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影响因子过度自引的修正研究-自然影响因子论文

学术期刊影响因子过度自引的修正研究*
——自然影响因子

● 俞立平,万晓云,琚春华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摘 要: 为了防止学术期刊过度自引,文章提出了自然影响因子,本质上是个二元选择函数,对于自引次数最高的期刊,自然影响因子等于他引影响因子,对于正常自引的期刊,自然影响因子等于影响因子。以CSSCI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知网引文数据的研究表明: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自引率与期刊影响力无关;自引次数最高期刊的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均值较低;自引次数最高期刊的载文量较高;自然影响因子的统计学特征与影响因子极为接近,可以有效地防止期刊过度自引,建议用自然影响因子代替影响因子评价期刊。

关键词: 自然影响因子;影响因子;过度自引;学术期刊

影响因子在学术期刊评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创立于1975 年,自JCR诞生之日起,影响因子就成为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1]。早期影响因子仅仅是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领域的一个专业词汇,现在已经广泛普及到学术界甚至公众中。遴选优秀稿件,努力提高期刊影响因子,成为办刊机构的共同追求。对于学者而言,投稿时优先向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投稿,也变成了一种常态。至于各种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均将影响因子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由于提高期刊影响因子会带来各种有形与无形的收益,因此就出现了人为操纵影响因子的现象。随着影响因子在期刊评价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和应用的越来越普遍,人为操纵期刊影响因子的行为便自然而然产生了,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提高期刊的自引[2]。个别期刊为了提高自己期刊的影响因子,采用了过度自引或“同盟”互引等不光彩的手段[3]。一些学术期刊不是采取正当的途径与方法来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而是强迫或者诱导作者引用该刊以前发表的论文,这种现象国内外普遍存在[4]。为了对类似现象加以警示,许多引文数据库发布的文献计量指标开始公布他引影响因子,如国外的JCR、国内的CNKI、CSTPCD等。JCR的后台数据不但给出了总被引频次中的自引量,而且给出了影响因子构成中的自引量,新版InCite JCR中还发布了各期刊历年他引影响因子,这些举措无疑都是为了揭示各期刊的自引水平,警示和阻止期刊的过度自引[5]

采用他引影响因子也是片面的,因为排除了期刊的正常自引。正常自引也称为合理自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问题的连续性;二是研究问题的相关性;三是对期刊的某论文进行商榷或讨论;四是为方便读者检索,从而对论文中的引文有更详尽的了解[6]。如果期刊论文刊载的某个选题较新,其他期刊论文较少,那么自引就更为普遍,也十分合理。一些期刊如果在同类期刊中专业性很强,那么自引较高也是正常现象,因为其他期刊该专业领域论文不多。据统计,“ Nature”和“Science”在1997—2007年10年期间的自引率分别为19.81%、23.98%,这足以说明自引存在是合理的,也是科研成果不断传承与创新的需要[7]。所以,为了防止期刊自引而采用他引影响因子的做法是不合理的,而在现实应用中,比如中国科学院的SCI分区,以及JCR的期刊分区中,依然采用影响因子而非他引影响因子,这就是不能采用他引影响因子评价的最好佐证。所以必须以影响因子为基础,对其进行修正,才是解决问题之道。

影响因子虽然存在过度自引现象,但影响因子仍然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正如Bradshaw等所说,无论你喜欢还是厌恶,你必须用文献计量学指标评价学术期刊及研究绩效;无论正确与否,在学者选择期刊投稿、科研机构评价学者业绩、学术期刊选择出版公司等方面,你必须采用文献计量指标[8]。Hoeffel进一步指出,影响因子肯定不是评价论文质量的完美工具,但目前没有更好的方法,所以影响因子的存在有其合理性[9]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影响因子为基础,试图对学术期刊过度自引现象进行修正,提出一个新的指标——自然影响因子,该指标在保证学术期刊正常自引的同时,对期刊非正常自引进行适度惩罚。本文的研究优化了影响因子,可以制约学术期刊过度自引现象,对于丰富文献计量指标,提高影响因子评价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期刊自引的影响因素,Hyland指出,期刊自引率与期刊的主题、论文组成、主办单位、语言及办刊时间等有一定的关联[10]。Chorus认为,有些作者认为多引用拟投期刊以前发表的论文,能够提高稿件的评审通过率,所以加大了对所投期刊的引用[11]。康存辉、操菊华认为一些学者为了提高论文投稿命中率,特意研究了部分期刊的办刊喜好,针对相应专题开展研究,并在研究中相对较多地参考了这部分期刊的研究成果,但这属于正常自引[12]。王彩认为自引是正常现象,自引反映了科学研究的进展和动态,可以把握学科发展,了解科学社会的规律和趋势[13]

关于期刊过度自引的界定,现有研究往往从自引率高低来加以判断。早在20世纪80年代,Garfield指出专业科技期刊的自引率应该控制在20%以内,超过20%即被认为是过度自引[14]。Fang在研究中国、日本、印度、韩国在SCI收录科学与技术期刊自引时界定过度自引率为25%[15]。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I)将自引率大于 20%的期刊归类为高自引期刊[16]

关于自引的相关实证研究,Frandsen实证研究期刊自引率对影响因子的贡献[3]。结果发现,从统计意义而言,期刊的自引率与其影响因子呈现一定的正相关。Huang等研究了 20 种国际环境工程类期刊,发现自引率对于影响因子的贡献并不显著,但是对于一些影响因子较低的期刊有一定的影响[17]。Mimouni等研究了儿科学科领域的国际期刊,发现相对于其他医学领域的期刊,儿科领域期刊的自引率较低[18]。Bartneck等还研究了通过提高自引人为操纵h指数的现象[19]

(3)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

关于过度自引的解决办法,White[20]提出了将自引从相关引文指标中排除,仅考虑他引对引文指标的影响。王晔、李兰欣提议我国的期刊引证报告中应该设置最高自引率为 20%,在计算总被引频次时,对于高自引率的期刊应该减去一个0.2的系数[21]

从现有的研究看,学术界普遍认为,适当的自引是正常的,但是过度自引必须进行控制。关于过度自引的判定方法,学术界一般将其界定在20%~25%之间,但由于学科不同,采用自引率加以界定是不现实的,比如“Nature”“Science”的自引率就非常接近过度自引阈值。关于过度自引的解决方法,一是公布他引影响因子,排除自引的影响,但这种方法将正常自引也排除在外,也存在瑕疵。二是对过度自引期刊的影响因子打个折扣,问题是如何判断过度自引,不同学科是不一样的,判断标准难以确定。

自然影响因子及排序如表2所示。排在前5位的期刊分别为《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与情报》《图书情报知识》《大学图书馆学报》《情报杂志》,对比影响因子的排序,前5位分别为《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与情报》《图书情报知识》《情报杂志》《情报理论与实践》,前3位一样。由于《情报杂志》《情报理论与实践》自引次数排在所有期刊的首位,所以按照自然影响因子排序有所变化。

1 自然影响因子的原理

1)过度自引的界定。首先,一定程度上的期刊自引是一种正常现象。比如设定某个独特的栏目,研究某个独特的选题,具有一定原创性,往往容易产生较大影响,后续相关研究必然会存在一定的自引现象。

其次,采用类似作弊的手段来达到期刊被引次数增加的目的就是过度自引,如果这种行为比较轻微,一般难以发现,如果这种行为比较严重,还是比较容易发现的。本着“疑罪从无”的原则,本文在设定过度自引标准时采用较高标准。

2)关于过度自引的判断。对于期刊过度自引的传统判定方法是采用自引率,但这明显是不合理的,因为学科不同、期刊分类不同,其自引率的特征是完全不一样的,必须采用新的判断标准。在期刊评价实践中普遍采用影响因子的背景下,期刊会存在自引激励,有意无意加大自引,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应该进行必要的调节。所以过度自引的判断标准也要有所调整,覆盖期刊的范围要有所增加,这样才能对期刊过度自引现象进行有效的治理。本文判断过度自引的标准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某期刊论文被引用次数最高的期刊如果还是该期刊,就说明该期刊存在过度自引现象。比如某学科共有20种期刊,分别为A1,A2,…,A20,假如A1期刊被引次数最高的期刊分别为A2、A1、A7…,则说明A1期刊不存在过度自引现象;如果A1期刊被引次数最高的期刊分别为A1、A2、A7…,由于A1被引次数最高的期刊是A1自身,这说明A1期刊存在过度自引现象。

2.2.1 实行劳务派遣用工 国有林场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员录用实行社会化用工管理,购买服务,采取劳务派遣形式进行用工管理。招用的队员不入编,不占职数,灵活用工,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书一年一定。

3)自然影响因子。所谓自然影响因子(Natural Impact Factor,NIF),本质上是个二元选择函数,对于过度自引的期刊,自然影响因子等于他引影响因子,对于正常自引的期刊,自然影响因子等于影响因子,即:

(1)

式中,NIF表示自然影响因子(Natural Impact Factor,NIF);IFW为他引影响因子;IF为影响因子,rank表示期刊过去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次数降序排序。

自然影响因子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自然影响因子的计算期刊范围、计算周期与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完全一致,从而保证凡是在影响因子可以应用的场合,同样可以应用自然影响因子。

学校的实验中心应该每年统计现有实验设备,根据教学大纲,确定需要的实验设备列出清单,根据清单的设备型号进行市场调查,包括国内外相关仪器的市场动向,请相关专家比较,选择性价比高、可靠、先进的实验设备。对于大型的实验设备,学校至少应该花费3~6个月的时间了解设备行情,进行调查研究,对计划购置的设备进行利用率的评估,随后再进行采购。

式中,μ (1)=[μ 11,…,μ 1p ]T 和ω (1)=[ω 11,…,ω 1q ]T 分别是回归系数矩阵,A 1和B 1是残差矩阵,因而回归系数矩阵μ (1)和ω (1)的最小二乘估计为:

第三,自然影响因子保护了适当的自引。只要期刊不存在过度自引,自然影响因子就等于影响因子,包括了所有的自引。通常情况下,如果期刊选题新颖,其他期刊论文较少,那么自引就是正常现象,这是需要保护的,如果采用他引影响因子进行评价,对期刊是不公平的。

第四,自然影响因子舞弊困难。期刊要做到自引第一,这很容易,所以要采取措施加以限制。采用自然影响因子进行评价,那么期刊要进行舞弊,唯一的方法是共谋期刊引用次数排名第一,期刊自引排名第二。而要人为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因为期刊引用是动态的,两家期刊共谋进行舞弊,并且引用次数排序第一和第二,由于引用次数较多,必然涉及引用论文较多,信息容易泄露,造成的负面影响太大,期刊舞弊风险巨大。

第五,正常自引引用次数难以排在第一,不会被列入过度自引。通常情况下,由于学科期刊较多,对于热点问题整个学术界都会关注,因此论文他引期刊较多。对于一些优秀期刊,他引期刊可能会更多,所以一般情况下,正常自引不会出现引用次数排名第一的情况。不过当学科期刊极少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异常,比如学科期刊数量只有个位数,也许会出现异常情况。

2 研究方法与数据

2 .1 研究方法

2.1.1 独立样本t 检验 利用独立样本t 检验,可以分析过度自引期刊与正常期刊其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进而分析期刊自引的动机。

过度自引期刊的他引影响因子均值为2.013,正常期刊影响因子的均值为3.055,正常期刊他引影响因子的均值大于过度自引期刊,这种差异同样是显著的。

第六届亚洲灵长类会议暨第五届中南半岛灵长类保护研讨会在我校举办…………………………党委宣传部(封二、三)

(2)

式中,X 1、X 2为两组样本的检验值;分别为两样本的方差;n 1、n 2为两样本的容量。

2.1.2 偏最小二乘法 为了分析自引率与期刊影响力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这是因为,期刊影响力指标包括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h指数等指标,因变量有多个,自变量只有一个。加上受数据数量限制,比较适合采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分析。

Wold等最早提出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方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22],它结合了多元线性回归、典型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优点,比较适合应用在因变量较多,并且因变量之间互相相关的情况下,并且对数据分布不敏感,当数据数量较少时也可以进行回归。PLS的步骤如下: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术-枳实药对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的作用机制 ……………………………………… 宗 阳等(13):1798

1)从X 中提取第一成分t 1,从Y 中提取出第一个成分u 1,t 1和u 1分别是X =[x 1,x 2,…,x p ]T 和Y =[y 1,y 2,…,y q ]T 的线性组合:

根据染色算法,可设因此点u12,um3的色集合与其他点都可区别。当s=3,5,…,m-1时,C(us2)均不同,当s=1,3,…,m-1时,C(us(2n+1))也互不相同,而又ust,us′t′(s≠s′或s=s′时,|t-t′|>1)均满足S(ust)≠S(us′t′),于是C(us2)(s=3,5,…,m-1)与C(us(2n+1))(s=1,3,…,m-1)均不同,因此,此种染色方法满足3度点的可区别正常边着色,进而满足H(m,n)的点可区别正常边着色且⎤

t 111x 1+…+α 1p x p(1)T X

(3)

u 111y 1+…+β 1q y q(1)T Y

(4)

根据第一对成分的得分矩阵的内积来计算t 1和u 1的相关系数,得到协方差Cov(t 1,u 1):

对甘薯淀粉/魔芋胶复配凝胶体系进行应变扫描,以确定其线性粘弹区,结果如图2所示。应变能够反映体系在应力作用下的变形程度。随应变增加,体系的储能模量(G',图 2-a)、损耗模量(G",图 2-b)在 0.01%~500%的应变范围内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在应变较高时储能模量呈下降趋势,而损耗模量先上升再下降,当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不再随应变发生改变时,说明体系在该应变时处于线性粘弹区间。最终选择应变为1.0%进行动态频率扫描。

(5)

利用拉格朗日(Lagrange)乘数法将问题转化为计算单位矩阵γ (1)和φ (1), 并且使得γ (1)T A T(1)达到最大,记γ (1)T A T(1)1。 构建p 阶方阵P =A T BB T A , 则P 的最大特征值就为其对应的单位特征矩阵即为所求的γ (1), 而φ (1)则可以通过计算γ (1)解得:

(6)

2)基于自变量矩阵x 1,x 2,…,x p 对t 1进行回归;基于因变量矩阵y 1,y 2,…,y q 对t 1进行回归。回归模型假设为:

(7)

第二,自然影响因子可以防止学术期刊出现过度自引。一旦期刊自引排序为最高,则该期刊的自然影响因子就采用他引影响因子,由于他引影响因子总是小于影响因子,实际上就是对过度自引期刊的一种惩罚。

(8)

称μ (1)和ω (1)为模型效应负荷量。

过度自引期刊的影响因子均值为2.179,正常期刊影响因子的均值为3.099,正常期刊影响因子的均值大于过度自引期刊,这种差异是显著的。

如果残差矩阵B 1中元素的绝对值接近0,则可视为用第一个成分建立的回归方程精度已经满足需要,可停止抽取成分。否则用残差矩阵A 1和B 1替代A 和B 重复步骤1)和2),可得:

γ (2)=[α 21,…,α 2p ]

(9)

φ (2)=[β 21,…,β 2q ]

(10)

第二对成分的得分矩阵为:而X 和Y 的第二对成分的负荷量为:

(11)

回归方程为:

(12)

A 2和B 2则为该方程的残差矩阵。

4)设矩阵A n×p 的秩为r ,且r ≤min(n -1,p ), 则存在r 个成分t 1,t 2,…,t r , 使得:

(13)

把t ii1 x 1+…+α ip x p (i =1,2,…,r ), 代入Y =t 1ω (1)+…+t r ω (r) , 即可算出q 个因变量的PLS回归方程:

y k =c k1 x 1+…+c kp x p ,k =1,2,…,q

(14)

2 .2 研究数据

本文数据选取CSSCI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基于中国知网CNKI引文数据进行分析。CSSCI共有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20种,由于《图书馆》相关引文数据难以检索,《情报学报》部分引文数据缺失,因此实际数据为18种期刊数据。

本文计算基础数据来源文献时间为2015—2016年,被引数据的时间范围为2017年,也就是说,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为2017年的数据;h指数、被引频次均以2017年的被引数据为准,所有文献计量指标的数据是同步的。

3 实证结果

3 .1 高自引期刊与其他期刊文献计量指标的均值检验

被引频次、h指数、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载文量的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被引频次在5%的水平下通过了统计检验;h指数没有通过统计检验;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在10%的水平下通过了统计检验;载文量在1%的水平下通过了统计检验。

由式(2)可求出以孔径为0.5,1,2,3,4,5,6,7,8,9,10…大平底与任意长横孔的衰减分贝差值公式(见表2).

表1 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

过度自引期刊的被引频次均值为1661.8次,而正常期刊的均值为787次,这种差异是显著的,或者说,过度自引期刊的被引次数要普遍大于正常期刊。

3)用残差矩阵A 1和B 1代替A 和B 重复步骤1)和2)。

独立样本t 检验用于检验两组非相关样本均值的差异性,其统计检验量为:

所以,为了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过度自引期刊有更大的动力来设法加大自引,以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

此外,过度自引期刊的平均载文量为689.183篇,而正常期刊的平均载文量仅为292.875篇,这种差异是显著的。

3 .2 期刊自引率与影响力的关系

冰箱洗衣机在较高户均保有量下,2018年行业整体量增乏力。数据显示,洗衣机截至2018年前三季度内销出货仅增长3.0%,大大低于2017年,冰箱内销则持续小幅下滑4.9%,第四季度预计仍然保持负增长态势。不过,冰箱产品结构升级持续进行,大容量、多门、对开门冰箱占比持续提升,产品结构升级助推行业均价提升,截至2018年11月,均价同比上提13%。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估计自引率与期刊影响力3个主要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1所示。期刊影响力的平均变异抽取值AVE为0.272,组合信度为0.299,均没有达到基本阈值。自引率对期刊影响力的拟合优度R 2较低,仅为0.222。自引率对期刊影响力的弹性系数为-0.354,但t 检验值只有-0.472,没有通过统计检验,说明期刊自引率与期刊影响力无关。

图1 偏最小二乘法估计

3 .3 自然影响因子及其他指标

本文在影响因子与他引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文献计量指标——自然影响因子。其原理是,对某期刊按被引期刊的引用次数进行降序排列,如果被引次数最高的期刊是该期刊自身,说明存在过度自引现象,此时自然影响因子等于他引影响因子;如果被引次数最高的期刊是其他期刊,说明该期刊不存在过度自引,此时自然影响因子等于影响因子。下面以CSSCI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为例,基于CNKI引文数据库,对自引率与期刊影响力指标的关系进行分析,对自然影响因子的原理做进一步介绍,并对其统计学特征做进一步分析。

由于自然影响因子取值来自于影响因子与他引影响因子,而影响因子一般要大于他引影响因子,所以自然影响因子的均值在影响因子与他引影响因子之间。本文数据显示,自然影响因子的均值为2.496,小于影响因子均值2.588,但是大于他引影响因子均值2.454。

某中学综合楼抗震性能化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案研究……………………………………………… 李轩直,余文柏(3-1)

会计的职能在于反映、监督和帮助决策。财务会计部门作为企业运转的“中枢神经”,要辅助提供采纳科学合理的决策,必须有整体观,站在全局的高度,纵观宏观经济、整个行业动态和发展前景、各利益相关者间的往来联系,同时还要熟悉本行业、本单位业务,维护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和有效运转,权衡度量分析利弊,进而帮助管理好整个企业。而人工智能财务系统目前只能覆盖会计、审计的一部分基础工作,在这一方面,人工智能无法取代具备管理实践经验的高端会计人才。

18种期刊中,自引排序第一的期刊有10种,分别是《档案学通讯》《情报杂志》《图书情报工作》《情报理论与实践》《图书馆论坛》《情报科学》《图书馆学研究》《现代情报》《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SSCI期刊的自引率总体不高。自引率最高期刊为《档案学通讯》,自引率为10.5%,最低为《图书馆杂志》,自引率仅为1.4%,平均值为5.5%。所以,用自引率20%作为过度自引的判断标准是不现实的。

UASB反应器由气室、气液固三相分离器、污泥反应区3部分组成。大量厌氧污泥在底部形成污泥层,废水从底部流入与污泥接触,废水中的有机物被污泥中的微生物所分解,转化成沼气。沼气以微小气泡的形式释放,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不断聚集,形成较大气泡。污泥层的一些污泥附着在气泡上,随着气泡上升。上升到表面的污泥与三相分离器的底部撞击,附着气泡的污泥脱气。气泡释放后污泥将沉淀至污泥床表面,气体被收集到反应器顶部的集气室。

表2 自然影响因子及其他指标

3 .4 自然影响因子的统计特征分析

1)自然影响因子的分类属性。将自然影响因子、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h指数进行聚类,采用变量聚类,算法为组间距离最大,结果如图2所示。自然影响因子、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被归为一类,因为他们性质相近,h指数被归为另一类,说明用自然影响因子代替影响因子,在克服期刊过度自引的同时,会保持其影响因子的特征。

图2 指标分类

2)自然影响因子的描述统计。自然影响因子、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的描述统计如表3所示。3个指标的描述统计特征相近,均不服从正态分布,均呈现右偏,呈尖峰状态。

表3 相关指标描述统计

3)自然影响因子与其他文献计量指标的相关系数。自然影响因子与其他文献计量指标的相关系数如表4所示。由于自然影响因子直接来源于影响因子和他引影响因子,所以其与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的相关系数极高,为0.999,均通过了统计检验。自然影响因子与h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479,在5%的水平下通过了统计检验。需要说明的是,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与h指数的相关系数与自然影响因子大致相当,当然也均通过了统计检验。

表4 相关系数表

4 研究结论

1)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自引率与期刊影响力无关。基于中国知网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的研究表明,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SSCI期刊的自引率与期刊影响力无关,也就是说,学科期刊总体上不存在为了提高期刊影响力而增加自引的做法。

2)自引次数最高期刊的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均值较低。对于自引次数排在第一即自引次数最高的期刊,其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的均值普遍低于其他期刊,独立样本t 检验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差异是显著的。这也可以进一步分析这些期刊为什么要增加自引,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影响因子。

结肠癌患者典型临床症状[5]:①具有息肉史或者癌症史;②大便隐血试验呈现阳性;③具有肠道腺瘤;④一级亲属患有结直肠癌史;⑤慢性便秘、黏液血便、精神创伤史、慢性腹泻、慢性阑尾炎史;患者具有以上五种表现中的两项以上表现。

3)自引次数最高期刊的载文量较高。对单个期刊而言,自引次数排在第一的期刊的平均载文量也较高,要远远大于其他期刊的载文量的均值,独立样本t 检验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差异同样是显著的。如果期刊不注重论文质量而一味提高载文量,这样影响因子必然降低。原因是两个方面,一是计算影响因子的分子论文被引次数不高,二是计算影响因子的分母过去两年载文量在增加。

4)自然影响因子可以有效地防止期刊过度自引。为了防止期刊过度自引,本文提出了自然影响因子,当期刊自引次数排名第一时,自然影响因子等于他引影响因子,当期刊自引次数排名不是第一时,自然影响因子等于影响因子。凡是过度自引的期刊,自然影响因子肯定低于影响因子,从而对过度自引现象进行适当的约束。自然影响因子的计算期刊范围、计算周期与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完全一致。自然影响因子保护了适当的自引,并且舞弊非常困难。期刊正常自引引用次数难以排在第一,不会被列入过度自引。

5)自然影响因子的统计学特征与影响因子极为接近。基于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SSCI期刊,通过中国知网的引文数据研究表明,在文献计量指标分类上,自然影响因子与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被归为一类;自然影响因子的均值、极大值、极小值、标准差、偏度、峰度、数据分布等指标与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也极为接近。

6)建议用自然影响因子代替影响因子评价期刊。基于以上分析,建议采用自然影响因子代替影响因子来对学术期刊评价,它在保证影响因子所有统计学特征的同时,又进一步防止过度自引。

参考文献

[1] SERVAES J.On impact factors and research assessment:at the start of volume 31 of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J].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2014,31(1):1-2.

[2] WALLNE R C.Ban impact factor manipulation[J].Science,2009,323(5913):461-461.

[3] FRANDSEN T F.Journal self-citations:analyzing the JIF mechanism[J].Journal of Informetrics,2007,1(1):47-58.

[4] WILHITE A W,FONG E A.Coercive citation in academic publishing[J].Science,2012,335(6068):542-543.

[5] 刘雪立,魏雅慧,盛丽娜,方红玲,王燕,付中静,郑成铭,董建军.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构成中的自引率比较——兼谈影响因子的人为操纵倾向[J].编辑学报,2017,29(6):602-606.

[6] 朱大明.参考文献“合理自引”与“不当自引”的区分标准[J].编辑学报,2004(1):76.

[7] FOO J Y.A study on journal self-citations and intra-citing within the subject category of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J].Science & Engineering Ethics,2009,15(4):491.

[8] BRADSHAW C J A,BROOK B W.How to rank journals[J].PLoS One,2016,11(3):e0149852

[9] GARFIELD E.The history and meaning of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J].JAMA,2006,295(1):90-93.

[10] HYLAND K.Self-citation and self-reference:Credibility and promotion in academic publicatio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3,54 (3):251-259.

[11] CHORUS C G.The practice of strategic journal self-citation:It exists,and should stop[J].European Journal of Transport & Infrastructure Research,2015,15(3):274-281.

[12] 康存辉,操菊华.期刊评价之自引辩解[J].编辑之友,2014(10):21-23,26.

[13] 王彩.《中国图书馆学报》自引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3(1):157-160.

[14] 李贺琼,邵晓明,杨玉英,等.2006—2010年我国 48种外科学类期刊自引率及其与影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关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5):876-884.

[15] FANG Hongling.Self-citation rate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journal in SCI from China,Japan,India,and Korea[J].Learned Publishing,2013,26(1):45-49.

[16] 任胜利.有关精品期刊发展战略的思考[J].编辑学报,2005,17(6):393-395.

[17] HUANG M,LIN W.The influence of journal self-citations on journal impact factor and immediacy index[J].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2012,36(5):639-654.

[18] MIMOUNI M,RATMANSKY M,SACHER Y,AHARONI S,MIMOUNI B A.Self-citation rate and impact factor in pediatrics[J].Scientometrics,2016,108(3):1455-1460.

[19] BARTNECK C,KOKKELMANS S.Detecting h-index manipulation through self-citation analysis [J]. Scientometrics,2011,87(1):85-98.

[20] WHITE H.Authors as citers over tim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1,52(2):87-108.

[21] 王晔,李兰欣,杜宁.浅谈国内科技期刊的自引问题[J].编辑学报,2010,22(S1):149-150.

[22] WOLD S,MARTENS H,WOLD H.The multivariate calibration problem in chemistry solved by the PLS method[M].Springer-Verlag,Heidelberg,1983.

Research on the Correction of Impact Factor Excessive Self -citation in Academic Journals :Natural Impact Factor

Abstract :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academic journals from excessive self-cita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natural impact factor,which is essentially a binary selection function.For the journal with the highest self-citation frequency,the natural impact factor is equal to the impact factor without journal self cites,and for the normal self-citation journals,the natural impact factor is equal to the impact factor.Taking the CSSCI journal of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philology as an research object and based on the citation data of CNKI,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journal self-citation rate of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philology is not related to journal influence.For the journal with the highest self-citation frequency,the mean of the impact factor and the impact factor without journal self cites was lower,and journal article quantity is higher.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impact factor are very close to impact factor.It is suggested to use natural impact factor instead of impact factor to evaluate journals,which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journals from excessive self-citation.

Keywords : natural impact factor;impact factor;excessive self-citation;academic journal

DOI: 10.16353/j.cnki.1000-7490.2019.11.011

* 本文为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于DEA的网上技术市场运行效率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018C25030)和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浙江工商大学统计学)的成果。

作者简介: 俞立平 (ORCID:0000-0001-9079-1165),男,1967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技术经济,科技评价。万晓云 (ORCID:0000-0001-8986-4988),女,1995年生,硕士生。研究方向:技术经济,科技评价。琚春华 (ORCID:0000-0002-9644-8808),男,1962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信息管理,决策科学。

录用日期: 2019-05-31

标签:;  ;  ;  ;  ;  

学术期刊影响因子过度自引的修正研究-自然影响因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