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的“加油”:中国石油工业战略选择述评_石油论文

21世纪中国的“加油”:中国石油工业战略选择述评_石油论文

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加油”——我国石油工业战略选择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中国论文,二十一世纪论文,石油工业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

有一位经济学家写道:“世界近50年来惊人的经济成就,是沿着一条迅速上升的直线前进的——这条直线,就是石油的消耗。”的确,在即将过去的20世纪,没有哪一种商品能像石油,与国家战略、全球政治和经济实力关系如此紧密,并成为全球风云的焦点。

我国的石油工业,满含着艰辛与豪迈,凝聚着奉献与崇高,与共和国共同壮大:40余年来,共生产原油30亿吨,累计向国家财政上缴2870亿元,相当于国家同期投资的4.1倍。从建国初期的年产12万吨到1996年的年产1.57亿吨,从“贫油国”到世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石油工业的历史跨越,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石油不仅提供了充足的能源和燃料,它还作为重要原料哺养着下游的加工业。今天,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相当比重的乙烯、合成橡胶、塑料、合成纤维、化肥等等的生产,每一样都离不开这一黑色的“金子”。而石油产品更是化身万千,使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身边五彩缤纷的物质文明中,看到石油的影子。

石油的影响是如此深切。然而,走向世纪之交,我国石油业有机遇更有挑战,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八五”以来,我国原油年增长300万吨的速度,远远不能满足消费增长的需求。当我们实施“九五”计划之时,当我们展望21世纪远景之时,我们不能不关注我国的石油工业——这一凝聚了共和国三代领导集体厚望与重托的基础工业,将怎样走向21世纪,怎样为21世纪的中国“加油”!

寻找新的可采资源,打开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是今天石油工业关注的首要问题

进入90年代,中国石油的持续稳产高产令世界瞩目。然而,走进位于北京六铺炕的中国石油大楼,你感觉不到满足与从容。1997年,这里决策者们为之殚精竭虑的课题是——勘探!

如果说,1953年毛泽东、周恩来对石油勘探的深切关怀和后来邓小平同志作出的石油战略东移的决策,为中国石油工业40年的发展铺平了道路,那么今天,中国石油工业又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关头。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周永康这样分析:一方面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急速增加;一方面是石油生产面临入不敷出的被动局面。“九五”乃至下世纪初,能不能找到充足的接替资源,将决定能不能保证石油工业立足本国持续发展。这关键中的关键,就在于勘探。

为了打开可持续发展的瓶颈,1997年春天,石油业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地质大会诊。石油业的元老、两院院士、石油勘探的资深专家和各油田的地质权威共50多人,聚首北京石油科技交流中心,和陆上石油工业的领导们一起“封闭”了27天。他们逐一对每一个含油气盆地的凹陷、背斜、隆起,对一个个地质单元“望、闻、问、切”。40多年的勘探规律在这里总结、升华,前景再次展开。大家形成一个共识:我国陆上石油资源总量为694亿吨,而探明率只有25%,潜力巨大。

经过反复分析、探讨、综合,一个分梯次勘探进军的布置逐步形成:在6个已有把握获得大储量的油气富集区,实施战略展开;对一旦有突破性发现就可影响全局的9个地区实施战略突破;对南方下扬子、藏北等3个区域积极展开初探以作长远的战略准备。

大半年过去,各地主战场捷报频传:革命老区陕甘宁盆地集中聚生的原油进一步被发现、探明,展现出美好的开采前景;环渤海地区,地下原油富集,这里像明珠一样撒落着辽河、胜利、大港、华北多个油田,地质程度较高。此次勘探大军重新集结后,探区发现9个千万吨级以上的规模储量,滩海地区也不断获得高产油气井;松辽盆地,有3个地区发现含油连片;在荒无人烟的准噶尔盆地,勘探在3个地区获得重大突破。按照目前趋势,预计今年可探明加控制15亿吨油气当量的储量,形成又一个储量增长新的高峰年。

加强勘探,近期发展如何?勘探专家高瑞祺一谈及此就很兴奋:准噶尔盆地石油资源丰富,是目前增加可采资源最现实的地方;塔里木盆地油气富集,是西北地区油气勘探的重点突破区。今后10年,吐哈盆地、焉耆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将是增加石油储量的重要地区。

我们跟随专家,把目光投向辽阔的西部,那里地下处处是宝藏。众多专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鼓舞人心的远景:随着我国勘探的重点突破,石油的又一个稳产高产高峰期将出现在2010年-2020年之间。

天然气,一个全新的经济增长点。这笔巨大宝藏的开发利用,将直接提高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质量

说起燃料,大家一定更为熟悉煤气。80年代初,天然气这种洁净的绿色能源的平均利用率,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已突破20%的时候,我国城市居民对此还知之甚少。1988年,石油部改组成国家公司时,新牌子上天然气赫然与石油并列,我国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利用由此开始。

据测算,我国最终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10.5万亿立方米。一位地质学家说得幽默:以市价一个立方米一元计算,这10.5万亿立方米,价值多少?

如何加快天然气的发展,尽快形成规模效益,使之成为我国新的能源支柱?从世界天然气历史看,当价格和市场有保障之后,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资源的勘探与管网的建设了。

实施“油气并举”方针后,我国天然气的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八五”期间探明储量相当于40年的总和,陕甘宁、四川东部和新疆地区三个天然气富集区逐渐明朗。1989年6月,陕西中部发现大气田,到目前为止,这里已发现天然气3000亿立方米。这个我国目前最大的气田——长庆气田的开发利用,成为天然气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天然气的最终利用需要管道输送。1996年3月,穿越崇山峻岭的陕京输气管线开始施工。国家把这一投资39亿元的项目列入“九五”重点工程项目。1997年8月,长庆气送入古城西安,9月,洁净的天然气进入北京,送入首都千家万户。

中国天然气权威、头发花白的中科院院士戴金星,展望这一事业时,不禁笑容满面。

我国的天然气大都贮藏在偏僻的西部,要造福于民需要穿越千山万水。在六铺炕的石油大楼里,两幅画着红线的地图让人难忘。一幅是国内天然气输送管线规划图,上面除陕京输送线外,还标示着将建设的陕西(西安)、陕银(银川)管线,四川、重庆境内的环形管线。在另一幅图上,一条红线横贯祖国东西。它西起邻国,途经新疆,穿越华中,直指长江三角洲,终止于大都会上海。它不仅标示着西气东送,也标示着我国将开始利用国外的天然气。

我们能不能逐步告别煤烟粉尘的困扰,能不能生活在一个更洁净的大气环境中?油气并举的方略,八方延伸的输气管线,正在回答这个人们普遍关心的课题。到2010年,我国的天然气产量预计将达到600亿-800亿立方米。天然气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将由现在1.7%提高到5%。天然气的输送,最终将达到西气东送、川气出川、海气登陆,并与国外入境管线对接,实现国内外资源的灵活调配。

那时,充分燃烧、不会产生煤烟的天然气,不仅将送入我国城市居民的万户千家,它还将用于发电、供热,并成为城市汽车的新动力。届时,像充分使用天然气的发达国家一样,我们不仅将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将拥有一片更为碧蓝的天空。

跨国经营,两条腿走路,是国际惯例,也是补充国内需求的必然之势

渤海湾的两个码头,记载着两个富有时代象征意义的镜头:1973年,我国第一船出口原油在大连启运;而到了1997年9月,我国第一船在境外开采的原油,运抵秦皇岛。这后一个镜头包含的内容,更为丰富,更为深刻。

对新时期石油工业的国际合作,江泽民总书记这样指示:“石油工业不走出去,不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不行,既要立足国内为主,又要积极参与开发和利用国际石油资源,要两条腿走路。”李鹏总理在谈到石油工业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时说:“利用多种资源,这是世界上的惯例,这方面很有潜力。”

也许没有一种资源像石油这样,其全球利用表现得这样充分。以美、英、法、意为代表的西方石油消费国,一直鼓励本国石油公司在海外开采石油,全球著名的壳牌公司、埃克森、雪佛龙、阿莫科等跨国大石油公司,其跨国经营生产量占到了全球原油年产量的20%;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从60年代开始就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勘探开发,目前,日本每年从海外开采的原油近4000万吨。许多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如韩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也都积极参与全球开发。

对我国而言,跨国经营是必然更是需要。1993年我国原油的进口开始大于出口。1996年,我国净进口超过1000万吨。今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石油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加,石油缺口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届时,除适度进口外,我国将采用世界通行的做法,以在国外开采的油气补充不足。

进入90年代以来,亚太、拉美、中亚、中东等地区的不少产油国,或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或不同程度地打开国门,目前全球每年都有几百个石油勘探开发的招标机会。据权威专家预测,今后15年-20年,世界油气资源市场将呈现新一轮调整和再分配,这正是我们迈向国际市场的良机。

竞争世界市场,需要优势。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具有的优势并不是资金,而是我国石油业与复杂的地质情况作斗争中形成的把地下储油“吃干榨尽”的特有技术和奋斗不息的精神境界。

1994年,我国的石油公司首次走出国门,在秘鲁接管了开发已近百年的塔拉拉油田。这个当时年产量为8万吨的老油田,通过中国技术人员3年的作业,采收率大大提高,年产目前可达到32万吨,有一口油井甚至获得了日产3000桶的高产油气流,秘鲁报纸评论这是“本世纪以来秘鲁石油界的最大新闻”。

1995年,中国国家公司进入苏丹,与马来西亚国家公司、加拿大公司和苏丹政府共同投资开发这里的油藏。我国持股40%,担任作业公司。1996年底,进入委内瑞拉,当时,全球130多家公司竞争这里的15个油田。我国通过投标拿到了两个油田,总可采储量超过1亿吨。

1997年8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又在近邻哈萨克斯坦获得两个油气田的开采权,可采储量达2.5亿吨。

预计到2000年,可以运回中国公司在海外生产的原油1200万吨以上,国外石油资源开始为国民经济“加油”。

****

石油,大地赐给人类的礼物。

石油业的过去,辉煌壮丽;石油业的未来,依然波澜壮阔。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周永康介绍本世纪末至2010年的发展目标:稳定东部,就是要稳住松辽盆地和渤海湾两个6000万吨;发展西部,就是要在西部拿到相当于一个大庆——年产5000万吨的产量;油气并举,就是天然气到2010年将实现年产500亿立方米的目标,同时通过跨国经营,在国外形成相当规模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他充满信心地说:实现了这样一个奋斗目标,到了21世纪上叶的时候,石油工业的发展能基本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油气的需求。在我国跨世纪的征途中,具有光荣传统的新中国石油工业一定要、也一定能为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油气并举,跨国经营。沿着这样一条道路,中国陆上石油工业正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标签:;  ;  ;  ;  ;  ;  ;  ;  ;  

21世纪中国的“加油”:中国石油工业战略选择述评_石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