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永远的追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11(2003)02-0026-06
一、哲学开始于惊疑
柏拉图(在《泰阿泰德》中)、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都说过,哲学开始于惊 疑。惊疑,严群译为疑讶,包含惊奇、惊讶和疑惑、困惑两层意思。为了便于描述,我 想把这两层意思拆开来讲。相对地说,惊奇面对自然,由惊奇而求认知,追问世界的本 质,形成了哲学中的世界观、本体论、形而上学(在这里是同义词)这一个大领域。疑惑 (困惑)面对人生,由困惑而求觉悟,追问生命的意义,形成了哲学中的人生观、生存论 、广义伦理学(在这里也是同义词)这另一个大领域。
所以,我们可以概括地把哲学看做世界观和人生观。当然,哲学还有其他一些领域, 例如知识论(认识论),这是因为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问题,便转而对我们认识的能力、 性质、过程进行审视,尤其近代以来,这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此外还 有历史哲学、美学、狭义伦理学等等。但是,从源头看,哲学主要是世界观和人生观, 其他则是派生的。
中世纪哲学家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说:智慧的研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沉思 性的,即对自然的起源及纯粹真理的研究,以毕达哥拉斯为代表。另一种是积极性的, 关注生活行为和道德,以苏格拉底为代表。柏拉图是两者的融合。康德说:世上最使人 敬畏的两样东西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他们说的都是类似的意思。哲学所思的 问题无非两大类,分别指向我们头上的神秘和我们心中的神秘。总之,哲学是灵魂对于 世界和人生的根本性追问,所探究的是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道理。
哲学是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个提法一点儿也不新鲜,我们不是一直被这么教导的吗? 这个提法本身没有错,过去的问题是对它作狭隘的理解,把世界观等同于政治态度和阶 级立场,把人生观归结为为谁服务了。而这就意味着把哲学等同于政治,并且是一种很 狭隘的政治。其实,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内容要广阔得多。
在前苏联体制的影响下,哲学几乎等同于政治。于是我读哲学系时,学习的内容上, 主课是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其实是对斯大林《联共布党史》中 的一个章节加上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的一种讲解。也学一点中国哲学史和 西方哲学史,但那是为了批判。从列宁开始,强调哲学的阶级性、党性,把哲学分为唯 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古今一切哲学都按此排队,唯物主义代表进步革命阶级, 唯心主义代表落后反动阶级,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标志 着哲学发展到了顶点和终点。于是,哲学研究就成了给一切哲学家贴标签,唯物主义者 是好人,唯心主义者是坏人,机械唯物主义者是有缺点的好人,有辩证法思想的唯心主 义者是有一技之长的坏人,而辩证唯物主义者则是完人。其后果是哲学的内容极端贫乏 化,哲学课成了大学一切课程中最枯燥乏味的课程。现在情况虽有所改善,但不同程度 上仍有这个问题。
哲学和政治是不同层面的东西,因此,不能从政治角度、阶级利益角度去解释世界观 和人生观。要正确理解其含义,最好的办法是回到源头上,不要忘记哲学开始于惊疑。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过这种惊疑的经验,不妨回想一下,它对我们理解哲学 的本义会大有助益。这多半是在童年时期,也许是在夏天的夜晚,当我们仰望满天星斗 的苍穹,隐约感觉到世界在时间上的无始无终,在空间上的无边无际,会不由自主地惊 奇于世界的神秘,这时候我们头脑中一定曾经朦胧地产生过一个问题:世界究竟是什么 ?而这正是一个十足哲学性质的追问。在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哲学追问也是从对天空感 到好奇开始的,包括泰勒斯在内的好几位古希腊早期哲学家同时也是天文学家。另一方 面,许多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候,一般是在青少年时期,会对人生产生一种困惑。最大 的困惑往往是由想到死引起的,当一个人确凿无疑地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也会不可挽回地 死去,他就会对生命的意义产生疑惑和发出追问:在哲学史上,这一追问同样十分古老 ,以至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把哲学称作预习死亡的活动。
在哲学的两类追问中,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是更根本的。对世界本质的思考并非出于纯 粹求知的兴趣,归根到底是为了解决人生问题,要从整体上把握人生的底蕴。“我们从 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我们是谁?”这个问题隐藏在一切哲学本体论的背后。无论世界 观还是人生观,都是我们灵魂中的活动,而不是一套现成的意识形态。凡哲学的根本问 题皆无最终答案,哲学的价值不在提供确定的答案,而在于使我们始终保持对世界和人 生的惊疑和追问。
二、世界观:对世界的惊奇和思考
虽然解释世界归根到底是为了解释人生,但是,在大多数哲学家那里,这仅是潜在的 动机。从西方哲学史看,哲学的主体部分是世界观、本体论、形而上学。而我想谈的, 正是这个主体部分。
无论人类,还是个人,好奇心是智力觉醒的征兆。当好奇心不仅仅针对个别事物,而 是针对整个世界时,就会提出这个问题: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可以把这个问题看做哲学 的基本问题,它是一种“天问”。当然,出发点不只是好奇心,起作用的还有对安全感 的需要,宇宙是人类的家,不明其究竟怎么住得踏实呢。
在西方哲学史上,对这个问题大体有两种答案。一种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水、火、气 、土、原子等等,总之是物质性的东西。另一种认为,是数、理念、绝对精神、意志、 神等等,总之是精神性的东西。中国哲学史上也有这样对立的答案,例如气与理之争。 这么看,把哲学家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好像不算错。按照恩格斯的说法,哲 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主张物质第一性的就是唯物主义,主张精神第 一性的就是唯心主义。我想强调的是,对世界的思考不能是这么简单地就下一个论断, 像站队一样,站在唯物主义一边还是站在唯心主义一边,这样就算解决问题了。一个哲 学家的思想的价值和他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完全不取决于这一点,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在总 体上丰富和加深了人类对世界的思考。有些哲学家并不对世界的本质下论断,尤其是近 代以来,哲学家们往往还反对下这样的论断,但他们仍在推进对世界的思考,并且正是 通过比以前更深入的思考才得出这样的看法的。
通过深入思考,我们会发现,无论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物质还是精神,都有说不通的 地方。唯物主义描绘了这样一幅世界图画:世界是物质的永恒变化过程,人(包括精神) 是这个过程中的偶然产物。按照这幅图画,就难以解释:第一,人的存在有何意义?人 与动物、物质没有本质区别了,也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而已。第二,如何解释精神 (灵魂)的来源?唯物主义通常是用进化论来解释的,即物竞天择、适应性变异和获得性 遗传这一套。但这至多只能解释人的肉体和理智(大脑)的起源,无法解释灵魂的起源。 我们可以说,理智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而发展出来的对外部环境的认识能力。可是,人的 灵魂,也就是不满足于生存的需要、要使生存具有高于生存的目的和意义那样一种精神 上的追求,就完全不是适应环境和机能进化的产物了。进化论提出时,有许多人不能接 受,未必都是保守,有些人确实觉得人的尊严受到了侮辱。赫胥黎是进化论的倡导者之 一,他曾讽刺那些反对进化论的学者说:“我宁肯做猴子的后代,也不愿做一个愚蠢的 教授的同事。”但是,作为一个聪明的教授,他并不甘心仅仅做猴子的后代。他在《进 化论与伦理学》中谈到:人的精神品质(正义,善)是伦理过程对抗宇宙过程的产物,在 宇宙中没有根据,所以终将失败,从而导致人类向下的发展。可见他也认为,精神的产 生不但不能用进化论解释,相反是违背进化论的。
在很大程度上,唯心主义之产生正是为了解决精神的来源问题。唯心主义哲学家们有 各种不同的理论,但基本思路是一致的,亦即设定宇宙有一个精神本质,它是人的精神 (灵魂)的来源,保证了精神的不会完全毁灭和人类精神追求的永恒价值。唯心主义的困 境在于无法证明宇宙精神本质的存在。其实,无论说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还是精神,都是 无法证明的,这基本上是信念的问题。我们只能在经验范围内证明某物是否存在,而无 论科学如何发展,人类的经验永远是有限的,我们永远不能对宇宙整体有所经验。宇宙 整体之性质是一个超验的问题,对于宇宙有一个精神本质的论断,唯心主义不能证实, 唯物主义也不能证伪。有些聪明的唯心主义者对此心里是明白的,柏拉图称之为“信仰 的冒险”,帕斯卡称之为赌博,并且都认为值得冒这个险,值得一赌。他们的意思是, 虽然无法证明有无,但宁信其有,这比宁信其无好,有助于我们过一种崇高的生活。
三、在宗教和科学之间
哲学要追问世界的本质,而世界的本质是无法证明的。可是,两千年来,哲学却一直 在努力做一件事,就是试图证明,对世界本质是什么的问题给出一个可靠的答案。它实 际上是在做不可能做到的事,这是哲学本身所包含的矛盾和困难。
要对哲学的这个特点有一个清楚的概念,最好的办法是把哲学与宗教及科学作一比较 。
哲学和宗教都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方式,两者所要解决的问题之性质是相同的,即都是 终极关怀。和哲学一样,宗教所关心的也是世界和人生的最根本问题,要对世界的本质 和生命的意义给出一个完整的说明。但是,它们寻求解答的手段却完全不同。在宗教看 来,世界和人生的整体是一个神秘,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不可能将它弄明白,惟有靠神 的启示来接近它。因此,人在神面前应知谦卑,满足于不容置疑的信仰。相反,哲学却 不肯像宗教那样诉诸天启权威,对终极问题给出一个独断的答案,而是只信任理性,要 求对问题做出理由充足的解答。在这一点上,哲学又和科学一样。
如此看来,哲学的追问是宗教性的,它寻求解决的方法却是科学性的。哲学家有一个 宗教的灵魂,却长着一颗科学的脑袋。灵魂是一个疯子,它问的问题漫无边际,神秘莫 测;头脑是一个呆子,偏要一丝不苟、有根有据地来解答。疯子提问,呆子回答,其结 果可想而知。
关于哲学所包含的内在矛盾,康德最早做了明确的揭示。他指出:由头脑(他所说的知 性)来解答灵魂(他所说的理性)所追问的问题,必定会陷入二律悖反。他因此断定,只 能把此类问题的解答权交给信仰。而在罗素看来,哲学面向宗教,敢思科学之不思,渴 望对宇宙和人生有一种普遍理解,又立足科学,敢疑宗教之不疑,寻求确切的知识,正 是这一结合了两种对立因素的品格使之成为比科学和宗教更加伟大的东西。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哲学所追求的目标——把宗教和科学结合起来,用头脑解答灵魂 的问题——注定不能实现,它的努力岂不徒劳。这种看法未免肤浅。从目标不能实现看,也许可以说是徒劳,但这个徒劳着向目标前进的过程却是富有意义的。对于人类精神 发展来说,科学理性与宗教渴望是两种不可或缺的动力。正是在哲学中,它们由于彼此 发生的紧张关系而同时得到了激励。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在历史上,凡大科学家 都怀有从整体上把握世界的宗教渴望,凡大神学家都具备寻求可靠根据的科学理性,而 他们往往也都是大哲学家。
四、哲学不可能成为科学
用理性手段把握世界的本质,实际上就是试图把哲学建立成一门科学,这是两千年来 西方主流哲学奋斗的目标。但近代以来,哲学家们越来越对理性有无这种能力提出了怀 疑。到了康德,就明确否认了这种能力。
从古希腊开始,哲学追问世界本质的基本思路是世界二分模式,即把世界分为现象界 和本体界。这一模式认为,现象是不断变化和多种多样的,但现象背后必定有一个不变 的、统一的本质,哲学的使命就是要寻找变化背后之不变,多背后之一,现象世界背后 之本体世界。也就是说,万物皆变,变应该有一承担者,世界必定有一个本来的样子, 是它变成了我们现在所看见的样子,哲学就是要把这个本来的样子找出来。这一思路默 认了一个前提,即感觉是不可靠的,只能感知可变的现象,惟有理性才能认识现象背后 那个不变的本体。应该说明,不信任感觉是古希腊哲学家的共同特点,并不限于唯心主 义者,唯物主义者也认定世界有一个感觉不能触及而必须靠理性去把握的终极本质。
这个思路存在着以下疑点:第一,感觉是我们感知外界的惟一手段,既然感觉只感知 到现象,我们凭什么说在现象背后还存在着一种本质?至少凭感觉不能证明这一点。近 代哲学家中,有三位清楚地论证了这一点,提出三种说法。贝克莱认为:只存在所感知 的现象,不存在本质。休谟认为:我们只知道所感知的现象,是否存在本质不可知。康 德认为:我们只知道所感知的现象,但我们必须假定现象背后有本质存在,这一点无法 证明,仅是必要的信念。
第二,假定变动不居的现象背后有一不变的本质,这只能是理性之所为,是理性(逻辑 )追求秩序(普遍性和必然性)的产物。但是,理性同样不能证明它所追求的秩序是世界 本身所固有的。这种秩序从何而来?有三种可能的回答。一是从感觉经验中归纳而得, 但有限的经验不能提供必然性和普遍性。休谟说:所谓必然性只是经验之重复形成的“ 习惯性联想”。二是理性与世界本质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一致性,莱布尼茨称之为“前定 和谐”,但这种东西即使有,也无法证明。三是理性本身所固有的,理性把自身所具有 的先天结构投射到世界上了。这是康德首先提出、胡塞尔加以发展的看法。在这种情形 下,秩序都仍然属于现象范围,而与世界本来面目无关。
第三,世界究竟有没有一个本来面目?在现象界背后,究竟有没有一个不受我们的认识 干扰的本体界?在康德之后,哲学家们已经越来越达成共识:不存在。世界只有一种存 在方式,即作为显现在意识中的东西——现象。康德把本体界(“物本身”)作为一个必 要的假设保留下来,这一点遭到了现代哲学家的尖锐批评。其中,尼采和胡塞尔的批评 尤为有力。尼采指出,对世界的认识都是透视,必有一定的视角,因而得到的都是现象 。即使我们能够穷尽所有的视角,所得到的现象之总和也仍然是现象。所谓本质的假设 是以无视角的认识为前提的,而这个前提是荒谬的。胡塞尔指出,实在论也承认在意识 中显现的东西是现象,但断定现象背后还有一个引起该现象的原因,即一个“物本身” 。其中,朴素实在论认为现象与“物本身”在本质上是相符的,批判实在论则把“物本 身”看做我们人类的意识不可达到、而惟有假定的上帝的直观才能达到的本体。但任何 对象只要进入认识,从而显现在意识中,就必然只能作为现象而存在,这一点对于被假 定为绝对认知的理想代表者的上帝也不例外。实在论把在意识中显现的东西解释为外部 实在对象的形象表现或记号表现,然而,要知道现象是实在的形象或记号,就必须有一 种更高的统觉,可以同时观照现象和实在并加以比较,但我们并无这样的统觉。所以, 形象论和记号论都是没有根据的。
哲学从追问世界的本体始,经过两千多年的探索,结果却是发现世界根本就没有一个 本体,这不能不说是哲学的惨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哲学的危机”。但是,这只是哲 学的某一种思路的失败,它说明哲学不可能成为科学,我们不可能靠理性手段去把握或 构造哲学原本想要追问的那个本体,而必须另辟蹊径。
五、出路:沉默和诗的领域
倘若一个古希腊哲学家来到现代,他一定会大惑不解,因为他将看到,现代的哲学家 们都在大谈语言问题,而对世界本身却毫无兴趣。据说哲学家们终于发现,两千多年来 哲学之所以误入歧途,原因全在受了语言的误导,故他们纷纷把注意力转向语言,这种 转向还被誉为哲学上的又一次哥白尼式革命。我本人对之评价不高,怀疑是另一种迷途 ,偏离了哲学作为根本性追问的真谛。
关于语言如何误导哲学,又有两种相反的看法。一派哲学家认为,弊在逻辑化的语言 ,是语言的逻辑结构诱使人们去寻找一种不变的世界本质。因此,哲学的任务是解构语 言,把语言从逻辑的支配下解放出来。哲学真正应该寻找的那个本体世界不是与人无关 的世界,而是作为人的生活意义之源泉的世界。这是一个情绪体验的领域,不可凭逻辑 手段把握,而只能靠一种诗意的思。持这一看法的有尼采、生命哲学、现象学、存在哲 学、解释学、后结构主义。
另一派哲学家则认为,弊在语言在逻辑上的不严密,是语言中那些不合逻辑的成分诱 使人们对一个所谓本体世界想入非非,造成了形而上学假命题。因此,哲学的任务是进 行语言诊断,剔除其不合逻辑的成分,最好是能建立一种严密的逻辑语言。哲学应该运用逻辑手段把握真正能把握的东西——经验事实,没有本体论的容身之地。持这一看法 的是逻辑经验主义(分析哲学)。
不管这两派的观点如何对立,拒斥本体论的立场却是一致的。可是,没有了那种追问 世界之究竟的冲动,哲学还是哲学吗?因为理性不能把握神秘,我们就不再思考神秘了 吗?难道哲学从此要对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无动于衷,仅仅满足于做逻辑的破坏 者或卫士?
有两位哲学家分别代表上述两个对立的派别,然而,与其大多数追随者不同,他们心 中仍然蕴藏着那种追思神秘的冲动。他们不愧是现代最伟大的两位哲学家。
作为逻辑经验主义的开创人之一,维特根斯坦也主张只有经验对象是可思考的,哲学 只研究可思考的东西,其任务是通过语言批判使思想在逻辑上明晰。但是,他懂得的确 存在着超验的领域,例如那种“从永恒观点来直观世界”的本体论式的体验,只是因为 它们不属于经验范围,因而是不可思考的,而不可思考的东西也就是不可说的,“一个 人对于不能谈的事情就应当沉默”。这是神秘的东西,甚至是最深刻的东西,却无法作 为问题来讨论。针对此他写道:“真正说来哲学的方法如此:除了能说的东西以外,不 说什么事情,也就是除了自然科学的命题,即与哲学没有关系的东西之外,不说什么事 情……”真正的哲学性体验只能封闭在沉默的内心世界,作为一门学术的哲学只能谈论 与真正哲学性体验无关的东西,这是多么的无奈。
海德格尔却试图冲破这无奈的沉默。在他看来,他名之为“存在”的那个超验的领域 ,乃是作为意义之源泉的神秘领域,的确不是理性思维所能达到的。但是,他相信这个 领域“总是处在来到语言的途中”,是可以在语言中向人显现的。不过,这不是沦为传 达工具的逻辑化语言,而是未被逻辑败坏的诗的语言。在诗的语言中,存在自己向人说 话。于是,海德格尔聚精会神于他所钟爱的荷尔德林、里尔克等诗人,从他们的诗中倾 听存在的话语。
当然,沉默和诗都不是哲学。可是,在维特根斯坦的沉默中,在海德格尔的诗思中, 古老的哲学追问仍在百折不挠地寻找栖身之地。
哲学的出路何在?对此我也感到迷茫。我不相信所谓哲学已经终结的论调。我宁可相信 ,只要人类存在一天,就会有人对世界的神秘进行理性的沉思,因而哲学就会继续存在 。也许在经历现在的危机之后,它将更加回避谈论本体,但不可能放弃灵魂的追问,更 多地向艺术和宗教学习,但不可能放弃理性的思考。哲学的本性原本就包含着矛盾,它 不可能摆脱这种矛盾,否则就不成其为哲学了。我宁可相信,哲学将带着它固有的矛盾 向前发展,一代又一代的人将不可阻挡地去思考那些没有最终答案的根本问题,并从这 徒劳的思考中获得教益。
收稿日期:2002-11-28
标签:哲学论文; 人生哲学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世界语言论文; 西方哲学家论文; 本质与现象论文; 哲学史论文; 唯心主义论文; 关系逻辑论文; 科学论文; 世界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