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朱晓玲

朱晓玲

(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常州 213175)

【摘要】目的:探究在脑梗死患者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脑梗死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28例为1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明显较优,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同时住院时间明显较少,各项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梗死患者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脑梗死患者;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9-0211-02

脑梗死作为一种常见的严重疾病,对患者的健康有极大的威胁,其特点为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死率及复发率,对患者及家属的身心造成一定的负担,在对其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病情的主要途径[1]。我院在临床护理中发现在脑梗死患者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较为理想,为进一步探究其应用价值,本研究选择我院在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脑梗死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脑梗死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28例为1组,其中对照组由16例男性患者和12例女性患者组成,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45岁,平均年龄为(61.8±7.9)岁,最长发病时间为48h,最短发病时间为8h,平均发病时间为(27.6±10.5)h;实验组由15例男性患者和13例女性患者组成,最大年龄为76岁,最小年龄为45岁,平均年龄为(62.2±7.6)岁,最长发病时间为47h,最短发病时间为9h,平均发病时间为(26.5±10.8)h,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结果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研究中对比数据可比性较强,此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即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观察等,实验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在入院时护理人员将规范性临床护理路径手册进行发放,主管护士及责任护士以临床护理路径表为依据进行护理,各项护理内容的执行情况通过责任护士进行记录和评价,标记好是否执行[2]。根据临床路径实行的情况路径小组对存在问题进行查找,并提出修改意见并与护理路径指导小组相沟通,组织专家对问题及意见进行研究,再次循证部分项目,并进行详细的记录,以此作为下一轮护理路径实施的依据,完善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护理路径表主要有护理时间、内容、方式、日期及护理人[3]。我院在护理实践中均采用个别宣教的方式,共分为5个阶段,第1阶段,在患者入院时,将临床护理路径手册发放给患者;第2阶段,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生活指导及住院指导;第3阶段为治疗后,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详细说明患者在治疗后应高注意的问题;第4阶段为出院时,将脑梗死自身护理方法及急救的方法教于患者;第5阶段为随访时间,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对临床护理路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给予患者缓解及治疗脑梗死的方法[4]。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前,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其临床护理路径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1.3 观察指标[5]

患者的活动能力应用Baethel指数评定量表进行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应用Fugl-Meyer引动功能评分法进行评价;记录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共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项,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度和满意度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各项对比数据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整理和处理,两项评分及住院时间数据计量资料,均用t进行检验,而护理满意度属于计数资料,用χ2进行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用P<0.05作为标准进行判定。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对比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而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两项评分对比差异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1。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新型护理模式的一种,如今在临床护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脑梗死作为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及生活质量的疾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而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应用为其提供有效的护理模式,通过对脑梗死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制定及实施,实现护理的计划性和时段性,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和健康教育,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际不但优化了患者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同时缩短了住院时间,提升了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脑梗死患者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何静,王霞,宋桂香等.临床护理路径对首次脑梗死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2,52(21):96-97.

[2]周在霞.基于PDCA循环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22):144-146.

[3]周松茂.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康复中的效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3):3639-3640.

[4]祁金云.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2):2819-2821.

[5]左叶萍.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110-111.

论文作者:朱晓玲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朱晓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