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英
(开封市中医院 河南省 475000)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中医护理干预中风病人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7月间确诊的中风住院病人中随机选择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以中医护理理论为基础,实施中医按摩、饮食调理、心理疏导等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便秘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便秘发生率为6.3%,明显低于对照组(39.1%),组间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可调节中风患者的病体机能,抒情解郁,显著改善便秘情况,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中风;便秘;效果
中风患者的体质较为虚弱,受病情困扰,平时活动较少,食量小,神经功能、肠胃道功能减弱,容易出现排便困难,因此便秘成为中风病人多发的并发症之一。便秘不仅可能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还有可能诱发结肠癌。本文从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7月间确诊的中风住院病人中随机选择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中医护理干预中风病人便秘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中风病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现将研究结果陈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7月间确诊的中风住院病人中随机选择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经过头颅CT、MRI确诊,同时符合以下情况:排便困难,伴随有腹胀急症状;每次排便时间间隔3d以上,粪便干结。排除标准包括:器质性便秘,肠胃道功能不全、重大身体器脏病变,临床用药不符合规定者。观察组男41例,女23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为(74.51±3.22)岁;对照组男38例,女26例,年龄65~81岁,平均年龄为(72.54±2.9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及性别、病理特征方面对比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普及改善便秘的健康知识,对患者的日常饮食给予建议和指导,按照医嘱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之上着重实施中医按摩、饮食调理、心理疏导等中医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表现,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根据分析结果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1)中医按摩:与患者家属配合,辅助患者进行适当地低强度活动,根据患者表现调整活动时长和活动范围;取中脘、天枢、归来、神阙等穴位,手掌顺时针按摩10~15min,保证用力均匀、适度、缓慢,每日按摩时间尽量安排在饭后1~2h,每日1次[1]。(2)饮食调理:根据分型结果,给与不同的饮食指导:实热证型患者尽量保持饮食清淡,日常多饮温开水,早晚一杯,多食富含纤维的水果蔬菜,禁食辛辣、油腻刺激及燥热食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气秘证型尽量避免使用生冷性凉、辛辣刺激、油腻食品,日常饮食可选择补气润肠类食物,早晚饮蜂蜜水。(3)心理疏导: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恰当安排一些抒情解郁的舒缓活动,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了解患者的排便习惯和心理活动,辅助患者及时排便,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及时给予安慰和疏导;与患者家属配合,创造温馨、舒适、整洁的病房环境,多与患者谈心,使病房气氛更加融洽。
1.3 临床效果判断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中出现便秘的次数、频率,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版统计软件,所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student-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便秘发生情况详情如表1。观察组的便秘发生率为6.3%,明显低于对照组(39.1%),组间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便秘情况对比[n(%)]
排便情况 观察组(n=64)对照组(n=64)
1~2天/次34(53.1) 23(35.9)
2~3天/次26(40.6) 16(25.0)
3~4天/次4(6.3) 19(29.7)
4~5天/次0(0.0) 6(9.4)
便秘发生率4(6.3) 25(39.1)
3 讨论
中风病人的大脑皮层活动受到影响,大脑皮层控制或促进排便的功能下降,是导致患者并发便秘的重要原因之一[2]。此外,由于长期卧床,排便环境发生改变,很多中风患者没有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一般而言,患者的身体机能脆弱,饮食较少,肠胃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肠道蠕动减慢,直肠壁内排便感受器接收到的排便信号较弱,造成患者排便时间延滞;患者日常活动较少,肠胃道消化活动受到限制,引起消化系统功能衰减。中医理论认为,中风患者行动不便、情志郁结、气行不畅是引起肠胃功能失调的重要原因,便秘虽发病于肠道,但实际与全身脏器相关[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便秘发生率为6.3%,明显低于对照组(39.1%),表明实施中医按摩、饮食调理、心理疏导等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中风患者的便秘情况。饭后1~2h取中脘、天枢、归来、神阙穴位按摩,可促进患者肠道蠕动,改善腹肌收缩功能,调节气血郁滞,达到和肠通便之效。蔬果清淡食物易于消化,营养丰富,既可改善肠胃功能,又可润滑肠道,增加肠道蠕动动力。行气不顺、情志不畅是影响便秘的主要心理因素,在护理过程中要观察患者的心理及精神状况,尽力安抚患者,改变焦躁情绪,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建立起治疗信心,使患者达到心境平顺、心宽气顺,进而推助排便。通过全面的护理干预和中医调理,最终可改善患者肠胃功能,有效防治便秘,从而保证患者尽快恢复到健康的生活状态。
【参考文献】:
[1]郭敏慧,陈雪莲,江月卿.穴位按摩干预中风后便秘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1,12(18): 1624-1625.
[2]李霞.中医护理干预在中风后便秘患者中的运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2(05): 429-430.
[3]伍诗惠,黄细妹,王少珊.中医临床护理路径预防中风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14(21): 154.
论文作者:王利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0
标签:患者论文; 中医论文; 对照组论文; 肠胃论文; 饮食论文; 两组论文; 肠道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