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以某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为例论文_蔡志铭

浅析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以某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为例论文_蔡志铭

广东雄辉市政公用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318

摘要:市政给排水是非常关键的基础设施,其施工技术手段相对其他工程项目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因为其特殊性,对质量的要求非常高,在施工当中必须要充分认识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采取严格的技术控制措施来保证施工质量。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控制

市政给排水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其施工的难度实际上是不高的,但是因为给排水的管道一直都是暗敷的,出现质量问题很不好解决,而且影响非常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给排水工程虽然施工难度不高,但是在具体的施工当中必须要抓住重点问题进行研究。

1 市政给排水的特殊性

市政给排水之所以特殊是因为施工技术简单,但是稍微没有做好质量控制就会出现非常大的问题。比如说漏损,现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市政给排水逐渐智能化,漏损方面的问题稍微有所好转,如果漏损部分是非常靠近用户端的,就很容易能够查到,但是发生在市政给水管网远离用户端的一侧则很难去查,除非是城市管廊,否则埋设在地下的给水管网是根本没办法查的,只有待管网因为压力而出现爆管,并且冲出地面时才能够发现。然而,实际上从漏损到出现爆管是一个比较长的周期,首先,管道会出现裂缝并漏水,漏水的损失是非常大的,而且非常隐蔽。然后,随着时间推移,裂缝扩大就出现爆管问题,一旦发生爆管,路面就会遭到破坏,然后出现居民区停水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影响整个地下管线隧道发生坍塌。

2 市政给排水工程概况

某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全长约32公里,沿项目所在地的国家一级公路干线两侧辅道敷设。管沟开挖以大开方式为主。设计要求凡是开挖深度5~7.5m需要采用钢板桩支护,管道敷设除非遇到软地基,原则上在原状土上敷设,要求原状土要进行夯实处理,密实度90%以上。回填材料原则上为开挖出来的原土,并且分层夯实,密实度90%以上。

本工程因为旧路改造,车流量比较大,施工期间需要采取封闭半幅道路的措施,施工安全的管理难度较大,同时施工条件的限制比较大,施工需要采取阶段性施工的方法。

3 市政给排水的施工技术措施

3.1 施工原则

根据该工程的规模及特点、工期要求、施工工艺等,合理配置施工组织、施工机具、施工材料等生产要素,以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为原则,按照统一指挥,科学管理,全面推进,分工负责的方式有序的推进施工。由于工期相对比较紧张,因此要特别注意科学地指挥施工作业,集中优势突破施工当中的重点,切不可盲目实施突击作业。

3.2 施工过程的施工技术

3.2.1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测量放样。按甲方提供的控制点和单位加密控制点使用全站仪测量管道中心线。要求管道直线段间隔10m设置一个点,曲线段要求间隔5m设置一个点。按照图纸要求以及测量结果计算深度并确定放坡比例,并放出边坡边线。同时放出检查井位置与高程。随后跟踪测量开挖管沟的全过程,管沟底面每隔10m放一个点,并确定平面位置和底面高程,并布置控制桩。定出管道中心以及阀门井的平面位置。

3.2.2 采用机械开挖的方式开挖管沟。按照设计图纸要求以及测量放样结果在一定的放坡比例下开挖,坡顶无荷载的情况下放坡比例为1:1.00,有静荷载的情况下按1:1.25放坡,有动荷载的情况下以1:1.50放坡。如果有软土要求不能有静荷载或者动荷载时,在不能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则要针对承载力以及边坡稳定性进行验算。机械开挖应预留20~30cm的土层,并转为人工清挖,以便控制开挖对管沟底面土的扰动。若有扰动则需要夯实,管沟底面要保持干燥,并且平整度要达标,对于有地下水的工段,要求管沟底面两侧开挖排水沟,并且设置集水池,用水泵抽排。本项目承载力的达标要求是150kpa,如果偏小则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加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开挖中有软土,一般需要同监理、业主以及质检机构协商后使用换填法进行处理。换填材料一般是砂砾石,并且要采用混凝土加固的方法,用混凝土包裹管道。大于5m深度的管沟要考虑采用钢板桩支护。

3.2.3 管道安装,管材质量必须符合要求,经过严格验收后才进场。在安装管道时,因为管道较重,常采用吊装的方式,通常用专门的高强尼龙带保护管材,下管时管道承接口迎向流水方向。轻放管道,避免扰动管道地基土。根据测定的管道中心线下管后,要在管道两侧用沙袋适当固定,稳定管道,并逐节调整管道的流水面中心和高程,调整好后固定,防止位移。工程中,要求不能出现错口,管底高程误差应在10mm的允许范围内,中心点一致。因为管道是埋在地下的,管道的连接非常重要,要求在热熔连接管材与管件时,必须要保证管材连接端的端面干燥无油,干净清洁。关口必须要用塑料袋密封。当然这是针对塑料管材而言的,对于铸铁管、钢管的连接要求采用橡胶圈借口,胶圈要耐腐蚀、耐老化。密封圈不得有质量问题。管口对接前应清理承插口面,并均匀涂刷非油质润滑剂,装上密封圈。

3.2.4 支墩与检查井施工。管道弯头处应做支墩或者是包封。同时按照相关要求做检查井等配套设施。

3.2.5 回填。管道安装完成并且做好防腐处理后进行回填,材料一般是开挖的土方,但是如果开挖出来的土含有有机杂质则不能使用,而且如果是软土也不能使用。分层回填且夯实。

3.2.6 水压试验。完成回填作业后要进行水压试验,选择500m~1000m的试压长度,水管两端用盲板焊接封住,要求不渗水,在水压试验段管顶开进水孔,并安装阀门开关,在管道最高点布置排气孔并且安装压力表,试压结果为1.0MPa左右。

3.2.7 试压合格后,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对管道进行清洗和消毒。

4 市政给排水的质量控制措施

在该项工程实例当中,项目合格率为100%,质量隐患整改率为100%,验收评价优良,满足业主要求。

4.1 在工程实例中组建了一个高效务实的管理机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管理指挥系统顺畅。施工班组要围绕规章制度进行自检、互检以及交接检查,质检人员随班检验,实施的是过程控制的方法,每道工序完成后要进行验收,合格后才可以进入下一个工序。

4.2 测量放样中针对放样结果进行验收复检,确保定位定标准确。

4.3 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例如,验收制度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对所有进场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质量不过关不使用。

4.4 施工前期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交底,组织班前培训和演练合格后方进行正式施工,监理工程师旁站监理。特别是管沟开挖中重视基地扰动,管道安装中重视连接质量。

施工组织设计当中要求施工人员特别是特殊工种要求持证上岗,班前培训并进行交底,施工中严格落实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5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给排水工程具有相当显著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要求工程施工质量必须要高,如果达不到质量要求后续的影响会非常大。这就需要在施工当中重点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将质量控制纳入其中,围绕一个质量目标形成一套规范化、科学化的施工技术操作指导文件,并在施工当中严格落实,同时配合监理、质检人员采取过程控制的手段针对每一个技术环节进行质量检查,不合格就要求整改,合格后再进入下一个施工环节。

参考文献:

[1]张利波.试论市政工程中加强给排水施工的有效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6(05):39-40.

[2]田彦杰,王瑞.试探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J].四川水泥,2018(02):203.

论文作者:蔡志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  ;  ;  ;  ;  ;  ;  ;  

浅析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以某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为例论文_蔡志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