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城市人口迁居研究进展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进展论文,西方国家论文,城市人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口迁居指的是城市中以住宅位置改变为标志的、城市地域范围内的人口(往往是住户)移动。人口迁居有时也称城市内的迁移。城市发展与人口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城市发展初期,城市人口的变迁主要是人口从非城市化地区进入城市地区,即迁移过程和城市化过程。当城市发展一定阶段时,由于城市规模、结构、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城市内部的人口变动,这时候的人口变迁以城市内的移动为主,即迁居过程。
迁居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北美城市是很普遍的现象,据调查美国在1970年—1975年间,近一半的居民至少有一次移动,其中,城市内的迁居占总移动人口的45.2%。近来的研究还表明平均一个美国人一生中有13次移动。迁居会使城市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城市出现人口空间、社会空间、功能空间的地域分化和郊区化、绅士化特有的过程。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城市内住宅位置的变化在改变城市系统和城市空间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迁居在西方城市研究和城市地理学中占重要地位。
按照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主要研究内容,西方国家人口迁居研究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60年代中以前
二战前,对城市进行研究的学科主要是传统社会学。社会学家在研究社会问题时发现迁居是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本世纪初,芝加哥是北美城市的典型代表,20年代学者们对芝加哥的住宅区、工业区及中心商业区的形成和变迁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引入生态学的竞争、淘汰、演替、优势等概念,来解释城市内部的变动,逐渐形成芝加哥学派(或称人类生态学派)。此间伯吉斯提出了城市结构的同心园理论,霍伊特提出了扇形理论,哈理斯和乌尔曼提出了多核心理论,其中都有人口迁居的模式。这些模式对以后的城市人口迁居研究有很大的影响。
二战后,人口调查数据逐渐丰富起来,研究者把注意力转移到迁居过程的分析上。但迁居研究作为城市地理学的一个独立课题,始于50年代。在当时城市地理学主要致力于因子生态研究,得出一些关于城市空间结构很有价值的模式,但对这些模式怎样建立和维持所提供的解释是有限的,于是人们把注意力转移到迁居过程的分析上。但迁居研究作为城市地理学的一个独立课题,始于50年代,在当时城市地理学主要致力于因子生态研究,得出一些关于城市空间结构很有价值的模式,但对这些模式怎样建立和维持所提供的解释是有限的,于是人们把注意力转移到相关过程分析上,人口迁居也就受到重视,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课题。
1.1 入侵演替理论
伯吉斯(BurgeSS)于1925年提出了城市结构的同心园的概念,他认为,外来移民最初进城时,为方便找工作,便居住在中心商业区。随着新来者不断增加,人口压力增大,造成住房紧张并进而引起房租上升、建筑密度提高,促使市中心区的人向外城区移动。低收入新住户开始向较高级住宅区入侵,而较高级住宅区的住户卖掉房子向外迁移,入侵一个更高级的住宅区。由此,迁居就像波浪一样向外层传开,最高级住宅区位于城市边缘。伯吉斯称这种向外的运动为入侵和演替。
这个理论的形成是以20世纪初的芝加哥为原型,它所描述的内容与当时的情况相符合。当时,城市中有来自美国及海外的大量移民,多数移民比较贫穷,居住在房子较便宜的城市中心。生活收入增加时就租借或购买外围更好的房子,住户由此产生向郊外的运动。
然而,该理论对多数现代城市来说是不现实的。因为,第一,城市移民的形势发生了变化。低收入住户移入城市中心已不是西方国家城市移民的主流,目前还呈下降趋势。第二,模式假设新来移民容易改善收入状况,容易从市中心区迁向郊区,与现实不符,没有考虑影响移民的一些限制性因素。
1.2 过滤理论
过滤理论隐含于霍伊特(Hoyt)1939年提出的城市形成和增长扇形模式中。模式以高级住宅区的发展而展开。他认为,现有的住房会逐渐过时或衰落,上层阶级为了维持他们的地位必须购买新建的高级住宅,土地利用由此而展开。高收入住户在向外迁居的过程中,留下的空房子被低收入的住户所占用,结果是房子向低收入住户过滤,而人向高级住宅区过滤。
从长期来看,过滤过程明显存在,在美国的一些城市,一些过时的、曾经是富人住的房子被隔成平房、婴儿间,该地区也不再是高级居宅区;从短期来看,高级住户并不象霍伊特所说的那样具有流动性,文化因素可以使这种过滤过程失效。
1.3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伯吉斯的模式仅考虑外来移民所引起的人口迁居,而没有考虑城市中每年大量新住户出现所引起的迁居。即使在一个总人口增长很慢的城市中,新住户的形成也会造成大量的住房需求。
罗西(RoSSi)(1955)深入分析了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与迁居的关系(见表1)。他认为“生命周期循环会造成家庭结构变化,进而造成住房需求,而迁居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调整家庭住房来满足这种需求”。
表1 个人生命周期内的迁居
生命周期理论解释了一个人一生中可能发生的5次迁居,即成长、离开家庭、结婚、有孩子及年老。15—25岁是一个移动最集中的阶段。
1960年阿贝努胡德(Abu-LughOOd)和费利(Foley)建立了一个模式,把住宅位置与住户在家庭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联系起来,如结婚不久的夫妇,首先租借城市中的公寓,有了孩子以后租借郊区的单一平房,最后是在城市边缘买自己的住宅。这个向外运动的模式,形式上与过滤、入侵演替模式相同,但运动的原因不同。
总的来看,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把一个人成长过程与迁居联系起来,丰富了前两个模式的内容。但这个模式同前两个模式一样仍有局限性,没有考虑住户的经济状况,也不适用于公共住房市场中的迁居者以及由于种族和收入原因选择能力有限的迁居者。
1.4 互补(trade-oFF)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古典经济学受到严重的冲击,随后进入了传统庸俗经济学发展阶段,这时新古典经济学也随之发展起来。新古典经济学承认家庭和公司两个部门,家庭希望得到最大的设施满足,公司则期望获得最大的效益。与新古典经济学相对应,在城市研究领域出现了城市经济学。阿朗索(Alonso)于1960年提出了城市人口迁居的互补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假设一个城市位于均质的平原上,就业岗位都位于城市中心,对于中心地的竞争,引起房租向城市中心而上升。住户尽可能的靠近工作地居住。住户的收入水平是一定的,这种收入要支付房租费、交通费和其它生活费用。假定生活费用是一定的,那么,当他们迁居时,要用省出的交通费弥补上升的房租费,或用省出的房租费来贴补增加的交通费,但要受家庭总经济收入所制约。因此,低收入者由于经济能力所限,居住的空间选择范围是狭窄的,他必须选择靠近城市中心居住,房子的面积也较小,多为楼房,因而市中心区的人口密度也高。而高收入者居住的空间自由度较大,可以在郊区居住,房子面积较大,多单一的平房,所以郊区的人口密度较低。
这个理论与前三个理论的不同点在于:把住宅位置、工作位置和经济收入联系起来,丰富了迁居的理论研究。但在后来仍遭到一些批评。罗西(RoSSi)认为迁居时住户看重的是房子的大小和设施,其次是邻里的社会环境、自然位置,而到城市其它地方的易达性不重要。
入侵演替理论、过滤理论、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互补理论分别从外来移民的入侵、高级住户的迁移、家庭的成长、经济的限制这四个侧面解释了城市人口迁居,都有其一定的实用性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把以上四个理论联系在一起,可以较全面解释城市人口迁居:如果有大量低收入移民移入的话,他们可能在城市中心区聚集,迫使其他人向外移动,开始入侵和演替过程;同时高级住户不满意现有住宅而移向新住宅,并引起低级住户的移动;还有一些人的迁居是因为结婚、生小孩、年老等对住宅空间产生特定需求所致,但所有这些移动都要受个人经济状况以及工作地点的制约。
总之,人口迁居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经济学家把移动看作是最大限度的满足住户需求,社会学家把迁居看着是住户维持社会地位的需要,而人类生态学家把它看作是现实运动过程的一个成份以及增长和衰退过程的一部分。从根本上来讲,迁居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住户与周围环境相对稳定的关系被打破;住户的人口数、年龄、收入会发生变化;环境也会因为衰落、其他文化特性人的入侵、土地升值而变化;住户和环境也可能同时变化。西蒙斯(SiMMons)(1968)认为使住户与环境关系发生变化的社会因素主要有三类:①城市化,包括人口特征及生活风格。②经济地位,包括收入、职业和教育。③隔离,包括少数民族、种族和宗教。
2 60年代中至70年代中
2.1 空间规律和数量模式研究
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50、60年代,地理学在理论和方法方面进行了一次革命性的转变,出现了以贝里和阿朗索为首的空间分析学派。人口迁居研究受地理学发展思潮的影响,重点也就放在空间规律和数量模式上,此间的研究工作可以规结为这三个方面:①迁居的距离和方向;②迁居的统计模式;③空间相互作用模型。
空间相互作用模型是以演绎的方法来建立住宅位置模型,模型起源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万有引力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使模式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另外把着眼点放在模式的预测功能上,劳瑞(Lowry)模式是这个阶段的代表;第二阶段,分解研究阶段,从供应和需求、不同类型居民的角度出发建立模式。第三阶段,从动态的角度来研究,放弃空间相互作用模式的静态均衡假设。
2.2 行为研究
空间分析学派虽对地理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然而,这个学派在解释社会问题和人类行为时过分简单化。为了避免空间分析学派的机械性,以研究人类行为为主要内容、探索人地关系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行为地理学逐渐兴起。这阶段迁居研究也逐渐由数量分析转入行为分析,研究内容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①迁居决策的背景。主要研究者是贝尔(BeLL,1958),他认为家庭型的人把空余时间多花在小孩身上,他们的移动多数是因为小孩的缘故;事业型家庭充分享受城市的设施,即使他们有经济能力购买郊区独立住房,他们也不愿意住在郊区;社区型家庭会移向有情感和个性的社区,如一些高收入的家庭移向城市外半农业性质的村庄等。
②迁居的决策行为。布朗(Brown)与摩尔(MOOre)提出了迁居的决策行为。决策行为包括两个阶段:“决定移动”和“寻找新的住房”。
决定移动是内外压力作用的结果。内部压力来源于两部分,一是住户对空间和设施的要求变化所产生的有形需求,另一是理想变化所引起的无形需求。生命周期、生活方式的变化是内部压力的基本来源。外部压力主要由住宅本身的变化和邻里变化所引起的直接的环境改变。当内外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住户会移走。沃佩特(Wolpert,1965)认为每类人都有一个不变的迁移倾向,年迈的工人阶级,仅有地震才能使他们移居,年迈的中产阶级可以被佛罗里达的阳光吸引走,而年轻人受了一点点的刺激,就能驱使他们离开家庭。
寻找新住房行为包括:a.确定新宅理想区行为,b.住房信息收集行为,c.特定住宅选择行为,d.与理想中住宅比较行为。
③迁居行为综合模式。主要研究者是布隆梅尔(BrumeLL,1979)。该模式把迁居行为研究已形成的一些孤立的概念,如地方效用、理想地方效用、需求、居住压力等,用一个模式联系起来,形成有一套有机联系的、完整的理论,来解释迁居过程中人的行为。
2.3 住房链和弃房研究
这期间,迁居研究除注重数量分析和行为研究外,还对特定的问题如住房链和弃房进行了研究。
住房链指的是在房屋市场新增加住房的情况下,住户移向这些新增的房间并给房地产市场中留下空房间,留下的空房间又会引起其它住户的迁入,如此等等,即移向新住房的运动引起了连续的迁居反应。当空间被城市外的移民占用,或被新成立的住户占用,或拆迁或改作非住宅用途时,这个住房链就终止。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住房向下传递到什么水平的住户上,二是一套新房的建立能够引起多少个住户的迁居,三是哪些因素影响住房链。
弃房指的是退出住房链不再被使用的房子。美国东北海岸城市弃房现象较严重。弃房的内在机制是人口、工业和服务业的郊区化,以及移入内城某一个地区人口下降、房子供给过剩等。弃房局限于某一社区有两个基本的原因,一是弃房是城市最恶劣环境中质量最差的房子,是住房链的残余。二是低收入家庭无能力提高房子质量和阻止这种放弃的扩散,住房失去了再出售的价值,因此,潜在的废弃区逐渐发展,象传染病一样迅速扩散。
3 70年代中至现在
70年代西方社会经济处于停滞和萧条状态,同时,“结构主义”、“结构马克思主义”在西方日渐盛行。地理学界也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地理学派——马克思主义学派或激进地理学派。这个学派强调资本主义城市的形态和发展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规律所支配,许多专家应用马克思主义概念对城市问题作了研究。在此背景下,人口迁居研究的重点也就由数量分析和行为分析转向社会结构的深层分析。
3.1 对人口迁居的研究
迁居研究主要包括这三个方面内容:①经济发展状况对人口迁居的影响;②阶级成长对人口迁居的影响;③政治因素对人口迁居的影响。
3.2 对绅士化(gentrification)的研究
70年代中,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加拿大,由于重建过渡地带,新的豪华公寓陆续在中心商业区边缘建成,吸引了不少喜欢城市中心生活的中产阶级从郊区迁入,这个过程西方国家称之为绅士化。绅士化是迁居的一种特殊形式,1974年马彻(Macher),1976年威廉姆(WiLLiam)对绅士化过程作了研究,进入80年代,绅士化的研究才到达高潮,研究内容上也从70年代着重现象、过程研究,到80年代的社会经济背景分析。
尽管激进地理学派在学术界有重要的位置,但由于近些年来东欧变革和苏联解体,该学派受到很大冲击,这时新韦伯主义和人文主义方法呈上升趋势。由于传统的韦伯主义对阶级、经济和国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新韦伯主义被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的对立面。里克斯(Rex)和摩尔(MOOre)是主要代表人物。很多学者研究私人机构(如房地产机构、开发者、财政机构等)和地方当局对人口迁居的影响。尽管新韦伯主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较大进展,但由于它反对阶级和国家概念,反对资本主义危机等概念,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所以也遭到马克思主义学派的批评。
4 结语
通过前面分析,可以总结出西方国家城市人口迁居研究的进展。60年代中以前,迁居研究的出发点是把人当作人类生态环境中的一分子,由人的社会地位、家庭状况、经济收入决定他在城市中的居住位置。60年代的计量革命使迁居研究的出发点转移到空间特征和数量模式上,人在城市中的空间分布似乎是由数量模式决定的,人变成了一个无个性、均值的点。后来的行为革命又把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人的行为上,强调人的个性,研究人对客观环境的感知,丰富了人口迁居研究的内容。70年代末的理论革命又把人口迁居研究的出发点放在社会经济结构分析上,把迁居的原因归结于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阶级斗争。总而言之,每一时期一个新的学派的出现都是从另一个角度丰富和完善迁居的研究,由此我们可以勾画出城市人口迁居研究的进展(见图1)。
图1 西方国家人口迁居研究进展示意图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迁居研究内容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深入。但总体来看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表现在:第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北美城市,欧洲城市研究得较少,因此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适合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更不完全适合社会主义社会和发展中国家。第二,主要研究住房市场,很少研究政府在迁居中的作用。第三,研究住房市场时,主要研究住房需求市场,很少研究住房供给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