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专业成长的五大策略
张鸥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 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所在。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品质的学校教育。电子科大附小不断转变思路,创新方法,积极研究与探索,创生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五大”策略。
一、目标引领成长
目标就是方向,更是动力。选对了方向,教师成长就会少走弯路。当教师一踏入电子科大附小,我们就对教师提出了涵养自身的“四支柱、四特质、四智慧”要求。“四支柱”,就是要把“学会知识、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生活”作为生命成长的目标指向;“四特质”, 就是教师自身要培植起“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个特质”;“四智慧”,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练就学习智慧、生活智慧、处事智慧、育人智慧等四种智慧。
我们力求让每个教师树立大教育理念,强化问题意识,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致力于让学生赢在未来。我们力求让教师掌握课堂教学与管理的方法,掌握家长培训、家校沟通的方法,掌握理解、支持、善待同事的方法,成为一个有方法的教师。我们也力求让教师体验研修的幸福、成功的喜悦,成为走进学生心灵、追求课堂诗意、享受教育、实现自我价值的教师,成为有幸福感的教师。
上述实证结果显示,经济增长这个主要解释变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碳排放。虽然代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第二产业占比也对其显示正向影响,但结果并不显著,人口规模和对外贸易规模也是同样的情况,其原因应该是在武汉这样的内陆城市和非暖气供应的城市,出口总额和人口规模等通过消费途径影响碳排放的效果较小。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现代化环境中,依赖于环境污染的经济发展比重较大,显然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除去碳排放,以第二产业为主所带来的其他方面的环境污染也值得重视。
同时,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与教师一起,诊断专业发展困境,制定专业发展规划,针对不同的个体确立了不同的发展标杆,为全校教师卓越前行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二、制度护航成长
一是全员献课活动,每学期开展一届;二是青年教师赛课、专家评课活动;三是名优教师示范课,原则上隔周1 次;四是各教研组利用集体教研活动时间,开展研究课活动。
一是在学校校园网页上开辟“教师发展学校”专栏,让教师把自己看到的比较好的文章推荐给全校老师阅读;同时还欢迎每个教师把自己的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或经验论文上传到网上,与大家分享。二是建立QQ 群进行研修, 如语文组的 “大家阅读”、数学组的“相伴前行”“思辨数学”等。
在制度安排和岗位培训上,我们结合实践中的问题和事例, 既让教师明白职责与要求的内容实质,更理解其中的道理。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执行制度、落实职责,才能有效地发挥其规范、引领功能,促进教师奋发有为,让教师在和谐与合作的状态下感受工作、获得自信、积淀智慧。
具体来看,内部控制环境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展开研究。首先需要在管理制度上进行约束,按照法律制度与法规的相关要求,结合单位内部发展的规划,确定内部控制的具体目标。按照目标要求,从单位内部进行协调管理,重点增强事业单位负责人对于内控制度的意识,以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从细节工作入手,强化塑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其次,要注重人员的培养与员工机理,在考核能力方面进行要求,重点对于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与个人素养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考察,必要时可以开展互评、自评等评价模式,来进行人员的筛选。最后是在组织结构上的优化管理,部门需要落实基础工作与责任,强化各部门间的工作协调配合,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提升工作实效性。
三、培训助推成长
学校的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以“研究性小专题”为切入点,围绕主题,开展了多层次的教研活动:通过开展组内教研、组间交流、组内互助活动,促进研学一体化,将理解了的理论与优秀的实践成果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邀请市区教研员、特级教师到我校指导各学科教师教学工作,为我们献课;开展了读书沙龙、学科专题研讨课、观看优秀教学录像等活动,让教师从听中学、看中学,在与专家、相关书刊、理论的对话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一)观课议课
“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师的成长过程,其实是一个实践与学习相结合、感悟与研修相结合、个体潜能开发与群体智慧共享相结合的发展过程。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生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符合成长规律的专业指导,需要用制度去护航,用职责去驱动。
(二)师徒结对
师徒结对是校内名师与本校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实施“传、帮、带”。在师徒结对过程中,我们坚持“三个确定”:师徒关系确定、培养阶段确定、研修内容确定。为了防止师徒结对高耗低效或流于形式,学校建立了《师徒结对工作评价制度》,确保工作运行和师徒同频共振、共生共长。
专家讲座的内容满足教师渴求,专家讲座的主题来自教师问题。其操作流程为:提出问题——专家准备——专家报告——双向互动——引领提升。如我们邀请了傅国亮、成尚荣、王真东等专家为老师们做培训。
(三)网络研修
为了建立起一支“人格善良、学识渊博、技能精湛”的教师队伍,电子科大附小结合学校实际,着力于机制的重建和完善,修订完善了《教师终身学习考核办法》《校本教研管理办法》《教育科研管理与奖励办法》《教师职称聘任办法》等制度,构建起学校内部的治理体制,提升治理活力,以制度的形式来引领帮助教师获得成长。例如,《教师终身学习考核办法》对教师的终身学习作了如下规定:每位教师每年至少订阅一份本学科专业期刊;每位老师每年至少献课(含赛课)两次或作专题讲座一次;每位教师每年至少参加一项本学科小专题研究或参与一项学校立项课题研究;每位教师每年至少撰写一篇教育或教学经验文章……制度成为教师工作和学习的导向,有力地促进了广大教师“终身学习发展”意识、习惯的养成,使学校不仅是学生发展的场所,也成为教师发展的场所。
(四)现场诊断
学校聘请专家和校内名师一起组建课堂督导组,按照“查看课前准备——观察课堂教学——剖析教学情况——研究改进对策”这一程序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观察与诊断,对症下“药”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过程。
(五)专家讲座
动态成本管控中的难点在于已确认的变更签证已上报至投资方成本部,预估的变更签证可预见并可控,后者较前者更难于实现管控,要求管控人员经验丰富,对成本变化有很高的灵敏度。这些情形一旦发生,往往需要合约规划的余量进行填补,故在合约规划时,需进行强制余量的预留,预留量一般占合同金额的3%~5%。
The study of mechanism and prevention on the deep cracks of an expressway bridge pier
(六)实行“导师制”
学校为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等学科各聘请了至少1 名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做引领导师,辅导教师成长。
四、研究奠基成长
鱼离开了水就无法生存,演员没有舞台就无法再现艺术魅力, 而教师的成长也需要学校搭建舞台、创建平台,让教师在历练中感悟,快速成长。本着“教师优先发展”的原则,电子科大附小构建起了涵盖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培训项目,加强了骨干教师研修班、青岗新岗教师培训班、名师工作室建设等研修和培训, 采取了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当然,再好的经验都是别人的,要想成就自己就必须通过研究,让知识与经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于是,我们坚持学校的会诊制度,定期为教师把脉,特别是对课堂教学工作进行诊断。同时,我们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梳理、筛选个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并将问题转化成课题,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各种教育现象,以科学的方法探究教育教学问题, 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此外,我们还倡导教师采取写教学反思、教研随笔、手记、案例、课堂实录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对课堂的反思,进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五、改革推动成长
问题倒逼改革。有改革就有学习,有学习就有成长。教师对教育改革的清晰认识与自觉行为,是教师在清楚教育改革目标、内容与策略的情况之下,积极主动投入到教育改革,并从中感受教育的乐趣与成就。学校开展的“新学堂”系列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也倒逼着老师的成长。如我校实施“走班制”改革,遵循“国家课程校本开发、校本课程特色开发”的建构思路,按照“跟进度、拓宽度、变难度”的内容要求,引导教师在解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研发。这需要教师从一个课程开发者和实践者的角度去进行深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寻找课程资源,以及预设教学方法和综合评价等。这对老师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教师承载着重大责任与使命。而电子科大附小以“新学堂”作为教师成长的载体,采取“目标引领、制度护航、培训助推、研究奠基、改革推动”的“五大”策略,唤醒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激情,搭建了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点燃了教师的热情,点醒了教师的智慧,点亮了教师绚烂的人生。
警官一挥手,防暴警察们冲上去,带拖带抱,两个对付一个,将铁轨上的人弄走,扔上卡车,没有人反抗,没有一声哭嚷叫骂,全部像被屠宰的绵羊。附近,郊区大田里,一些抗旱的农民跑过来看热闹,人越聚越多。
更 正
2019年第6 期“中旬刊”刊登《创新园所管理机制 增强办园活力》一文,目录第2 页“何群”,内文第15 页“何群”,应改为“成都市武侯区第五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4289(2019)09-0049-03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成都610000)
标签:教师专业成长论文; 学校发展论文; 教师队伍论文; 学校教育论文; 创新方法论文; 老师论文; 总书记论文; 习近平论文;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