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湖南江华 425500)
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平均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采取预见性护理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护理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积极护理后,在心绞痛发作次数上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纽(P<0.05),在心绞痛发作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5.00%,和对照组的67.50%比较明显更高(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能够起到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采纳及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冠心病心绞痛;应用效果
冠心病心绞痛是心血管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心绞痛指的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缺血及缺氧,进一步引发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临床研究表明,冠心病心绞痛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医护方案[2]。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共纳入我院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预见性护理在其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成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我院,均符合《心脏内科疾病诊疗指南》。中有关“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3],且均知情同意签署相关医护确认书,此外排除肾功能不全及其他因素诱发的心绞痛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分布在43岁-78岁,年龄均值为(56.9±1.3)岁;冠心病病程为6个月到7年,平均病程为(3.4±0.2)年。对照组40例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分布在42岁-76岁,年龄均值为(56.8±1.4)岁;冠心病病程为6个月到7年,平均病程为(3.5±0.3)年。在一般资料上,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即在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心血管内科科室常规护理流程开展各项护理工作,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
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若存在异常问题,及时告知医生,并协助医生做好各项医护处理工作。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及时成立预见性护理小组。在科室内部及时成立预见性护理小组,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分析、总结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然后制定有预见性的护理方案,防范护理问题或风险的发生。(2)心血管保护护理。在患者体位、饮食、心理情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均可能进展成为风险问题,所以有必要指导患者合理休息,保护好患者的心血管,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3)心理护理。在受到疾病困扰的情况下,患者往往会伴随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消极心理症状。因此,有必要及时评估患者的具体心理状态,进一步针对患者采取音乐转移注意力疗法,呼吸训练放松心态疗法,举例治疗成功病例增强自信心法,使患者的消极心理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进一步达到积极配合各项护理工作有效开展的目标。(4)心绞痛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了解患者心绞痛所处位置、性质以及持续时间等,然后实施有效缓解疼痛症状的方法,比如及时应用合理剂量的硝酸甘油舌下含服,从而达到缓解心绞痛的作用。(5)饮食及运动指导护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多食低盐、低脂肪、易消化类食物,忌烟酒,多食水果蔬菜等,从而促进机体营养。值得患者合理运动,注重运动的时间控制及量的控制,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
1.3判定标准[4]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此外,采取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程度调查问卷,去除不满意,将满意、基本满意之和为总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在数据处理方法使用的统计学软件型号为SPSS26.0,计量资料选用(z±s)表示,两组涉及的数据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选用百分率(%)表示,两组涉及的数据比较用X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时间对比
护理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积极护理后,在心绞痛发作次数上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心绞痛发作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护理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时间对比(x±s)
2.2两组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40例中,满意31例、基本满意7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40例中,满意8例、基本满意19例、不满意13例,总满意度为67.5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和对照组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预见性护理具有前瞻性的特点,指的是临床护士通过自身护理工作经验,结合护理实际,洞悉护理问题或风险,进一步制定有效的预防护理方案,有预见性地防范护理问题或风险的发生。将预见性护理方法应用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过程中,一方面能够稳定患者的血糖、血压指标水平;另一方面,能够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发作时间,进一步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5]。本次研究,实施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经积极护理后,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时间上均明显低于采取一般护理的对照组,此外,在护理服务总满意度上,观察组95.00%,和对照组的67.50%比较明显更高。
综上所述,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能够起到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采纳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琳.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2):157-158
[2]杨妙妙.瘳赵林.洪明花.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8):55-56
[3]朱秋霞.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9):5661
[4]陆海燕.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1):41-42
[5]魏亚.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10):55-56
论文作者:黄秀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心绞痛论文; 患者论文; 预见性论文; 冠心病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效果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