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中的印度经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印度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改革成效不小,问题亦不少;不管谁执政,仍要继续改革。
五年计划和三场革命
印度1947年独立后,于1951年起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从50年代初到80年代末,印度执行了七个五年计划和三个年度计划。在这一时期,印度政府通过各种法规和许可证制度,实行半管制的、以进口替代为主的混合经济体制。国家采用争取外援和发行公债等手段对国民经济各主要部门进行巨额投资,建立起一整套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使国营企业在重工业、基础工业、外贸、银行、保险等关键部门占有优势地位。与此同时,大财团和中小企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的30年间,印度国内总产值的年均增长率为3.5%, 在80年代,年均增长率提高到5.5%。 从独立初期(1950—1951年度)到80年代末,印度各主要工业部门得到了成倍的增长(见表)。印度农业也有很大发展,特别是60年代中期在农村推广的“绿色革命”,普及了农业技术,提倡使用良种、化肥,进行土壤改良和加强农田管理等,使印度农业有了很大起色。到了70年代,印度从一个严重缺粮的国家发展到了粮食基本自给。此外,印度政府从1970年开始兴起了一场“白色革命”,实施“洪流行动计划”,由国家出资建设现代化大型鲜奶加工厂,由于印度是亚洲养牛最多的国家,这一计划充分利用了印度的牛奶资源。到了80年代中期,印度又在渔业战线上开展了一场“蓝色革命”。这是一场向海洋,向江河湖泊索取食品的重大技术革命。经过一系列的变革,不但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大大繁荣了印度经济。
但是,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印度政局动荡(两年内换了三届政府),经济也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增长缓慢, 物价猛涨, 失业人数达3000多万,外债高达700亿美元,成为亚洲最大的债务国。与此同时, 国库告急,外汇储备仅有区区10亿美元,只够两个星期进口之用。更严重的是,由于政府更迭频繁,印度根本拿不出一套有效的经济政策,经济政策,经济陷于混乱状态。
从改革中找出路
以拉奥为首的国大党政府重新执政后,面对严峻形势,积极寻找出路。1991年7月初, 拉奥政府宣布了一整套以改革开放为特点的新经济政策。这一套被财政部长曼·辛格称作“印度第二次革命”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1.取消或放松各种经济管制,鼓励国内外资本创办新企业和提高经济效益;2.实行市场自由化,引进竞争机制;3.取消一切不必要的财政补贴,改革税制,缩小财政赤字;4.改革国营企业经营体制,实行部分私有化;5.改革银行金融体制;6.建立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实施农村扶贫计划。总的说来,这套新经济政策的目标是要实行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把原来的半管制型经济转化为外向型的市场经济。
拉奥政府的新经济政策突破了印度独立后长期奉行的一套限制进口、限制外资的保护主义经济政策,到1994年的三年中,印度取消了工业许可证制度;放松了进出口管制;降低了关税;卢比实现了经常项目的自由兑换;采取了种种鼓励外国直接投资的措施,包括允许外资在许多领域占有合营企业的多数股;对外国法人投资单位开放国内股票市场;允许私人企业到海外资本市场发行债券;对某些经过选择的国营企业以出让股份的方式实行部分私有化;国民经济中私营部门投资超过了国营部门投资;计划委员会的编制和职能大大削减,实际上它已从一个宏观设计机构和权力很大的“超级部”变成了一个咨询机构……如此等等,这些变化在三年前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改革结果喜忧参半
印度新经济政策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就:1.经济增长率上升。改革的第一年,印度正处于经济危机的低谷,国内总产值增长率仅为0.8%,第二年(1992—1993年)即回升到5.1%,以后两年分别为5.1 %和6.3%,估计1995—1996年度可达6%以上。这样, “八五”计划(1992—1997年)前4年年均增长率达到5.7%。2.对外收支状况明显改善。由于外资大量流入和出口大幅度增长,对外收支逆差不断缩小。1996年3月外汇储备已上升到168亿美元。3.连续8年的农业丰收使粮食储备达到3500万吨,并有大量粮食出口。 1995—1996年度大米出口达到300多万吨,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米出口国。
但是,印度在经济改革中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庞大的财政赤字和沉重的内债。改革的第四年(1994—1995年)财政赤字占国内总产值的比率仍高达5.9%。印度的内债总额1995—1996 年度已达30789.8亿卢比,相当于该年国内总产值的62%,仅1994—1995 年度支付的内债利息就达6000亿卢比,约占中央财政经常收入的53%。国营企业的改革进展也不大。1994年,将近250 家中央一级国营企业中有一半是亏损企业,虽然当年总投资达16433.2亿卢比,但纯利润仅443.5亿卢比。失业队伍在继续扩大。印度每年约有850万个劳动力需要就业, 但每年能提供的就业机会只有600万个。在改革的前几年,由于农村发 展和扶贫计划开支的减少以及通货膨胀的影响,农村贫困程度也在加深。
上述问题是新上台的中左派组成的联合政府所无法回避的。联合政府会对国大党拉奥政府的经济改革政策进行适度调整,但通过改革振兴经济已是印度各党派的共识。
项目50-51年80年代末增长(倍数)
煤 3280万吨1.909亿吨 4.82
钢材106万吨 1065万吨 9.05
水泥270万吨 3730万吨 12.81
汽车1.65万辆29.11万辆 17.64
发电量 52.66亿度
2019亿度 37.34
棉布30.01亿米
94亿米1.76
白糖106万吨 1096万吨 9.32
化肥 无 219万吨
石油 无 3040万吨
粮食5090万吨 1.71亿吨 2.36
数字来源:印度政府的(经济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