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德育:我们研究了什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09)04-0033-06
自20世纪末至今生活德育成为道德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生活德育作为一种全新的德育理念和德育方式,是对知性德育反思的结果,也是提升德育实效实践的强烈要求。它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在生活中培育个体,促进个体的德性生成与发展。
一、生活德育的研究概况
纵观10年的研究历程,可以将生活德育理论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生活德育理论的试探阶段(1998-2000年)
自1998年张华教授将生活理论引入到道德教育领域,开启了研究生活德育的先河。一些学者就开始对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价值进行追问,即对生活德育范式在中国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试探。从这一阶段的论著来看,学者们先论证了生活世界理论的价值所在,然后将生活理论引入道德教育领域,进而说明我国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此阶段之所以称为试探阶段,是因为没有形成生活德育的概念和理论,对生活、道德和德育的关系等问题只是初步探索,研究视域也局限在借鉴哲学关于“生活世界”理论的研究成果,来尝试探究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问题。
第二,生活德育理论研究的展开阶段(2001-2004年)
2001年开始,出现了大量研究生活德育的文章,这与我国新课程改革密切相关,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念。此阶段研究的重点已经从价值追问转向了研究生活和德育的关系上。陈善卿于2002年发表的《陶行知的德育理论实质上是生活德育理论》是可以查询到的最早以“生活德育”为题名的文章。此外,还出现了大批的学者对生活德育内涵、生活德育的理论基础、生活德育范式和策略等问题的研究文章。这些研究拓展了生活德育理论的研究,使得该理论研究全面展开。
第三,生活德育理论的研究繁荣阶段(2005至今)
自2005年开始,生活德育理论的研究在我国全面展开,研究文章逐年增加。生活德育论成为理论者与实践者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特别是高德胜的《生活德育论》(人民出版社,2005)、汪风炎等的《德化的生活——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和唐汉卫的《生活道德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等著作的出版,在全国掀起了一个以“生活德育”问题为中心的研究热潮。
二、生活德育的研究内容
(一)生活德育提出的依据
总结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大体可以看出,提出生活德育的理论基础是:第一,对哲学研究成果的借鉴。自20世纪初,德国思想家胡塞尔相对“科学世界”而提出“生活世界”的概念后,“生活世界”及其有关理论的研究就成为西方哲学界关注的主题。20世纪90年代,“生活世界”问题成为我国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生活世界”的理论被引入教育领域,在教育回归生活理论的影响下,生活德育理论(或生活道德教育理论)应运而生,这是产生“生活德育论”的哲学基础。第二,对知性德育范式的反思。20世纪的德育是知性德育占主导的时代,它一方面顺应了工业社会发展的要求,对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知性德育只注重道德知识学习而脱离生活实际的结果,造成德育只能培养有道德之知之人,却不能保证培育有良好德性之人。这是因为德性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培育,因此,德育回归生活是人们对知性德育范式批判与反思的结果。第三,对德育脱离生活的批判。生活德育理论的提出,也是人们对德育实践与生活世界的剥离,使德育实践带来种种困境,德育实效低下反思的结果。第四,生活德育的提出也是人们对生活、道德、德育三者关系探寻的结论。从道德与生活的关系来看,生活对道德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从道德与人的存在关系来看,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等方式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它引导人们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来把握现实世界;从道德教育与个体道德发展规律的关系来看,道德教育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也是社会道德个体化和个体道德社会化的过程。[1]因此,道德与生活密不可分,道德源于生活,道德为了生活,学生品德是在生活世界中生成的,德性养成经由生活。第五,生活德育是当代学科综合化、道德教育情感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2]
(二)生活德育的含义
生活德育是生活德育理论的核心概念,生活德育是什么?这是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生活德育是通过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3]74“生活德育就是要让学生在热爱生活、了解生活、亲自去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德性,学会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之外的另外一个世界里去培养人的道德”。[4]生活德育是指在过程中贴近学生生活,传授与生活相关的道德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活的一种道德教育方式。[5]也有学者认为生活德育的内涵:一是对传统的无“人”的德育的矫正,使德育转向对生活个体的关注,回到人的世界,凸显儿童在个体道德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二是对传统大而空的道德教育目标模式的矫正,使德育回到对普通个体日常生活伦理世界的关注,引导个体提升个体生存的德性品质;三是针对那种脱离生活实际的灌输式的德育方式方法,力求回到生活情景之中,在儿童真实可感的生活场景之中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领略生活的伦理要求,拓展个体的价值视界。[6]48-51还有学者认为生活德育就是强调以生活为中心,积极开发利用富含价值引导功能的现实生活资源,让学生通过道德生活实践,在探究生活的意义、思考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感悟生活,领悟道德的内涵,培养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生活质量。[7]可见,生活德育是十分宽泛的概念,只是一个日常概念,还不是科学概念。
(三)对“生活”的界定
生活德育中的“生活”是什么?这也是学者们不可绕过的概念,其核心是德育在什么样的“生活”中进行。
“生活”亦称“生活世界”,这是胡塞尔首先提出的概念,他把世界分为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两大类。在胡塞尔那里,生活世界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指日常的、直觉给予的世界,即日常生活世界;二是指人们各自的实践活动领域所构成的特殊世界;三是指与人有关的一切世界。[8]然而在对“生活”的理解上,学者们的意见并不一致。例如,有人主张生活是广义的生活,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生活,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意味着道德教育溢出现代学校教育体系而向整个社会生活的回归,道德教育不仅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而且也是家庭、政府、大众传媒和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事情。[9]有人提出,所谓生活世界是指人们生活其中的现实的、具体的、通过经验能被感知到的世界。[10]也有人认为生活世界是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理性生活与道德生活的统一。[11]还有人认为,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是指回归真实的生活世界,而不是理想的生活世界;回归开放的生活世界而不是自我封闭的生活世界;回归充斥价值冲突的生活世界而不是故意掩盖矛盾冲突的生活世界。[12]如此等等,对生活含义认识并不统一,生活德育中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并没有统一而明确的答案。
(四)生活、道德、德育关系辨析
生活德育的目的是培育人的德性的生成与发展,因此,关于生活、道德、德育的关系,也是学者们不得不探索的问题。
关于生活与道德的关系,高德胜从遗传本能的视角上阐述生活和道德的关系,“虽不能说道德具有遗传性,但起码可以说通过遗传获得一些本能性情感为后天的道德学习奠定了基础”。[3]38道德是生活的构成性因素,即没有道德,人就无法生活,或者说没有道德的生活也就不再是人的生活。生活离不开道德,但道德并不是生活的全部,道德也并不参与我们的所有行为和生活,但这时道德是以隐含的方式存在的。[13]王泽应认为就生活与道德的关系而言,可以说生活需要道德、包含了道德但不等于道德,生活涉及的内容比道德要更为宽广和复杂,道德只是生活的一个方面,尽管是必须而应该的方面,但却不是一切方面。道德源于生活并充实和提升生活,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14]
李红等人从道德源于生活,道德教育根植于生活,道德教育本身是一种生活,道德教育目的也是为了生活,来说明生活与德育的关系。[15]唐汉卫从不同视角对道德、道德教育和生活的关系进行论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道德教育与生活本为一体;从逻辑的层面来看,道德与生活的关系决定了道德教育的生活化选择;从社会生活现实的视角来看,道德教育生活化是现实生活的要求;从教育价值的角度来看,生活道德教育体现了人本化的观念。[16]
笔者认为,生活是根基,生活产生道德。道德为了生活,没有脱离生活的抽象的道德,道德是生活中的道德;德育是培育人德性的活动,是传承道德的有效手段,即通过德育传承道德,使人不断提升德性,更好地过道德生活,这是人精神生活的需要。
(五)生活德育的途径探索
如何实施生活德育,这又是学者们关心的问题之一。该方面的研究更是众说纷纭。有学者提出要“更新德育理念,关注个体生活和德性发展;从学生生活出发,选择切近儿童生活实际的德育主题,创设有意义的教育情景;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关注师生平等对话;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探究、体验,促进德性品质的内在生成;在突出儿童的自我理解、自我陶冶的过程中,坚持教育者必要的价值引导,在开阔的可选择的价值空间里,提高学生的价值判断、选择能力,倡导积极的价值选择,激发学生在可能的视界中不断超越自我,追求人生更高的价值理想。”[6]48-51有人提出生活德育的途径是:首先,建立以“三德”(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主导,以“人本”(即以人为本)为主体的多层次的目标体系;其次,以理论学习、生活育成、反躬修身、情境创设、人造“育德场”等为主要形式,实现德育手段和德育模式多样化发展;最后,实施“六个结合”(即生活德育与学校德育相结合;生活德育与理论德育相结合;生活德育与文明修身相结合;生活德育与主导德育相结合;生活德育与自觉德育相结合;生活德育与情境特设相结合),推动德育生活化的持续发展。[17]也有人认为,生活德育的实施要注重真实性,增强道德教育的感召力;注重针对性,增强道德教育的吸引力;注重创造性,增强道德教育的生命力;注重实践性,增强道德教育的震撼力。[18]还有学者认为,生活是德育的根本途径。[19]
(六)对德育脱离生活的批评
生活德育的提出是伴随着对传统知性德育的批评进行的,总结学者们的研究,对德育脱离生活的批评主要是:第一,德育目标的理想化。主要是用理想主义的目光来看待德育的一切,它要培养的是那种通体为善的毫无瑕疵的人格,譬如圣人和完人。第二,德育价值的功利化。只注重德育满足社会需要的工具价值,而忽视德育满足学生主体自我完善的价值。第三,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重说教和灌输,忽视道德能力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第四,德育内容的空泛化。德育向学生传授的多是一些美丽的、空洞且华而不实的大道理,脱离学生个人的现实实际生活经验,不仅难以理解、而且很难落实到具体的行为实践中去。在案例上往往树立高大全的榜样人物来影响人,宣扬这些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英雄事迹。第五,德育的科学化。是指用对待自然界的、对待物的眼光来审视和对待具有高度人文性的德育。这样,德育就可以像数学、物理那样,传授道德知识,培养能力即可。第六,德育的成人化。[20]
三、生活德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德育概念尚需厘定
从上文所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关于生活德育是什么,学者们还没有达成共识。有的人是从特定语境给生活德育进行界定;有的人认为生活德育是一种教育方式,等等。总体来看,他们的定义都属于规定性定义和描述性定义,没有达到纲领性定义的要求,使得生活德育概念模糊化,外延不明、内涵不清。但学者们的探索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启示。第一,生活德育是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的德育。第二,生活德育是和知性德育相对的,是超越知性德育的一种新型的德育模式。第三,生活德育强调人的主体性,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体验与建构。
概念是人脑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给概念下定义,一般要遵循逻辑学上的规则,即把被定义的概念放在它最邻近的属概念里,并且指出它和同一属概念下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也叫种差)。用公式表示为:被下定义的概念=种差+邻近的属概念。依据逻辑学的规则,笔者尝试给生活德育下定义。生活德育是一种教育活动,这是没有疑义的。可见,生活德育最邻近的属概念是“教育活动”,那么,问题的关键是找出在教育活动中,生活德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的种差,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有目的的以直接影响人的德性成长”是生活德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的种差。这样,生活德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利用和创设有价值的生活场景,以直接影响人的德性发展的教育活动。总之,以有价值的生活经验为起点,力求在生活情境中开展德育,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道德规则、感悟与建构德性,过善的生活是生活德育的本质内涵,它具有整体性、主体体验性、终身性、开放性和超越性的特征,它既是一种德育理念,又是一种方法论。
(二)生活的范围和特质有待界定和价值选择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学者们对“生活”的理解也有些不同。有人认为生活是日常生活世界,有人认为生活是超验生活世界,也有人认为生活是制度生活和非制度的统一。生活世界一词来源于胡塞尔,在胡塞尔的理念中,生活世界有三重含义,其概念的提出也主要是针对科学世界而言。而我们借用这一概念主要是用来批判当前道德教育实践领域中的工具理性猖獗、精神世界迷失、人文关怀缺乏等现象。这里的“生活世界”是否与胡氏的“生活世界”完全一致,问题是要把“生活世界”中国化、本土化,其语境是学校道德教育领域,我们不能无限拓展生活的“疆域”,否则会造成对“生活世界”理解成直观、丰富、零碎、甚至是庸俗的现实的日常生活世界,也脱离学校教育这一特定语境,其结果会把生活德育变成一种“装饰”,其效果却是“有问答无对话、有活动没体验、有热闹无秩序、有形式没实质”。
生活包含了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职业劳动生活、学校教育活动生活、人际交往生活和个体独立生活等内容。生活弥散在人的一切时间中,与人的生存共始终。可见,生活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社会现象。生活既有好的也有坏的,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是一个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的现象。学校生活德育是要什么样的“生活”,学者们却忽略了这个问题,对生活范围的无限放大,同时缺乏对生活进行价值上的选择和判断,其结果会偏离了生活德育的目标,这不是我们所倡导的生活德育。笔者认为,生活应是经过遴选的有教育价值的生活,是在学校中能够反映儿童生活并指向未来社会成人的生活,是科学生活与现实生活的统一。
(三)生活德育方式亟须建构与验证
生活德育理念的确立,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进行生活德育,即生活德育模式和生活德育方法的问题。但在目前的研究中,此方面的探索是非常少的。尽管个别学者提出生活德育模式的基本结构由:引导——道德生活实践、引导——道德生活体验、引导——道德生活感悟、引导——道德生活选择几个部分构成。[21]但总体而言,我们的研究还是初步的,在实践检验方面甚至还是盲区。
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道德教育理论指导下,依据德育过程的规律而形成的德育过程中比较稳固的教育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它包括教育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育程序及其相应的策略。德育模式上秉抽象理论,下承具体实践,既是德育理论的范型化,又是具体经验的概括化。它以范式所独具的具体性、可操作性相异于一般德育理论,又以其内在的逻辑性和完整的科学性而有别于具体的德育经验,德育模式是联结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的纽带和桥梁。基于现代社会特别关注人的发展的要求,为了扭转现代德育脱离生活实际、德育实效低下的局面,以生活为基点的道德教育模式的建构,必须从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和学生品德发展规律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四)生活德育万能吗?要不要知性德育?
生活德育理论的提出,其直接原因之一是对知性德育的批判。但仔细思考此问题,我们是否又走到另一个极端。世界本然是一体的,由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需要,才做出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划分。这种划分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活,而不是推崇一个方面而取消另一个方面。如今我们把生活德育推到极致,是否科学,是否理性。有人把知性德育看成是理性教育的产物,认为教育精神世界的迷失、人文关怀的缺乏是过分理性而带来的结果,以笔者看来,并非如此,而上述现象的发生,“并不是理性发展过剧,也不是因为教育中科学化的成分太高,恰恰是科学和理性的缺失所导致的。”[22]
众所周知,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是本然统一的,因此,科学世界的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也应该是统一的。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美德有两种,即心智方面的和道德方面的。心智方面的美德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归功于教育;而道德方面的美德乃是习惯的结果。”[23]可见,亚里士多德把美德分成了可教授的和形成的两部分,即美德的知识方面是可以教授的,这方面任务的完成要依靠知性德育;德性培育是在生活中逐步形成的,这方面的任务要靠生活德育去实现。由此可见,生活德育不是万能的,知性德育也是必需的,完整的道德教育是生活德育和知性德育的统一。
(五)实施生活德育的策略有待具体化
实施生活德育,学者们提出了很多的策略。但对这些策略仔细考究,就会发现问题,他们大多是理论上的空谈,既没有实践的检验,也不具有可操作性,读完他们的许多策略和途径,我们还是不会做。例如:生活德育要坚持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的统一,注重目标的完整性;要坚持阶段目标与长远目标的统一,注重目标的层次性;坚持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注重目标的辩证性。在方法上要求道德教育以生活为依托,以学生遭遇、体验的社会性、道德性问题为切入点,立足于主体的需要,真正做到认知教育与实践活动的统一、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明示教育与暗示教育的统一。[24]再如,德育理念:以人为本,以生活为基础;德育目标:从培养“圣人”走向培养现实人,从单一目标转向多层次目标;德育内容: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突出生活性;德育过程:突出道德体验,通过生活体验理解社会道德要求;德育评价:规范化与特色化,促进学生发展。[25]还有人认为其途径是实现道德教育目的的转换,从道德认知教育走向幸福教育;重构道德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由“我教你学”的知识传授关系走向人生的引导与探讨;改革道德教育内容,超越道德知识,走向人生经验;创新道德教育方法,从传授走向对话。[26]如此等等,不像是实施生活德育的途径,倒像是贯彻生活德育理论的要求。生活德育实施策略的空泛和缺乏可操作性是与生活德育模式研究的匮乏相一致的,没有明确的生活德育模式,哪有可操作性、针对性的方法。看来生活德育不是理论研究就可以解决的,最根本的还是实践的探索和验证。
收稿日期:2009-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