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增长与抑制通货膨胀_外汇储备论文

外汇储备增长与抑制通货膨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膨胀论文,外汇储备论文,抑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在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外贸连续多年出顺差,外汇储备逐年增加,1995年达到670亿美元,1996年又突破105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增加对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增强国家对外支付能力和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具有正面效应,但同时也会产生负面效应,特别是对国内通货膨胀形成的压力不容忽视。本文拟就外汇储备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联性以及如何在外汇储备增长的态势下,降低对通货膨胀的压力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

本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上半期,西方经济学界出现了一种新的货币理论——国际货币数量论或世界货币数量说。这种理论认为,世界物价水平与国际储备水平有密切的关联性,国际储备构成世界货币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还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发现了本世纪30年代世界强力货币的过度增长在极大程度上是由于国际储备的过度增长,是后者导致了世界性的通货膨胀。通过国际储备增长与奔腾式世界通货膨胀率相互关系的总体检验,证明了外汇储备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通货膨胀→物价水平上涨存在着密切的因果关系。

对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的关联分析,可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开始。西方货币理论认为,一国货币存量是强力货币(或基础货币)与信用扩张倍数的乘积。强力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它等于与之对应的中央银行的资产净额,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的公式表示即:

强力货币总额=国内资产总额+国外资产净额。即△H=△DC+△NFA

或 强力货币总额=国内信贷+外汇储备

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结论一:一国外汇储备的增加,会相应地引起一国基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在商品流通量既定的条件下,中央银行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冲销措施,基础货币的供给必然会增加,货币供应量也会相应加大。在中国这一作用过程表现为:国家外汇储备增加→中央银行以人民币占款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增加→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增加对通货膨胀的压力,主要是外汇储备上升对人民币带来升值的压力,中央银行为了稳定人民币币值而投放人民币,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

结论二:外汇储备和国内信贷规模都是影响强力货币供应量的因素。中央银行可以通过一手抓外汇,一手抓本币来调控国内基础货币。因此,在固定汇率下,一国外汇储备增加能否对国内通货膨胀形成现实压力,还取决于中央银行实行的国内信贷政策。当外汇储备增加时,若采取紧缩的国内信贷政策,压缩信贷规模,也可以有效地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这就要求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时必须考虑与外汇政策的配合。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外汇储备的增加在经济过热的环境下会给通货膨胀“火上加油”,而在经济紧缩的条件下只不过是形成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这可以从1992—1996年这一轮通货膨胀的治理过程中得到佐证。

众所周知,1992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开始显露过热苗头,当年GDP增长14.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6%,需求过旺,迫使银行增加货币投放,1992年M0,M1,M2分别增长36.5%、38.2%和31.3%。经济升温,货币扩张,使通货膨胀的压力迅速积聚,导致1993—1994年发生严重通货膨胀。1993年工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33.7%,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3.2%;1994年全年平均零售价格涨幅21.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24.2%。

我们应该注意到,90年代以来的这次经济高涨与80年代的一个重要差别,就在于推动经济高涨的动力不同。如果说8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高涨的推动力是城乡居民迅速扩大的消费需求,那么90年代初的经济高涨主要是靠外资推动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利用外资概况中的数据推算,外商投资占机构总投资的比重1992年为9.1%,1993年达到13.5%,1994年达到20.6%。随着外资流入的增加,外贸连年顺差,我国外汇储备也逐年提高,从1992年的194.43亿美元,猛增到1994年的516.2亿美元。

在这次通货膨胀的产生过程中,外汇储备的增加之所以成为引发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是因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乏力,没有并无力采取有效的冲销措施减轻外汇储备增加对通胀的压力。一方面,在传统汇率体制下,中央银行对外汇储备并无实际控制权,只要企业有外汇,中央银行必须无条件结汇。1994年汇制改革,旨在加强中央银行调控外汇储备的能力,但由于结售汇制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由于国际收支持续顺差,从而使中央银行不得不进入市场买卖外汇以提高人民币币值,进而消弱了中央银行外汇储备的调控能力。另一方面,由于体制原因,中央银行当时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准备金制度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力度有限,调控货币供给的主要手段仍然是贷款限额,而国内信贷具有较大刚性,难以在不影响经济运行的条件下,通过紧缩或扩张国内信贷来相应调整外汇储备增加对国内基础货币存量的影响。此外,由于在此期间人民币经历了有史以来的最大幅度的一次贬值(50%)更增加了央行以人民币外汇占款形式投放基础货币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外汇储备增加,必然伴随着人民币外汇占款的相应增加,一方面企业经常性外汇收入,央行必须按官方牌价提供人民币资金,另一方面,尽管外资多以进口机器设备形式出现,但仍有相当大部分兑换成人民币购买国内原材料和消费品。因此,央行也必须保持相应比例的人民币外汇占款(配套资金),这两方面构成的国家外汇储备,就使央行以人民币外汇形式占款投放基础货币,从而增加了国内货币供应量。1992—1994年三年间,我国M0发行达4111亿元,占现金流通总量的56.4%,M21992年增加31.3%,1993年增加24%,1994年达34.5%。据有关资料,1994年我国外汇储备增加对通货膨胀的作用系数已高达23.66%。

1993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已采取措施加强宏观调控,进入1995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1995年由于宏观调控见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12%,流通中现金投放比1994年减少807亿,增幅降低10%,全年零售物价涨幅控制在15%以内,1996年全年零售物价涨幅降到6%,基本回落到正常区间。而在这两年间,我国外汇储备从670亿美元增到1050亿美元,为什么外汇储备没有形成对通货膨胀的现实压力呢?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抑制过旺需求,对抑制通胀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由于国家严格控制信贷规模,整顿乱集资、乱拆借,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受到明显抑制。199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8%,1994年降到30.4%,1995、1996年分别降到17.5%和14.1%。投资规模的控制,减轻了货币投放的压力,M0由1993年的1529亿和1994年的1424亿,降至1995年的597亿和1996年的980亿。

第二,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有所加强,一是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业务,买卖有价证券(国债),吞吐基础货币,二是利用法定准备金率调整,约束基础货币,三是实行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四是合理地控制了信贷规模,通过减少信贷的方法抵消了高额外汇储备带来的货币扩张,实践证明,在外汇储备增加的情况下,央行只要能够合理搭配和使用政策调节工具,采取有效的冲销措施,也可以把通货膨胀的压力降到最低限度。

第三,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复关步伐的加快,尤其是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水平,进口需求有所增加,从而增加了对外汇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另一方面,我国引进外资进入了偿还高峰期,也客观上要求有较高的外汇储备。这二种情况都不会使外汇储备增加形成对通货膨胀的压力。

此外,如果说在1994年货币供应量超常增长中短期投机性外资的大量流入起了重要作用的话,那么,近二年来,随着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加强,市场经济秩序的好转,以及泡沫经济消退,这些短期投机性外资外逃,也从另一个方面缓解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二)

近两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没有形成对通货膨胀的现实压力,但这并不等于这种压力已经消除。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经济学家拉迪(Nichlas Lardy)1996年1月在美国经济委员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中国虽然在控制通货膨胀上取得了成绩,但是要看到金融领域里明显存在的导致下一轮物价上涨的种子:第一、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第二、央行为了避免人民币增值而向外投放人民币。加州大学圣迪哥分校的罗敦认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只会在较小的程度上影响货币增加系数,而高额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毫无疑问会有压力。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缓解外汇储备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压力,对于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主要目标的中国来说,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外汇储备的过度增长原因很多,但概括起来主要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支不平衡,即连续的贸易顺差和外国资本流入过多所造成的。因此,加强外资、外贸的管理与调节,努力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是解决外汇储备过度增长的主要途径。具体来讲,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

一、适当控制外债增长速度,使之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一般认为,外债增长速度不宜长期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债增长率连年保持二位数增长,个别年份曾达三位数,在改革开放初期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外债总额已积累到可观总量的情况下,外债增长率仍然保持在年均增长30%以上的幅度上,以年增100亿的速度增长就大大超过了10%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外债的非正常增长,不仅会直接促成外汇储备增加,而且会对配套资金和国内市场构成难以承受的压力,从而引发通胀。因此必须加强外债管理,建立以财政部为主的权威外债管理机构,一方面控制外债增长速度,切断因外债膨胀而诱发通货膨胀的途径,另一方面加强对外债使用效率进行监督和引导,认真研究制定外资产业政策,提高外债使用效率,第三,为了减少吸引外资的风险,应从根本上以吸引直接投资取代举借外债,由于我国外债总额已接近贸易进出口额,今后应多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逐步缩小外债规模。

二、减少贸易顺差,努力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连续顺差的原因之一是贸易顺差。这对我国外汇储备增加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但长期的贸易顺差也并不总是好事。我国已经决定从1996年4月1日起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总水平,这是减少贸易顺差,实现贸易收支平衡的重要措施,由于体制和政策的原因,我国1996年的贸易顺差已大幅度下降,上半年还出现了逆差,但从总体上看,主要是出口放慢的结果,而进口方面的开放程度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除此之外,还应该学会利用外汇杠杆,调节国际收支。从理论上讲,决定汇率的基础是市场供求,具体地讲,要根据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来确定汇率。我国目前国际收支受许多临时性、制度性因素影响,汇率不能正常反映外汇供求关系。因此,确定合理的汇率水平,对保持合理的外汇储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应努力改变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反常现象,消除国际投机资本套利的环境条件。

三、转变外资经济增长方式,降低利用外资对通货膨胀的压力。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批准外资项目280000个,协议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已达到4326亿美元和1716亿美元。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内资金供给状况的好转,利用外资的目标应从弥补国内资金不足转向吸引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出口和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利用外资的规模应有所控制。一方面,国家应制订各种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继续发展“三来一补”的利用外资方式,扬长避短地利用好国外的原材料、技术和国内的人才优势,以减轻我国国内市场压力,把利用外资对通胀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应把利用外资的重点放在对已有外资项目的吸收消化和挖潜改造上。据统计,我国有30%以上的外资项目不理想,搞好这部分外资项目,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外资的需求,避免盲目追求利用外资规模,不讲效益的状况。把利用外资的重点从外延扩大转到内涵增长上来。第三,要适当调整外资政策,在开放初期,我国把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放在沿海的经济特区,后来又逐步调整到利用外资促进我国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的发展,今后,我国外资政策调整的原则应该是,对一般项目投资取消优惠政策,实行国民待遇,取消差别税率,把吸引外资的重点从制定优惠政策转向制定产业政策和优化投资环境上来。对不利于国内企业吸引先进技术,不利于出口创汇的外资不引入,而对直接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中西部的外国投资项目应予鼓励。

四、提高国家尤其是央行的宏观调控效率。从理论上讲,国家对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外汇管制政策等,这些政策调节的效率越高,对外汇储备的需求就越小。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要减少外汇储备对基础货币的压力,中央银行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银行系统有没有能力通过减少信贷的方法抵消高额外汇储备带来的货币扩张”。中央银行除了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买卖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开展再贴现业务增减基础货币,调整法定准备金率,约束基础货币外,还可以通过制订外汇管理政策以加强调控。比如允许银行间外汇交易,让外汇市场分流人民币资金,建立外汇储备基金,开展外汇资产交易,让财政预算资金进入外汇市场,通过完善银行结售汇制度,防止资本项目收付混入经常性项目下结汇等。

五、努力提高外汇储备资产的使用效率。外汇储备不仅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且是重要的经营资本。必须认真研究其使用方式,努力提高外汇储备的经济效益。

从当前来看,我国外汇储备已达105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大幅度增加,使央行处于一种两难选择的境地,或者增加本币发行,加重通货膨胀压力,或者进一步削减工商信贷规模,造成银根偏紧。前一种选择与物价的宏观调控目标相背离,后一种选择则不利于经济复苏。我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在提高外汇储备的使用效率上做文章,建议在保持国家对外支付能力的前提下,将1996年新增的380亿外汇储备用于扩大国内投资,将这些外汇用于进口国有重点企业技术改造所需的技术设备,这一方面可以缓解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升值对通货膨胀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国有企业技术改造,资产重组所需资金的短缺问题,通过依靠自己的资金而非外资,加快国有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避免外资大企业挤垮国有企业的现象继续蔓延,同时也有利于加快经济复苏,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附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汇储备增减情况(单位:亿美元)

标签:;  ;  ;  ;  ;  ;  ;  ;  ;  ;  ;  ;  

外汇储备增长与抑制通货膨胀_外汇储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