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梁平县人民医院感染科 重庆 405200)
【摘要】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3月至我院就诊的20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其中常规组101例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模式,实验组101例患者采取整体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8%,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87%,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建议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关键词】 病毒性感染;整体护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1-0303-02
病毒性肝炎属于临床上一类较为普遍的传染疾病,以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较为常见[1],明显增加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及时为该类疾病患者采取积极的临床干预措施。本文将整体护理模式应用于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护理效果,详情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3月至我院就诊的20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所有患者对本次实验均知情同意,并经过临床常规诊断后显示疾病被确诊,将具有精神障碍、意识障碍的患者排除。
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其中常规组共有101例,实验组共有101例。常规组患者中男性55例,女性46例,年龄最小的21岁,最大的68岁,平均年龄为(44.52±3.28)岁;实验组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45例,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69岁,平均年龄为(44.78±3.55)岁。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均衡性分析后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两组的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模式,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给予患者合理的病情指导,嘱咐患者严格依照医生叮嘱用药,给予心理辅导等。
对实验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模式,采取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整体评估,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性格特征、家庭情况、工作情况、知识水平、饮食习惯、生活态度、对疾病的了解程度等。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入院后应积极同患者讲解医院的环境、治疗与护理方法;嘱咐患者多卧床休息;养成合理饮食的习惯,多摄取易消化的饮食;依据患者实际心理状态进行心理辅导;指导患者出院后严格依照医嘱用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肾病综合症、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8.0的统计学软件记录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百分比、率表示,χ2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1例肝性脑病,1例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98%(2/101);常规组:4例肝性脑病,5例肾病综合症,4例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2.87%(13/101),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可知,实验组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
3.讨论
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来说,由于许多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包括焦虑、暴躁、易怒、恐慌等),使得该类疾病患者具有较差的依从性与预后。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诸多的要求,其中整体护理模式的工作中心为患者,并对各个护理环节进行系统化处理,做好各方面的护理程序,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心理、生理、精神、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及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积极进行心理辅导、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现将相关护理内容分析如下。
(1)患者入院后应热情迎接,主动同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相关器械设备、医生的基本情况等,向患者普及病毒性肝炎疾病的基本健康知识,包括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与护理方法、注意事项、并发症等,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并严格做好床边隔离措施。(2)休息指导:对于急性期肝炎患者而言,应指导患者保持平卧位,多卧床休息,帮助患者增加肝脏血流量,使得体力消耗量减少。(3)合理饮食:同患者普及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指导其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日常生活中多摄取清淡、易消化、具有丰富营养的食物,严禁烟酒与辛辣饮食;若患者处于急性期,可适当摄取热量较高且清淡的食物,包括米粥、面条等;若患者处于慢性期病变阶段,可给予高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清淡易消化的饮食;若处于重症阶段,应采取碳水化合物支持治疗,以流质、半流质、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若患者存在腹水,应控制每日盐分的摄入。(4)心理辅导:患者入院后即被要求隔离,若处于急性期,容易加重病情,并出现黄疸等不良情况,加重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包括焦虑、恐惧、暴躁等);若处于慢性期,随着住院次数的增加与住院时间的延长,将进一步增加心理负担。因此,要求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采取耐心、和蔼、温柔的方式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需求,帮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治疗与护理,提高依从性。本次研究对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模式,对实验组采取整体护理模式,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8%,常规组为12.87%,说明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综上可知,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建议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桂英,王容,赵川等.整体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1,23(9):1808-1809.
通讯作者,姓名:胡晓恋,性别:女,出生年月:1981年11月6号,职务:主管护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神经内科,QQ邮箱:1055227047@qq.com
论文作者:孟国燕,胡晓恋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4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并发症论文; 常规论文; 病毒性肝炎论文; 发生率论文; 模式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