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产业转移研究的理论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转移论文,国外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业转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些产业向其他国家或地区转移的现象或过程。产业转移的基础是各国或地区间由于要素禀赋、技术差距和产业分工不同而形成的产业梯度。国外对产业转移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从宏观与微观等不同的领域对产业转移机制进行了分析,本文综述国外学者的产业转移理论,旨在为我国实施产业转移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一 产业转移宏观层面的研究
(一)“雁行模式”理论
“雁行模式”(Flying Geese Pattern)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50年代中期基本成型,70年代最终定型。30年代赤松要对日本棉纺工业发展史研究时,发现明治维新以后由于日本近代经济的发展,国内需求增加,棉线、棉织品的进口也随之扩大。不久,国内产量猛增,逐步取代了进口。棉线和棉纺织品生产分别于1890年和19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超过了进口。这是实现进口替代的转折点。随着国内产量的不断增加,出口便开始扩大。他于是在1943年提出有关后起工业国的典型产业发展模式理论——“雁行形态产业发展论”。图1为“雁行形态发展的四阶段分类”,图中的三部分都以时间为横坐标。在最上面的A部分,显示出产业的发展首先从进口开始,最初和国内需求一起呈上升趋势,随后不久便开始进行国内生产,途中将超过进口,这即所谓的进口替代。当进口结束后,出口便会增长。在一段时间之后,出口会逐渐减少,新一轮进口则再次出现。B图显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该产业进口的变化。C图则是该产业国内生产和国内需求的比值。
图1 雁行形态发展的四阶段
“雁行模式”理论主要用来说明日本的工业成长模式。赤松要认为,日本的产业通常经历了进口——当地生产——开拓出口——出口增长四个阶段并呈周期循环。某一产业随着进口的不断增加,国内生产和出口的形成,其图形就如三只大雁展翅翱翔。在一国范围内,“雁行产业发展形态”先是在低附加值的消费品产业中出现,然后才在生产资料产业中出现,继而在整个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中都会出现雁形变化格局(见图2)。
图2 雁形模式图
“雁行模式”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产业梯度转移和传递过程,反映了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巨大推动作用。由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在产业层次上的水平差异,以及技术转移的可能性,因而为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梯度提升提供了可能。但是,这种模式是以不同地区产业的垂直分工为前提的,而且产业传递的层次和顺序在一定程度上是被“锁定”的。这既否定了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忽视了地区差距以及比较优势的发挥。这种建立在追赶和模仿基础之上的理论,就决定了后进国在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过程中对先进国家的依赖性十分严重。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雁行模式”理论,主要是从后发工业国的角度来研究产业转移机制,并未从发达国家的角度来研究产业转移。这一不足,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Raymond Vernon 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进行弥补。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对发达的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后产业发展过程,特别是美国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活动的基础上总结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产品生命周期包括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图3)。由于产业存在的基础是产品,伴随着产品的兴衰,产业也有一个生产、发展、成熟和衰退的过程,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也可以扩张成为产业周期理论。产业成长的初期即产品创新阶段,其生产和消费市场主要立足于国内;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市场的扩大,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开始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也即产业(产品)成熟阶段,使得国内市场趋于饱和,而开始向其它发达国家出口,由于其它发达国家的生产成本低于发达国家A,为了保持该产业的竞争力,发达国家A的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这时生产技术逐步标准化,产品定型,进入标准化阶段,产业生产地区转移的结果,使得发达国家A在此产品或产业生产利润降低,其附加值也逐渐减少,发达国家便会从这一领域退出并再次推出新产品,由原来出口此产品转为进口此类产品。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于发达国家“生产—出口—进口”的产业发展路径的表述,不同于赤松要的“雁行发展模式”,这种“产业生命周期”的实质也是对地域间或国际间产业与产品的周期性发展进程以及由此导致的产业和产品的转移作了系统的描述和理论上的总结。弗农的理论只重视企业最终产品的生产周期,认为只有产业进入标准化阶段才向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没有认识到在未进入标准化阶段为了追求低生产成本的一些生产工艺或环节也可以在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生产。
图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三)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日本学者小岛清将赤松要的“雁行模式”理论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综合起来,在所谓的H-O-S(赫克歇尔—奥林—萨缪尔森)模型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小岛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以扩张本国的边际产业。小岛清认为,按照比较成本论,一国应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从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吸引外资国则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函数发挥或增强其比较优势。他引进了“产业移植的比较优势”这一重要概念,建议在投资国与接受国之间从“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依次进行移植”,同时“由技术差距较小的投资国的中小企业作这种移植的担当者”。小岛清所说的“产业移植”实际上就是产业转移,他所提出的产业转移应按“技术差距”“依次进行移植”,真正触及了产业梯度转移的实质所在。
二 产业转移微观层面的研究
(一)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是美国学者海默(S.Hymer)1960年在其博士论文《一国企业的国际经营活动: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提出的,他认为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不足以解释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市场的不完善性来说明直接投资。该理论以不完全竞争——不完善市场为假设前提,通过研究以美国为代表的跨国公司,发现这些跨国公司主要分布在资本相对密集、技术先进的行业,因此海默提出,美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是其拥有垄断优势。海默将这种垄断优势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生产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及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在内的知识资产优势。一类是由于企业的规模大小而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
金德尔伯格(P.Kindleberger)对垄断优势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完善。他将市场不完全作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并列出市场不完全的几种形式:产品市场不完全、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市场不完全、规模经济和政府的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造成的市场扭曲。前三种市场不完全使企业拥有垄断优势,如:产品市场不完全可以使企业保有产品差异、商标专有、销售技术独特等;要素市场不完全可以使企业垄断无法得到专利保护的技术,使企业在进入要素市场的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同时,企业可以利用国际专业化生产规避本国或东道国对规模经济的限制,从而取得内部规模经济的优势,通过国际纵向一体化生产取得外部规模经济的优势,以达到限制竞争者介入的目的。第四种市场不完全则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以利用其垄断优势,进入东道国市场。
约翰逊(H.Johnson)在《国际公司的效率和福利意义》一文中指出,“知识的转移是直接投资过程中的关键”即对外直接投资的垄断优势主要来自跨国企业对知识资产的占有与使用。约翰逊认为,在直接投资中,子公司可以利用很低的成本使用总公司的知识资产。相反,本地企业为获取同类知识资产却要付出全部成本。
凯夫斯(R.Caves)在《国际公司:对外投资的产业经济学》一文中指出,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主要体现在它对产品差异化的能力上。产品差异化不仅表现在利用技术优势使产品发生实物形态的差异,也可以利用商标、品牌,使本公司产品与其它公司的产品有所差异,从而获得对产品价格和市场占有率的一定控制。
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的特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它扎根于企业的特征,即那些垄断优势,再由企业特征推及行业特征,最后是国家特征,在这一过程中,该理论的重点是放在企业和行业上,至于国家特征已是相当弱化;二是它主要研究来源国企业和行业的特征,对承接国来说,该理论仅是间接推论。因此,海默的理论是一个以转移国企业为主体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它在承接国区域方面的内涵较贫乏。
(二)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是英国里丁大学的巴克利(P.Buckley)和卡森(M.Casson)1976年在《跨国公司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的。后由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Rugman)在1981年出版的《跨国公司内幕:内部市场经济学》中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
内部化即指把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的过程,以内部市场取代原来的外部市场,公司内部的转移价格起着润滑内部市场的作用,使之像外部市场一样有效地发挥作用。内部化理论认为,外部市场的不完全促使企业将中间产品在企业内部进行生产和交易,当这种行为跨越了国界,就表现为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和海默一样,拉格曼将企业或厂商的优势作为产生内部化的动因。与此同时,许多国家和地区因素也促使企业内部化它们的优势。这些国家因素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要素市场和运输成本等。因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会导致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入。跨国公司可以在许可证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两种形式中进行选择。在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或产业结构不发达的东道国,跨国公司往往找不到许可证贸易的接受方,而不得不采用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较高的运输成本也是市场不完全的表现形式之一。节约空间运输成本会导致企业水平优势内部化,这意味着地理上较封闭的或运输成本较高的国家常常会吸引较多的对外直接投资。
内部化理论主要是运用市场失灵的观念来解释跨国企业行为,特别用来解释跨国公司的产生及企业为何要内部化。企业进行内部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为了要降低交易成本,选择交易成本最低的进入模式。然而,内部化理论难以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问题。
(三)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从微观层面研究产业转移问题的重要理论之一,由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weber)提出,并经由克里斯泰勒(w.Christaler)和勒施(A.Losch)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研究了企业的区位选择以及空间分布和空间组织形式,为解释企业的空间布局提供了理论支持。韦伯认为,决定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是:运输成本、劳动成本和集聚成本,合理的工业区位是上述三个因素总费用最小的地区。
克里斯泰勒在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心地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具有经济活动的区域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这些核心由若干大小不同的城镇所组成。之后,勒施将中心地理论应用于工业区位研究,提出了市场区位理论,认为: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把企业安排在利润最大的区位,同时还要考虑到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虽然区位理论并未直接研究产业转移问题,但该理论对于理解企业的转移,最终的区位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解释跨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企业国际化的原因其中之一是取得资源,这些资源可能是原料、劳动力、技术等。当某地区拥有吸引企业想要取得的资源时,就会促使企业进入该地区进行投资,也就是说某地区拥有某些相当特别的区位优势使得企业会选择该地去进行投资和扩张,并依据区域的特质来选择不同的进入模式。
(四)折衷理论
折衷理论是英国学者邓宁(John H.Dunning)1976年在其代表作《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与多国企业:折衷理论探讨》中首次提出。1981年在《国际生产与跨国企业》中对折衷理论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和动态化。
在邓宁的折衷理论体系中,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即O-L-I是其核心内容,这三大因素是决定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企业在综合考虑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的基础上决定其转移模式。折衷理论认为只有当企业同时具备了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及区位优势的时候才可以选择对外直接投资,若只具备所有权优势及内部化优势则可选择许可贸易方式,若仅具备所有权优势则只能选择出口方式。
1.所有权优势。邓宁认为,企业之所以能够进行国际生产,其基础在于具有所有权优势。他把决定一国企业相对于其他国家企业所具有的所有权优势划分为三类。第一,借鉴贝因所做的关于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障碍的研究后指出,这种企业优势来源于某些新竞争者市场进入的困难及原料获取的困难;或者是由于新设立的企业往往较小,以致达不到规模经济所要求达到的足够规模,从而难以与原来企业展开积极有效的竞争;或者是原来企业具有某些无形资产,如专利、商标、管理技能等等。第二,在某一特定地区里,大企业的分公司在许多方面的竞争力优于一个独立的公司。这是由于分公司能够通过母公司的总体联系网络获益或增强竞争力。而一个独立的公司或是一个刚开发新产品进入一个新生产领域的公司一般说来要承担全部生产开发经营费用,且初始阶段经验欠缺,所以竞争能力往往较弱。第三,企业跨国经营所涉及国家越多,各个国家经济环境相差越大,那么该公司通过利用不同的要素资源禀赋及市场情况所获取的收益就越大,也就具有更强的企业所有权特定优势。
2.内部优势。其含义是企业能将独占的无形资产或其他中间产品在内部交易并运用,克服外部市场失灵的障碍,使交易成本趋于最小,并获得内部化的其他利益。邓宁指出:“一个国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其各种资源的占有—某些情况下这是必须的—同时也取决于企业通过内部化来利用这些优势的愿望和能力”。企业通过它自己内部控制的程序或渠道来分配其资源而替代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其生产经营活动保持稳定并从中获取收益。
3.区位优势。区位优势,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东道国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优势,如某些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等;另一层是指东道国政府的政策法规灵活、优惠、合理而形成的优势。邓宁引入区位因素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有些资源只能被选址于特定位置的企业所使用,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第二,从生产国到销售国所耗运输成本;第三,无法避免或是不可转移的成本,如税收、政府对股利汇出的限制等等。区位因素不仅制约着跨国公司对外直接的选址及其国际生产布局,而且影响企业所有权优势。
邓宁的折衷理论既可用于发达国家,也可用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它满足了多方面的需要,从而博得“通论”的雅称。应当指出,邓宁理论体系尚存在不足。由于该理论中包含因素很多,特别是不能说明众多解释因素中哪种因素对投资决定最具影响作用,一切均需视具体情况而定,这就失去了一种严密理论体系所应有的概括性地解释说明具体现象的能力。
三 国外产业转移研究简评
(一)产业转移的理论构建主要从国家层面研究较多,对一国之内的区域层次产业转移研究比较少
无论是赤松要、弗农、小岛清,还是后来的邓宁以及随后的一些研究者,如果说赤松要描述了后起工业国的产业发展路径,那么弗农从一种动态的角度说明了发达国家从出口、对外直接投资到进口的发展过程,其所建立的产品生产区位的转移模式对于产业转移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而邓宁的折衷理论为解释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历程中的地位转变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因此,这些理论,从国家的角度或从国与国之间来研究产业转移,对于解释当前一些发展中国家逐步走上国际化道路,或发达国家实现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高级化,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国内产业的国际再转移现象有一定说服力。然而,对于一国之内的区域层次产业转移现象研究不多,其主要几位理论建树者处在发达的国家或者面积狭小的国家的产业发展实证出发所得到的理论,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面积狭小国家,其国内产业梯度并不明显,因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比较平衡,而面积狭小国家在地域上难以形成梯度。所以,一直以来,对一国之内的区域产业转移研究比较少,尚未构建以此为背景的理论,更多是从区域非均衡理论探讨区域发展问题。
(二)对影响产业转移的经济因素研究比较多,而其它因素考虑相对少
产业转移是一种经济现象,人们从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经济、产业集聚、比较优势、综合成本、经济政策等因素研究较多,而从制度创新、行为决策、企业行为、体制、社会网络、社会文化、决策主体偏好等因素研究的成果不多见。所建立的产业转移理论或理论模型绝大多数也只是从经济因素的角度出发,对其它的因素考虑较少。尤其对产业转移的机理、模式的差异性研究比较薄弱,从综合的因素考虑不多。
(三)针对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研究多,针对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研究少
如果说最初赤松要的“雁行模式”还是立足于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过程的研究,那么,后期小岛清“边际产业扩张论”的研究视角,则主要是立足于日本经济发展后如何寻求海外投资;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更是以工业发达国家的产品或区域的生命周期作为研究对象和研究起点;而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论”主要是解释跨国公司对国际投资战略问题,显而易见,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经济发达国家、地区或掌握先进技术与庞大资本的跨国公司。而且,对欠发达地区如何发挥“后发优势”承接产业转移,以加快区域发展的问题,则很少有人涉及。
(四)从产业进化和产业发展的角度研究的多,从生产要素流动性差异的角度研究的少
大多数产业转移的研究关注产业的发展,从产业的成长过程来加以分析,而很少关注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差异,正是由于生产要素流动性存在着差异,才导致不同地区发展了不同类型的专业化产业,部分产业的发展只能通过产业转移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