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工程建设领域也逐渐走向信息化发展时代,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也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和应用。当前,工程建设领域正面临着转型升级,BIM技术必将在这场变革中起到关键作用,也必定成为工程建设领域实现技术创新、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所以,BIM技术被各大施工企业视为实现现代化施工管理的关键技术,倍受重视。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施工;应用
现阶段,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投标阶段的模拟施工演示、施工阶段的三维场地布置、安装工程各专业线路碰撞检测、方案优化、预制加工、关键工艺和专项方案演示、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物料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通过BIM技术可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直观有效地控制,既可以提高管理水平、保障建筑质量,又可以节约成本,实现安全、节能环保等要求,推动建筑企业快速安全地发展。
1建筑工程施工中BIM技术的应用特点
1.1可视化
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传统的识图方式是需要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图纸上的专业符号加上自身的想象力将其还原成具体的三维图形,但是这种图形只存在于专业技术人员的大脑中并不能明确的在其他人面前进行展示,不能明确有效地进行三维图形的信息交流,造成严重的沟通障碍。这种情况,在BIM技术出现并应用之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建筑及构件的三维图形能够利用信息模型在人们面前形象而直观的呈现出来,并可以通过对模型进行全方位、全全角度的查看,极大地简化了识图难度、极大地满足了专业人士与非专业人士的沟通交流需求。这也是BIM技术具有可视化的一大优点。
1.2数据关联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图纸变更情况,需要设计人员更改大量的设计参数。在传统模式下,设计人员需要对每一个变动参数逐一更改,改动量大不说还很容易出现漏改、改错的情况,又会造成了新的变更或签证。在BIM技术下,只需要设计人员将变动参数输入,其它与之相关关联的构件参数自动修改,并能够及时通过信息传达方式将修改部分反馈到受影响的图元中。极大地缩短了设计修改时间和修改准确性,有效减轻了设计工作人员的压力与负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3可优化性
建筑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的过程是不断更新及优化的,而在这一过程中会受到建筑工程复杂程度、时间及信息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没有准确的信息是无法进行合理优化的,而通过BIM模型能够提供建筑物的实际信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在设计及实施过程中,传统的变更方式、设计及会审环节已经无法满足工程的设计及施工需求。基于此,设计及施工单位应当积极应用BIM技术,有效将工程设计、施工、资金投入、管理等多个因素予以结合,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让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取得最佳的施工方案。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BIM技术对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应用、管线以及节能造价等进行进一步优化,不仅能够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 BIM技术应用的价值
BIM技术是一种信息技术模型,它的价值体现在能够连接建筑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数据、过程和资源。是对工程对象的完整描述,提供可自动计算、查询、组合拆分的实时工程数据,可被建设项目各参与方使用,以此为基础进行精准决策、管控、资源调配等管理活动,已达到管理手段信息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阶段是关键环节,它将把设计意图变成现实中的建筑物,建筑业企业应当建立以BIM技术为中心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以达到精细化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使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在施工阶段,BIM技术的一些应用价值体现在如下几点:
2.1投标阶段采用BIM技术进行预施工三维动画演示
在投标阶段,为了向招标单位形象直观地表达施工方案及施工过程,投标单位将整个项目从场地布置、各工序穿插、进度动态、关键工艺以及重要方案等,运用BIM技术将整个施工过程制作成3D模型进行动画演示,以达到更好地向招标方展示企业实力和管理水平的目的,从而增加中标的机率。
2.2施工阶段3D展示、4D进度管理、5D成本管理及N维更多应用
在施工阶段,施工企业可以通过BIM技术将传统的场地平面布置变成直观的3D空间布置,更合理、直观地对施工场地进行布置;安装工程各专业线路可通过BIM技术实现碰撞检测,将碰撞点在施工之前就能通过预演找到,从而避免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大量因管线碰撞造成的变更洽商;施工单位也可以通过BIM技术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以达到节约成本、提高质量的目的;施工进度管理,也可以运用BIM技术实现在3D信息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一维时间,变成4D进度信息模型,参建各方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平台获取进度信息数据,施工单位可以根据进度需求及时配置人、材、机等相关资源,确保进度正常进展;施工成本管理,通过在BIM4D进度信息模型基础上再增加一维成本,变成5D成本信息模型,以实现公司成本部门对项目成本进行动态监控,通过5D模型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中投入的人工、材料用量、市场价格波动等进行预警以便迅速采取成本控制措施;除此之外,像预制加工、质量管理、物料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均可通过采用BIM技术建立N维信息模型以实现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直观、有效地控制,既可以提高管理水平、保障建筑质量,又可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实现安全、节能环保等要求。比如,上海中心大厦、中国尊、浙商大厦、浙江建工集团总部大楼、京张高铁等大型项目上都成功地应用了BIM技术,实现了节约公共资源、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建造成本等目标,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BIM组织架构
BIM组织架构是为发挥BIM技术优势而形成的以相关技术管理人员为核心的工程管理体系。项目级BIM团队一般分三个层级:领导层、管理层和作业层。
领导层主要设置项目经理,主要负责各方协调、目标把控、资源配置、人员协调等,BIM能力要求会基本应用;
管理层主要设置BIM技术主管,主要负责将BIM任务落实到BIM操作人员,同时进行过程技术指导和监督,BIM能力要求能熟练应用。
作业层主要设置建模团队、分析团队和咨询团队,其中建模团队由各专业建模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在项目前期根据项目要求创建BIM模型;分析团队主要由各专业分析人员和IT专员组成,各专业分析人员负责对本专业的模型信息进行分析,IT专员负责数据维护和管理;咨询团队主要由工程各阶段参与人员组成,主要为参建各方提供咨询服务。作业层的BIM能力要求精通应用。。
4结束语
总之,BIM技术是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挖掘管理效益的最好管理工具,工程建设领域目前正面临着转型升级,BIM技术必将在这场变革中起到关键作用,也必定成为工程建设领域实现技术创新、转型升级的突破口,该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和推广也必将更加的广泛和深入。
参考文献:
[1]刘占省,赵明,徐瑞龙.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项目施工及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6,40(03):65-71.
[2]周春波.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6,34(01):51-54.
[3]浮鹏.浅谈BIM技术在建筑设计和项目施工及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33):180-181.
[4]王宇佳,王佳,于辉.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6,8(04):89-93.
论文作者:陈献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1
标签:技术论文; 模型论文; 建筑论文; 信息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进度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