与恶性通货膨胀并存的全球灾难
美国的金融风暴引起了美元汇率的激烈震荡,美国政府投入巨资挽救纷纷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先是引起世界各国对美元信誉的担忧和美元急剧贬值,许多国家都一度出现了抛售美元、转向安全资产的浪潮。但是,随着金融风暴从美国向全球各地的迅速蔓延,匈牙利、乌克兰、阿根廷、巴西、韩国等国也出现了金融动荡,国际金融机构纷纷从这些金融动荡国家撤出大量资金,导致这些国家的楼市、股市和汇市出现大幅度暴跌,面临着因缺乏外汇导致对外贸易陷入停顿的危险,人们又被迫无奈纷纷抢购明知信誉不佳的美元。国际媒体将这种国际金融危机深化背景下的美元反弹,称为美元濒死前的“回光返照”和“垂死的疯狂舞蹈”。
美元的暴涨暴跌必然引起国际原材料价格大起大落,给从事正常生产的实体经济带来经营困难和巨大风险。2008年初,全球经济尚在深深为通货膨胀的压力感到困扰,人们将物价上涨压力归咎于流动性过剩,但是,2008年10月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化和升级,全球经济又骤然陷入了流动性短缺和通货紧缩的漩涡。特别反常的是,这种现象恰恰发生在美欧政府和中央银行2008年10月向金融市场注入上万亿巨额流动性资金之时。这种反常现象并不意味着通货膨胀压力消失,而是意味着金融泡沫已进入难以挽救的破灭阶段,意味着注资救市日益失效,更大的危险即将来临。其实,流动性短缺是指企业拥有良好资产而难以兑现,为其注入资金以供短期周转就能恢复正常运行,但是,美欧政府和央行注入巨资后仍然面临通货紧缩,说明美欧银行金融体系面临的问题并不是流动性短缺,而是在金融自由化政策放纵下长期沉溺于泡沫投机,资产质量状况严重恶化,已经濒临全面破产,特别是仍然在不断引爆的金融衍生品定时炸弹,以其高达数百万亿美元天文数字般的巨大规模,昭示着美国整个银行金融体系很难摆脱彻底破产的险境。
经济衰退对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是暂时的,实体生产部门衰败而政府持续注资降息救市,意味着最终将会爆发更加猛烈的物价上涨压力。当前,全球的钢铁、汽车、机械、化工等主要工业品生产急剧萎缩,大宗原材料的国际贸易额和实物装船指数出现了大幅度下降。在物质生产大幅度下降的同时,不断增发货币向坏债累累的金融部门注资,预示着全球货币金融体系危机已严重威胁到实体经济和国际贸易,经济崩溃和恶性通货膨胀并存的全球大灾难正日益迫近。
美国政府注入巨额资金救市,短期内可能缓解信贷紧缩危机,从长期来看将会造成美元贬值并且逐步丧失流通和财富储藏手段功能,导致国际贸易和金融秩序长期陷入动荡不安的危险局面,最终会出现国际贸易崩溃,进而导致世界各国出口停顿,普遍陷入经济衰退与恶性通货膨胀并存的更险恶境地。美国政府滥发美元短期可避免债务拖欠和银行破产危机,长期来看却会导致美元完全丧失货币功能,向世界各国转嫁危机并输出恶性通货膨胀,并导致各国积累的外汇储备和美元资产蒙受巨大损失,很可能最终导致类似德国魏玛时期的恶性通货膨胀。20世纪20年代,德国魏玛政府迫于巨额战争债务的压力而滥发货币,导致了恶性通货膨胀,结果货币完全丧失了流通和财富储藏功能,广大民众长期积累的储蓄存款几乎化为乌有,市场经济被迫回到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状态,结果是国民经济崩溃和整个社会陷入动乱之中,成为希特勒上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诱因。
倘若中国和世界各国不能联合向美国施加强大压力,彻底抛弃已经破产的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政策,阻止美国继续沿用滥发美元的办法挽救金融危机,全球经济最终也会像德国的魏玛时期一样,发生经济崩溃与恶性通货膨胀并存的巨大灾难。西方有经济学家预测,一旦发生那样的灾难,全世界将会因粮食、能源短缺和社会动乱频发导致全球人口剧减,甚至可能像中世纪一样陷入“黑暗时期”。美国政府巨额救市计划的效果越来越差,金融风暴不断从美国向全球各地迅速扩散,将欧洲、亚洲和拉美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金融危机,这可能是全球即将发生一场大灾难的危险前兆。斯蒂格利茨称,美国政府的巨资救市计划仿佛是给内脏大出血的人输血,根本无力扭转金融危机,反而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美国著名经济学家、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也称,根本不能指望华尔街的金融纵火犯来执行救火的任务。但是,美国新当选总统奥巴马前不久任命的经济班子依然来自华尔街利益集团。中国和世界各国都应清醒地认识这场危机的严重性,并且及早行动起来阻止这场全球经济大灾难的发生。
建立不依赖美元的国际贸易和结算机制,防止全球贸易崩溃
我国应尽快联合俄罗斯、欧洲、中东和拉美各国,协商建立一种不依赖美元的国际经济金融新秩序,恢复“二战”后西方“黄金时期”的金融管制化政策,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和资本账户管制措施,确保在美元日益丧失国际货币功能的形势下,全球的贸易、投资和能源、原材料采购活动正常进行。我国应尽快同主要国际贸易伙伴签订长期双边协议,依据双方货币的购买力平价制定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双方中央银行依据固定汇率互换足够数量的货币,以确保在不采用美元计价和结算的情况下,双方的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活动能正常进行。尽量采取人民币结算并最大限度地压缩美元结算比重,并且根据双方的国际收支和物价变动定期调整汇率,这样能杜绝汇率自由浮动引发的外汇投机和汇率操纵,减少双方为赚取和持有美元付出的代价和风险,防止双方贸易投资活动遭受美元汇率大起大落的干扰,避免美元危机深化造成国际贸易中断和本国财富损失。缔结贸易协定的双方都有义务严格限制外汇投机,通过恢复“二战”后通行的严格的外汇管制和资本账户管制,保证从事正常贸易投资的实体经济获得充足外汇,对类似索罗斯等谋取暴利的投机家实行严厉的处罚和打击,确保金融部门的发展为实体经济服务而不是相反。
在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美元汇率趋向贬值和激烈动荡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会寻求逐渐摆脱美元依赖的途径。通过订立不依赖美元的双边长期贸易、投资协定,拉美、中东和非洲盛产能源、工业原料的国家就不必再向美国出口大量石油、矿藏去换取美元以进口中国生产的大量机械、电子和轻工消费产品,这样就可能向中国提供更多的石油和工业原料出口。我国也不必付出巨大的环境和资源代价赚取美元,不必通过出口退税和人民币贬值来争取日趋萎缩的美国市场,避免被迫承受越来越大的持有美元和美元资产的风险损失,从而以出口较少工业产品的代价换回更多的能源、矿藏和原材料。
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建立不依赖美元的贸易和结汇机制,能够防止美国金融资本操纵美元汇率,制造和加剧金融危机,防止美元暴涨暴跌造成工业品、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大起大落,导致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实体经济和出口贸易陷入困境。这样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不仅能够节省大量财力、物力、资源,而且还能更好地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和出口市场急剧萎缩的冲击。而美国也无法依靠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无偿占有中国和其他国家创造的财富和自然资源,从而削弱、限制美国通过美元霸权获得巨大的财富支持,以巩固、扩大其在全球建立的经济、政治和军事霸权。
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出现美国政府无法挽救货币金融体系走向最终破产、美元丧失货币功能引发国际贸易崩溃和恶性通货膨胀并存的灾难时,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建立的不依赖美元的国际贸易和结汇机制,就能成为防止国际贸易陷入中断和保障各国生存的防火墙。美国国家档案馆解密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的国家安全备忘录200号,就曾经提出通过各种方式限制和淘汰发展中国家人口、为美国独占全球有限的自然资源创造条件的国家战略。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都应保持高度警惕,防止美国蓄意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为全球的贸易危机、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推波助澜,实现上述战略图谋。
建立银行存款保护保值制度,防止全球经济“崩溃膨胀”
2008年中国经历了严峻的通货膨胀形势,促使中央银行采取了从紧的货币政策抑制需求。尽管通货膨胀的危险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美国金融风暴向全球各地迅速扩散,美联储不断向各国中央银行施加压力放松银根,促使中国央行也配合欧美央行采取了降低利息政策。目前,国际市场上美元汇率反弹,而能源、原材料价格走软,中国面临的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危险暂时有所缓解。但是,全球金融危机不断深化,迫使美欧不断注入巨额资金,意味着美元汇率和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将激烈动荡,全球经济将在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之间交替震荡。实体生产部门衰败而政府持续注资降息救市,意味着最终将会爆发更加猛烈的物价上涨压力。随着美欧银行系统的巨额金融衍生品炸弹不断引爆,美欧政府的注资政策将逐渐失效,不仅难以挽救银行危机,而且可能使全球经济逐渐从“衰退通缩”走向“衰退膨胀”,最终可能出现经济崩溃与恶性通货膨胀并存、严重威胁世界各国生存的“崩溃膨胀”的危险局面。这种形势对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必须同时面对来自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
面对全球可能出现“停滞膨胀”或“衰退膨胀”的压力,我国不能仅仅采取传统的单纯紧缩或放松的货币政策,而应采取区别对待和两面兼顾的宏观调控政策,既要严格抑制泡沫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又要防止经济增速放缓并出现经济衰退的危险。面对美国不断滥发美元挽救金融危机的形势,我国应始终将稳定物价和防止通货膨胀放在重要位置。中国面对出口的严重困难,迫切需要扩大内需,特别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因此,必须全力保护广大民众长期劳动辛勤积攒的储蓄存款,因为,保护民众储蓄存款就是保护已经形成的购买力,比提高工资扩大购买力更为现实可行并且见效迅速。当前还应警惕通货膨胀对广大民众存款形成的威胁,趁通货膨胀压力减弱之时推出明确的通胀贴息保值制度,确保实际利率能够随着通货膨胀灵活调整,防止突然爆发恶性输入通货膨胀侵蚀广大民众存款财富。这项稳定金融和防范危机工作现在应该立即着手去做,通过制定并出台明确的保护民众储蓄存款的法律和制度(如人民储蓄担保和保值制度等),向民众储蓄存款同时提供担保保障和通货膨胀贴息,防止储蓄存款遭受银行倒闭和通货膨胀两方面侵害。
据报道,中国有关部门正酝酿出台有关银行存款的保险制度。其实,效仿美国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着很大弊端。80年前罗斯福时代建立的存款保险制度的确是一个进步,有利于保护曾毫无保障的中小私人银行的民众存款,但是,这对于已有国有银行全额保护存款安全传统的中国来说则是退步。在当前美国金融危机不断深化的严峻形势下,美国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实际上已陷入破产和失效,根本无法应对波及众多美国银行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美国众多银行积累的不良资产数额非常巨大,远远超过了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存款保险制度根本无力阻止恐慌蔓延和挤兑现象。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保险基金由于银行倒闭而大幅度下降,从2008年6月底的542亿美元下降到346亿美元,不到已列入问题银行名单的银行总资产的三分之一,甚至不到美国政府为挽救一家大的私人金融机构付出的代价。保险制度能够抵御分散的微观风险,却无法抵御宏观的系统性经济风险。美国国际保险集团陷入破产并接受政府上千亿美元救助,原因就是为各种贷款衍生债券保险涉及宏观的系统性经济风险。正因如此,美国政府才被迫向众多银行注入巨额公共资金,通过国有化来防止由于信用危机而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欧洲国家政府也纷纷对出现问题的银行进行国有化,并且向银行的民众存款提供无限度的政府担保,目的是用国家信用代替私人信用以制止恐慌蔓延。这种在欧美国家新近出现的经济政策趋向,充分说明银行体系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中枢神经系统,客观上要求政府推行银行国有化并实行无限度的存款担保,否则根本无法应对全球化时代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发生银行挤兑和金融危机,恰恰是得益于国有银行背后存在的强大国家信用。倘若在国际金融危机日益引起中国民众严重忧虑的形势下,效仿实施美国已经陷入破产和失效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很可能极大加剧广大民众对存款安全的担心和忧虑,大量提取并转移超出20万保险额度的存款,在一定条件下甚至会引发恐慌情绪和挤兑现象,不利于应对不断深化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许多欧洲国家果断将破产的私人银行收归国有并提供明确的无限度存款担保,原因是银行相当于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运行供应血液的心脏,一旦银行系统出问题,国民经济的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都会中断。因此,维持其正常运行的宏观社会意义远远超过追究微观责任和经济效益,无论如何也不能允许波及面广泛的银行体系因民众担忧存款风险而诱发挤兑现象。中国应借鉴当前美国和欧洲国家大力推行的银行国有化,特别是欧洲国家向民众存款提供明确的无限度担保的政策,将以前国有银行全额保障民众存款安全的传统制度化和法律化。确立国有银行制度是保证中国金融体系安全的基石,要大量增持专业银行的国有股比重并防止银行股暴跌,回购经营不善、濒临破产的美欧银行持有的中资银行股份,严禁沾染了投机恶习、坏账缠身的美欧银行控股中资银行,采取配套的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确保国有银行的安全运行。
银行存款的质量取决于面向众多产业发放贷款的质量,维护中国金融安全的着眼点不能局限于金融领域,必须落实到确保中国的产业安全和主要贷款企业的正常运转。银行发生挤兑风险必然危及众多产业的资金供应,众多产业遭受全球经济衰退冲击也必然危及金融安全。因此,我们在贷款利率方面应仔细区分泡沫投机性资金需求,以及物质生产部门维持再生产和技术改造的资金需求。对于前者应该严格限制并且实行高利率紧缩政策,而对后者则应积极鼓励并且实行低利率的宽松优惠政策,不能简单地实行一律从紧或一律放松的政策,绝不能让实体经济的正常生产和技术改造投资,因为美国金融危机给国内金融机构造成的困难,以及限制股市、楼市泡沫投机和热钱套利而受到殃及。
应要求美国救市时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债务
当前,有些人主张帮助美国救市,还说现在是到美国抄底的好时机。我认为,无论帮美国救市还是去抄底,对中国来说都是万万不可的。因为美国金融泡沫破灭形成的坏账是一个无底洞,高杠杆投机金融衍生品规模高达数百万亿美元,中国买两千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是杯水车薪。中国也不能学日本公司去收购美国的金融机构。实际上美国擅长衍生品投机的所谓专家根本不是人才,如果在二战后西方社会改良时期,这些人是要被关监狱的,我们不能花费大量金钱引狼入室。
当前,中国为维护自身权利必须要求美国区别对待两种截然不同的债务:一种是数百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债务,规模巨大且具有高杠杆投机性质,根本没法偿还,挽救美国银行的这类投机不良资产将导致恶性通货膨胀,严重威胁世界各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和证券价值;还有一种像美国的养老金、中国金融机构购买的美国“两房”的3A级债券等。据《纽约时报》报道,保尔森在国会表示希望政府的7000亿金融挽救计划,仅仅用于购买次贷危机给美国金融机构造成的不良债权,显然这样的决定将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金融机构带来巨大损失。中国必须同世界各国联合起来,要求美国必须偿还,如果不偿还的话中国必须考虑相应的制裁筹码。因此中国应考虑的不是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帮助救市,而应考虑如何有秩序地从美国国债市场上退出的问题。倘若美国不保证中国持有的债券安全,不排除中国采取抛售美国债券等惩罚性手段,否则一旦美国赖账,损失更大。同时要求美国冻结高杠杆投机的巨额金融衍生品债务。倘若美国将两种截然不同的债务混在一起谈救市的话,肯定引发一场泛滥全世界的美元洪水。
当前,一些欧盟国家如法、德领导人开始反思国际货币金融制度,提出建立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张,但是,现在的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都建立在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政策基础上,必须彻底抛弃新自由主义才能革除旧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弊端。中国应积极推进改革旧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进程,制止美国用滥发美元的方式挽救金融投机不良资产,这样才能保护所持有的外汇储备和美元资产的正当权益。
标签:金融风暴论文; 恶性通货膨胀论文; 金融论文; 美国金融论文; 中国货币论文; 金融体系论文; 华盛顿共识论文; 新自由主义论文; 通货膨胀论文; 美国政府论文; 经济学论文; 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