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华医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目的:对突发性脑出血的患者的治疗进行研究,探讨内科急救对于患者疾病的疾病的影响。以便于临床救治。方法:选取自2015年至2016年在我院急救内科治疗的突发性脑出血病人60例,都采用内科急诊的救治方法进行救治。结果:50例病人在进行急诊内科急救之后的总体有效率为86.7%,优秀治愈率为53%,死亡两例。经过统计学处理之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入医院的突发性脑出血的患者采取应立即采取急求措施能够,并且应该拿出全套的急救方案,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失的治疗,提高治疗效率。【关键词】:突发性脑出血;内科;急救治疗;
在临床上,突发性脑出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是伴有并发症的发生。脑出血主要是发生在老年人(多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身上的一种多发病,突发性脑出血的诱因有许多,如情绪紧张,与人争吵情绪激动,跌倒外伤等等一系列,但也有许多的患者并没有明显的诱因,临床上也没有查明具体的诱因。脑出血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血压突然上升,导致脑内微血管破裂引起的脑部出血,主要出血的血管一般多为动脉。并且在出血灶的部位,脑组织会受到血液溢出的压迫,从而形成脑水肿。脑水肿是指脑组织水肿、导致脑容积增大的病理现象,是脑组织对各种致病因素的反应,脑水肿会造成颅内高压,发展至一定程度即可使脑组织发生功能与结构上的损害从而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突发性脑出血的患者一般的症状为头痛、呕吐、视觉模糊、大小便失禁以及意识障碍,有的还有口角歪斜、口水自然流出、语言含糊不清或说不出话等现象。
为了针对突发性脑出血的急救研究,在我院2015年至2016年急诊内科科室中抽取了60位脑水肿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这次研究中选取在我院2015年至2016年在急诊内科进行救治的突发性脑出血的患者,其中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在46—71岁之间,高血压患者有46例,诱因:与人激烈争吵情绪激动12例,劳累10例,跌倒而突发6例,兴奋过度15例,诱因不明17例。这些病例都经过了CT脑部的检查,都确诊为突发性脑出血,出血的量都在5-20毫升。
1.2治疗方法
1.2.1院前的医疗措施
①全面了解患者现在的生命体征情况,120的急救人员对血压,呼吸,昏迷情况进行鉴定。②在患者到达医院之前,送往医院的急救车上,车辆应行驶稳定安全,以免出现颠簸震动;同时将患者头部稍稍抬高,与地面保持20度角,并随时注意病情变化。③当患者意识障碍加重或出现鼾声时,可能已经出现舌根后坠,需使用开口器钳拉舌头或口咽通置于口腔内以保证气道畅通[1][2]。
1.2.2急诊内科抢救
①入院后的患者需要即刻进行颅脑CT的扫描,要找到出血的具体位置以及出血量的多少,然后才能进行病情的准确评估,确定方案。②给患者进行相对应的针对性治疗,意识障碍的患者,采用20%的甘露醇静脉滴注,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进行局部的气管切开,急性心绞痛、心梗塞患者,采用吸氧,并使用钙离子拮抗剂以降低血压,脑水肿严重者给予20%甘露醇静脉滴注降低颅内压;血压≧200/110mmHg时采取降压措施;使用酚磺乙胺、氨甲苯酸、注射用血凝酶止血;防治感染、应激性溃疡、中枢性高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并发症等等。③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记录,记录症状在用药之后有无缓解。
1.2.3急救之后的措施
①患者需要一个安静稳定的环境,不能被过度的移动,要在床上作息,二便也需要在病房,以免下床自己解便时不慎造成头部再次损伤。②在患病的两周痊愈期内,减少探视,以免引发患者的不适当的情绪,从而再次诱发的可能。③在治愈过程中过程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现象,与患者做好沟通,采取保护措施以免患者自行拔除输液管等不良的行为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④对于老年的病人,体质不好,长期卧床,又由于心血管系统老化,肺部易发生感染,痰可能会增多,要给予祛痰药或吸痰器。
1.3临床指标 疗效评价: 差:死亡或植物人状态生存,无任何反应且无法与外界进行互动的患者。中: 重度残疾,可根据吩咐做相应动作,但难以独立生活的患者。良好:轻度残疾,生活基本可以自理的患者。优秀:恢复良好,生活完全能够自理的患者。然后对致死率和致残率进行统计,与优秀率和良好率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 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指标与并发症
在60例患者中,死亡2例,其余58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长为(29.4±6.7)d,其中脑水肿有2例,消化道出血有2例,总并发症率为6%。
2.2疗效
差2例,中4例,良好18例,优秀36例。其中致死率为1.7%,致残率为7%,优秀率为53%。
3讨论
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使得突发性脑出血疾病的发生率显著增高[3]。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突发性脑出血较为严重,多由血压急骤升高,血管出现破裂所致,与脑血管硬化及病变有急骤升高,血管出现破裂所致,与脑血管硬化及病变有关。突发性脑出血病情进展迅速,多数患者均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发病,出血后血压快速上升,容易引发患者出现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该病病程较短,发病较急,而且有一定的致死危险,因此需要给予有效急救治疗措施。引发脑出血的诱因一般有因劳累过度所致,还有因为天气原因寒冷所致,但是大多数的诱因都与精神因素有关,而且许多患者都有高血压病。
突发性脑出血的急救工作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若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均。内科急诊治疗中患者不宜被多次搬动,并且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医务人员在急救期间应加强患者的生命体征检测,认真记录好脉搏、体温、血压、意识状态等信息,若有异常情况立即采取对症处理措施。从而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临床需准确快速地应用急救方案,优化检查措施。对于脑出血量较少、病情较轻者可以给予内科保守治疗,内科急救方案避免了手术危险及创伤,患者多以中老年人为主,降低了手术引起再次出血的风险[4]。对于脑出血急性期常有颅内压增高,伴发脑水肿,甚至形成脑疝,需要给予脱水剂等药物治疗,从而有效控制颅内压,改善脑水肿症状。内科急诊治疗中的降温和脱水治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免神经功能受损从而保护脑组织[5]。对于呕吐次数很多的患者,呕吐物中夹带有暗红色或咖啡样血性液体者,这都可能是消化道为了应对刺激而产生的消化道溃疡,此类患者病情较重,突然昏迷,突然死亡的状况时有出现,要给予患者消化道止血药以控制。
综上所述,在本研究中60例患者的优秀率达到了53%,而致死率和致残率低下,并发症率也只有6%。这说明内科急诊治疗可有效保护脑组织,缓解患者病情,并且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这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在及时的救治措施之下,相对应的进行了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从而大大降低了疾病的对生命的威胁。
参考文献
[1]对突发脑溢血患者实施的急救方案?《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第04期[引用日期2014-03-22]
[2]韦笑云. 急性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干预探讨[J]. 蛇志,2013,25( 3) : 330-331.
[3]夏念格,朱振国,林鹏,等. 以反复脑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结核性脑膜炎一例[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14,32( 12) : 759.
[4]张晓柯,魏新亭,余少正. 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2015,24( 11) : 133 - 134.
[5]熊莉,曾丹,王英. 急性脑出血患者 67 例的急救护理体会[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3,10( 3) : 82-83.
论文作者:张淼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下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患者论文; 脑出血论文; 突发性论文; 内科论文; 急诊论文; 诱因论文; 并发症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下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