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街道新民小学 529000
摘 要:在实施现代化素质教育,数学建模得到了逐步的应用,它对课堂的有效实施,对学生思维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起到重大的作用。那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如何进行数学建模教学?对此,笔者结合实际的课堂教学,作出了如下的实施案例。
关键词:建模 问题情境 探究 检验
数学建模,是将相关的知识点建立数学模型,从而成为一种模式,代入相关的题目解决问题。它是数学思考方法之一,是数学语言与数学方法的运用,经过简化、抽象、假设、引入变量等方法,简化构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教学手段。其模型一般分为:分析—求解—验证—再分析—修改—假设—再求解的过程,这能更完整地表现出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关系,不仅促进学生们数学意识的加强和数学素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们学习数学品质的提升。现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在课堂中巧用建模进行有效的教学。
一、创设问题情境,渗透建模思想
创设问题情境是授课的首要环节,也是引领学生学习新知的奠基石。生动、有趣的情境能吸引孩子的眼球,在有效、趣味的导学画面中不知不觉融入课堂。在设计情境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既要顾及学生本身的年龄特点,也要设计有思考价值的“数学陷阱”问题。这样会刺激到学生的大脑皮层,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诱导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激发潜能、探究新知,学生会觉得学习数学是在经历一件有趣、开心的活动过程,愿意接近数学、乐于学习数学。
在小学阶段,教材会安排小学、分数、自然数等数的概念,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模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在导入分数这一概念时就创设了以下的情境:老师宣布进行课前比赛,看谁的反应快。先把4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接着把2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最后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一次每个人都得到多少。情境的设计过程层层相扣,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下一步一步往新授知识过渡,从会解决问题延伸到思考问题。在这个契机下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半个,那半个可以怎样表示?同学们用手上的学具自行划分,可以画图、写汉字等的方式来表示。”有的学生会对折一半,有的画出线但出现大小之分……接着指名学生在黑板板演,并简单介绍。在分的过程中强调平均分,否决了部分不规范的分法,最后在结论中引出新知识“分数”的概念。
通过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在轻松、有趣的情境中能促使学生在多次的平均分里面进行解读、整理数据,学生在求解的学习动机驱使下就能轻易地掌握和明白分数的概念。这是让“事理”升华到“数理”的过程,也是模型进化的过程。
二、善用生活实际例子,巧用建模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构建数学模式其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在创建数学模型时,善于发掘身边、生活上常常出现的问题,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自身或身边人的疑惑,这能够激发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觉得学有所用、学有所成,体现自我价值的存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怎样通过建模型成为数学模式?其最重要的途径是把生活原型上升为数学模型。
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实践和调研,让学生明白数学起于生活、隐于生活、用于生活。只要好好地学习数学,就能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一过程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所长,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发展智力、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具有任重道远的意义。
三、践行探究交流,求解结果
在建模时,选择不同的策略将直接影响建模的成功与否,选择合适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抓住问题的实质。因此,我们在建模时不能急于一时,恨不得一步到位,要立足于学生的认知起点和认知特点,让学生在践行探究中亲身经历运用策略。通过交流的过程中自主建立新知识的“模型”,在实践中引证公式,从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初步形成具体问题数学化的模型,理解和体会数学是与外部世界的紧密联系,发展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这是《标准》的重要要求。
六年级下册的 “鸽巢问题”是一个典范的建模例子。鸽巢问题又称抽屉原理或鞋盒原理,它是组合数学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原理之一。学生在理解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可以用“鸽巢问题”得出的“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中主要借用学具、实物操作和画图的方法进行推理,让学生经历证明数学的过程。
1.把3支铅笔、2个笔筒摆放在讲桌上,要将3支铅笔放进2个笔筒,会有几种不同的放法。
2.学生上台实物演示。教师板书两种结果(3,0)、(2、1),经过操作得到结论3支铅笔放进2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2支笔。
3.小组合作:有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会发现怎样的结论。(1)借助“画图”或者“数的分解”的方法把各种情况都一一表示出来;(2)找一找,用笔标出,每种摆法中最多的一个笔筒放几支;(3)动手中发现,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了1支铅笔。
4.尝试假设法,教师利用书中的截图,学生操作演示,在理解一定要平均分的情况下进行才能找到至少数。
5.建立模式,通过一次次的计算和式子进行对比发现规律:先平均分,再用所得的“商+1”。
6.引伸拓展,利用刚才的模式,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如:把水果放入抽屉,把书放入书架,高速路收费……
在探究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学生在老师的“导”后进行交流。学生在课堂教学“这棵大树”下,能独自思考出如何“跳”出框框,才能摘到甘甜的“果实”。这样,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才会更提升,在随后的小组交流中就会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教学质量得以提高,让模型深深印入脑海,巩固和灵活运用知识。
四、结合实际,检验模型
建模形成后,其重要环节会用模型检验结果。用结果检验模型是否正确,从而使学生达到真正领悟题目,达到解决问题、形成问题策略的目的,同时还可拓展模型,引领学生走向数学更深的本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题,把这类题进行变化就会演变出很多不同的情境,利用“鸡兔同笼”这一建模的方式,作为检验其它问题的依据。如:李老师买了5元和8元的两种钢笔共20支用来奖励学生,共用去136元。这两种钢笔各买了多少支?在教学“鸡兔同笼”建立的模式是假设法,因此在解决李老师这个问题同样可以用这模式来列式。假设全部是8元的钢笔,一共买了20支,就该用去160元,这样就比实际的136元多花了24元,这是因为把一支5元的钢笔看成8元的钢笔,就会多算一个8-5=3(元),而24元里面有8个3,也就是说把8支5元的钢笔看成了8元,即李老师买了8支5元的钢笔,继而求出8元钢笔的支数是20-8=12(支)。
总的来说,利用数学建模能教会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把建模引入课堂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起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作用。数学建模的应用有利于优化课堂,真正做到高效课堂,这是现代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所必须和要求做到的,这需要我们继续尝试探究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邹煊享 小学数学教学建模[J].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5)。
[2]朱小平 小学生数学建模意识的培养例谈[J].辽宁教育,2009,(1)。
[3]张艳茹 小学数学的“数学建模”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0)。
论文作者:梁小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1
标签:数学论文; 建模论文; 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模型论文; 钢笔论文; 笔筒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