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水利局,江苏,连云港,222500)
【摘 要】近年来,各级各部门为灌南县中型灌区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必然的成效,灌区续建和节水改造,能够改善灌区水环境,对提升渠系水利用系数,节约水量,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加大灌区配套续建投入,改善渠系条件,也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灌区;节水改造;问题;对策
1.灌南县水利工程状况
经过多年建设,灌南县农田水利工程初具规模,效益凸显。十二五以来,累计完成投资9.2亿元,共修筑圩堤220.1km;疏浚县乡河道22条264.3km;修筑各级渠道4440条3755.5km,其中混凝土衬砌渠道2058.2km;新建各类配套建筑物11791座,其中中沟以上级9812座,建成中型涵闸5座,小型挡潮闸、封闭闸、排水闸1279座;建成排灌泵站641座27088kW;建设有效灌溉面积83.4万亩,建成旱涝保收田77.0万亩。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灌区中的地位和作用
灌南县位于淮、沂、沭、泗下游,素有“洪水走廊”之称,加之受潮汐、台风、客水等影响,极易发生洪、涝、旱、风等自然灾害。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该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
3.灌区骨干工程改造、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
灌南县共有涟中、灌北、淮涟、柴沂、柴塘、沂南、涟西7个中型灌区,大多为上游大型自流灌区的尾部,后因上游自流水断绝,由自流灌区逐渐改造而成为提水灌区,当时受人力、财力限制,灌区改造不够完善,诸多遗留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利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状灌排能力与设计灌排标准、水资源利用率低与节水改造、水资源优化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原设计标准低,骨干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灌区骨干建筑物工程大部分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原设计标准偏低。结构尺寸小,经多年运行,工程老化,带病运行现象严重。涵闸工程,混凝土构件碳化严重,混凝土剥落、露筋、开裂,护坡坍塌,翼墙倾斜;启闭机老化,启闭失灵,有些涵闸护坡太短,交通桥等级低、岸翼墙断面小,构件强度不足,普遍存在安全隐患;泵站工程,电灌站机电设备陈旧,机泵效率低下,有些泵型已经淘汰,无设备更换,站房简陋、破旧,形象极差。
3.2建筑物工程不配套,效益低。虽经多年治理,但由于投入不足,部分灌区无专项灌区改造经费投入,建筑物工程不配套。田间工程配套率较低,乱开口门、以坝代桥现象较多,引排水不畅,工程整体效益低。
3.3土质渠道断面大,水资源浪费严重。灌区由自流灌溉逐步演变为提水灌溉,原自流灌溉的土渠道断面大,虽经多次改造,但由于渠系配套建筑物资金所限,未能改造到位,一般斗渠口宽都达4m左右,深度2.0—2.5m。加之线路长、渠道渗漏、跑水严重,灌溉速度慢,持续时间长,灌溉水利用系数低,仅达0.45,水资源浪费严重。
4.灌区节水节能改造的措施和技术方法
4.1深化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灌区管理模式
要进一步深化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渐渐消除多重管理带来的管理难的影响。在完成灌区一体化管理体制前,各个交叉管理部门要明确权责区域,避免管理的重叠以及空白情况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设科学长效的水价征缴机制以及高效优良的项目运行机制,增强高效节水现代农业推广工作,稳步促进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建设,加强对水费计收的管理,建设科学的水资源运用监测网络,努力提升渠系运输水的能力。基于公益性定位和农民承受能力的灌溉水费财政弥补政策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建设灌溉节水激励机制。进一步推动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发展以及建设,依据相关政策,扶持用水户协会等组织的发展。依照市场经济的需求,打破灌区管理所简单的管理模式,建设起“乡镇水利站+用水协会+用水户”的新型供水模式,明确管护主体,落实人员与经费,逐步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实现 “建得起、用得好、管长远”的目标。
4.2减少或取消地方配套资金,提升建设规范
灌南县经济欠发达,地方财政并不宽裕,投资计划下达后配套资金难以足额拨付到位,影响项目进度以及完整性,建议把县级配套减少或取消,同时促进骨干渠道防渗改造以及田间项目配套建设,完整施展工程效益。另外,目前项目造价规范偏低,建议合理增加工程造价,提升建设规范,在节水改造以及续建配套项目中增加通讯和交通设施、量水和数据采集等设备的投入,对简陋的灌区管理用房实施合理的维修改造。
4.3灌区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完善投资方向
因为灌区水利项目很多修建年代久远,在展开续建和节水配套改造前,全县灌区水利项目基础差,底子薄,尽管历年改造,但依然存在渠道衬砌率低、末端渠系配套率差、渠系漏损大等问题。到2014年底,灌南县中型灌区渠道衬砌率仅为54.8%,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5,完成农业节水从在10%到15%之间,灌区高效节水有待提高。因此,政府部门要持续加大对灌区续建配套和改造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结合中小河流治理、农业综合开发、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重点县、土地出让金等项目,加快推进灌区目前的水利项目设施的修复以及完善工作,并依据灌区改造所获得的经验,完善投资方向。
4.4推进灌区连片治理,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片
按照“政府主导、规划先行,集中投入、整片推进”的建设思路,充分结合灌南县情,积极创新,稳步推进灌区节水配套改造。以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重点县、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为平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协调各部门涉农资源,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的原则,集中投入,整体推进,全面打造农村水利建设万亩连片示范区,加强片区范围、功能、特色、标志的布置,更加直观的展示全县农村水利建设成效。着力打造孟兴庄—汤沟镇项目区、张店—北陈集镇项目区、新集—百禄镇项目区、田楼镇项目区、堆沟港镇项目区为高标准农田建设万亩示范片,发挥水利工程的“惠民”品牌。
4.5加快灌区信息化建设,优化灌区水资源配置
为提升管理效率,及时掌握灌区水情及工情,提升灌溉效率以及技术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建设新型灌区管理模式,确保灌排项目的安全稳定性,需加快展开灌区信息化建设。建设内容有:经过使用计算机、通讯、网络以及自动控制等现代技术,建设雨情、水情测报体系,及时调度泄洪,以保证渠道项目安全运行;建设灌区灌溉水管理体系,及时掌握从渠首到渠尾的过水流量,阻绝“上游大水漫灌,中游堵渠抢水,下游水少难灌”的情况发生;经过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渐渐建成集信息采集、优化调度和监控为一体的灌区现代信息化管理体系,提升水工建筑物以及机电设施安全运行的稳定性,完成科学调度,最后完成灌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5.结语
中型灌区是我县农业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而做好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则是落实中央关于“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的具体体现,也是完成水资源可持续运用以及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部署。因此,要增强节水节能建设,在灌溉农作物的过程中,使用新技术、新设备,控制水的流量,尽量使用地下输水设备,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量和渗漏损失,提升灌溉用水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李治,张恒 中小型灌区配套项目的建设管理[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2(12)
[2]谭家学 重庆市万州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效益浅析[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1(04)
[3]梁艳.冶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实施及改革探讨[J]. 价值工程 2011 (11)
论文作者:徐建赟,吕洋成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8
标签:灌区论文; 灌南县论文; 项目论文; 水资源论文; 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渠道论文; 《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1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