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小学 山东 青岛 266102
我想不少任课老师都遇到过同样的问题:学生自从升入高年级后,课上开始变懒,不爱主动发言了。低年级时只要一提问,下面“唰”举起一片小手,而现在举手的人却寥寥无几,并且总是那几个。面对这种司空见惯的情况,有的老师可能认为只要完成自己当堂的教学任务就行,至于学生有没有参与其中就不那么重要了。但在我看来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如果他们没有充分参与进来,那这节课就是失败的。因此为了能使全班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中,我开始了摸索。
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在语文教学中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杰出的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那如何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呢?学校近几年一直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即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得到了较大的帮助,学习的骨干也有很强的荣誉感和学习的动力,班级总体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出现的问题
1.对懒散学生约束力不足。
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及小组长组织管理能力的差异,还是难以保证所有学生在小组内都积极参与。例如:有些懒散的学生合作积极性不高,不愿过多地独立思考,表现出一种依赖思想,很多时候任务由小组骨干帮助其完成任务。
2.骨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
开始实施时,学习骨干学生还十分积极,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并且协助其它同学学习,但由于很多时候,得不到老师及时的肯定,协助同学的积极性慢慢削弱,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也慢慢降低。
二、为了改善这些存在问题,我曾尝试了不少的办法,后来经过反复探索,终于总结出了一套简单有效的方法
1.巧设分组。
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没有组长的组织和指挥,学习小组只是徒有其名,学生或盲目行动,或迟疑不动,根本无合作可言。合作学习要求人人参与,因而合理配置人员,达到最优化组合是首要前提。惟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合作性学习小组的功能。各小组成员应相对稳定,一般不随意变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这样的分组利于上课时的讨论,四人当中根据以下情况选出组长:
(1)四人都相对比较优秀,那选其中最优秀的。
(2)四人当中有能力稍弱的,为了调动上课积极性,那会选其为组长。
2.明确职责。
建立结构合理、分工明确、互帮互助的合作小组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组织全组成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与交流、互帮互助、进行探究活动,统计组员课堂参与情况,这包括举手和回答问题的次数,组员每回答一次无论对错,便有相应加分。同时,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3.用心奖励。
每周进行总结,得分最高者可获得精美书签一枚,或者免写一项作业。用心的奖励,换来的是孩子们参与性的极大提高。此外,还会根据小组表现进行加分,每周评选优胜小组,进行拍照并在班级橱窗进行展出。评选优胜小组具体加分要求如下:小组全部点名回答,不管对错即可加分,其余只要不是小组全部回答一律不加。这样加分的好处是,小组之内会互相督促,一人拖后腿了,其他组员会积极动员,这种动员效果远比老师亲力亲为要好。
4.成效反思。
方法施行后,我经常会与其他老师交流孩子们的课堂表现,得到的答复几乎都是我们班的孩子真“整壮”,问题刚提出,就急着举手、抢着回答,有的还在不断催促同桌举手,看着着实让人高兴,这样的课不想上好都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但使学生的学业成绩得到进一步提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用他人的眼光看问题、向他人学习的能力、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了群体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增进了组内成员之间、小组之间的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发展、提高。
看着孩子们的进步,我也乐在心中,但渐渐地我发现凡是起来回答问题的小组,孩子个个表现积极,而没被选中的小组就会流露出低落的情绪,进而埋头做自己的事。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培养孩子学会倾听的良好习惯,我又制定了第二项加分内容:凡是能给其他小组同学的回答进行补充或者纠错的,都可以给本小组加分,这样一来整个班的孩子都被调动起来了。
有了这一套简单易行的课堂评价标准,班里孩子的学习兴趣较以前有了极大的提高。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大幅增加,整个课堂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实践同样证明,小组合作学习能较好地体现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会学、乐学,而且通过小组成员间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和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都得到和谐发展。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只有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才会摸索出适合孩子的方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也将成为我以后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论文作者:王昭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小组论文; 加分论文; 学生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课堂论文; 四人论文; 积极性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