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国际贸易论文,物流成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068(2003)04-0082-03
一 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美之间的贸易迅速发展,据统计,2002年1~9月份我国对美国出口达501.94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出口总额的21.58%。中美贸易的迅速发展得益于许多因素,比如进入壁垒的不断降低、便利的市场信息、物流成本的不断下降等[1]。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市场的进入壁垒越来越低,而且市场信息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顺畅,相比之下物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却变化不大,因为在很长时间内商品的运输、仓储、包装等方式没有显著变化,因而物流在当今形势下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从理论上来说,国际贸易是利益驱动行为,也就是说国际贸易主体从事国际贸易活动最根本的目的是追逐经济利润,而物流成本是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这里我们把物流定义为厂商与外商签定合同后,商品自厂商运输至外商的过程,它包括商品运输、仓储、包装等一系列过程。在商品运输、仓储、包装等过程中厂商或外商不仅要付出财力,而且还要承担由此带来的时间成本,因而物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方面,国际贸易中物流成本直接影响国际贸易的经济后果,如果物流成本过高以至于不能弥补由于价格差异带来的收益,则国际贸易不能产生正向的经济利润;另一方面,国际贸易中物流时间也对国际贸易有重要的影响,因为国际贸易中许多商品的进出口有严格要求。但多年来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直没有定量研究,本文希望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定量地探讨物流成本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二 模型与方法
如前文所述,我们认为国际贸易是利益驱动行为,而国际贸易利益产生的前提是同种商品超际贸易的两国存在价格差异,价格差异越大国际贸易主体进行国际贸易的积极性越高,反映在数据上就是贸易额越大,也就是说贸易额与价格差异存在函数关系;并且当价格差异增大时,由于贸易利润增大,贸易额会以更高的速度增长。以函数表示就是:
图1 理想状况下价格差异与出口额之间的关系
然而实际中由于存在进入壁垒、市场信息缺陷、物流成本等约束,使得国际贸易只有在(其中β是大于0的常数)情况下才发生,也就是说只有两国的价格差异大到足以弥补物流成本、市场住处缺陷等因素时才会发生国际贸易。
图2 考虑物流成本时价格差异与出口额之间的关系
由于进入壁垒、市场信息等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小,因此我们认为国际贸易只有在才发生主要是由于物流引起的,也就是说只有当两国之间的价格差异足以弥补物流成本时才发生国际贸易。从这个角度来说,出口额与价格差异之间的函数关系应该表示为:
其中c=1+β。由于只有当两国的价格差异达到1+β时才发生国际贸易,所以我们可以用β的值来描述物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β的值越大表明两国贸易的发生要克服越高水平的物流成本影响,也就是说β的值越大表明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大。
其中λ=lnk-alnc。这说明如果我们能够求出形如式(10)的关系式,则我们就可以求解出β的值,进而得出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由于式(10)中各变量均是时间序列,它的特点是不平稳,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直接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形如式(10)的回归方程[2];但另一方面,多数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属于I(1)变量,也就是说变量经过差分1次后形成平稳序列。在I(1)变量中,协整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常用来研究多个I(1)变量之间的长期数量关系。协整的概念是指多个I(1)变量的某个线性组合为稳定序列,也就是说多个I(1)变量的波动部分在线性组合下互相抵消,从而形成稳定序列[3]。这也启示我们利用协整方程研究出口额与价格差异之间的长期数量关系:如果均为I(1)变量,且存在协整方程,则我们可以得出形如(10)的关系式;所以我们在建立模型之前首先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变量是I(1)变量,则我们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如果存在协整方程,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协整方程,进而求得常数β的值。
三 结果与结论
利用以上模型我们可以实证分析物流对中美贸易的影响。但由于目前我国平均关税水平较高(因而物流成本不是影响贸易的唯一主要因素),而且我国实行汇率管制(由此会造成不属于I(1)变量);但为了衡量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我们可以考察印美两国情况。这是因为印度的平均关税水平较低、汇率自由浮动,而且中印两国技术水平类似、距美国距离接近。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选取2001年1月至2002年7月共19个月的价格水平(以两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表示)、汇率、鳊对美出口额等月度数据。首先经过计算求出两国每月的价格差异,然后对价格差异及出口额取自然对数,并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表1 变量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原始变量的1%、5%、10%临界值分别为-3.89、-3.05、-2.67;一次差分变量的1%、5%、10%临界值分别为-3.92、-3.07、-2.64。* *表示在1%水平下显著,*表示在5%水平下显著。
表1说明,各变量在5%水平下均存在单位根,也就是说明变量都是I(1)变量,接下来我们对以上变量进行协整检验,结果如下:
表2 变量协整检验结果
LR值 5%临界值
1%临界值
零假设(协整方程个数)
27.3515.41 20.04 无**
3.89 4.47 3.76 至多1个*
由表2我们可以看出,在5%水平下协整检验结果显示不存在协整方程,但在1%水平下协整检验结果显示存在协整方程。然后由EG-ADF法得出协整方程:
式(11)中各系数分别对比式(10)、(9)、(8),得k=1、α=11.74、c=1.40,从而可以看出,并且得出β=c-1=0.40
由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印美两国的价格差异只有在大于1.40时才发生贸易,其中价格差异的40%部分用于弥补贸易商品的物流成本,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物流成本对两国贸易有非常明显的影响;由于我国与印度存在相似性,因而物流成本对中美贸易影响的程度与印美类似;由于物流成本对中美贸易有明显的影响,因此降低物流成本是促进中美贸易发展的有效途径。
收稿日期:2003-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