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淑杰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山阳镇长沟小学 225000
摘 要:追问,是指在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二度提问”。通过不同途径的追问,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提升数学课堂的效率,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为有效。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追问 思维训练
教育心理学认为:“思维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一个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追问,是指在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二度提问”,目的是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探究。追问作为一种提问技巧,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层层追问不仅是课堂教学最为真实的表现,而且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回归本真的理念追求。胸有成竹方能运筹帷幄,画龙点睛式的有效追问必能演绎课堂精彩,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
一、呈现“多样化”到“优化”的追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而真正实现算法多样化只有在充分的观察比较中学生才会有所体验、感悟,才会有所收获。运算律的学习,就是让学生能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但在实际计算中,学生虽认识到计算的多样化却不能深刻把握计算方法的最优化,也就是对各种计算方法不能进行有效的甄别,计算的过程与方法并没有彰显简便计算的最大数学价值。
二、实现“感知”到“感悟”的追问
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从而揭示其本质的特征,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如果仅从事物的概念入手,小学生因理解能力、理解方式的差异往往只能获得肤浅的认识,对数学知识的本质理解不够。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追问数学知识的“源头”,追寻数学知识的“根”,让学生经历“无疑——生疑——解疑——领会”的思维过程而获得知识,从而提高其数学应用能力。例如教学除法竖式的简便计算时:
“余数为什么是20而不是2”,带着这样的疑问,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通过已有的验算方法进行验证,从而判断出余数是20不是2。这样正确答案的得出,学生只是从直观上验证感知,并没有理解感悟为什么余数是20不是2这一数学原理。因此,教学不能戛然而止,仍可适时追问:余数为什么是20而不是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余数的“由来”及计算过程中“商不变的性质”运用体会到:(90)个十里面有(22)个(4)个十,还余(2)个十。通过这样的追问,学生就能领悟余数的“来龙”与“去脉”,理解余数的“根”,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让学生的思维随着数学知识的加深与发展而得到不断提高。
三、演绎“浅表”到“深度”的追问
学生思维水平的深浅反映了一个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观察、猜想、分析、归纳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对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提升“直观”到“抽象”的追问
在数学活动中,实现学生的思维由“直观”到“抽象”的提升,作为数学教学的崇高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它不仅会推动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更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与数学研究的永恒追求。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本着“扬弃”的原则,训练要保持,但手段要创新,要打破传统、机械、程式化的记忆方式,多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地进行拓展与延伸。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思维才可能得到训练与提升。
教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密铺”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密铺现象,揭示密铺的意义之后,引导学生独立探究常见的平面图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正五边形)能否密铺。学生经历了这样的探究和思考活动,不仅认识了上述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哪些能够密铺,更重要的是能对运用图形密铺的含义进行思考。所以,在独立思考和操作的过程中,虽然很多学生遇到了困难,如有的学生不能将三角形进行密铺、有的总认为正五边形能够密铺等等,但教师并没有代替学生思考,没有急于求成,而是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恰当的启示。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最终发现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都能密铺,而圆形、正五边形不能密铺。教师并没有满足于这个结论,而是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追问:为什么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都能密铺,而圆形、正五边形都不能密铺呢?你能找到密铺图形的规律吗?并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思考、探究和发现的成果写进数学日记里进行交流,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深层次发展。通过适时的追问,搭设思维跳板,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活跃思维,并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考,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追问的价值在于探明学生的思维状态,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
论文作者:邵淑杰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9月总第2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学生论文; 思维论文; 余数论文; 数学论文; 角形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教师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9月总第24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