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喘息发生的关系论文_张爱丽 季伟

张爱丽 季伟 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儿科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喘息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痰PCR 方法检测MP 及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结果:5岁以内患儿MP下呼吸道感染后喘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未知病员组,MP感染致哮喘发作机率亦高于RSV.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小儿喘息性疾病的重要病因. 【关键词】 小儿 肺炎支原体 喘息 哮喘【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47-02

材 料 和 方 法一、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2058例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因呼吸道感染住院的病人,1851例患儿行定量ELISA 检测MP抗体IgG、IgM,其中男1098例,女753例,年龄28天~14岁,通过ELISA 法行单份血清检测的1265例,行双份血清检测的586例,总的急性MP感染人数为410例, 男229例,女181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阳性的有237例,1355例患儿行多病原联合检测,其中MP感染的有301例. 二、分组 分为MP感染组、RSV 感染组和未知病员组. 三、主要仪器设备和实验步骤 于入院后第一天和第七天分别采静脉血2ml,4℃放置2h,离心制备得血清,肺炎支原体试剂盒(IgGIgM-Kit)来自德国赛润-维润公司,参照说明书操作,最后计算出各待检血清样品中IgG 或IgA 抗体的绝对含量,单位以U/ml表示.单份血清结果判定:IgG>10U/ml和/或IgA>3U/ml表示急性感染;IgG>10U/ml和IgA<3U/ml表示既往感染. 双份血清结果判定:恢复期血清IgG或/和IgA 增高1.5倍及以上则为阳性[5]. 常见七种病毒的检测是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RSV、ADV、Pinf-Ⅰ、Pinf-Ⅱ、Pinf-Ⅲ、Inf-A、Inf-B抗原试剂盒购自美国Chemicon公司,按说明书进行操作,按阳性标准判断结果,荧光显微镜为德国莱卡020-518.500.痰液细菌培养是将痰液制成悬液,取菌悬液接种于哥伦比亚选择性培养基(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各一),置CO2培养箱(35℃18~24h)培养.根据培养基上菌落特点,革兰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生化反应等方法鉴定细菌,哥伦比亚琼脂为英国Oxoid公司产品,CO2培养箱为TEL(811)4181(日本东京). 四、统计学方法 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显著性差异标准为P<0.05. 结果2 MP下呼吸道感染与喘息的关系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MP阳性的有237例,其中有86例有喘息症状,占36.29%,而联合病原检测阴性的患儿398例中,只有103例有喘息症状,占25.8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6);相比之下,RSV 感染组喘息患儿高达74.22%(p=0.001),说明RSV 和MP所致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喘息均是常见的症状之一(见表3).

讨论国内外研究均指出MP感染与喘息和哮喘发作存在相关性[3、4].MP可通过直接侵袭导致气道上皮细胞损伤,纤毛功能下降,引起气道炎症,导致喘息发作或病情恶化.已经有大量数据证实MP感染以后可导致喘息、哮喘发作或恶化,而且在一些具有特异性体质的人群MP感染是哮喘发作的诱因之一.MP能否引起哮喘的核心是MP能否导致气道高反应性(AHR)和气道慢性炎症的持续存在.有研究表明,MP感染可刺激机体CD8+细胞增殖,分泌IFN-γ和TNF;引起现Thl/Th2比例失衡,诱发IgE介导I型变态反应致敏细胞脱颗粒,释放炎症介质,引起呼吸道平滑肌收缩、血管通透性增加[5];在感染肺炎的小鼠模型中,如果机体已被过敏原致敏,肺炎支原体的感染可加重哮喘样疾病,导致气道重塑、粘液上皮化生和免疫作用致肺部病变[6].等等这些研究结果都阐明了MP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多病原联合检测表明RSV 依然是5岁以内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喘息的最主要原因,喘息率高达74.2%,MP引起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喘息率为36.2%,未检出病原组喘息率仅25.8%,说明MP感染是住院肺炎患儿喘息的常见原因之一,与文献报道相符,住院儿童中,MP感染患儿疾病构成中哮喘发作所占比例较大,301例MP感染患儿中有44例为哮喘发作,而293例RSV 感染患儿中只有26例为哮喘发作,既往认为病毒感染,尤其是RSV 感染,是哮喘发作的主要诱因,本研究表明MP也是哮喘发作的主要诱因.MP感染患儿中影响喘息发作的因素可能有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咳嗽时间、嗜酸性细胞百分比、MP-IgM 滴度、等.有作者对91例MP感染的患儿进行喘息发作与各因素间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仅年龄因素、既往有喘息病史与喘息发作有明显的相关性,而其他因素则与喘息发作没有明显的统计学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年龄是喘息发作的保护性因素,即年龄越大喘息发作的机会越小,5岁以上MP感染喘息少见,而5岁以内喘息比较多见,这可能与婴幼儿呼吸道发育不完全,且免疫功能低下有关.44例哮喘发作患儿中有15例被新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因此MP感染可能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具体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其可能机制[7]有:(1)MP的直接损伤作用,(2) 促进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释放,诱导IgE的产生,(3)促进生长因子的释放. 近一年多的多病原联合检测发现非典型病原微生物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尤其是MP感染,在1~3岁幼儿中感染率高达31.26%,所以在临床工作中,除了需要注意对有喘息发作的患儿进行MP检测外,还应注意对于已经明确为MP感染的患儿,尤其是年龄较小或既往有喘息病史的患儿, 要特别注意其容易合并喘息发作,以便临床及早发现病变,及早防治. 由于MP病原学的特殊性,导致的喘息症状或哮喘发作与其它病原体感染难以区别,导致临床治疗上常选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而全身应用激素又常掩盖感染症状,导致MP感染难以控制,哮喘病情难以缓解.因此,在诊治支气管哮喘或有喘息症状的患儿时,在常规的平喘治疗不理想时,应分析病因,考虑是否有MP感染的可能,积极采用多种检测手段以作出病原学诊断,合理使用抗生素,尽早控制感染.

参考文献[1] ChangYT,YangYH,ChiangBI.ThesignificanceofarapidcoldhemagGglutinationtestfor detecting mycoplasmainfectionsin children with[ asthmaexacerbation.JMicrobiolImmunoiInfect,2006,39:28-32. 2] 季海娟,孙国俊.MP 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关系临床研究.临床研究.[ 2009,12(16):42-44. 3] 胡红艳.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125例l临床诊治分析.中国医疗前沿,[ 2013,8:53,60. 4] 魏莉,和小华,王丽,等.哮喘急性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3):490-492. [5] 辛丽红,王静,王贞,等.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哮喘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 T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16(3):277-280. 6] MedinaJL,CoalsonJJ,BrooksEG,etal.MycoplasmaCARDStoxininGducespulmolnaryeosinophilicandlymphocyticinflammation[J].AmJ[ RespirCellMolBiol,2012,46(6):815-822. 7] IshiiH,YamagataE,MurakamiJ,etal.AretrospectivestudyofthepaGtientswithpositiveImmunoCardMycoplasmatestonanoutpatientclinicbasis.JInfectChemother,2010,16(3):219-222.

论文作者:张爱丽 季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

标签:;  ;  ;  ;  ;  ;  ;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喘息发生的关系论文_张爱丽 季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