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员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策略研究
闵行区诸翟学校 王志琴
摘 要: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只有发现人的积极优势、积极待人,努力创造个体发展的积极世界,提供积极的环境,肯定人的积极价值,才能最终获得积极发展和完善。本文论述了少先队员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提出少先队员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两方面内容,即以主观幸福感为目标,促进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乐观品质为突破口,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最后梳理了队员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三种策略:创设”心育”环境、发挥少先队阵地作用、丰富少先队活动体验。
关键词: 积极心理品质;少先队活动;少先队员
一、 少先队员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1.在少先队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队员健康成长
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承担着团结、教育、引领广大少年儿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而广大少先队员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发育期,是养成良好习惯、培养积极品质、塑造健康人格的关键时期。在少先队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让队员拥有积极的心理品质,是队员健康成长的需要。
2.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有助于弥补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咨询工作开展的。在这两种方式中,我们发现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一是重知识讲授,轻活动体验;二是关注个别辅导,忽视全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一般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心理、抗挫折教育、情感教育等,目前许多心理健康教育课重点都放在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心理活动的体验;心理咨询工作则更多地关注个别队员的心理问题矫正,忽视了对全体队员良好心理品质的教育和培养。
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有三条标准,第一是心理的非病状态,第二是良好的适应状态,第三是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是负责任的、勤奋的、独立的、积极的。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心理疾病与基本适应问题,仅回应了心理健康的前两条标准,第三条标准几乎没有涉及。我们认为,应该尝试挖掘队员自身的勇气、乐观、希望、快乐等积极心理品质,以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应该把关注的重点从个别队员的心理问题矫正转移到全体队员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上来,真正实现以预防为主,维护心理健康,挖掘和激发潜能。
3.少先队活动体验有助于队员积极心理品质形成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只有发现人的积极优势、积极待人,努力创造个体发展的积极世界,提供积极的环境,肯定人的积极价值,才能最终获得积极发展和完善。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遵循主体性、针对性、全面性、民主性、互动性、参与性和体验性等原则,并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和策略,有效地培养队员的积极心理品质。从这个角度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少先队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不谋而合。
少先队是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少先队员是队组织的主人。形式多样的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教育的主要载体,队员是活动的主体,少先队活动要充分发挥队员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注重情感的体验,激发队员心灵的共鸣。队员在队活动中可以拥有各种心理体验,在特定的教育氛围中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少先队活动有助于挖掘和发挥队员的心理潜能,对少先队员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二、少先队员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内容
1.以主观幸福感为目标,促进积极的情绪体验
旅游产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资试图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推动经济发展。为了更好地衡量景区周边交通状况,建立景区可达性模型,并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发现影响景区可达性的关键因素。
积极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教授提出:“幸福应该包括积极的情绪、投入、积极的人际关系、意义和成就这五个方面。”从幸福的意义来说,队员幸福感的体验不仅是一种主观上的感受,也以客观的事实为基础。积极的心理情绪体验主要通过快乐、满意、兴趣、自豪、感激和爱等情绪的体验帮助队员获得主观幸福感。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是使队员获得幸福和快乐的重要途径,如果队员具有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那么,他就会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较好地协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培养队员的积极心理品质,我们首先是让队员进行积极的心理情绪体验,让他们能够经常体验到快乐、满意等积极情绪,能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项挑战,不断取得成功,从而树立自信心,促进乐观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
2.以乐观品质为突破口,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平时成绩中,需要结合教学方式,突出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考查。除课堂提问外,针对工程实际中的问题开展分组讨论,评价分组讨论的结果,并对每个同学在分组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考评。
我们以乐观品质培养为突破口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第一是因为目前乐观心理品质是积极心理学中研究得比较多的人格品质,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使用乐观、勇气、宽容、毅力和创造力等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文献检索发现:与乐观有关的文献有48813 份,与创造力有关的文献有41879 份,与宽容有关的文献有35142 份,与勇气有关的文献有18829 份,与毅力有关的文献只有4897 份。第二是来源于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目前,许多学校还是把学习成绩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这种教育环境下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应尽可能服务于学习成绩的提升。塞利格曼教授通过大量的研究证实乐观不仅能够提高队员的学业成绩,提升队员的幸福感,同时还能通过队员的乐观心理品质来预测其将来的成就。第三是因为学校教师自身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还不够,全方位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显得比较困难,应该抓住培养重点,有选择地对教师进行积极心理学思想的教育,让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取得实际的效果。以乐观心理品质的培养为突破口,不仅有助于教师自身乐观品质的培养,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对积极心理学产生兴趣,从而积极学习,灵活应有。
我们在校红领巾广播站设立了每周一次的“心灵之约”专题。在节目中,不仅教孩子们一些优化心理品质的方法,还有一些个案分析、或者针对大家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解答。同时,我们还请队员把学习生活中积累的一些成功经验、失败教训介绍大家,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实现自我教育。每周一次的红领巾小舞台更成为全校每个孩子翘首以盼、大显身手的展示机会,他们在其中获得了大量积极的情绪体验,提升了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少先队员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策略
1.创设“心育”环境
在学历方面,公共图书馆招聘信息中本科学历需求占比67.6%,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需求占比32.4%,这说明本科学历是进入公共图书馆的最低要求。
环境对队员的心理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我们重视“心育”环境的营造,在少先队大队层面,我们开展美化、优化、绿化活动,积极创建国家标准化心理咨询室,充分利用报纸、杂 志、图书对队员进行熏陶教育。我们建设阅览室和走廊的开放书架,不断更新和增添心理学相关的书籍,满足孩子们阅读的需要。我们建起班班通和校园网络系统,并建起“心育网站”,使心理健康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在中队层面,我们重点抓中队墙、中队角的环境布置,各中队设置了“明星榜”、学习园地、评比栏、图书角、黑板报等。我们力求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学校各种环境资源,发挥环境育人功能,通过愉快的课堂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活泼的课外活动环境来促进队员健康成长,达到环境教育人,环境陶冶人的教育效果。
2.发挥阵地作用
3.1 研究内容的特点 本研究的切入点是对静脉输液整个流程可能涉及的风险环节及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强调对输液过程中的风险思考,而非静脉输液操作技能的考核标准。具体的风险内容不仅涉及钢针穿刺,而且包括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及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研究内容密切结合临床实践,如风险内容中包括了输液仪器设备的使用及维护内容,这是考虑到临床上越来越多的输液仪器被使用,而护士相关的使用知识往往缺乏而导致意外事件发生。同时研究中既考虑静脉输液过程中患者的风险,也通过“职业防护”的内容考虑输液执行者的风险。
我们每个中队角都设立“心灵信箱”,队员在学习上、生活上、人际交往等方面有什么烦恼和困惑可以以书信的方式传达,辅导员老师会对来信进行回复或者面谈咨询,帮助孩子们辨别是非、美丑、善恶,从而使心理更健康,生活更开心更愉快。
各中队编印《心理辅导小报》,有“成长的烦恼”“帮助了你,快乐了我”“心灵大碰撞”等等,孩子们在编印过程中我体验,自我教育,自我疏导,同时心灵互相交流碰撞,集体间情感交流,情感教育更进一步,使内心更健康,人格更完善。
3.丰富活动体验
活泼有趣的少先队活动有助于队员亲身实践和自我体验教育。我们以少先队组织的各项活动为载体,把外在的灌输教育有意识地与队员的心理需要结合起来,渗透心理教育内容,培养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
开展传统教育活动,优化队员爱的心理品质。少先队传统教育活动较多,以爱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有感恩节、“三八”妇女节,教师节等等。我们把活动的主动权全部教给队员,在节日来临之前,就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在全校发出倡议,征求活动方案。之后,把这些创意再反馈给全体队员,让他们选择最能表达自己情感,最符合自己心理的活动方式。学校开展了以“妈妈,我想对你说……”“感恩书信评比”等活动。在这种情感的体验和交流之中,孩子们长大了,他们懂得了爱是什么,学会去关爱别人,同时体验到了爱与被爱的快乐,爱由此得到了无声的延续。
开展雏鹰争章活动,优化队员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在雏鹰争章的过程中,我们运用心理学法则、方法、技巧渗透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引导队员参与各种心理体验,理解成功的艰辛与快乐、感受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乐趣,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全意志品质;孩子们在每年的“一帮一”活动中,与残病儿童手拉手、与学困生手拉手,在与同龄儿童的人际交往中体验友情、爱心,体验小伙伴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从而形成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感,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在日常的文化体育艺术活动中,我们为队员提供了锻炼自我和展示自我的机会,使队员意志品质更加健全,个性品质日趋完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
(本栏责任编辑 鲁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