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规范化论文_李琳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规范化论文_李琳

身份证号码:61058119860913XXXX 陕西城际铁路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重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化研究,可使相应的管理工作开展更具科学性,实现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的有效管理,保持其良好的运营状况。因此,在实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计划的过程中,应对其管理方面的规范化进行充分考虑,加强这方面的深入研究,积极探索有效的运营管理措施并进行高效利用,促使城市轨道交通能够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避免对其运营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化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数量、规模等,都表现为大幅度提升的特点,很多地方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由此获得了良好的提升。从长远的角度来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开展,必须坚持在规范化层面上,不断获得良好的提升,这样才能促使各项工作的进行,不断的按照更高的目标来完善,从而减少不良现象的反复发生,为地方交通事业的进步,努力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文章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规范化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1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效果的相关因素

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时,为了避免影响其管理效果,则需要了解相关的影响因素。具体表现为:(1)管理方式的影响。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与之相关的管理方式是否有效,体现着相应的运营管理工作水平。实践中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式不够丰富,缺乏效力,则会影响其运营管理效果;(2)管理体系的影响。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则会使相应管理工作进行中缺乏科学指导,无形之中加大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问题发生率;(3)管理标准及技术含量的影响。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进行中,若其所需的管理标准缺乏适用性,难以达到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且管理中的技术含量有待提升,则会给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会降低其管理工作水平。

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模式不够规范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计划实施过程中,由于不同城市在这方面的投资规划、管理平台构建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加上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所需的管理模式不够规范,从而影响了相应管理工作的落实效果。具体表现为:(1)部分城市在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遵循地方标准,与国家在这方面的管理标准有所偏差,致使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模式难以达到规范化要求,制约着相关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2)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模式形成与应用过程中,因创新理念运用不够充分,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探索力度有待加大,也会给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效率及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2.2管理标准多样化

我国城市地铁与轻轨系统在投融资体制、规划建设、网络化要求等重要环节中,各地都有一套独特的途径和手段,致使各城市的管理标准趋于多样化,使得在这方面管理工作进行中所需的参考依据并不相同。具体表现为:(1)有的城市在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将融资、建设、运营等纳入统一管理,而某些城市则是进行了分项管理,导致不同城市在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面存在差异性;(2)受到运营管理标准多样化的影响,会给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带来制约作用,可能会引发其管理方面的问题,致使相应管理工作质量缺乏保障。

2.3其他方面的存在问题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计划的实施,也需要考虑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1)管理过程中的资源整合利用率有待提高。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因技术支撑和人才储备、勘察设计及施工等方面所涉及的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整合利用,致使运营管理计划实施缺乏科学性,导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效果不佳;(2)运营管理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开展中,因其所属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会使实践中的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缺乏法律保障,致使这方面的管理水平有所下降;(3)信息化管理模式利用不充分。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由于某些城市在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对信息技术、性能可靠的网络基础设施等缺乏高效利用,致使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管理规范化难以实现。

3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化的措施

3.1完善管理制度

完善管理制度,能够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必须结合不同地方的项目建设、运营情况,选用针对性的方式来管控,最大限度的提高管理的可靠性、可行性,尤其是在管理依据上不断的增加。其次,管理制度的套用和借鉴,必须适度开展,应更好的提高管理的创新性,对于国家最新的理念和标准积极实施,从根本上杜绝违规现象的发生。

3.2提高管理素质

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进行过程中,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一,所有的管理人员都要开展阶段性的培训、指导,要最大限度的按照团队作业来完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进行过程中,很多任务都表现为紧急的特点,个体管理人员并不能产生较高的协调效果,而且对于多项工作的开展,无法做出卓越的贡献。此种情况下,团队管理的实施是比较可靠的手段。第二,管理素质的提高过程中,还必须对一些特殊情况做出良好的应对、解决。例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过程中,表现为突发安全事故后,必须有效、快速撤离所有人员,并尽量的对相关数据、信息做出记录,为事故处理提供较多的帮助。

3.3加强项目规划

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角度来分析,未来的项目还会进一步的增加,而且对于大城市而言,项目的整合建设、重新利用等,都会是比较重点的工作内容。此种情况下的项目规划,能够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进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首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过程中,所有的项目从开始到结束,都必须拥有详细的数据、信息记录,并且坚持与相关部门保持密切的合作,要最大限度的提高项目自身的可靠性、可行性,减少一些过于理论化的内容,从而能够与实践工作相互结合。其次,在项目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多方面的考察与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现有成果比较显著,新的项目操作,尽量不要与原来的内容展现出较多的冲突现象,应坚持对项目的综合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在管理体系上不断的改进。

3.4加强技术和设备管理

比较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有很大的提升。提高设备的质量可以减少因设备损伤而引发的交通事故,还可以节约维修或更换的费用,只需进行一些必要的维护就可以,大大减少了损耗。在轨道交通运营的管理中使用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系统,由计算机系统进行一些比较复杂困难的工作处理,不仅可以节约人力提高效率还可以避免因为人工操作失误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在地铁、轻轨中安装自动检测系统和自动报警系统,在发生安全事故比如发生火灾时可以自动报警并且启动灭火装置,避免人员的伤亡等。

3.5安全监督方面

要想保证工作人员以及乘客遵循该制度和模式,就应该安排相关的人员对其进行监督,由此可见,完善的监督制度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管理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该进一步做好监督工作,将监督工作安排到位,对监督的管理人员也要有专业的要求,让监督人员保持原则性,能够依法做好自己的监督工作,对于企业内部应该做到按照相关标准对工作人员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实时监督。监督小组还可以通过建立全国性的轨道交通安全交流系统,及时总结自己的工作,并且加强经验上的交流,做好全国性的合作工作。最后,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从而更好地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4结语

综上所述,在这些不同管理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有利于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化,保持其管理工作良好的作用效果及应用价值,并为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更好发展注入活力。因此,未来在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水平的过程中,应给予其管理规范化足够的重视,将相应的研究工作落实到位,控制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过程,进而增加其运营过程中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可丰富城市轨道交通在运营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陈乔松.探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规范化[J].知识经济,2018(23):8,18.

[2]陈如柏.浅析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以轨道交通管理为例[J].山西农经,2018(5):137.

[3]李春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规范化分析[J].智能城市,2016(11):107.

[4]张宗志.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问题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2):47.

[5]冯洋.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2013(5):8-23.

论文作者:李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规范化论文_李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