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15200
【摘 要】目的:研究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遵医行为、肢体功能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情况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合理饮食、按时服药及按时锻炼情况好于对照组,肢体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生活质量及生活能力。
【关键词】脑卒中;预后;生活质量;延续性护理干预;肢体功能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老年人群主要死亡因素,仅次于肿瘤,位居死亡原因第二位[1]。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致残、致死率极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群生活质量及健康安全。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容易并发痴呆、认知功能下降、生活能力下降等,加重了患者的家庭负担。如何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效果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近年来研究[2]显示,良好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现将我院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9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5月~2019年5月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经检查和诊断均符合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3]。纳入标准:①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②均为首发缺血性脑卒中;③患者自愿参加研究并签字同意。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并发症患者;②住院时间少于1周的患者:③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患者;④有精神疾病史无法配合研究的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男性26例,女性I9例,年龄61~86岁,平均年龄(72.4±4.3)岁;观察组45例,男性28例,女性I7例,年龄60~88岁,平均年龄(73.1±45)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包括抗凝、降颅压、吸氧、溶栓等。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常规知识宣教、按时给药、监督药物服用情况以及日常生活护理等。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①成立延续护理干预小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每周电话随访1次,之后每隔10d随访1次,共进行6个月。②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稳定的作息时间、合理搭配饮食、适度活动和锻炼及戒烟、戒酒等,避免不良因素导致疾病的复发。③实施延续护理期间,持续关注患者血糖、血脂等情况,指导合理用药、定时复查。
1.3评价方法
观察2组患者遵医行为、满意度、肢体功能情况、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包括合理饮食、按时服药、按时锻炼等。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分100分,满意为90~100分;一般为80~89分;不满意为<80分。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4]对肢体功能进行评估,其中上肢满分66分,下肢满分34分,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肢体功能越好。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5]评估患者的生活能力,独立为100分;轻度依赖为61~99分;中度依赖为41~60分;重度依赖为21~40分;完全依赖为<20分。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6]进行评估,良好为51~60分;较好为41~50分;般为31~40分;差为21~30分;极差为<2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了()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c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
观察组合理饮食、按时服药以及按时锻炼均好于对照组,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患者恢复期一般为3个月,有效恢复期为6~12个月,而多数脑卒中患者由于经济、家庭等多方面原因,选择在病情稳定后出院在家康复,但多数家庭对脑卒中患者的注意事项及相关知识缺乏,患者的恢复能力较差。患者出院后不能接受医护人员的指导,也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对患者进行持续性护理指导不断强化疾病相关知识、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是患者恢复的关键。一项调查[7]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希望得到相关照顾和指导的患者高达90%以上,可见延续性护理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
随着人们对护理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护理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近年来,延续性护理成为临床提倡的护理模式,在患者出院后,仍然可以进一步指导患者,从而使患者认知功能、肢体功能、言语功能及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8]。对我院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结果发现,观察组合理饮食、按时服药、按时锻炼的遵医行为、肢体功能、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均好于对照组。虽然患者已经出院,但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仍然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延续性护理干预更符合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需求。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遵医行为、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肢体功能水平,改善了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车晓春,姜爱华.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干预效果[J]. 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8):139-142.
[2]林敏红. 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J]. 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4):8+12.
[3]Green TL,King KM. Functional and psychosocial outcomes 1 year after mild stroke[J]. J Stroke Cerebrovasc Dis,2010,19(1):10-6.
[4]张敏,汪友兰,刘蕾,等. 脑卒中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效果评估[J]. 护理学杂志,2015,30(05):30-32.
[5]张小燕,许继晗,苏永静,等. 初发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的调查研究[J]. 中华护理教育,2012,9(07):294-296.
[6]黄文明,黄志玉.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3):233.
[7]程波,袁芳. 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2014,29(04):84-85.
[8]Pendlebury ST,Markwick A,de Jager CA,et al.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profile between TIA,stroke and elderly memory research subjects:a comparison of the MMSE and MoCA[J]. Cerebrovasc Dis,2012,34(1):48-54.
论文作者:姚琴逸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下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4
标签:患者论文; 延续性论文; 缺血性论文; 脑卒中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功能论文; 肢体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下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