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给排水安装施工技术论文_马占秋1,尹宝越2,杨金良3,杨哲4

试论建筑工程给排水安装施工技术论文_马占秋1,尹宝越2,杨金良3,杨哲4

1、身份证号码:13022619760803xxxx;2、身份证号码:13028119880314xxxx;

3、身份证号码:13022919821120xxxx;4、身份证号码:13068219850119xxxx

摘要:建筑给排水系统是建筑施工工程中的一项重要设施,它是维持建筑正常使用的关键环节,它担当着建筑工程雨水、生活用水的排放任务。但是由于年久失修等原因,许多建筑工程的排水管道经常出现损坏,这就需要找出损坏的地方,并进行检修。本文从建筑给排水管的工作实际出发,介绍了开槽埋管等施工技术,并对排水管道的施工、损坏和检修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讨论,希望对行业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艺;施工技术

给排水管道工程一般包括三个内容:施工、检测、开槽施工。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几道工序:测量放线、沟槽开挖、管道安装和沟槽回填。这几道工序是从市政排水工程的设计阶段开始,按照图纸规划和施工要求逐一进行的,这些工程的施工对于确保排水工程的质量,延长工程的使用期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施工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能否事半功倍,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有莫大的关系。因此,施工前的准备是十分关键的,但往往就被人们忽略。施工前首先要熟悉图纸,了解合同,根据施工方案决定的施工方法和技术交底的具体措施做好准备工作。参看有关专业设备图和建筑、结构图对各种管道的坐标、标高是否有交叉,管道排列所用的空间是否合理。有问题及时在图纸会审会议提出,或与设计及有关人员研究解决,办好变更洽商记录。材料的好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给、排水工程的成功与否。为此,管材的确定至关重要。

2 给水管道安装施工

2.1 给水管道特点及选用原则

目前出现的新型建筑给水管材包括以下几种:聚氯乙烯类、聚乙烯类、聚丙烯类、聚丁烯类、工程塑料类以及复合管类:钢塑、铝塑、铜塑复合管等。在管材的选用上,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标准、规范,并根据地区特点、工程性质、设计标准等因素综合选取。其中,管道使用位置及使用方法是管材选用需要值得注意的问题,而管件与连接则是管材选用的一个容易忽视却十分关键的问题。

2.2 给水管道安装

住宅给水支管管径一般不宜超过23mm,小管径的塑料给水管,具有一定抗度并可弯曲,故住宅给水支管宜采用暗敷设,暗敷设在砖墙里,施工时在砖墙面开管槽,管槽宽度为管子外径 de+20mm,深度为管子外径de,管道直接嵌入管槽,并用管卡将其固定在管槽内。对于小管径给水支管不大于25mm,可暗设在楼(地)面找平层里。对于厨房、卫生间内卫生器具布置相对集中的住宅,可采用分水器进行连接,各卫生器具给水支管分别从分水器接出。

管道安装之前首先要确认安装位置是否准确,支、吊架是否符合管道安装的标高、坡度和坡向,支、吊架间距是否符合图纸和有关规范的要求。主要考虑到地温中央空调风机盘管冷凝管的运行的工艺需要。引入管敷设穿剪刀墙时要做好预留孔洞和钢套管的埋设。预留孔洞的尺寸或钢套管的直径应比引入管直径大100m~200m。内衬聚乙烯钢管管径>DNl00 时采用沟槽连接,其余采用丝扣或法兰连接,内外壁热镀锌钢管管径≥DN50mm 时采用沟槽连接,其余采用丝扣连接,镀锌钢管采用丝扣连接或焊接。法兰焊缝及沟槽连接件的设置应便于检修,并不得紧贴墙壁、楼板或管架。管外壁墙面不小于100mm,距梁、柱不小于 50mm。穿过楼板、墙壁、屋面的管道,应配合土建预留孔洞或钢套管的埋设。在套管内不得有管道接口、焊缝。管子焊接时,直管段连环缝距不应小于100mm,焊缝距煨制弯头的起弯点不小于100mm,且均不小于管外径。

2.3 给水设备安装

设备安装前应对其有关资料和文件合格证进行核对检查;设备不应有缺件、损坏和锈蚀,而转动部分应灵活无阻滞、卡住现象和异常声音;对设备机组的安装是根据己经确定的水泵机组型号、机组的台数和机组的长度尺寸合理地规划其在水泵房里的安装位置和纵横排列形式。机组布置应使管线最短,弯头最少,管路便于连接和留有一定的走道和空间,以便于管理、操作和维修;引入管与其他管道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

3.1 排水管道漏水、堵塞原因分析

在建筑工程中,排水管道漏水、堵塞的现象时有发生,总结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施工方面的原因,施工单位在使用材料时没有选择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供应商以次充好,加上在安装之前没有做材料的漏水试验。这样容易把带有沙眼等质量问题的材料用上,导致漏水现象的发生;其次是住户本身的原因;再次是设计方面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3.2 排水管道安装施工的要点

排水管道的施工生活污水管道主要有排水铸铁管、缸瓦管、陶土管和排水塑料管。目前,室内排水多使用排水塑料管,其安装要点如下:承插粘接接口用的胶粘剂应配套,粘接连接前先进行清洁处理,当把胶粘剂涂于承插口连接面后5s~15s内应立即将管子插入承口,并使管子插入后有大于 1min 的定位时间;排水管的坡度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坡度均匀,严禁倒坡;坐标和标高的允许偏差、立管的垂直度误差及水平管道纵横向弯曲误差符合规范规定;检查口和清扫口的位置设置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立管上的检查口安装高度应高于该层卫生器具上边缘 150cm,检查口的朝向便于检修,污水管起点清扫口与管道相垂直的墙面距离>200mm,当污水管起点设置堵头代替清扫口时,与墙面距离>400mm;支架的吊钩或卡箍的位置设置及间距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3.3管材粘接施工

粘接剂使用前需摇匀,管道和承查口部位必须清理干净,承插间隙越小越好。用砂纸或锯条把承插口打毛,承口内较薄的均匀刷一遍胶,插口部位外刷两次胶,待胶干40s~60s秒后插入到位,同时应注意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胶干时间,粘接时严禁粘水。

3.4室内管道的布置

建筑工程各种管道安装复杂,考虑管道的正确排列是管路安装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对于室内管道。由于管道设备多,使问题尤为突出,现将管道排列间距及避让的基本原则如下:气体管道排列在上,液体管路排列在下;热介质管路排列在上,冷介质管路排列在下;保温管路排列在上,不保温管路排列在下;金属管路排列在上,非金属管路排列在下。管线间距的确定。管线的间距以利于对管子、阀门及保温层进行安装和检修为原则。由于室内空间较小,其间距不宜过大,对于管子的外壁、法兰边缘及热绝缘层外壁等管路最突出部位距墙壁或柱边的净距不应小于l00mm。对于并排管路上的并列阀门的手轮,其净距约100mm。管路相遇的避让原则;分支管路让主干管路;小口径管路让大口径管路;有压力管路让无压力管路;常温管路让高温或低温管路。

3.5管道支吊托架施工

管道支吊托架施工位置正确埋设应平整牢固;固定支架与管道接触应紧密,固定应牢固可靠;滑动支架应灵活,滑托与滑槽两侧间应留有3mm~5mm 的间隙,纵向移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无热伸长管道的吊架,吊杆应垂直安装;有热伸长管道的吊架,吊杆应向热膨胀的反方向偏移;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响结构的安全,钢管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应符合规定;采暖、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的塑料管及复合管垂直或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应符合规定。

3.6水压试验施工

各种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水压试验,非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灌水试验。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料的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检验方法是金属及复合给水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时不应小于 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塑料管给水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有渗漏。

总之,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建筑的基础设施、生产和生活的命脉之一。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维修和运行管理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给排水系统安装质量的优劣将会对日后的使用产生极大的影响,为了确保民用给排水在使用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安全稳定、高效的作用,故民用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安装、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极其重要。

参考文献:

[1]冯敏添.论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几个要点.广东科技.2007(3).

[2] 高丽娟.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探讨[J].民营科技.2011(01)

[3] 王会艳.浅谈如何提高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

论文作者:马占秋1,尹宝越2,杨金良3,杨哲4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试论建筑工程给排水安装施工技术论文_马占秋1,尹宝越2,杨金良3,杨哲4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