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红 广东省兴宁市华侨中学 514500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从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课程标准关注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性,强调语文对学生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要求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感悟。感悟分为“感”和“悟”,整个过程以文本的细节和局部为对象,由表及里,见微知著,是对文本的细节与局部的感知导向,是感知文本整体意义的过程。通过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作品中的“情”,品味作品中的“韵”,体验作品中的“法”,思索作品中的“意”。
一、体验文体之“法”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体验文“法”,即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悟思维之方法,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杜牧的《泊秦淮》一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让学生反复吟诵后,他们的头脑中就会想象出轻烟、寒水、淡月、细沙、酒家、商女以及诗人这些单个形象。尽管学生由于生活经历、形象记忆的差异而不能想象出与诗人创作完全一样的形象,但也会在单个形象的叠加中烘托、映衬出更新更美更有弹性的形象,就会把诗人批评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颓靡世风以及对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晚唐统治者的讽喻和盘托出。
二、品味作品之“韵”
一篇好的文章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是作者精雕细刻、反复推敲的结晶,小到标点符号,大到句子、段落,都浸透着作者的独运匠心,读者大都能从图文、语调、韵律、节奏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品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的俱发。”品味作品之“韵”,即要品出一篇文章的文采。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1928年秋,作者再次到英国访问,旧地重游,勃发了诗兴,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会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全诗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作者用虚实相间的手法,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诗中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曲,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可以说《再别康桥》一诗具备了“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三、感悟美文之“情”
在阅读教学中“情”是指体现在课堂上的特殊气氛和情调,教师借助各种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使师生首先“入境”,而后才能“动情”。“情”同时又体现在所选学的文章中,不管是现代文体还是古诗文,都饱含着作者之情。如《乡愁诗二首》,在这节课的导入部分,首先要求学生闭着眼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心听一首《醉笛》,伴随着由无到有、由低到高、如泣如诉、清新悠扬的笛声,我问学生:“在这段音乐中,你们都听到了些什么?”有许多学生回答说:“听到了一种愁思。”又有一学生回答说:“听到了淡淡的乡愁。”用“淡淡”来形容乡愁,精妙绝伦!我在肯定了学生的回答之后,设计了一段充满激情的导语:“台湾诗人余光中是由于命运的安排不得不离开祖国,但他与祖国、故乡却有一种割舍不断的血脉联系。面对着山河的阻隔,他只有在梦中一声声地呼唤祖国、呼唤故乡,只有在诗中才能寄托那无限的乡愁。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世界中去吧!让我们去共同体会那可亲可醉的乡愁吧!”通过这样的导入,既渲染了一种愁思绵绵的气氛,增强了感召力,又创设了一种教学情境,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
四、思索文章之“意”
通过阅读教学,要从文章的主要内容中体会出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展开想象,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认真思考,才能领悟文章之意,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并通过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理性积累,结合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感性材料,感受中思索,思索中融会文章之意,才能在应用中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在书面表达中增强自信。如在“讲授《孔乙己》时,问道:“为什么作者要选择丁举人打断孔乙己的腿?这样安排有何好处?”课堂上,先安排学生联系世界、文本、艺术及自己的经验,独立思考,展开讨论,进行合作式探究。之后有同学联系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与作者的写作意图,谈到了科举制度不过是文人获得权力、财富的敲门砖,一旦他们爬上了高位,就变得更凶残。设置情节,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落后。还有同学谈了一种很新颖的见解:“丁举人有那么多值钱的东西,孔乙己偏偷了他家的笔砚,这充分显示了孔乙己清高自傲的个性,同时也揭露了孔乙己作为封建落泊文人对已飞黄腾达的文人的妒嫉心理。而丁举人正是揣摩到了孔乙己的这种心理,才会把他往死里打。”这令我颇为欣喜与震动。尝试表明,通过引导、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得到锻炼。
总而言之,任何一篇好文章都融注了作者的生活感受和人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知文本、触摸语言、体验情感、感受形象,从作者的喜怒哀乐中“感触”文本的“法韵”,悟出文中的“情意”,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及其中的意义和情味并运用到实践中,方能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论文作者:张东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9月总第2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6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作者论文; 作品论文; 文章论文; 形象论文; 乡愁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9月总第21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