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而不是颠覆--80/20定律与长尾理论在图书馆中的共生应用_长尾理论论文

拥抱而不是颠覆--80/20定律与长尾理论在图书馆中的共生应用_长尾理论论文

是拥抱,不是颠覆——80/20法则与长尾理论在图书馆的共生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法则论文,图书馆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帕累托1897年提出80/20法则,认为20%的关键产品或者核心消费者可以带来80%的收益。而2004年美国《连线》杂志的总编辑克里斯·安德森认为,网络时代随着产品边际成本的降低,就算20%的产品可以获得80%的市场回报,我们也没有理由忽视其余的80%的产品带来的市场空间;他认为,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就可以和那些数量不多的热卖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这就是“长尾理论”[1]。长尾理论一提出,就受到了图书情报界的关注,使图书馆人开始重新思考80/20法则,有人撰文认为长尾理论是对80/20法则的颠覆,是与以往的马太效应或80/20原则完全相对的。

从表象看,“80/20”与“长尾”是一对矛盾体,前者强调对主流市场与用户的服务,后者则重视对非主流市场与用户的开发与维护。虽然热门的主流和长尾的非主流看似相互矛盾,但它们都是对消费者需求满足的关注,只是主流关注的是宽众,长尾关注的是窄众,或者是窄众中的窄众。由于网络的普及应用,我们已经能够做到宽众市场与窄众市场兼顾,也就是说长尾与80/20法则完全是可以共生应用并互促发展的[2]。美国的《华尔街日报》正是把握了这样的规律,在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继续保持原有的20%的核心媒介市场,同时利用个性化的内容和服务,以及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分类广告等微内容,让80/20法则和长尾理论有机结合,实现了市场覆盖的最大化[1]。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图书馆的成功应用,特别是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充分考虑了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20与80的界限不再那么清晰,原本被忽视的非核心用户群逐渐受到重视,大量“冷门”资源的价值被人们发现,长尾的价值已经凸现。《华尔街日报》的实践证明,“80/20”与“长尾”是可以共存的,它们的共生应用,对重构图书馆服务,推动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2 80/20法则与长尾理论的共生应用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2.1 80/20法则和长尾理论都是基于对用户需求的满足

虽然80/20法则与长尾理论各自关注的受众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基于对用户需求的满足。特别是在互联网发展日渐成熟、网络应用成本日趋低廉的时代,用户在资源获取上的自由化、多元化程度日渐提高,80/20法则中尘封已久的80%资源正在焕发出诱人的光彩。而长尾的作用就在于,它不仅进一步扩大了20%的有效范围,更使被忽视的80%资源重新获得生机,它是对80/20集中化选择的有力补充。

长尾的应用使更多的用户信息需求得到满足,也使得所有已经出现的信息产品都尽可能呈现在有需求的用户面前,长尾的应用使更多的只满足于小范围用户群的信息产品获得了低成本与需求者见面、沟通的机会[1]。长尾不仅打破了人们以往对信息生命周期的一次性认知,甚至可能让某些信息产品有两次、三次或更多次的生命循环。同时,随着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与检索工具的日趋完善,使处于曲线头部与尾部的用户在信息的获取上都是平等的。因此,尽管80/20法则仍将继续引领着图书馆服务的重心,但更多地体现出图书馆服务公平性原则的长尾服务将使《图书馆学五定律》所倡导的图书馆精神向近乎理想的状况逼近成为可能。二者将在遵循“服务重点,兼顾一般,各取所需”的原则下,为不同用户提供更优化的服务,它们的结合将是一个共赢的选择。

2.2 “80/20”做强服务品牌,“长尾”做大用户市场

对图书馆而言,不同用户群体的价值是不同的,提供的服务也应有所侧重。80/20法则划分的那些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研究能力和发展潜力,能为社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学术带头人、教授等科研人员是图书馆的核心用户,他们创造的价值,可能会高出其他用户几倍、几十倍,通过满足核心用户的服务需求,往往可以提高图书馆服务的附加值,彰显图书馆的价值,其品牌效应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图书馆文化毕竟不是精英文化,它具有大众文化的典型特征,“用户至上”的原则要求我们,只要用户需要,图书馆就应该提供。图书馆服务对象中,核心用户的信息需求往往是很专指的特定的信息产品,而80%用户的信息需求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普及以及连续不断地推出利基(非热门)文化产品,正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趋势,如果图书馆未对这一趋向加以重视,其结果就是用户将逐渐流失。长尾理论发生作用的条件正是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它能很好地解决80/20法则无法解决的满足大众利基信息需求的难题,长尾服务使得大众用户压抑的个性需求得以满足,用户会更加注意对图书馆的重新评价,重新被图书馆所吸引并回到图书馆,从而形成无尽的“长尾”市场,这个无限的“长尾”市场总量是如此巨大,足以影响图书馆生存,“长尾”越长,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就越扎实。

长尾理论的提出,修正了人们过去在80/20法则的影响下,重视核心用户忽视大众用户的观念,但并非表示要完全摈弃80/20法则。毕竟,80/20法则下的图书馆服务代表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品质和信息组织能力,而长尾则提供了用户无限选择的空间,不仅是资源,也包括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使用户对图书馆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品牌的形成依托于成熟的市场,而成功的市场也需要品牌服务来稳固,80/20与长尾的关系正是这样一种共存互补的关系,它们将共同构成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2.3 长尾理论丰富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模式

长期以来,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往往是被动、单向的,即图书馆提供什么,用户就接受什么。用户扮演的往往是被动的受众角色,图书馆提供的也仅仅是有限的资源,用户的其他需求只有靠用户自己通过其他渠道获得,这通常要花费用户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成本相对较高,而且由于缺乏互动,效果往往不佳。虽然图书馆早已意识到这种服务的局限性,并积极推出了许多更加主动的服务,如在线咨询、FAQ、主动推送、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但对于用户多样化、无限量的信息需求来说仍然捉襟见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单靠图书馆员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如今,Web2.0技术的应用使这种状况正在得到改善,特别是长尾模式和微内容的建设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呈现出缤纷多彩的局面。

克里斯·安德森提出,在互联网世界中,“长尾”是最重要的价值源泉。长尾理沦在互联网时代的最大贡献就是发现和挖掘了微内容的价值,证明了在互联网世界中任何微内容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各种微小的需要汇聚在一起,就会产生无穷大的价值。长尾理论形象地描述了互联网领域新的生存规则,不仅仅指出了微内容的存在价值,也印证了微内容的使用价值与商用价值,印证了互联网以微内容为主导的价值重构[3]。长尾理论使人们开始重视曾经被忽略或难以被利用的资源,长尾越长,用户可选择的资源就越多,图书馆可提供的文献内容也就越丰富。微内容原意是指“最小的独立的内容数据”,今天则泛指互联网用户上传到网—卜的任何数据,比如:Blog中的一则网志,Amazon中的一个用户评价,Wiki中的一个条目的修改,Flickr中的一张照片,del.icio.us中的每一个收藏的网址,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甚至过客用户的每一次支持或反对的点击等都可以理解为微内容[3]。微内容的发现、组织和利用,进一步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拓宽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更加多元化,个性化服务的内涵更加多彩。微内容成功应用的典型范例有:

(1)Blog: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个人微内容生产地与展示地。用户可以通过在各条信息下发表评论,直接提出相关反馈。它还具有提供RSS Feeds的功能,通过信息聚合方式,及时获取图书馆发布的信息。它提供了一种简易的傻瓜化的个人信息发布技术和发布平台,让任何人书写和摘取的内容可以在网上流传。

(2)Wiki:一种协作写作工具,是集中网民的集体智慧来建构网络公共知识库的一种应用。Wiki技术鼓励厂更多人参与创造微内容,并能使这每一个点的细小参与产生价值。如果说Blog展现的是个体对于微内容的贡献,那么Wiki展现的就是群体对于微内容的贡献。

(3)RSS:是一种站点与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简易方式,也是一种个性化的定制服务。用户可以通过一个浏览窗口或阅读软件,将大量具有RSS Feeds的信息源聚合到一起,形成自己的信息门户,无需逐一访问各网站,就得到网站推送的信息。

(4)del.icio.us:一个帮助用户共享他们喜欢的网站链接的流行网站。每个del.icio.us用户在网站上都有一个页面,他们可以在那里保存自己喜欢的网站书签,并从任何一台联网电脑访问自己的书签;用户浏览器中的每一个收藏都是微内容,del.icio.us通过共享用户浏览器收藏夹中的微内容,生成了新的结构价值[3]。del.icio.us真正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其社会性方面,即用户可以看到其他人的链接收藏。del.icio.us用户是一个在线社区,通过分享自己喜欢和认为有用的链接聚到一起,从而迅速找到有相同兴趣的人,使分布在世界地的志趣相同的人能够充分实现信息共享、思想互联。

2.4 长尾模式充实和完善了80/20法则下的馆藏服务体系

在80/20法则指导下,图书馆文献采购及日常管理的重点往往放到重点文献的采购和管理上,由此形成一系列不合理的管理模式,馆藏资源建设呈现出一种失衡的现象。其中,纸质文献主要表现在三线典藏制的建立;电子文献则表现在侧重购买.与重点学科密切相关或与学校专业对口的电子图书或是数据库,忽视了用户对于文献的无限量需求。这种模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有失公允的,也违背了阮冈纳赞所倡导的图书馆服务的本质。况且,重点与非重点也只是相对的,一旦今天的非重点学科明天变成重点学科,零积累的文献收藏将如何应对学科发展的需要?“长尾理论”无疑拓展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考空间。

范·阿布迪公司首席执行官范·阿布迪认为:“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消费者们的行为相当一致:他们在盯着几乎所有的东西。[4]”同样,图书馆用户也在盯着所有的文献。按照这一理论,图书馆要想实现阮冈纳赞的理想,首先要确保图书馆有一个海量的文献保障体系,而这一目标在传统馆藏建设模式下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如今,随着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发展,这种理想正在变成现实,而推动这一进程的正是长尾理论。它使人们开始重视并考虑所有用户的利益和需求,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重新构建馆藏体系,弥补80/20法则下馆藏建设的局限性和现实用户需求无限性的矛盾,从而建设一个能够满足不同用户层次、多样化信息需求的海量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有学者将长尾理论总结为3个基本原则:应有尽有、关联推荐、降低摩擦[5]。就一个企业而言,商品的存贮数量越大,其销售量也就越大;这样的现象同样也适用于图书馆,也就是说,图书馆的文献收藏量越大,其被使用的次数也就越多,用户需求的满足度也就越高。长尾模式下,理想的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应该是:(1)虚实结合。通过馆藏资源数字化、网络资源整合、鼓励并重视微内容建设等,构建一个跨越时空界限的、海量的馆藏文献资源服务网络,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满足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实现供应聚合。(2)有一套完善的长尾发现、组织与服务机制。在数字化环境下,长尾构成了图书馆多元化的资源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了无限选择的空间。但是,这根尾巴在结构上是无序和零乱的,内容缺乏关联性,它需要一个有序化、重构化的过程,实现与用户需求的有效匹配,促使尾巴产品能被潜在用户发现。这是一个聚合需求的过程,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如Amazon就是利用协同过滤系统(collaborative filtering)进行关联推荐的。(3)加入数字图书馆联盟,共享海量资源。数字图书馆联盟是建立在资源优化组合与科学配置基础之上的合作形式,它借助资源的合理流动,构筑起一个信息存贮量大、覆盖面广的数字资源库,使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差异得到互补,获得质和量的放大效应,也降低了用户发现和获取资源的成本。同时,当用户的信息需求在一家图书馆得不到满足时,可以通过联盟成员的帮助达到目的,使用户获取足够多的信息刺激,从而增加利用兴趣,也提高了用户对图书馆的认同感。

收稿日期:2009-10-09

标签:;  ;  ;  ;  

拥抱而不是颠覆--80/20定律与长尾理论在图书馆中的共生应用_长尾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