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角色定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报论文,编辑论文,高校论文,青年论文,角色定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高校学报青年编辑要迅速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各方面素质,对自己进行角色定位。即在继承前辈编辑思想基础上,推进编辑学理论研究,实施编排工作现代化。业务上使自己向博专合一的学者型编辑发展。
关键词 青年编辑 定位 使命 学者
随着社会的前进和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发展,愈来愈多的青年学子步入编辑行列,从事这一具有高度组织性、专业性的精神文化缔构工作。就目前高校学报来看,青年编辑的比例也在逐步增大,给编辑队伍注入新鲜的活力。如何使青年编辑尽快地在思想、政治、业务等方面成熟起来,不仅有一个学习锻炼的过程,也有一个“角色定位”,即如何看待发展自己的问题。“定位”是现代商界常用的一个术语,意为针对市场,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和方向。这里借用过来,是想说明青年编辑要想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也需要“角色定位”,寻找出自己立身、立业的坐标点,明确思想和业务上的努力方向,尽快成长起来,为弘扬祖国的科学文化而倾注绵薄。
一 思想上定位——承前启后,肩负光荣的历史使命
世纪之交,百年轮一回,青年编辑有幸处在这一令人鼓舞、令人振奋的时代。几千年人类历史文化的积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必将使即将到来的21世纪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类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将会呈现新的风貌。高校学报,作为人类科学研究最新成果的前沿阵地,作为记载、传播、发展人类文化的一个窗口,反应尤为敏感。承前启后,创造历史新文化迎接新世纪的重任必然要落在一代青年编辑身上。这就为他们平添一份进入角色的紧迫感。青年编辑的思想倘能定位于此,强烈的使命意识就会油然而生,并能从较大的视野上,对自己方方面面进行审视调整。
这种历史使命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一)继承发扬前辈编辑们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宝贵经验。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积累下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和文化典籍,如孔子编辑的“六经”,朱熹编辑的《四书》,还有《二十五史》、《十三经》,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集古代文化大成的《四库全书》等等,既是我国历代编辑家们的辉煌成果,也明证着我国编辑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到了近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出版业的繁荣,前辈编辑工作者积累了丰富的编辑经验,垂范出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如鲁迅先生“为了读者有所贡献”的编辑思想;茅盾先生“有灯就点”的办刊经验;叶圣陶先生“朴实而无华、求进弗欲税”的稳健编辑作风,郑振铎先生“热情好学”、“不知疲倦地工作”的敬业品格,邹韬奋先生“为大众、为生活”的编辑精神;赵家壁先生“编辑是创造性劳动”的编辑主张等等,都为我们青年编辑留下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再就各高校学报编辑部门来说,也都有几代编辑人员甘为人梯的苦心经营,形成各有一定的编辑特色。青年编辑应该认真学习、继承和发扬前辈编辑工作者的宝贵经验和无私奉献精神,为繁荣祖国的编辑出版事业肩负起继往开来的重任。
(二)促进“编辑学”学科的建设和完善。
编辑是人类历史文明进化上的一种社会现象,是文化信息、知识精神形态的一种传播活动。然而在很长时间里,人们都一直认为“编辑无学”。许多编辑从事编辑工作几十年甚至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编辑事业,但几乎都是靠言传身教,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摸索。虽然也总结出一些编辑经验与理论,但多零零散散,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20年代后期,戈公振先生曾在其著作《中国报学史》中明确提出“学”的问题,但真正重视开展编辑学的研究,则在80年代以后。十多年来,编辑学的研究已从实践经验总结和历史回顾逐渐上升到对编辑理论的概括,出版了不少有深度的编辑学专著,对编辑学的基本原理、学科性质、编辑活动的基本特征,编辑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编辑史学、编辑规律等都有纵深的探讨研究。编辑学理论的骨架构建已初具规模。
当然,一门新学科的建立,并非轻而易举。我国的编辑学研究还刚刚起步,要建立较为系统完善的编辑理论体系,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目前,青年编辑已经站在前辈同仁们开辟的编辑学理论基地上,理应继续跋涉,有所建树。
从另一方面说,编辑学作为一门“学”科,进入了高等学府。全国已有近十所高校设置了编辑专业,有些还招收了编辑学研究生。作为高校学报的编辑,有责任,也有义务通过学报,为编辑学的建立鸣锣开道,在不断的实践研究中,把编辑学科建设推向一个新阶段。
(三)推进编辑工作、编排手段的现代化、科学化。
编辑工作以文字处理为主体。长期以来,编辑工作都是处在一种勾勾划划、涂涂抹抹、剪剪贴贴的手工操作水平,是一项繁杂而又细致的脑力劳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编辑领域正面临一场以电脑编排为核心的巨大变革。编辑、美工、设计、校对、出版等编辑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已可以通过电脑构成一个完整的电子出版系统。这不仅大大减轻了编辑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编排质量。高校学报编辑部,一般都是人员有限,基本上是编辑、编务合一,工作量大,急需要实现编排手段的现代化。面对这一场变革,老一代编辑工作者由于种种原因已力不从心,这一任务就责无旁贷地落在广大青年编辑身上。青年编辑也应担当起历史赋予的这一推进编辑工作科学化的重任。
二 业务定位——博专合一的学者型编辑
近年来,编辑界关于编辑是“杂家”还是“学者”、是“专家”还是“通才”的议论,纷纷扬扬,各抒己见。然学报编辑应该是博专合一的学者型编辑已基本成为共识。1994年的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上,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杨焕章教授郑重地提出学报编辑要专业化学者化,这无疑是正确的。这一主张符合高校学报的性质和编辑工作实际。作为学报的青年编辑,从步入工作岗位的那天起,在业务上,就应该朝着学者型编辑这个角色定位,把一专多能,博学多识,作为自己事业追求的至高境界。
青年编辑在步入编辑行列之前,应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初步掌握某一学科或某专业方面的基本知识,受过训练的思维方式,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术研究的素养。到编辑部后责任编辑的学科一般基本上应和所学的专业对口,这就为其以后进一步向专业学科的深度进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高校学报的性质及环境来看,也非常有利于青年编辑朝着学者化这一方向发展。高校学报是一种具有深度和广度的理论性学术刊物,所刊文章一般都是各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或精萃之作,代表着一定时期高校学术研究的最高水平。青年编辑每天都要接触这些学术性的稿件,每天也都要和学者们打交道,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学报这一浓郁的学术氛围,使得青年编辑自觉不自觉的都要从一个较高起点上来要求自己。否则,对自己编辑稿件的对口学科的性质、体系、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等没有全面的了解,是很难适应工作的。
再者,高校学报的主编、副主编多由某方面的专家教授担任,可谓“学者型编辑”。他们不仅是青年编辑的良师益友,也为青年编辑树立了“学者型编辑”的良好风范。
编辑,如同韩愈在《进学解》中所说那样,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的人,以“衡文”为业。青年编辑校准了自己的“秤量”,就要为自己的学识底蕴加码。古代学者提倡为学之道要“以博反(返)约”。博,即广博,指在面上的广学博取,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约,即简要,指在广博基础上集中攻读或钻研某一方面,以期学问达到一定高度。博与约是相互依存的,是辩证的:没有博,约便失去基础;没有约,博只能停留在表层,失去深度。此可谓至理。青年编辑的业务学习定位,也应该“以博反约”。象高校社科版学报这样的综合性理论刊物,内容古今中外,无所不容。青年编辑应通晓文学、史学、哲学、政治经济学等社科知识,还要懂一些应用科学、管理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一些知识,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深入钻研某学科方面的一门专业知识。这样,在具体编辑工作中,就能游刃有余。因为专,便可知微见著,慧眼识珠;因为博,便能见错斧正,凿璞成玉。
尤要注意的是学者型编辑,编辑乃是其主要工作。学报编辑本身是一种融知识、学术于一体的文化生产活动,有其自身的运作规律和职业特点。学者型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与满足学报编辑工作的需要。因此,青年编辑还要尽快学习并掌握“选题、组稿、审稿,稿件加工”等一系列业务知识,对更高层次的业务理论——编辑学也要有所研究和探索。
当然,青年编辑不可能样样精通,但编辑工作的最大特点是可以边干边学。青年编辑只要脚踏实地,认真努力,不停积累,各方面学问、知识、能力就会与日俱增,并逐步走向成熟,抵达希望的彼岸。
总之,高校学报青年编辑在思想业务上的“角色定位”对其自身发展有重要意义,也关系到新一代编辑人员如何锻炼成长的问题。青年编辑只要定准了自己的角色位置,能够不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就可以开创出一代编辑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