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强县经济”的思考_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关于发展“强县经济”的思考_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关于发展“强县经济”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强县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五中全会已经提出了关于“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了完成这些任务,“九五”期间要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要内容。从地方经济发展角度看,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强县经济”就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大家知道: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固然要把国家当做一个整体来研究与此有关的各项重大问题,同时也要把建立社会主义县级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项基础研究课题。在我国,县级经济从来就是国民经济体系的基础,是在县行政区划长期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种区域经济。县级经济既是城市与乡村的结合点,宏观与微观经济的结合的职能很强,是我国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的基本单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性层次。建立社会主义县级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具备的根本条件之一。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已出现一批经济腾飞、综合实力倍增的所谓“强县”。例如,1992年国家评定的“百强县”,虽然其数量不足全国县数的5%,却创造了全国24 %的农村经济财富;其人口不足全国人口的7.4%,却向国家提供了27%的税收; 其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4%。财政收入超亿元的县1992年为114个,1993年增至349个,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强县经济”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县级市场经济体制的雏形,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指导,密切结合中国县级经济的实际状况,对如何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强县经济”,进行科学而又深入的理论和政策性探索。

“强县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条件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扩展的产物,目前,在我国许多省、市,“强县经济”已经形成,而且在不断扩大过程中,从目前已知的许多强县的实际状况看,“强县经济”的特征是:

1、产业结构日益合理化, 工业和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迅速增大,已经由以农业为主体的“乡土经济”走向以工业为主体、农业和商业、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乡镇经济”格局。

2、乡镇企业在县域经济中已发挥主力军作用, 乡镇工业产值已占全县(市)工业产值的半数以上,农村人口的非农业化已占主流形态,居住在小城镇的人口也已经占半数以上,乡村城市化已达一定水平。

3、全县社会生产的商品率已大为提高, 市场经济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并开始充当起配置资源、调节经济的主要角色,以市场为导向并在价格上全面放开的经济运行机制逐步发育、完善。

4、县级管理体制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政企分开得到明显实现, 行政管理体制相对优化,“官本位”思想开始淡化,广大干部积极投身经济大潮,已越来越多采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调控经济发展。

5、外向型经济向纵深度推进,引进外资、 建立开放型经济已经初见成效,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向国际标准看齐,发展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已成为县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

6、改革开放得到深化,灵活、创造、务实的精神文明已经形成, 尊重知识与人才蔚然成风,一支懂经济、会管理、坚持民主法制的干部队伍开始形成,居民可以在宽松环境下走向富裕。

由于“强县经济”在我国已不是几十,而是几百个,而且业已联成片,出现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福厦走廊、胶东地区、辽河下游……诸富庶地区,因此,追求并力求使所在县成为“强县”的要求已成为广大县级干部的主导愿望。我们在九十年代后期和下一世纪初叶所面临的任务主要是:

1、 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四大五中全会决议为指针,把县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根据十四大五中全会决议提出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更多、更富的“强县经济”作为新的历史时期的一项战略任务去完成。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强县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城乡居民提供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强县经济”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我们应当在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指引下,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决定各项改革措施取舍和检验其得失的根本标准。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县情出发,借鉴兄弟县市的经验,尊重群众切身利益和首创精神,把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4、 我们应当在本世纪末实现过半数的县建成“强县经济”的目标,然后在下一世纪中叶实现全部转化为“强县经济”的战略目标。

市场体系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强县经济”的核心。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析,自主经营,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企业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政府进行有效调控而不直接干予企业。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我们有如下几点认识:

1、建立市场体系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 必须在建立社会主义县级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逐步推进。当前应坚决制止向企业乱集资、乱摊派、乱收费,减轻企业办社会的负担,有步骤地清产核资,界定产权,清理债权债务,评估资产,核实企业法人财产占用量,从各方面为县级企业包括广大乡镇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创造条件。

2、县级企业包括乡镇企业要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 要把现有行业总公司改组为控股公司,对于一般小型企业,可以实行承包或租赁经营,也可以出售给集体或个人,出售企业和股权的收入,可由县级政府转投入急需发展的其他产业。

3、改革和完善县级企业包括乡镇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 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保证厂长(经理)依法行使职权。实行股份合作制的企业,要按照有关法规建立内部组织机构。企业中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要加强职工队伍建设,造就企业家队伍。形成企业内部权责分明、团结合作、相互制约的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同时,县级企业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和严格内部经营管理,严肃劳动纪律,提高企业素质和经济效益。

4、加强企业中的国有资产管理。严禁县级国有资产低价折股, 低价出售,甚至无偿分给个人。要健全制度,从各方面堵塞漏洞,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实现保值和增值。

5、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积极支持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提高经济效益,鼓励个体和私有经济发展。现有城镇集体企业,要理顺产权关系,区别不同情况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或合伙企业。有条件的也可以组建为股份有限公司或企业集团。

6、积极建立和发展县级市场经济体系, 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当前要在完善产品市场的同时,积极发展生产要素市场,规范市场行为,打破地区、部门的分割和封锁,反对不正当竞争,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

7、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应当继续推进价格改革, 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取消价格双轨制,加速各类商品价格市场化进程;要逐步解决工农产品剪刀差问题,要建立和完善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的储备制度,平抑市场价格。

8、要进一步发展商品市场,建立大宗农产品、 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批发市场,国有流通企业要转换经营机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并在完善和发展批发市场中发挥主导作用。县级市场经济应根据商品流通的需要,构造商品市场网络,推动流通现代化。要保护和发展个体和私营商业网络。

9、应当从各县的实际情况出发,要重点发展金融市场、 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要把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作为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出发点。要规范和发展房地产市场。建立正常的土地使用权价格的形成机制。通过开征和调整房地产税费等措施,防止在房地产交易中获取暴力和国家收益的流失。

10、应当积极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发挥其服务、沟通、公证、监督作用。但要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11、应改善和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建立正常的市场进入、市场竞争和市场交易秩序,保证公评交易,平等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坚决依法惩处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欺行霸市等违法行为。提高市场交易的公开化程度,建立有权威的市场执法和监督机构,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发挥社会舆论对市场的监督作用。

“强县经济”的基础是要切实加强农业,这也是五中全会对全国县级领导所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该承认:现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较多,耕地在逐年减少,基建投资中用于农业的比重降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粮食产量又出现了新的徘徊。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即使在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方针下,我国人口仍将大量增加。因此,我们应该将“保证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稳定增长,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个新水平”,和“保证农民收入有较快增长,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包括使目前还处于贫困状态的几千万农村人口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作为是否达到“强县经济”的一个起码标准。这两条作不到的,也就谈不上是建立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强县经济”了。正是从这一基本要求出发,作为“强县经济”,应当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在这方面,我们的一些设想是:

1、县级政府应在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下大功夫, 必须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主,要适应市场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变化,优化品种结构,使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必须积极培育农村市场,打破地区封锁、城乡分割的状况,进一步搞活流通,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开放性,使各种经济资源在更大的范围内流动和组合。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2、 必须使农村中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济体制,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可以延长耕地承包期,允许继承开发性生产项目的承包经营权,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少数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本着群众自愿原则,可以采取承包、入股等多种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要积极兴办各种经济实体,为家庭经营提供服务,逐步积累集体资产,增强集体经济实力。

3、必须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专业化、现代化、 社会化。从农民实际出发,发展多样化的服务组织,形成乡村集体经济组织。要积极面向国际市场,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和出口创汇农业。

4、必须加强县乡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和对农民利益的保护。 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积极鼓励农民和集体增加劳动和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要抓紧建立和健全粮食等基本农产品的储备调节体系和市场风险基金,实行保护价收购制度,防止市场价格过大波动,扶持农用工业发展,对农民负担的费用和劳务实行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切实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

5、必须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经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 要重点搞好农业基本建设,改善交通通信状况;扩大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干部交流和经济技术协作;增强群众的市场经济意识,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主要靠自己力量脱贫致富的机制。

6、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县级经济对外开放。 充分利用国际竞争与国际经济合作,发挥县级经济的比较优势,发展开放型经济,使县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现互接互补。依照不同的县情和国际经济活动的一般准则,采取灵活的政策积极引进外来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改善投资环境和管理办法,扩大引进规模,拓宽投资领域,发挥县域资源和市场的比较优势,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进一步开放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县级经济正在向小康经济过渡,其中已有不少强县达到和超过了小康经济水平。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全国2000多个县经济面貌都有很大改善,但由于发展的起点和条件不同,有些县发展很快,成了“强县”,有些县则发展较慢,甚至仍处于“贫困县”状态。县与县之间,从经济上看,它们之间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因此,如何在2000年实现小康水平问题还是一项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绝不可以掉以轻心。

我们最近调阅、整理了全国100 个各种不同经济水平的县的经济统计资料。我们得出的统计分析结果是:这100 个不同经济水平的县的小康水平实现程度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很好,有的很差,大多数处于中等水平。详见下表:

小康水平实现程度县数

基本实现 25

90%

15

80-90%15

70-80%23

70%以下22

显然,今后实现小康水平,必须依靠大力发展县级经济,使“强县经济”成为全国县级经济发展的目标,我们应该大力推广目前“强县经济”已经形成的好路子、好经验、好办法。我们应该把加快县级经济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强县经济的实现,作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丰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给县级经济以更大的自主权和自由度去充分发挥本地区的经济优势和资源优势。十几年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已提出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县级市场经济特别是“强县经济”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将我们的认识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为了加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规律性的认识和理解,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使中国更加稳定、更加繁荣、更加昌盛,以崭新面貌迎接二十一世纪。我们一定要把对“强县经济”的理论、政策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标签:;  ;  ;  ;  ;  ;  

关于发展“强县经济”的思考_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