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对个性化阅读中学生情感取向的调查与思考_个性化阅读论文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对个性化阅读中学生情感取向的调查与思考_个性化阅读论文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对学生个性化阅读中情感取向的调查及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生论文,取向论文,情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部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新课标明确地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尤其是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很明显,课标中的这段阅读教学建议是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倡导语文阅读教学走个性化阅读教改之路。

新课标的阅读教学建议对语文个性化阅读无疑有导航的作用。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对作品的内容和形象的感受是共性多,个性少。有些作品的内容和形象的分析或定性往往有一致的“标准感受”,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甚至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如今,鼓励、尊重、珍惜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提倡个性化阅读已经成为阅读课的重要话题,并为越来越多的老师所认可。

一、个性化阅读的理解

阅读是读者按照个人的兴趣、经验、情感倾向以及知识需求等,对一定的读物进行选择、取舍、理解、消化,以实现知识积累和满足身心愉悦的过程。中学生处于心智发展和认知上升阶段,他们虽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认知发展潜力,但由于知识结构不够稳定,所以阅读认识存在着偏差,而且是个性化的偏差。

认识学生阅读中的个性差异,对于我们进行个性化阅读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阅读中情感取向对选择文体的影响

开展个性化阅读活动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把学生的阅读视野由课本文章的精讲精练引向课内外结合的阅览室、图书馆的阅读,加大学生的阅读量,鼓励学生读书和各种报刊杂志,鼓励学生在网上阅读,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们发现:在个性化阅读中,虽然学生的阅读能力、认知水平、知识积淀和个人素养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学生的情感取向决定着学生选取的阅读材料,选取的阅读文体,影响着学生的阅读行为。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自己的需要是否相适应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情感是受人对事物的认识所制约。在个性化阅读中,学生的情感取向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选择的阅读文体。阅读中情感取向客观反映了学生对阅读文体的需求,一定程度地反映了学生的心理、精神上的需要。针对此问题,我们进行了调查、测试,即个性化阅读中的情感取向与选择阅体文体的调查。

三、调查测评的方法

此项调查分外围调查和追踪调查。外围调查以记名方式进行,涉及高三年级12个班,共计660名学生。学生的年龄在16—19岁之间,文科两个班,计120人;理科10个班,计540人。追踪调查是在外围调查的基础上,圈定追踪对象,不定时对学生选择阅读文体的趋势进行调查,分为访谈法和测评法两种形式。

1.外围调查的内容:外围调查采用问卷调查、随机调查相结合。主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如血型、气质、思维品质等;了解学生的阅读范围、习惯、目的、兴趣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推荐一篇最喜好的文章,文体、字数不限,可以是篇章,亦可为段落。文后附上推荐的理由,要求从心理、理趣、情感方面陈述。

2.追踪调查:在外围调查的基础上,确定追踪对象33名。采用访谈法和测评法进行调查。访谈法了解学生的阅读背景,包括家庭、社会背景;了解学生的阅读方式,是略读或精读;了解阅读中对文体的选择。

3.测评的内容:(1)选取了学生在阅读中常涉及的文体:散文、小小说、诗歌、议论文、社科文,测评学生在阅读时对文体的选择;(2)散文选取了三篇:《等待春天》(澜涛)、《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和《感谢生命》(李丹),引导学生去关注、珍惜、把握生命;(3)小小说选取了两篇:《吃一口自己田里的米》(杨汉光)和《书的故事》(许申高)。《书的故事》具有时代气息,告诉学生人的财富不是决定人的品位,引导学生在精神上成为有诚心、有理智的人;(4)诗歌选取了三首:两首现当代诗歌,《白桦》(叶赛宁)语言优雅,意象华美,情味浓郁。《悬崖边的树》(曾卓)发人深省,给人启迪。《秋思》(张籍)择取了生活中一细节——“行人临发又开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5)议论文选取一组人物评论——贝多芬、杰克·伦敦、居里夫人、鲁迅、杜甫、王昌龄、关汉卿、思格斯;(6)社科文选取了贴近学生生活的两篇文章——《数字电视》《唐诗的任侠精神》,引导学生关注、体验生活。

4.测评的过程。整个过程分为定时和不定时的测评方式进行:(1)定时测评:我们的材料近万字,检测的时间为60分钟,测试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喜好、期望自主取舍文体,注明第一、第二、第三、四、五时间阅读;(2)不定时测评:同一套测评卷,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谈问结合,不定时的测评。评价中采用延时评价,不早下结论,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选择阅读文体。

5.测评的对象。660名调查对象中,我们抽取其中的33人进行测评。文科生8人,理科生25人,抽样统计分析占调查对象的5%。

调查、测试结果统计如下:

顺序 第一

比例 第二 比例 第三 比例 第四

比例第五

比例

散 文 2060%

618%

1 3%

2 6% 0

/

小小说 1236% 1648%

2 6%

0

/ 0

/

社科文 0 / 515% 1030%

2 6% 0

/

议论文 0 / 412%

412%

8 24% 0

/

诗 歌 13%2 6%

8 2%

2 6% 7

21%

四、对调查测评的分析

1.从首选文体来看:60%的调查对象首选散文;其次是小小说,为36%;再次是诗歌,只有3%。学生的阅读趣味较低。

2.从第二时间选择的阅读文体来看:48%的调查对象选择的是小小说;其次是散文,占18%;依次是社科文,议论文、诗歌,分别为15%、12%和6%。

3.从第一、第二时间选择的阅读文体来看:选择散文占调查对象的78%,选择小小说达84%,依次是社科文、议论文、诗歌,分别为15%、12%和9%。

根据调查测评的信息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个性化阅读中学生的情感取向在小小说和散文,其次是社科文、议论文、诗歌。了解学生的情感取向,尊重珍惜学生的阅读感受,是指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的重要前提,也是保证个性化阅读有效性的条件。

五、情感取向的原因

1.阅读动机的分析:

了解调查对象的阅读动机,有助于针对性地引导个性化阅读,净化阅读的动机。动机是学生阅读时选择文体的推动力,是发动和维持阅读文体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反映了学生对文体的强烈渴求,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访谈中发现,大部分调查对象的学习压力较大,在阅读时想轻松轻松,不愿做深层的思考。阅读的动机影响了阅读时的文体的选择。

2.阅读文体的分析:

(1)84%的调查对象首选为小小说,说明小小说以其篇幅短小,情节引人入胜显现出优势。从选材上看,小小说选材较为生活化,多源于身边的生活内容,其中也不乏校园、家庭的素材,即使所选的材料离生活较远,这一缺陷也被迎面扑来的生活气息所掩盖。而且虽选材细小,但立意高远,以小见大,迎合了学生的需要,愉悦了学生的情感,推动了学生的阅读选择。

(2)78%的调查对象在第一、二时间选择散文,当然也有它的原因。散文对读者的吸引力,来自作者人格与心灵的坦白。散文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化的文体,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关切和共鸣,更贴近学生的心灵跳动。情感的沟通,决定了他们的选择。

总之,我们认为:教师在个性化的阅读中需注重学生在阅读中对文体的选择,更应注重了解学生的阅读的动机,情感取向。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精神上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在个性化阅读中起主导作用,个性化的阅读才能绽开绚丽的花朵。

标签:;  ;  ;  ;  ;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对个性化阅读中学生情感取向的调查与思考_个性化阅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