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中心医院妇科 湖北 武汉 430060)
【摘 要】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到2015年1月我院采用盆底重建术治疗的74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分别有3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是88.24%,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是100%,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差异存在显著性(x2=4.250,P=0.0393);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差异具有显著性(t=15.188,P=0.000)。结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采用盆底重建术治疗时,实施系统化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有效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重建术;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6.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471-02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elvic floor reconstru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Methods: to choose December 2013 to January 2015 with pelvic reconstruction in treatment of 74 cases of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disease patients as the object of the study,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each group has 34 patient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peri operative nursing,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nursing effect.Results: control group, nursing the total efficiency is 88.24%,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s 100%,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nursing total efficienc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x2=4.250 P=0.0393;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tim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t=15.188, P = 0.000).Conclusion: the pelvic floor reconstru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diseas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peri operative nursing system,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treatment effect, improve nursing efficiency,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it is worth in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pelvic floor reconstruction; nursing effect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护理效果,选取2013年12月到2015年1月我院采用盆底重建术治疗的74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具体分析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到2015年1月我院采用盆底重建术治疗的74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7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分别有患者37例。观察组37例患者,年龄48~80岁,平均年龄(60.2±4.1)岁,患者病程2个月~14年,平均病程(7.5±0.8)年;对照组37例患者,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59.5±3.5)岁,患者病程3个月~14年,平均病程(7.4±0.9)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一定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盆底重建术予以治疗,对照组37例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37例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具体护理内容有心理护理、安全护理、饮食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以及盆底肌功能护理等。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首先予以分类和汇总,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率(%)表示计数资料,利用x2检验组间率对比;利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组间率对比;若对比P<0.05表明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相应护理措施护理后,对照组34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网片侵蚀以及尿路感染并发症各1例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是88.24%;观察组34例患者均未出现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网片侵蚀以及尿路感染并发症,护理总有效率为100%。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差异存在显著性(x2=4.250,P=0.0393),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差异具有显著性(t=15.188,P=0.000),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分析如下表1。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包含有性功能障碍、盆地脏器脱垂、粪失禁以及压力性尿失禁等疾病【1】。由于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加上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PFD发病率正在逐渐增加,尤其多发于中年女性,对女性的生活与健康造成严重影响【2】。近些年由于临床不断深入研究盆地解剖,手术器械与修补材料的创新与完善,盆底重建术飞跃发展,治疗效果也较为显著。
由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大部分患者会有外阴下坠感,走路时疼痛,难以正常排尿与排便,性功能存在障碍【3】,因此女性患者通常会有恐惧、沮丧以及自卑等心理,对于疾病预后也没有信心。所以护理人员要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针对性心理护理,为患者详细介绍疾病有关知识,术后积极关心和体贴患者,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让患者全力配合治疗和护理。
对于行走不便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保证患者的术前身心安全,利用Morse防跌倒评分【4】评估60岁以上的患者。若患者不能自行照料,则需要家属的全力陪伴;为患者穿防滑鞋,病房地面都要保持干燥,晚上夜灯要保持照明,睡觉时为患者打开床档,避免患者坠床,尤其是患者意识不清醒时。
术前要为患者完善好有关检查,还要充分备好补充血,以免术中需要输血;手术前一天应当常规手术位置备皮,外阴保证干燥和清洁;若患者子宫脱出,利用1:1000的新洁尔灭【5】对会阴部进行擦洗;术前三天要给予无渣饮食,并采用肠道抗菌药物治疗,术前一天给予半流质饮食。
术后要注意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术后采用持续镇痛泵的老年患者,晚间节律与呼吸频率需维持正常。术后一天内需要在患者阴道用碘仿纱布予以填塞来防止出血,对会阴切口予以重点观察其渗血状况、颜色以及性质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是88.24%,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是100%,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差异存在显著性(x2=4.250,P=0.0393);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差异具有显著性(t=15.188,P=0.000)。
综上所述,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采用盆底重建术治疗时,实施系统化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有效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郝巧,戎凤梅,李芳等.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行盆底重建术7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2):7951-7951.
[2]张嘉冰,王秀红,王红秋等.盆腔器官脱垂及盆底重建术的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5):814-815.
[3]吴小芳,张余芳.女性全盆底重建术的手术配合体会[J].海南医学,2013,24(8): 1245-1246.
[4]龚玉燕.女性全盆底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 (17):2194-2195.
论文作者:汪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3
标签:患者论文; 两组论文; 有效率论文; 性疾病论文; 功能障碍论文; 女性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