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历史教学设计的比较与思考——以“美国独立战争”内容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美论文,为例论文,美国论文,教学设计论文,独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5-0020-03
一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被教育学家称为“教育事业的心脏”。如不进入课程改革层面,任何教育改革都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效,而实施这个环节的关键就是课堂教学设计。笔者听了一节高中“美国独立战争”历史公开赛课。现将其主要教学设计过程摘要如下(在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现行流行的所谓新课标教学参考辅导用书与诸多历史教学网络上都会常见这类设计):
课题:美国的独立战争
[教学设计实录片断]
(教师播放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战争片断和展示当今美国的国旗)
师:请同学们先看一段影片,然后回答,影片反映的是哪个国家发动的战争中的一个战斗场面,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是哪个国家,从而引出课题。
师:谁能说说这个国家最初怎么建立的?建立的原因是什么?
生:……
师:几位同学说得很好,归纳起来就是“反英脱压、寻求独立”。
师:这场独立战争的经过如何呢?或者说作为一场战争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和重大战役呢?
(学生读独立战争大致过程,归纳出三次战役)
师:各个阶段和各次战役涉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1775.4—来克星顿的枪声,1775.5—第二届大陆会议和华盛顿,1776.4—《独立宣言》,1777.10—萨拉托加大捷,1781.10—约克镇英军投降。
师: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呢?
生:美国独立。
(教师展示《独立宣言》复印文本)
师:关于《独立宣言》,我们能想到的内容是什么?
生:……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北美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生1:北美进行的是正义战争,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生2:美国军民的顽强抗战精神。
生3: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发展,为战争提供了获胜的物质基础。
生4:美国在本土作战,得地利之便。
生5:得到法国等欧洲国家的支持。
生6:……
……
师:请同学们再想一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生:战争的正义性和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师:美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评价?
学生照教材依次读出,教师引导学生参照教材内容逐条分析,同时联系独立战争的意义和影响进而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全课,出示全文板书设计,然后出示思考问题:试比较英国、法国、美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
我们再看下列美国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国独立战争”教学设计案例,这或许能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加深对本次历史新课程改革如此反复强调关注“过程与方法”的理解,从而引起广大一线教师的反思。
课题:美国独立战争[1](pp.160~162)
主题:美国独立战争
核心观念:战争与变革
关键内容:美国独立战争,殖民压迫,重要人物,主要战役
基本概括(基本理解):
1.革命起因于对现存政治、经济、社会或宗教制度的不满
2.现存制度的僵化死板可能导致革命
3.革命会导致政治、经济、社会或宗教制度的剧变
4.“激进”政治领袖采用种种宣传攻势来激起极端行为
5.革命塑造出富有感召力的领袖人物,他鼓舞、领导和联合各个派别进行革命运动
基本问题:
1.什么因素导致了美国独立战争?
2.自由、独立这些基本信念是如何稳步推进革命运动的进程的?
3.为什么美国人民能够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
4.在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早期,美国独立战争是如何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的?
5.美国独立战争和随之产生的基本准则和政府惯例,为什么会成为美国政治制度的中心?
6.为什么革命通常会导致暴力?社会、政治或经济制度的僵化如何影响制度的运行?
7.如何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手段解决冲突?
8.领袖人物为什么会从革命中涌现出来?他们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建议活动:
1.按照美国独立战争中主要战役的时间建立一个年表
2.分析《独立宣言》为何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一个宣告
3.研究和讲述美国独立战争中一个重要人物的自传概要
行为表现任务:
是什么:把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一位主要人物同历史上其他战争中的领袖人物进行比较
为什么:目的是了解富有感召力的领袖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所发挥的作用
如何:撰写一篇条理清楚、富有见解的论文,通过对比两个领袖人物的性格特征,并阐述他们如何对革命理想和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和促进作用,从而展示理解
其他形式的评价:
对美国独立战争的基本知识点进行客观测试和考查
采用多种可供选择的评价方式,例如以课题、交谈和讨论的方式。
《历史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指出“要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新课程的思想,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应体现在学生的普遍参与上,现在的历史课堂教学中,不是没有学生的活动,而是学生的活动已经完全走样,背离了教育教学的真正目的。就本节课而言,学生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看上去学生都在动,实际上只是本节课内容的排演,重形式、搞花架子,为活动而活动,为热闹而热闹,表面上很活跃,实际上缺乏学生的实质性参与,即学生对历史知识动态生成的把握,而这正是教育教学的灵魂之所在。同时,笔者又仔细拜读了2005—2008年以来《历史教学》刊物上发表的所有教学实录案例与专家的点评,受益颇多。但是,我在此所关心的,不是对案例的评价打分,而是这样一个问题:提高学业标准更多的是要求思维能力的提升,而不是掌握更多的事实内容。课程内容应该围绕历史学科的具体教学内容的核心观念进行选择,具体事实应该作为工具来帮助学生发展深层理解力;教学重心应该从讲授事实转移到“使用”事实,以便教授和评价更深层的理解力;学习重心应该从记忆事实转移到理解可迁移的核心观念和对更为根本的知识结构进行深层理解,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新课改后历史课堂教学设计能否朝这个方向挪动步伐?我们是否真正地思考过“新课标、新课堂、新模式”这些术语的本质内涵与历史教育的价值取向有无关系?
二
“一个世纪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成功的课程改革必须关注课程实施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课程价值观上,必须超越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逐步转向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和课程创生取向”[2](p.1210)新课程标准的诞生,是历史教育改革深化的标志。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学习新标准,体验新标准,而学习体验的结果必然反映在教学设计上,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新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从结构体例上都与以前的教学大纲不同,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气息,蕴涵着丰富的新教育理念。这些变化必然对历史教学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其中特别是对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的设计以及新理念的设计特征等均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而历史教师对这些新观念的领悟、新观点的接受、新要求的实现,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转变过程,课堂教学设计的新理念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设计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我们可以通过探索、反思,让它更加完善,更加完美,这是广大历史教师教学的追求,也是历史新课标的追求。那种教师侧重于将自己在课堂上“如何讲”和“讲什么”作为中心的经验式备课(计划)活动,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设计,或者仅能说是最边缘层次的设计活动。
毋庸置疑,社会的变革与时代的需求必然导致对整个现行的教育、教学系统范式的反思以及由重点关注人才的选拔与分类的教育体制转变为重点关注学习,即关注如何帮助每一个人发掘自己的潜力。这意味着传统的教学范式必须从标准改变为根据学习者的需求进行定制,从关注教材的呈现改变为重点分析学习者的需求,从内容的灌输改变为帮助学习者理解。新的教学范式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设计的范式。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设计变革不仅是一种寻找适应外在系统变化的过程,也是一种寻找走出传统历史教学设计范型困境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已经是迫在眉睫,历史教学设计当是真正发生变革的时候了。
因此,反思中美两则相同文本不同设计的案例,或许带给我们的深层思考不仅仅是本文以上粗浅的文字所能遮蔽,如果本文能带给一线老师更多的启发思考,改变我们某些急功近利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则心大慰也。
[收稿日期]2008-07-12
注释:
① 补充说明:美国独立战争是百年来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历史教学的经典内容,在清末以来各种版本的教科书中均有专章论述。在《万国历史》第三卷第168~169页的“近世史”的第三章“阿美利加之独立”中,讲述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这是美国独立战争历史第一次出现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此后一直见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今的新版本的必修与选修教科书,但“文革”时期的教科书没有关于独立战争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