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措施研究论文_齐鹏

环境监测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措施研究论文_齐鹏

齐鹏

天津市滨海新区环境监测中心 300450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环境问题越发严重。做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措施,也是维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前提和基础,环境监测的质量和准确度会对环境管理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文章重点就环境监测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措施展开相关探讨。

关键词:环境检测;影响因素;措施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以及科学决策的基础与核心,同时也是各级政府在环境治理、污染治理等方面的重要考核指标。政府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在环境监测方面,对于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探讨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一、环境监测简介

环境保护工作中最具有基础性的工作就是环境监测工作,它也是整个环保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监测工作具有严格的监测技术和实施流程,并且在监测过程中还要按照规定和质量管理要求进行。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有大小不同的环境监测站有近3 000个,环境监测人员约50 000个,国家环境监测网已初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成功覆盖,具备一定程度的环境监测能力。

二、环境监测工作的内容

环境检测工作的具体内容便是对于某项污染物的具体数值进行测定,进而能够确定该处环境的质量以及变化的趋势。在环境检测的过程阶段,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采样、测试以及数据处理,通过对受污染环境进行采样和测试,能够分析其受到污染的主要方面,并且能够及时掌握该处环境的污染程度,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该处环境进行改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的整体生态环境进行改善。

三、环境监测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检测布点的影响分析

针对环境检测来说,在监测工作进行布点的阶段,也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虽然都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但是其一旦发生便会使预定好的监测点环境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环境检测的结果。在进行环境监测工作的过程当中,如果监测点的环境天气发生变化,便会直接影响到环境检测的准确性,例如风暴、雨雪、沙尘暴等方面的原因都会造成检测点的环境变化,进而影响到环境检测的效果和质量。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的阶段,其所使用的检测设备也会受到天气、温度、湿度等方面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对于检测的数据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环境检测的质量。

(二)监测采样质量

首先,监测采样的质量会对环境监测整体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采样过程中使用的容器的材质,样品的采集的深度和厚度以及样品所处的气候环境,样品的储存方法等都会对样品的质量产生影响。象在进行水体中氧含量的实验中,采集样本中含氧量的多少与样本采集的深度有着直接的联系,另外在通过采集水样对水样中石油含量多少进行的监测中,采用玻璃容器的准确度要明显高于采用塑料容器监测的准确度,因此塑料材质的容器会吸附一定量的石油导致石油类分析结果变小。此外,对于一些样品来说,如果采集之后没有及时地进行试验分析,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会引发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最终影响监测结果,因此在进行监测时,应该实施就近原则,在样品就近的监测站进行监测。

(三)监测设备仪器质量

环境监测过程中监测设备和仪器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监测仪器质量的好坏对监测结果有直接的影响。在环境监测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对相应的设备仪器的灵敏度和精确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监测仪器的精准度较高,则监测结果就具有较高的质量,同理如果监测仪器的精准度较低,那么监测结果质量就相对较低。此外,环境监测操作人员和分析人员应该对使用的仪器十分熟悉,在操作中要严格按照仪器规定的程序和规范进行操作,并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监测仪器自身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监测环境因素

环境监测质量的高低对监测环境也具有一定的要求,象监测过程中周围的温度、湿度、风力大小以及压强的大小都会对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如果监测人员在不符合监测要求的环境下测试就必须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以补偿监测的误差,否则对导致监测数据严重失真。另外,监测点的选择是监测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论监测点周围可能存在排污口或者监测点周围的环境不符合监测需求,因此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另行选择合适的监测点,这种临时性的选择很可能导致监测过程中监测点的整体布局合理性下降,最后导致监测数据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

(五)试验分析方法因素

在进行环境监测时,方法的选择对监测结果的影响也较大,监测试验分析方法应该尽量使用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开展的时间还较短,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规定的监测方法相对较少,尚难保证监测的结果能够完全准确地反映出环境状况。

四、环境检测中减少影响的措施

(一)科学选择监控点

在监控点的布控阶段,其主要的目的便是想要获得准确并真实的检测数据,这样才能够使环境监测的质量达到最优,进而根据环境检测的结果,更好地制定相关的改善措施,对我国的大自然环境进行更好的保护。而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监测点的布控,则能够使采集到的数据更加精准和可靠,进而使后面的工作进行的科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科学选择监控点是整个环境监测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并且其也能够为后续的工作提供重要的保障。在进行监控点布控的时候,要对当地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调研,同时掌握当地的天气、气候等方面的因素,避免在监控点布控的过程中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在确定好以上信息之后才可以开始监控点的布置工作,在布置的过程中,同样要以科学为依据,保证监测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对该地区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控。

(二)提升监测样品质量

提升监测样品的质量主要可以从样品的采集、储存和运输这 3 个方面分别进行。首先监测工作采样人员应该严格根据工作程序进行样本采集,另外在对采集出的样本进行储存时要保证使用的容器满足样本需求,储存的环境(温度、湿度和气压等)符合相应的标准。最后在对样品进行运输时,要确保对样品标注的准确性,这样才能保证样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混乱相互混淆。

(三)提升监测设备仪器质量管理

首先要加强各级环境监测部门对先进监测设备的引进力度,另外要加强监测设备仪器的管理力度,设备仪器的采购、验收、使用、回收等都要按照相关秩序,对于监测站内的仪器相关人员应该建立完整的档案或台账。

(四)完善监测环境监督体系

环境监测工作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系统性,目前我国环境监测体系仍具有较多的薄弱环节,也正是监测体系中的薄软环节导致我国环境监测工作进展缓慢。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要不断完善监测环境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监督人员的监督职能,对监测现场的环境和整个监测过程进行全面认真的记录,这样我们才能及时的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及时的解决,才能保证环境监测的效果和质量。

(五)完善监测分析方法

面对当前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找到环境监测的最佳监测方法并配以相应的环境分析方法。对于这套监测和分析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进行区别对待,举例来说,对于空气、土壤、噪声等不同的物质进行监测,可以选择不同的监测分析方法,建立相应的监测体系,提高监测质量。

总之,环境监测工作对于维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平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进行环境监测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中可能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规避,并进行严格把控,使得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为我国的生态平衡维护做出重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丁瑶瑶,陈斯伟.环境监测者的守望:只为那片碧水蓝天[J].环境经济,2019(12)

[2]钟菲.新时期背景下环境监测质量的改进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5)

[3]樊勇.环境监测中现场监测的质量控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05)

论文作者:齐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  ;  ;  ;  ;  ;  ;  ;  

环境监测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措施研究论文_齐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