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就是语文课堂上最美的声音,然而在追求高效率、快节奏教学的今天,我们为了急于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语文课堂完全变成了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孩子们的朗读也变得生硬、干瘪、无华。从教没几年的我,刚工作时对学生的朗读要求不多,使得孩子们的朗读水平不高。反思良久,我在心中树立了一个理想:要让我的学生享受语文、享受课堂、享受朗读。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总是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让学生敢读、想读、乐读、会读,让书声在课堂上飞扬。
一、抚慰心灵,让孩子愿意读
每个班级中都有一些胆怯腼腆的、不敢读书的孩子。如果老师对这些孩子不问不闻,那么他们就永远也享受不到朗读的乐趣。而在这时,我总会热情地鼓励,耐心地等待,由衷地赞美,在他们自卑的心田里植入幸福自信的“种子”,并期待它们生根、发芽。黄同学是我们班上极为腼腆的一个孩子,平日里上课很少举手发言,一节课下来经常是默默无语。即便是课堂上我让学生齐读课文,她也是小嘴微动,声音极小,像卡在嗓子眼里。对此,我一直寻找机会改变她。
机会来了!那天我正在教学《古诗两首》这一课中的《所见》,因为这是一首很简单的五言绝句,而且课前同学们都已预习过,所以课上当我问“谁想给大家朗读这首诗”时,要求读书的小手如林,只有她坐在那里纹丝不动。我轻轻地走到她跟前,躬着身子,微笑着轻声问道:“你想读吗?”她摇摇头,红着脸小声说道:“不想读。”我稍微一愣,又微笑着问道:“没有把握?”她不好意思地说:“我害怕,不敢站。”我一听轻吁了一口气说:“那你能坐着读吗?”她先是一愣,继而脸上掠过一丝喜悦,轻轻地点了点头。这时有些同学情不自禁地为她鼓起了掌,见此我大声说道:“让我们的掌声再热烈些吧!”就这样,在大家的掌声中,她坐在座位上读完了这首诗。
虽然读错了两个字,还读得略有些生硬,但我还是大加表扬:“太不简单了,老师终于听到了你动情的朗读。只是——如果再流畅些就更好了,想读得再好些吗?”她有点儿自信地点点头,这次她比第一次读得流畅多了,只是声音还不是太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家又一次热情鼓掌,我继续表扬:“在大家的掌声中,你的胆子会大起来的。现在的你敢不敢站起来读?”我故意加重了“敢不敢”三个字的发音,停了一会儿,奇迹发生了,她自信地站了起来,坚定地说:“敢!”果不其然,这次她读得流畅多了,声音也大多了。看到她红朴朴的小脸,我知道她终于战胜了自己。从这以后,每次朗读她都很积极。
二、激发情感,让学生乐于读
情感是朗读的“导火索”。课堂上感染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也是情。只有打开情感的闸门,真情才能恣意流淌。
在平日教学中,我总是引领学生在朗读中走进文本,在品味中体验情感。当学生在感情朗读中对课文产生了独特的感受、理解与体验后,那么课文的语言材料及作者的情感体验就会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积聚成情感的“核反应堆”,达到蓄意喷发的状态。这时,教师只需轻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地用自己的声音和情感来表现课文的音韵美和意韵美。
还记得我在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课文时,是这样激发学生情感的:
师:读了这篇课文,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有什么感受?生1:我觉得谈迁非常的可怜,他的书稿多次被盗,我很同情他!生2:我觉得很气愤。那个小偷太可恶了,把别人辛苦了一辈子的成果给毁了。生3:读了这篇课文,我觉得很震惊,谈迁虽然面对如此的困难和打击都没有放弃,最后还完成了比初稿更详实的《国榷》。师(板书:同情、气愤、震惊等):接下来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朗读课题。
(生读)老师看到同学们此时是又气又恨又难受。那么,读哪一段让你最难受、最气愤、最震惊呢?生读第二段。师:你们能不能把那种最难受、最气愤、最后悔的感情读出来呢?生练读,继而指生读。此时学生读得还是不够难受、气愤、后悔,师继续引导:“你在读到哪些词语的时候让你最难受、最气愤、最后悔?为什么?”生说师板书(整个,下落不明),学生纷纷说明自己的理由,此时学生的脸上已有了难受、气愤的表情。师:谁再来读这段,将你的心情、你的感受写在脸上?生再读,师评价,再读。
此时的孩子们进入了课文中,有的孩子读着读着竟落泪了。在这里,我没有进行过多的朗读知识和技巧的指导,只是在学生的情感海洋中轻投几石,就激起了孩子情感的千层浪花。
三、融会贯通,让学生学会读
怎样让学生在朗读中学会朗读的技巧,这是朗读的最高境界。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过多的方法不易理解掌握。于是我结合自己朗读的经验在平时的朗读训练中教给学生一种朗读方法,即“边读边想象画面,边读边在头脑中过电影”。对于这一方法,我并不是简单的传授,而是在平日的朗读训练中就不断地渗透这种方法。即朗读时多问问学生:“从老师(或同学)的朗读中,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将自己所看到的画面展现出来吗?”这样,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逐步将这种方法内化为朗读能力。
论文作者:金永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6月总第3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情感论文; 自己的论文; 气愤论文; 孩子们论文; 声音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6月总第30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