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配置市场的发展与图书馆的对策_图书馆论文

图书馆配置市场的发展与图书馆的对策_图书馆论文

馆配市场的发展与图书馆之应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只要对我国的书业状况稍加留意,就会感到近年来不断升温的馆配市场热度。所谓馆配市场,就是图书销售方围绕图书馆文献采购需求配供产品和服务的场所和领域。换句话说,就是以代理商为中介,将出版社和图书馆供需双方对接起来,从而实现各方利益的一种业态。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以及公共图书馆文献购置费的逐年增加,导致图书馆文献采购量的迅速增长。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全国图书馆文献采购量年平均增长40%-60%,目前,仅中文图书采购量每年就达50亿元左右,约占中国整个图书市场年销售额的1/10,[1]如此巨大的采购需求被书业人士惊叹为“一块不断膨胀的大蛋糕”。“馆配”一词也炙手可热,成为书业的流行词汇之一。

图书馆是馆配市场的主导,关注馆配市场的发生、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其运行规律,是图书馆科学应对、搞好馆藏不可回避的课题。

1 馆配市场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的馆配市场以1990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990年以前,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购主要依赖新华书店。当时的新华书店一统天下,占据了馆配市场90%以上的份额。1990年以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图书馆得到广泛应用,到90年代末,大多数图书馆已实现业务管理的自动化和采访编目的计算机化,对书目数据提出了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而这时新华书店的传统服务模式已不能适应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新变化。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一种以图书馆资源尤其是技术资源为依托,以经营者和大部分工作人员长期从事图书馆业务工作为特色,以为图书馆馆藏建设服务,实现书目数据的共建、共知、共享为目的,以教育部门和图书馆联合体为形式的采编中心应运而生,到90年代中期,演变为以高校图书馆为主体的高校采编中心,至90年代末进入发展高峰。在这将近10年时间里,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甚至少数公共图书馆都将中文图书采购业务从新华书店转移到了这种采编中心。

从90年代中后期起,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图书馆经费的不断增加,一批具有文化底蕴的民营书商看到了图书馆市场的巨大商机,开始进军馆配市场。由于民营企业机制灵活,适应市场能力强,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形成了与新华书店、采编中心三分天下的局面。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东南沿海地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购置费的大幅度增加,加之教育部对普通高校实行教学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中设置了对生均文献保有量的要求,导致馆配市场规模急剧扩大,以民营为主体的各路图书供应商纷纷进军该市场,为抢占地盘激烈拼杀,一批进入馆配市场早、服务能力强、经营方式灵活的民营代理商最终脱颖而出,成为馆配市场的主角,对其他两种势力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新华书店丧失了仅存的一点领地,许多高校采编中心也渐渐淡出。2000年到2004年,民营代理商经历了大小公司激烈竞争,由地方性垄断到打破垄断向全国发展的过程,占据了馆配市场的大半江山,拥有60%-70%的市场份额。

从2004年开始,教材发行实行招投标使新华书店原有的市场利润进一步缩水,迫使其转而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上连锁经营的实施,使新华书店拥有了以省级书店为代表的集约化行业优势。同时,为了适应市场需要,新华书店也引入了信息技术和设备,进行现代化的物流建设,这些都为新华书店反抢馆配市场创造了条件。

聚集目前的馆配市场,完全可以用“跑马圈地”、“烽烟四起”来形容。民营代理商在相互竞争的同时,对图书馆的服务也更加精细,增值部分越来越多。如广东大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可为图书馆提供新书现采、订单选书和带领图书馆采购人员到各大书市和订货会进行外采三种服务。安徽省儒林图书有限公司在深化专业服务的同时,还致力于大型物流基地建设,在合肥和北京分别建有南北两个物流基地,合肥基地包括4000平方米的样本库和5000平方米的加工车间,北京基地规模更大,共有1.5万平方米。与“儒林”相同,不少民营代理商都极为重视采配中心的建立,如湖南弘道文化图书有限公司在长沙建立的现代化图书馆装备书现采现配中心,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新书样本品种近10万种,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所有样书均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整齐排放。位于北京的天时文化产业园占地80余亩,最大使用面积可达4.3万平方米,是目前全国民营书业规模最大的图书馆配供基地之一。[2]

新华书店凭借着传统的品牌资源以及由此而来的强大的货源组织能力、高密度的门店网络、后来居上的物流系统等优势大举进入图书馆市场。“发挥区域出版物配送中心优势,提供一站式馆配服务”是不少新华书店打出的口号。如辽宁北方出版物配送有限公司针对近两年图书馆采购需求的增长和多品种、少复本等特殊需求,充分发挥北方区域出版物配送中心优势,快速调整经营定位,在较短时间内完善了各项服务功能,以丰富的品种、方便的采选方式、先进的电子商务应用系统、自动匹配的数据查重功能、较高的品种满足率和到货准确率以及个性化的加工服务赢得了全国图书馆客户的好评,步入2007年优秀馆配商行列。上海新华发行集团设立了现场采编和网上采编两个平台,方便图书馆采购人员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同时,集团还开通了“上海新华B2B”网上服务平台,通过电子商务为各地图书馆提供一周新书、销售排行榜、远程添货等服务。可以说,就规模和实力而言,现在的新华书店已具备了同国内任何一家图书馆专业供应商相抗衡、竞争的实力和能力。

在民营代理商和新华书店之外,一些出版社尤其是出书品类适合图书馆需要的科技类、高校类出版社也开始涉足馆配市场,使本就热闹的馆配市场再度升温。最早进入这一领域的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03年1月成立直销中心,搭建起了主要面对高校图书馆的销售平台,到2007年,销售额已接近1亿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2003年成立外版部,之后的几年里,馆配销售额均以25%-30%的速度递增。另外,很多出版社虽然不直接经营馆配业务,但是也加强了对馆配商的服务与扶持力度,主要是加快了对馆配商的信息传递和提供相关业务培训等,以间接方式参与馆配市场的竞争。

2 现采会:馆配市场的一大亮点

2008年新年伊始,作为一年一度图书出版发行风向标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于1月8日至11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本届北京图书订货会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展位总数达1912个,630个参展单位带来了12万余种新书,其中有2008年出版的新书4万种,MARC分编数据17万条,成交额达21.3亿元。作为订货会特色之一的“全国图书馆新书现货看样采购会”实现采购额6500万元。[3]

现采会的优点是实物采购,迅速、直观,采访人员直接在现场根据图书内容的质量和专业层次决定取舍,可购到通过预订方式收集不到的图书,还可对因各种原因漏订或预订时复本不足的图书予以补充。特别是对于平时不容易见到的自办发行图书,现采是一种很好的获得途径。目前,现采已成为除预订之外图书馆文献采购的另一种重要方式。据资料显示,2005年全国图书现采量已达到全国图书馆总装备量的近40%,[4]虽然笔者未找到2006年和2007年的相关数据,但这个比例有所上升则是必然的。

现采会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2003年。2003年10月12日-24日,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与新华书店总店共同主办的“2003首届全国图书馆新书展示订货会”在广州、佛山两地同时举办,创立了全国图书馆新书展示订货会模式。之后的2004年10月和2005年10月,“第二届全国图书馆新书展示订货会”和“第三届全国图书馆新书展示订货会暨首届全国图书馆京版新书展示订货会”均在北京举办。正是在三届全国图书馆新书展示订货会的示范效应带动下,2006年5月,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和深圳发行集团联合在第二届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会上首次设立全国图书馆看样采购会,全国400多家出版社携6-8万个新书品种参会,吸引了全国近千家图书馆到场采购。[5]

也是凭着与中国图书馆学会几度合作的经验,2007年,新华书店总店在1月举办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首次独家承办“全国图书馆现货看样采购会”。采购会开幕第一天,就吸引了全国千余家图书馆前来采购,成交码洋4900万元。[6]4月在重庆举办的第十七届全国书市虽没有设立专门的图书馆现采会专场,但主办者仍遍邀全国图书馆参会现采,力求将全国书市打造成图书馆采购的最大平台。

至于由各级各类民营书商或新华书店在全国各地组织举办的图书馆现采会更是让人目不暇接。据有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国各地基本每月都会有一到两个或大或小的图书馆现采会举办。[7]2007年,在北京图书订货会和第十七届全国书市的影响下,各地举办的现采会虽然频率趋于减少,但从7月下旬人民出版社发行联合体和武汉三新书业有限公司联合在呼和浩特举办的“人民出版社发行联合体首届图书馆馆配及重点图书推介会”与辽宁新华发行集团北方出版物配送中心组织的图采会时间、地点冲突,以及9月中旬由湖北省新闻出版管理局等机构在武汉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地方版图采会订货会与河南省新华书店2007年秋季图书订货会暨图书馆现场采购会发生时间撞车便可看出现采会依然火热的程度。

据业内人士预测,随着本轮高校评估工作的结束,从2008年开始,由高校评估引发的馆藏市场“井喷”势头将回落25%左右,使馆配市场进入一个发展平台期。随着需求总量的减少和利润空间的缩小,很多中小馆配商将退出图采会这一市场,图采会的热效应也会进一步降低,但仍会“余热”一段时间。届时,图采会可能呈现出两极走向:全国性图采会追求大规模、全品种,而小规模的图采会则更加注重鲜明的主题和专业性。[8]

3 馆配市场热闹背后的问题

持续不减的热力一方面制造着馆配市场的繁荣景象,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不利于整个书业市场的健康发展,也给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

3.1 非理性无序竞争

随着市场的不断升温,竞争的加剧,馆配市场不可避免地显现出了无序化和非理性。据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物发行管理司2007年的统计调查数据,目前全国出版物发行企业有12.4078万家,其中国有新华书店3100家,出版社自办发行机构1900家,文化教育出版社将近2万家,中外合资企业50余家,其余近10万家均为民营图书发行企业。[9]如此众多的发行企业要抢夺同一块蛋糕,使出浑身解数互相拼杀,进行恶性竞争就成为必然,特别是原来一直活跃的民营企业面对日益集团化和市场化的新华书店体系时,转而成了市场中的弱势,不得不在夹缝中生存。在这种情况下,70折进货、72折中标的恶标屡见不鲜;销售码洋屡创新高而实际利润则每况愈下;盲目进行规模扩张,投资建立庞大的样书展示基地或者现采基地,导致财务状况频频告急,以致资金链出现断裂,等等。这些都是市场非理性竞争带来的直接后果。另外,由于市场竞争的残酷,大部分图书发行企业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在市场打拼方面,影响了对企业内部的规范管理、专业人才的引进和职工队伍的稳定等软实力的打造,以致书目信息不畅、数据不规范、图书到货率低等成了对图书馆服务中的普遍问题。无序化和非理性一方面加剧了书业市场的动荡和洗牌,另一方面使馆配服务水平长期停留于简单的组织货源、中介代理、图书配送等低层次,无暇顾及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在提高素质基础上对图书馆行业发展趋势、专业规范对馆配服务的内在要求的深入研究和把握。

3.2 同质化现象严重

伴随图采会扎堆出现的,一是产品的严重同质化,二是组织形式的千篇一律。产品的同质化表现在不同的图采会往往拥有大致相同的货源,其中大多是各出版社出版的适合大众阅读的畅销书和常销书,但馆藏图书和大众阅读品种毕竟不同,对高校图书馆来说更是如此。致使图书馆采购人员疲于在不同的图采会之间串场,但还是面临着适合馆藏的图书见不到或不多见,不宜馆藏的图书却充斥展会的局面。至于那些短版学术书、政府出版物、地方文献、族谱等适合图书馆收藏的文献更是难觅其踪。与此同时,在组织形式上,所有的图采会都追求大规模和全品种,动辄遍邀全国的图书馆参会,并以十几万个品种来满足所有参会图书馆的需求,其结果是投入了很大的办会成本,但很多时候有效销售并不理想,造成了行业成本的巨大浪费。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图采会的订货功能明显萎缩,变成了大家聚在一起展示形象、交流信息的平台,但这种相聚是以人力和财力的无谓浪费为代价的,以致许多馆配商和出版社人员在参加完图采会后,发出了“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成交利润还不够支付差旅费”的抱怨。

3.3 书目数据不规范

有业内人士指出,以目前馆配商的技术服务能力,比图书馆的要求至少落后三年,其中的一大表现就是馆配商数据的不规范与图书馆统一数据间的差距。[10]由此可见,数据不规范已成为目前制约馆配商服务图书馆的较大技术障碍,并由此给图书馆采编业务工作造成了许多实际上的不利影响。以笔者所在的陕西省图书馆为例,陕西省图书馆近几年主要通过陕西省外文书店、陕西嘉汇汉唐图书发行有限责任公司、陕西万邦图书城有限公司进购图书,这几家馆配商提供书目数据的情况各不相同,外文书店提供的数据大多为编目中心的下载数据,较为规范;万邦图书城只提供20%-30%的编目中心下载数据,其余70%的图书干脆没有数据,需要图书馆自建;而嘉汇汉唐公司提供的数据完全为自建数据,质量较差,分类、主题词、MARC格式等均不够规范,给图书馆编目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麻烦,由于大部分数据根本无法参考,编目人员不得不另建或下载数据,从而使这些数据变得可有可无。

提供标准的书目数据是对馆配商内功的考验,但目前许多馆配商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从编目中心下载的数据虽然较为规范,但是会增加成本,自建的数据成本虽小,但由于工作人员没有或很少受过专业培训,所建数据极不规范,只会令图书馆编目人员头疼。而这也是馆配商尤其是民营馆配商软实力普遍不高的主要表现之一。

4 图书馆始终是馆配市场的主导者

纵观馆配市场的冷暖和馆配商的沉浮,其实最终都受制于图书馆需求强弱和专业化发展水平的影响。因此,图书馆要变馆配市场的被动参与者为积极主导者,以充分实现自己的行业诉求。

4.1 及时跟进新的采购方式,分散对馆配商的依赖

如果说过去凭借社科新书目、科技新书目等纸质书目订购图书是图书馆采购的第一阶段的话,那么,目前的现场看样订货与纸质书目订货、网上可供书目订货相结合的方式则为第二阶段。由于图书馆订货会一般不外乎纯样书模式、备货模式和样书与备货相结合的模式,不仅大大增强了采购的直观性,还使缩短图书到馆周期和提高图书到馆率成为现实,加之现代查重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跟进,为现货采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使现采上升为图书馆文献采购方式的首选,目前占到了大型图书馆整个中文图书采购的70%左右,其余30%是通过书目预订和网上可供书目订购等方式获得的。比之在第一采购阶段,图书馆将订单发出后即陷入长时间被动等待的局面,在这一阶段,图书馆对馆配商的依赖相对减小,有了更多的支配权,这不仅表现在对图书内容的取舍上,还要求馆配商提供许多附加服务,如及时、便捷、全面的出版信息,相互配套的标准书目数据以及一些前期加工如贴磁针、加盖馆藏章等。

在网络技术进一步成熟的情况下,将来还可能出现网上图采会,那将是图书馆采购的第三阶段。那时,采访人员不用奔波劳顿,坐在办公室就可完成大部分的图书订购工作,不但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对整个采购过程的控制力也会进一步增强。

图书馆需求的变化不断引领着馆配市场的发展,反过来,馆配市场的发展又改变着图书馆的采购方式。在这种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图书馆只有及时跟进新的采购方式,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分散对馆配商的被动依赖,才能超越来自馆配市场的某些牵绊,始终处于领跑者的地位。

4.2 看重馆配商的服务质量,不唯折扣是论

随着图书馆文献采购招标工作的不断深入,对馆配商的评估越来越多地引起了有关各方的重视,为图书馆选择馆配商提供了重要依据。一般来说,管理能力、声誉和实践经验、采访服务质量是图书馆选择馆配商的三个重要方面。管理能力包括馆配商所能接受的采购方式,对图书馆的纲目购书、预订购书、现货采购三种方式带来的图书重复采购问题的预防能力;与绝大多数出版社有供书合作,并对重要出版社的图书有绝对的供货能力;在短时间内适应图书馆新的配送要求的能力;为图书馆查漏补缺的能力;提供各类数据的能力;网站书目数据更新的速度和使用的便捷程度;对所供文献的编目加工能力;允许图书馆退书的程度以及企业文化、员工素质及工作能力等。[11]声誉和实践经验是指馆配商在馆配市场的信誉度和从事馆配业务的经验积累。采访服务质量则主要涉及书目信息的标准化和完整度,书目数据的覆盖率与时效性,到书率、到书时间等配送质量,发票和清单的准确性,到书时无污损、破损、盗版,还包括馆配商对无法到货图书的及时告知等。由此可见,对馆配商的选择是一个综合体系的运用。但在实践中,不少图书馆为了在短期内实现评估达标,既不注重图书质量,也不看重馆配商的综合实力,一味强调低折扣,许多馆配商往往在竞标会上以低折扣中标就是明证。在微利经营甚至无利可图的情况下,馆配商只好在服务质量上大打折扣。不注重图书质量造成了大量购书款的浪费,不看重馆配商的实力又为图书到馆周期长、到馆率低、不配供书目数据或数据质量不高埋下了隐患。因此,图书馆在选择馆配商时一定要有长远眼光,首先要看其服务质量,其次才是折扣率。

4.3 供需互动,在合作中与馆配商共赢

2007年3月26日,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浙江大学图书馆、浙江图书馆举办了“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研讨会”,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图书馆如何进行文献资源采购与配供商评估、出版物采访数据分析、书店图书馆合作双赢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这是否预示着馆配市场的理性时代正在来临,笔者不敢妄下结论,但这种从盲目跟进到理性研判的转变、从一厢情愿地提供不对称服务到供需双方面对面探讨问题,至少说明了馆配市场已开始出现整体合作的态势,尤其是馆配商为摆脱单纯提供服务的初级阶段,进入在深入了解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发展趋势和图书馆采访工作流程基础上提供更具针对性服务新阶段的努力,更是馆配市场日益走向成熟的象征。

从图书馆方面来看,馆配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深入运用,使图书馆的采编工作职能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是由过去承担全部的分编加工工作转变为以对馆配商分编工作的监督、验收、检查、考核为主。这就要求图书馆主动与馆配商合作,将自己的行业理念、发展趋势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标准的运用与对馆配商的具体业务要求通过报告会、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专业培训班等形式赋予馆配商,使馆配商从只提供相关服务的供应商转变为图书馆馆藏建设的真正参与者。

收稿日期:2008-03-04

标签:;  ;  ;  

图书馆配置市场的发展与图书馆的对策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