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米成伟

会泽县雨碌乡卫生院 云南会泽 654214

摘要:目的:研究在治疗AOSC时采用PTCD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AOSC病人92例为本研究的入组对象,对其采用PTCD治疗,对比入组对象在治疗前后的肝功、血常规、症状改善、胆红素几个方面的情况,分析PTCD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病人在实施PTCD前后7日内的血常规情况以及肝功能情况,手术后TBIL、WBC、ALT、DBIL水平明显下降,具体表现为:手术前:WBC为(27.4 ±9.8)109/L、TBIL为(230.5±25.2)μmol/L、DBIL为(85.2 ±29.5)μmol/L、ALT为(90.2±13.5)U/L;手术后:WBC为(8.0±2.8)109/L、TBIL为(29.6 ±13.0)μmol/L、DBIL为(39.5±15.2)μmol/L、ALT为(44.2 ±5.0)U/L(P < 0.05)。结论:给予AOSC病人PTCD治疗,可以较好地引流胆汁,减少胆道压力,且并发症少、创伤面积小,更具安全性,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AOSC;PTCD;应用;有效性

AOSC,主要是由多种引发因素引起的一种胆道感染,属于急危症,该病具有发病急促、死亡率高、合并症多的特点[1]。通常情况下,AOSC会引发人体的多个器官产生功能性损害[2]。以往治疗胆道类疾病,多采用剖腹手术,但是该种治疗方式不仅会带给手术者很大的痛苦,而且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另外,手术者的住院时间也比较长,病人需要承担的经济费用也比较高,这给病人自身及其家庭均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3]。当前,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胆道引流已经成为临床有效治疗AOSC疾病的方法之一,且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主要探讨在治疗AOSC时采用PTCD的临床价值,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手术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AOSC病人中抽取9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本次研究的入组对象中,有女性33例,男性59例;年龄均在29~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5±2.28)岁;其中,包括78例胆管结石病人,14例病人为梗阻黄疸合并胆管癌;经过检查,全部对象均被确诊为AOSC。全部研究对象均具有腹痛、黄疸及寒战高热、血压低等症状。

1.2手术方法

在开始手术之前,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凝血功能、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腹部CT、胸片等检查,然后在手术前15 分钟,采用肌注方式给予手术者10 mg的山莨菪碱。PTCD具体操作方法为:采用血管造影(数字减影)技术、B 超技术,对肝内部位的扩张胆管进行选择,将胆道穿刺针通过皮肝胆道进行穿刺,再进入到患者的肝内胆管后,置入导丝,进行胆道穿刺鞘的交换。再沿鞘做导管引入,注入适量造影剂,进而确定梗阻的具体位置,将胆管内存在的淤积胆汁尽量抽空,导丝引入,经胆道的狭窄部位,交换多空性引流导管(美国生产),最后做好引流袋外接工作。另外,密切观察手术者的腹痛、发热、休克等情况,详细记录其在1日内的液体出入情况和完成引流的胆汁量。对病人进行抗感染、保肝、升血压等治疗,如果病人存在若胆汁引流阻碍,可给予生理盐水(0.9%)进行调整,即对胆道外的相应引流管进行缓慢冲洗。7日后,对病人实施胆道外部的引流管造影,并结合胆道梗阻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介入治疗或者进行外科手术。

1.3统计学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SPSS 19.0软件处理相关数据,用(±s)表示计量资料,检验则用χ2完成,P<0.05,则说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的92例对象,均成功完成胆道引流管置入治疗,且未出现腹膜炎、死亡、大出血等事件。有90对象在手术后缓解了寒战高热、腹痛等症状,体温也在2日后恢复。肝功、血常规、胆红素等各项指标在手术后7日恢复正常。另有2例病人术后死亡,原因为多器官衰竭。64例病人术后7日实施外科手术后拔管,其中,术后有1 例病人在引流管拔出后,产生消化道出血症状,对其肝动脉采用插管造影技术,并对其出血血管采用行栓塞术后好转。14 例病人7日后,利用胆道造影技术检查发现胆管结石完全消失,其在出院30日后拔出引流管,并未产生特殊不适感。12例病人被确诊为胆管癌,采用介入法进行治疗。对比病人在PTCD 手前后7日内的血常规情况以及肝功能情况,手术后的TBIL、WBC、ALT、DBIL水平明显下降(P < 0.05),见表1。

3.讨论

AOSC属于胆管炎中比较严重的阶段,其病理改变主要包括感染和胆道梗阻两个方面,病因主要为胆管结石和肿瘤[4]。调查发现,AOSC在胆道疾病中产生的病死率居首位,肠道是胆道感染病人产生细菌的主要途径,病人会因胆道梗阻而产生胆汁排泄障碍,同时,胆管内压的不断增高,黏膜坏死、变性、细菌生长且分泌毒素等,均会导致病人引发休克、脓毒血症、器官功能衰退等疾病,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和健康。基于上述分析,解除或者缓解胆管梗阻症状是有效治疗AOSC 的关键。因此,给予AOSC病人PTCD治疗十分可行。

本研究采用PTCD治疗AOSC,取得了有效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对比病人在PTCD 手术前后7日内的血常规情况以及肝功能情况,手术后的TBIL、WBC、ALT、DBIL水平明显下降,具体表现为:手术前:WBC为(27.4 ±9.8)109/L、

TBIL为(230.5±25.2)μmol/L、DBIL为(85.2 ±29.5)μmol/L、ALT为(90.2±13.5)U/L,手术后:WBC为(8.0±2.8)109/L、TBIL为(29.6 ±13.0)μmol/L、DBIL为(39.5±15.2)μmol/L、ALT为(44.2 ±5.0)U/L(P < 0.05)。

综上所述,给予AOSC病人PTCD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具有更可靠、更安全的临床应用特性,可有效解除病人的胆管梗阻症状,降低病人急诊开腹的发生率,进而为实施择期手术奠定基础,提升了病人的生存质量,有广泛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毕红革.经皮肝胆管引流对肝内梗阻性重症胆管炎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临床误诊误治.2014,44(06):221-223.

[2]宋勇;黄亚川;秦高平.个体化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研究优先出版[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5,23(08):121-123.

[3]尹佳欢;王利;吴磊.急性重症胆管炎54例外科治疗体会[J].临床误诊误治.2015,34(05):221-223.

[4]李建群,朱云根.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40例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4,27(26):250.

作者简介:米成伟(1977年9月19)男,汉族,主治医师,云南,本科,主要从事普外科工作。

论文作者:米成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5

标签:;  ;  ;  ;  ;  ;  ;  ;  

研究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米成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