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困境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兴起-基于叙利亚冲突的分析论文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困境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兴起-基于叙利亚冲突的分析论文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困境与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兴起
——基于叙利亚冲突的分析

刘纯明,王建超

(重庆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54)

摘要: 叙利亚冲突表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难以有效解决国际政治冲突。无论是现实主义学派和新现实主义学派,还是理想主义学派或者新自由主义学派在关于人性、国家学说、权力、利益、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关系、国际安全等问题上均存在明显的理论缺陷,其理论指导下的现实国际局势也动荡不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契合时代主题,是为人类谋和平、谋发展的理论,是科学的、先进的理论,而非强权国称霸的工具。因此,解决叙利亚危机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指导,各方展开政治协商和政治谈判。

关键词: 叙利亚冲突;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某个具体国际事件不单单能反映出行为主体间的关系、行为主体的意图、事件过程,还能直接反映出指导该行为主体行动的国际关系理论。叙利亚冲突不单只是美国、俄罗斯、伊朗等国的角力场,更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角力场。

一、问题提出——各国介入叙利亚冲突

长期以来,叙利亚国内缺乏有效的身份认同,民族之间、宗教之间、宗教各个教派之间存在着长期矛盾,加之叙利亚政府腐败、政治民主程度不高、经济发展停滞、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人民的不满情绪不断高涨。2011年,叙利亚国内矛盾总爆发,出现公开的反政府武装组织。这本来就是叙利亚的内部矛盾,与国际社会无关,但由于各国在叙利亚的利益错综复杂:美国希望借叙利亚而巩固其在中东的地位,进而压缩俄罗斯和伊朗的战略空间;俄罗斯希望保住叙利亚这一盟友以及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同为什叶派掌权,伊朗与巴沙尔政权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土耳其则希望扩大在中东的影响力;以色列则计划扩大战略纵深。因此,各方相继插手叙利亚问题,叙利亚冲突遂演变为国际冲突。国家追求国家利益本无可厚非,但各国谋求国家利益的行为为何使叙利亚冲突由国内冲突演变为国际冲突呢?因为各国均是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为指导,凭借其相对较强的综合国力尤其是军事实力,在叙利亚追逐和其实力对应的相对利益;当各国间的利益相冲突时,各方解决利益冲突的方式不是和平友好地协商和谈判而是诉诸武力,因此利益冲突直接演变为了国家间武力冲突甚至战争。由此看出,叙利亚冲突直接反映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局限性,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实践的结果。

二、问题剖析——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在处理国际政治问题时面临的困局

依据国家利益实现方式的区别,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主要分为两大流派即现实主义学派以及在其基础上的新现实主义学派,理想主义学派和在其基础上的新自由主义学派。两大国际关系流派都面临不小挑战。

(一)现实主义学派和新现实主义学派的困局

现实主义学派建立在三大理论支柱之上:“自然状态”、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人性自私论。第一,“自然状态”是指在这一状态下,人人自由平等,人们相互竞争追逐利益以求生存,同时又会出于自私本性猜忌他人,与人发生冲突。因此,人们处在一个充满矛盾、冲突、战争的弱肉强食的社会。第二,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即国际上不存在一个纵向的“世界政府”。据此,该学派认为必然存在国际冲突和战争。第三,在人性自私论基础上,现实主义大师汉斯·摩根索认为国家是个人的集合,既然人是自私的,国家也具有自私的特性。在这三大理论基础上,现实主义学派建立起以权力、利益和均势体系为核心要素的国际关系理论。该学派认为,首先,国家依托权力在国际上谋求相对利益,权力越大越强,国家利益越多越有保障,权力的边界就是利益的边界。其次,国家在谋求利益时,引起国家间的冲突和战争,为了维护国际和平,只能借用以国家实力为核心的均势体系保持各国力量平衡,而不是依靠国际合作维护国际和平。

盐囊细胞(Epidermal bladder cells,EBC)是冰叶日中花的特异细胞,存在于除了根以外的所有组织表面,但在不同组织其形态也各不一样。盐囊细胞是储存NaCl的场所,在受到盐胁迫时,冰叶日中花的地上部分就开始将NaCl储存在各个部位的盐囊细胞中。盐胁迫下的盐囊细胞呈现隆状的凸起[2]。研究显示,EBC 可累积多达 1.2 mol/L 的 Na+, 在离子和水稳态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7]。因此,EBC对冰叶日中花的耐盐性起关键作用。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现实主义基本继承了现实主义的理论。相比之下,新现实主义认为“无政府状态”本身就是一种秩序,因此更注重依照国家实力而分配权力而非权力的无限扩张,也更注重国际合作、国际组织、国际法的作用,以及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因素在维护国际安全上的作用。毋庸置疑,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学派确实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威斯特法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美苏两级体系都大体实现了国际社会的和平,但其理论和实践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

1.理论支柱的缺陷

第一,人类社会并不是处在西方学者描述的充满欺诈、冲突和战争的“自然状态”,更不存在所谓的自然法。人类社会至今依然存在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因生产力发展不足而产生的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早期人类社会由于生产力发展不足,劳动产品不足以供给全体人的生存需求,人们为了生存才会出现争夺食物或权力的斗争。人类进入私有制社会以后,社会日益分化为劳动阶级和剥削阶级,社会制度不公正,剥削阶级依靠权力和暴力不劳而获,劳动阶级却挣扎在死亡边缘。因此,阶级矛盾是人类社会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第二,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现实主义学者把人的自利性和自私混为一谈。人的自利性是人作为动物的本性,是自然进化的结果。但是人的自私却是私有制诞生以后才出现的,因此人的性格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在自私的环境下,人容易变得自私,在共产主义社会,自私观念则会随私有制的灭亡而消失。第三,国家并不是西方学者所说的是“个人的集合”,也不是“社会契约”的结果。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国家具有封建性,资本主义国家就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工具,而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此,现实主义学派的国家学说是错误的。西方的国家理论学说是“坚持唯心主义立场和主体性原则,把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严重违背了马克思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

就叙利亚冲突来看,各个干涉国为了维护或扩大其在叙利亚的利益,不顾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禁止而纷纷介入叙利亚冲突。第一阶段:各方以幕后操控者的形式介入叙利亚冲突。俄罗斯和伊朗一直是巴沙尔政权的支持者,而西方对反政府组织由秘密支持转公开支持。第二阶段:美国、俄罗斯、伊朗、以色列和土耳其直接派兵介入叙利亚冲突,使局势复杂化。综上可以看出,两个学派的实践并不算成功,世界依旧动荡不安,各国人民期待的世界和平并没有如期而至。从本质上讲,这两个学派是强国、霸权国、超级大国称霸世界的理论,而那些国力羸弱的小国则沦为霸权国玩弄国际局势的玩偶。

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非常大的灾难;世界上每一个爱好和平的人都无比期待一个没有战乱的安宁的世界,迫切希望拥有一个和平的国内国际环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这100多年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然而,这项任务至今远远没有完成。我们要顺应人民呼声,接过历史接力棒,继续在和平与发展的马拉松跑道上奋勇向前。”[5]538但遗憾的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带来的是战争不是和平,是侵略不是发展。世界急需一种能实现持久和平、公平发展的新理论来指导国际关系。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应运而生。

3.从实践来看,两个学派指导下的国际局势动荡不安

17世纪,意大利半岛的30年宗教战争结束后,参战各国签订了《威斯特法利亚条约》,诞生了以均势平衡为主要特征的威斯特法利亚体系。1814年,反法同盟胜利,在维亚纳签订了《维亚纳条约》,形成了维亚纳体系。但维亚纳体系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和平,在这一体系下,爆发了普法战争、英国和俄国的克里米亚战争、三国瓜分波兰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一战)的爆发,标志着以均势为基础的维亚纳体系彻底瓦解。20世纪50年代后,美苏两级格局下虽然没有爆发世界大战,但是在世界各地持续爆发局部战争,例如,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五次“中东战争”,越南战争、安哥拉内战、阿富汗战争、两伊8年战争等热战,美苏持续几十年的冷战对世界和平产生了严重危害。

2.理论本身的缺陷

(二)理想主义学派和新自由主义的困局

回顾世界史不难发现,近代以来的各个强国无一例外走的是国强必霸之路。中国发展成世界第二大国,引发世界各国担心中国是否也会走上“国强必霸”的老路。中国的发展会像外界猜测的那样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第一,从历史来看,中国历来爱好和平,从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到明朝郑和下西洋,中国都是以和平的方式与世界打交道。第二,从实践来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发展没有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进行军事侵略和建立殖民地。中国的发展主要靠自力更生,同时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第三,从理论上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主张大国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管控矛盾分歧,大国对小国要平等相待,不搞唯我独尊、强买强卖的霸道[5]54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5]545,并用“四个决心不改变”向世界传达出中国决不走“国强必霸”的老路,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相结合,将中国人民的命运与世界人民的命运相结合。

1.理论缺陷

第一,20世纪末至今,世界局势呈现“一超多强”的场面,多足鼎立,均势平衡,谁也无法完全主导世界局势的发展,谁也无力更不敢发动世界性的战争。但与此同时,局部冲突不断爆发,如北约对科索沃的战争、美国入侵格林纳达、多国联军攻占阿富汗、美英攻打伊拉克、北约进攻利比亚以及叙利亚冲突。虽然这些行为都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但是战争依旧爆发,表明理想主义学派在维护国际安全问题上并无可行的措施。第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披着新自由主义的外衣,打着国际合作的幌子,积极兜售西方政治经济模式,他们借着政治经济合作的机会向全世界推行以全面市场化和全面私有化为特征的“华盛顿共识”“普世价值”,企图实施“颜色革命”,干涉他国内政。因此,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和“华盛顿共识”实质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精心打造的、新型的话语霸权形式”[3]。第三,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角度来讲,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和管理的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益多多,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则处于劣势地位。全球化越深入,国际“剪刀差”越明显,世界南北差距越大,贫穷国家越多。

第一,两个学派主张权力要受到道德、国际法的制约,但是部分现行国际法客观上有利于发达国家,其平等性和公平性不足,认可度不高,效力也不高。第二,两个学派过分强调国家利益调和,忽视了各个主权国家的核心利益以及冲突因素,隐藏在利益调和之下的是强权国家可能会打着合作的幌子而干预他国内政和损害他国核心利益,因而其可行性不高。第三,两个学派主张国际合作,但是却不认同改变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的不合理的部分,因而这样的合作就可能沦为发达国家压迫剥削发展中国家的工具。第四,两个学派过分强调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在国家关系中的地位,而无视国家才是当今国际关系中第一重要的行为主体,其理论实质是为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服务。第五,两个学派都无法解决强权国或者霸权国对国际社会的非法干预。就叙利亚而言,联合国并未授权各国介入叙利亚冲突,现有国际法或国际公约也未授予各国干涉他国内政的权力。事实却是美国、伊朗等国为一己私利而公然藐视联合国和国际公约,公然武力介入叙利亚冲突。

叙利亚冲突是在西方的“和平演变”和长期的经济制裁背景下爆发的,对叙利亚的经济制裁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此后制裁领域越广,参与制裁的国家越多,特别是叙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加入制裁队伍后,叙利亚的经济受到严重打击。西方的制裁措施将对叙利亚经济在出口创汇、石油工业、政府财政等三方面带来沉重打击[4]。西方国家长期以来计划推翻亲俄(苏联)的巴沙尔政府,暗中培育且扶持叙利亚国内的反对派,进行所谓的“颜色革命”。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叙利亚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西方的“和平演变”和经济制裁造成的。冲突爆发后,西方不是利用国际组织和国际法以公平、公正化解冲突,而是借助代理人战争甚至是直接军事介入冲突以达其战略目的。

2.从实践来看,两个学派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乏善可陈

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8.02亿,非网民规模为5.88亿,其中农村地区非网民占比为62.2%。媒体评论称,这则报告是个提示,网络生态不等同于社会全貌,中国依然有大量人群逸出于网络话语之外,他们也需要被关注。

3 发至《草原与草坪》编辑部邮箱的稿件视为正式投稿, 不接受其他形式的投稿,本刊编辑部是通过邮件形式通知作者交纳稿件审稿费和版面费。

三、出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历史证明依靠均势的和平是极其不稳定的。同时,依靠不平等和不公平的新自由主义保障和平也不可取,地位不平等、权利不对等、机会不均等的合作是不稳定的,更不会长久的。因此,解决叙利亚危机应该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指导。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了国际社会一贯坚持的主权平等原则、国际协商原则、遵循国际公约的原则、平等参与国际组织的原则。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和自由为价值追求,主张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5]541-544,以实现建立共赢共享、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明确小学生在数学课堂的主体地位,结合数学课程教学要求、内容与任务,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将其融入到数学具体化教学中,打造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高效课堂,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综合水平。以此,促使学生在对比、推理、归纳、总结等过程中发展自身多方面能力,在培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实现全面发展,更好地彰显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特色。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时代主题的产物

第一,两个学派的权力观和利益观与西方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和公平是相悖的。现实国际社会中,各国发展是不平衡的,发达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占有全面优势,发展中国家在综合国力上处于劣势地位,就不得不面临霸权主义的欺凌,因而国际社会的自由、公平是不可能实现的。第二,建立在实力和权力基础上的合作是不平等、不公平的,这种合作不可能获得支持。第三,两个学派的权力观和利益观与主权国家独立论是相悖的。两个学派认为国家应该在国际社会中追求最大化的权利和利益,这就不可避免侵害到他国的正当利益,但是主权独立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公认的,两者一旦相碰就必然引起国际摩擦甚至战争。第四,均势体系也不能根本实现国际社会的持久和平。均势体系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各方静态的力量平衡,以实现国际和平。但是均势平衡具有与生俱来的反体系的特性即向内反体系和向外反体系(1) 内向反体系就是国家通过改革或者革命实现国家各方面的实力提升而打破原有的均势掌握主动权;外向反体系就是国家通过(半)殖民地、占领或者直接领土扩张等方式把其他国家(地区)纳入到其发展轨道以实现增强国家实力从而赢得均势。 ,所以在现实中,各方的综合国力处于变化的动态过程中,总有些国家实力强劲,有些国家实力弱小,有些国家会后来居上,有些国家会衰落。因此,静态均势平衡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张锡模在评价18—19世纪欧洲国家体系时说到,“内在蕴含着结构性矛盾的欧洲国家体系,更因为体系对外膨胀的动能,而将非欧洲地区卷入欧洲的内在矛盾”[2]。综上可知,叙利亚冲突之所以从国内冲突演变为国际冲突,就是因为各干涉国以新现实主义为指导参与叙利亚事务,各方互不信任,都想以武力打败另一方,都欲获得相对利益把对方赶出叙利亚。从这个角度讲,现实主义理论和新现实主义理论就是“战争理论”。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并非强权国或霸权国的理论

从本质上讲,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甚少关心弱小国家及其人民的利益。正如美国学者金德尔伯格提出的“霸权稳定论”,他认为若世界没有一个霸权国的存在,就很难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局势[6]。又如,英国学者怀特认为,大国地位的得失靠暴力,中等国家的安全倚仗大国的善意,而小国的安全仅仅依靠其中立的外交政策[7]。新自由主义提出的“依附论”和“相互依存理论”,其核心思想就是发展中国家依附发达国家,弱国依附强国。由此可见,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其实就是强权国或者霸权国用于争霸或者守成的工具而已。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或者地区,生活着2 500多个民族。除了世界几大强国以外,其他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是关键作用。例如,阿富汗反恐若得不到阿富汗各族人民的支持就是一句空谈。

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8]。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谋求的是世界各国人民都能真切地分享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红利”,是各国共同掌握世界命运,共同书写国际规则,共同治理全球事务,共同分享发展成果。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要求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各国主权平等,不能以强欺弱,也不能以富欺穷;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以平等协商化解争端与冲突;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2) 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讲话(全文),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5-09/29/c_1116703645.htm. ;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建绿色发展体系,反对以破坏他国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合作[5]523-525

本文在对以往的可定制数据采集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国家级农产品产地环境信息库建设中的数据采集特点,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M/S(移动端/服务器端)模式,具有可定制功能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将数据定制工作放到服务器端,以保证采集数据在后期利用的规范性,并利用广泛普及的移动互联网手机作为移动端采集设备,以手机端浏览器为操作媒介,完成数据采集并进行实时数据传送。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解决了“国强必霸”的难题

理想主义学派诞生于一战后。一战后,欧美政治家及学者在反思一战爆发的原因时,认为均势体系不能保障国际和平,必须用新的理论来指导国际关系。于是,诞生了大批理想主义学派的大师,例如伍德罗·威尔逊、阿尔弗雷德·齐默恩、约翰·默里等,他们的主张与现实主义学派的观点相左。第一,他们认为人性随环境变化而改变,而不存在绝对的人性善或人性恶;第二,他们继承了“社会契约论”,认为国家是人们协定的结果,应该保持国家主权独立;第三,他们认为权力应该受到道德的约束,权力的边界是道德;第四,他们认为国家追求的是绝对利益而非相对利益,国家间的利益并非必然冲突而是可调和的,国际合作是可能且必然的;第五,他们认为均势不能保障国家安全,应该以集体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基本继承了理想主义学派思想的新自由主义学派最注重国际合作、国际组织和国际法的作用,以及经济因素在维护国际安全中的作用,其著名理论就是由约瑟夫·奈和罗伯特·基欧汉提出的“相互依存理论”。这两个学派同样为国际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成立的众多国际组织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力量,例如联合国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等,特别是联合国在调解国际争端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跨越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的鸿沟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一大缺点就是把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割裂开来。现实主义学派直接视国际关系学为国际政治学,视国际政治经济学为是“低等政治”,并认为国际冲突是必然的,而国际合作是不可靠的。新现实主义虽然承认国际合作的可能性,但是其合作态度是消极的,认为国家实力是合作的决定性因素,其实质还是实力决定权力和利益的霸权主义。理想主义强调国家利益可以调和而忽视国际冲突因素。新自由主义过分强调国际经济、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这些和平因素而忽视战争因素。所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具有较大的片面性,要么只强调冲突和国际政治,要么只强调和平和国际经济。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坚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也坚决打击侵略行为和恐怖主义;既坚持经济全球化,发展各国经济,也坚决反对干涉他国内政和侵犯他国主权行为;既坚持利用国际环境发展中国,也欢迎世界搭中国经济发展的“便车”;既坚持全球化与区域化的结合,也反对以邻为壑和贸易保护主义;主张以和平促发展,以发展消除冲突因素,建立起以互利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中国的推动下初见成效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国家实力得到质的提升。政治上,首先国内政局稳定,政治民主,政治制度优势有效地转化为了制度绩效。国际上,中国参加了联合国在内的重要国际组织,中国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国际政治影响力强;经济上,中国经济实力稳居世界第二,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给全球带来利好。军事上,建立起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文化方面,中国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积极推进国际间文化交流,一方面吸取世界先进文化,另一方面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文化。因此,中国有能力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著名翻译家、诗人梁宗岱先生1933年在上海《文学》发表译作《蒙田试笔》,首次把这位法国作家介绍给国人。在此,读者可能会疑惑,本研究语料的选择定位为“散文”,为何挑选的却是一篇法国“随笔”呢?

2012年,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党的十八大上首次被提出。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实施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行动方案。经过各方的不懈努力,“一带一路”倡议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中方与各方一道有条不紊地推进构建亚太伙伴关系、中欧伙伴关系、中非伙伴关系。在中方的推动下,朝鲜半岛问题取得重大突破,朝韩、朝美关系明显改善。

受到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部分教工党员缺乏自身政治学习的观念,在个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上认识模糊,放松了个人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及弱化了个人的组织纪律性。教工党支部在提高教工党员政治理论素质、增强党性观念、坚定理想信念的教育贯彻方面仍做得不够透彻。

在建筑木模板组件进行组装固定时,为了能够方便地限定建筑木模板组件的浇筑内腔尺寸,每根对拉螺杆上均串接有2片定位锁片,待建筑木模板组件的浇筑内腔尺寸确定后,工作人员将该2片定位锁片分别与胶合面板的内表面紧贴并通过外力咬死,进行定位。

(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视野下化解叙利亚冲突的出路

叙利亚冲突至今已有8个年头,俄罗斯、美国、土耳其、伊朗、以色列等势力直接卷入冲突中来,非但没有缓解局势的紧张程度,而且进一步恶化了局势,使局势更加复杂。叙利亚冲突再次表明以西方价值观为主导的旧国际关系理论已难以为继,其理论不但不能有效解决国际社会现存的和平赤字和发展赤字的难题,反而更加重了和平赤字和发展赤字。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准确反映出时代之要求,顺应了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建立公平公正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共同心声,更是深受战乱之苦的叙利亚人民的深切期待。所以,有效解决叙利亚冲突必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指导,开展公平、平等、公开的政治协商和政治谈判。只有进行政治协商和政治谈判,各方才可能逐步化解矛盾,有序开展政治合作,逐步建立政治互信,最终放弃武力而实现持久和平。只有在和平局面下,各方才有机会共同参与叙利亚重建,发展与叙利亚的经贸关系,实现经济上的互利共赢。只有叙利亚开始重建,流亡各地的叙利亚难民才有可能返回叙利亚,从而难民危机才会从根本上解除。综上,有效解决叙利亚冲突的唯一途径就是冲突各方立即停止武装冲突,回到谈判桌上开展有效协商和积极的政治谈判。

四、结语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发展也是必然趋势。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各国人民的国家意识、主权意识、民族意识也越来越强烈,由此建立新的公平、平等的国际政治秩序是各国人民的必然要求。世界局势再不可能回到历史上那种殖民掠夺、资本欺压、民族压迫的时代,西方均势理论也不再拥有广阔市场。新时代催生新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期待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人民的共同心声。解决叙利亚危机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各方放弃武力,然后进行平等、公平的政治协商和政治谈判。

参考文献:

[1] 彭朝花.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述评[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1):138-146.

[2] 张锡模.圣战与文明——伊斯兰与西方的永恒冲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159.

[3] 李开.“普世价值”之争的焦点和启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5):107-113.

[4] 陈双庆.美欧制裁叙利亚油气产业及其影响[C]//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2年第3辑).中阿经贸论坛组委会,中国中东学会.2012:5.

[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6] SNIDAL D.The limits of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J].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1985,39(4):579.

[7]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106.

[8]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7-58.

On the dilemma of the west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nd the rise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A study based on the Syrian conflict

LIU Chunming,WANG Jianchao

(Academyof Marxism,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ongqing 400054,China)

Abstract :The Syrian conflict showed that the west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theory was unable to solv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conflicts effectively.Whether it is realism or idealism,whether it is idealism or Neo-liberalism,there are obvious theoretical defects on human nature,theory of the state,power,interest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economy,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The realistic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is still turbul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se theories.The idea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is correspond to the theme of peace and development,which is a scientific and advanced theory of seeking peace and development for mankind,instead of tool of hegemony by powerful nations.Therefore,political consultation and negotiation must be carried ou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idea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to solve the Syrian crisis.

Key words :the Syrian conflict;the west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theory;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425(2019)08-0113-07

收稿日期: 2018-10-19

基金项目: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习近平人民为中心思想研究”(2018ZDMK02)

作者简介: 刘纯明,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政治哲学、高等教育研究。

doi: 10.3969/j.issn.1674-8425(s).2019.08.014

本文引用格式: 刘纯明,王建超.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困境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兴起——基于叙利亚冲突的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8):113-119.

Citation format :LIU Chunming,WANG Jianchao.On the dilemma of the west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nd the rise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A study based on the Syrian conflict[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9(8):113-119.

(责任编辑 王 芳)

标签:;  ;  ;  ;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困境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兴起-基于叙利亚冲突的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