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资源需求的增长,我国矿山开采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意外事故,并且矿山开采中意外事故的发生率也占到三分之二。尤其在进行矿山地下开采活动中,发生意外事故的几率更高。为此对矿山地下事故发生的成因、相关地质灾害以及目前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等进行详细地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一些科学有效的安全防护方法。
关键词:矿山;地下开采;安全防护
引言
经过矿山开采的长期发展,其一直就是我国资源能源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现代化发展建设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因金属矿井下作业的环境比较恶劣,矿井工作者的安全知识比较缺乏等,使得金属矿井下作业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矿山造成极大经济损失的同时,还给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等造车严重威胁。下文就对矿山井下开采安全评价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指出矿山安全现状,矿山井下安全评价指标以及矿山井下开采安全评价的开展途径,为矿山井下安全评价工作开展提供一定参考。
1矿山地下开采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影响因素分析
1.1人为因素
矿山地下开采作业时,人为因素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从一线作业人员到管理人员,其不安全行为对矿山地下安全开采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矿山地下开采中最常见的事故包括运输提升、顶板、水害以及瓦斯爆炸等几种类型的安全事故,比如矿山地下开采中的瓦斯爆炸几率较高;造成这一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多,其中人为因素造成的瓦斯爆炸事故占半数以上,其中管理失误造成的安全事故占三成以上。
1.2矿山地下开采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通常情况下,矿山开采过程中其环境条件相对比较复杂,而且作业环节特点恶劣,比如通风不足可能会导致作业人员呼吸不畅,严重时可能会出现中毒现象。同时,未对通风设施故障问题进行及时检修和处理,以致于地下开采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和问题。矿山地下开采过程中巷道较为混乱,而且不同的施工材料以及工具等到处乱放,以致于巷道变形,甚至出现安全问题。
2安全防护方法
2.1选用合理的采矿方法
采空区是地下矿山开采活动中的最大的安全隐患,工作人员由于自身因素或者机械设备开挖所致的地表下层的“空洞”现象。此“空洞”给地下矿山开采活动带来极大的安全事故隐患,进而威胁到采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对采空区容易造成损害的方式有局部塌陷、顶板塌落、顶板凸起、断层破裂等。因此,安全防护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究。选用合理的采矿方法是最基本的地下矿山安全防护方法。矿山开采实践经验及数据表明,未严格遵守采矿流程和相关规定是造成顶板塌陷,进而导致矿山意外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选用安全合理的采矿方式是保证地下矿山开采的必要前提,同时也要考虑大规模开采、提高采矿业经济效益、开采技术简单有效等诸多技术需求。对于矿山采空区,其安全治理对于采矿业的安全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治理方法包括填充法、支持法、逐渐下沉法等先进方法,尤其填充法的应用给地下矿山安全开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在进行地下矿山开采时,要全方位地对矿山安全、管理、开采工艺、经济效益等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不同的高强度、大规模的开采活动都是造成采空区顶板塌陷甚至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管理开采活动中,也要加大对每个开采流程的控制力度,严格调控并提供大量的时间和空间,为踩空区顶板的检测、井下通风、废弃物质填充等提供实施的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在地下矿山开采过程中,要建立专业检测小区,实时地对不同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的矿山踩空区进行检测,以保证踩空工作的正常进行;对于满足采空区安全标准的区域,实施封闭处理、充填废石、加固顶板及边坡等方式,更大程度地消除造成意外事故的隐患。顶板的分析和检测是开采活动的重中之重,其由于材料的多样性,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的地质特点如顶板的软硬程度不同、构造复杂程度、跨度大小等,要及时做好对于采空区的顶板检测工作,为开采提供有利条件和安全稳定的基础,便于进行开采和安全管理。
2.2增强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矿山井下开采中,针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与安全防范技能。因矿山井下生产作业环境的比较复杂多变,对工作人员进行的安全培训要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展开针对性的在岗培训活动。按照不同工作性质,区分一线工作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不同培训内容。像针对一线工作操作人员,重点培训内容是井下安全实用技能,按照不同需求进行易发事故类型的事故处理技能的传授,组织一线工作人员进行行之有效地安全演练工作。针对管理人员,则是要重点培训安全管理意识,安全防范意识的增强上,进行系统化的理论学习,以及有效的实践活动,全面增强管理层的安全风险防范责任意识,使得其能集投身于的矿山井下开采的安全防范工作中,确保矿山井下开采的安全性。
2.3优化设备结构,提高矿山井下环境条件
矿山井下作业安全评价过程在,机械设备以及作业环境都会对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威胁,为此需积极优化机械设备结构,不断提高井下开采环境条件,这有利于井下作业设施的有效运行,对于增强作业人员的身心愉悦感以及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优化机械设备结构与提高其运行效率至关重要,同时通过机械设备的整体组件有效管控来有效提高设备的运行质量和效率。在矿山井下开采安全评价时,设备管理与维护至关重要,应当及时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尽可能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以此来提升井下作业整体效能及其安全可靠性。
2.4建立严格管理制度,实现各开采环节的优化
矿山井下开采安全评价的开展,要建立出严格的管理制度,实现各开采环节的优化,充分保证工作人员的热情,避免工作人员出现惰性与劣根性情绪。在企业管理人员工作开展中,制定出合理化激励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实现企业运营成本的降低。在管理制度的建立中,要结合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关注管理对象的思想动态,进行员工奖金和项目内容技术标准,进行严格管理制度的建立,并能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行矿山井下作业个环节的有效控制。还可以按照国家改革的相关原则,构建出公开、统一的科技管理平台,是进行科技资源、科技资金以及科技项目的统筹发展,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优势,提升科研院所的研发实力,建立出大量资金的有效投入,增强创新链前端的基础研究创新能力,以及借助高校的平台与资源优势,给企业矿山开采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在实际矿山企业的安全评价工作开展中,要结合工作具体需求,引进先进的高端人才与先进评价设备,建立出一支高水平的安全评价工作团队,增强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增强企业科技创新的注重,促使矿山开采井下安全评价的有效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矿山地下开采属于高危行业,加强地下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应当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实践中应当不断建立和完善地下开采安全管理机制,强化开采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加大安全管控,这样才能为矿山地下开采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助力。
参考文献
[1]朱荣成.减少矿山井下开采粉尘危害的措施[J].世界有色金属,2018(03):66-67.
[2]齐晓龙,李九旺,田旭升.矿山井下测量常用方法及技巧[J].世界有色金属,2018(05):33-34[2018-05-14].
[3]李丹,李公章.矿山安全形势和安全管理方法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6,23(06):337.
论文作者:李晓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矿山论文; 井下论文; 地下论文; 作业论文; 顶板论文; 采空区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