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轴发展--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布局_增长极论文

点轴发展--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布局_增长极论文

点轴开发——西部开发形势下的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布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疆论文,固定资产投资论文,布局论文,西部开发论文,形势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宏伟战略的实施,西部各地区一跃从第三梯队转变为开发的前沿阵地,如何选择新疆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如何安排新疆的固定资产投资布局,也因此而具有了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区域经济发展投资布局战略模式的选择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均衡是相对的,非均衡则是绝对的,任何国家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受到从不平衡到相对平衡,从无序到有序的历史渐进过程这一客观规律的制约。以纳克斯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曾提出要摆脱相对落后而形成的“贫困恶性循环”,只能实行均衡增长战略,即在整个工业或经济系统内的各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通过部门间相互提供投入和投资引诱,实现各部门的全面增长。而这种以公平为归宿、生产力在地域上均匀布局的均衡发展模式已为国内外的区域发展实践证明是有缺陷的,以牺牲投资效益来换取区域间均衡发展的“撒胡椒面”式的投资分配方式代价沉重,新疆在这方面的教训也是深刻的。针对均衡增长的缺陷,以赫希曼为首的非均衡论者提出,在落后地区应实行非均衡的增长。非均衡发展理论强调:由于不发达地区缺乏产业和地域全面增长的资本及其它资源,均衡发展成本高昂,有限的资金等各种生产要素只能集中和有选择地向某些部门、地区倾斜,其它部门和地区则利用产业间、区域间的“前后向及旁侧联系效应”和区域增长极的“扩散效应”逐步得以发展,使整体发展速度快于均衡发展战略下的发展速度。纵观各国工业化高潮时期的成功发展和落后地区的开发建设,都经历了从非均衡到相对均衡的漫长过程。我国解放后前30年均衡发展模式的低效率和改革开放20年来实施梯度推移的非均衡发展模式所取得的成就形成了鲜明对比,再次说明了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巨大活力及其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作用。

从资源空间配置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开发无非是在效率目标(或增长目标)与公平目标(或缩小地区差距)间的抉择和协调。其实,效率与公平间是对立统一关系,是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一般会带来地区差距的扩大,或者说,非均衡过程是实现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必要条件;而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均衡过程即地区差距的缩小同样是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必要条件。而这恰是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的增长与均衡间倒"U"型相关规律的体现。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增长极开发模式、点轴开发模式和网络开发模式的应用和依次更替,是借助点、轴、面的空间组织形式,完成由单点开发,然后由点及线,以线带面的产业体系在空间和地域上展开与配置的过程,这也恰好反映了区域经济由非均衡向相对均衡的演进历程。

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新疆的投资布局应当运用非均衡发展理论,顺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对部分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地点、地带、产业或项目实施密集投资、重点突破,将有限的发展资金、技术、智力等生产要素遵循“效率优先”原则投向国民经济的关键环节,应是西部地区首要选择。但是,单纯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又难免存在因过度倾斜而造成的产业和空间上的二元结构的缺陷。因而,在“效率优先”的同时,必须“兼顾公平”,将重点论与协同论有机结合,把区域增长和产业增长有机结合,以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作为未来一定时期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投资布局的战略选择。

二、新疆投资布局的点轴开发模式

一般而言,在经济发展或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其所采取的区域开发模式也不相同。在经济发展落后或者工业化的初期阶段,一般采用增长极开发模式;在经济发展已有一定基础或者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一般采用点轴开发模式;而在经济发展基础较好或者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则通常采用网络开发模式。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开发模式的延伸,也是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为出发点的。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过程看,产业,特别是工业一般先集中于少数点,即增长极(这些点既可以是一个城镇,也可以是由多个城镇所组成的群体),随着经济的发展,增长点逐渐增多,点和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换的需要,运用交通线路以及动力供应线、水资源供应线等相互连接起来,形成轴线。这些轴线,首先主要是为工业点服务的,但轴线一经形成,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吸引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聚集,并产生新的点。点轴贯穿,进而形成了点轴系统。由于轴线是以不同等级的中心点为基础的,相应地就会形成不同等级的点轴系统,经济布局如何展开,就是正确地确定点轴的开发顺序。点轴开发模式的基本思路为:首先在一定区域内,选择若干条件较好、潜力较大的重要交通干线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其次,确定各发展轴上重点发展的中心城镇(增长极),及其发展方向和功能。最后,确定中心城镇(增长极)和发展轴的等级体系,优先重点开发条件最好、潜力最大的一级轴线,然后逐步扩展到级别较低的二级开发轴线、三级开发轴线。选择重点开发轴线,还应该注意选择能带动广大腹地,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轴线,否则,区域经济的发展将局限在轴线两侧地区,广大腹地仍将处于落后状态。与增长极开发模式不同,点轴开发模式是一种地带开发,它对地区经济发展和布局展开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单纯的增长极开发模式。

新疆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加速发展的客观要求决定了新疆的投资布局应当采用点轴开发模式,新疆“十五”计划纲要中提出“率先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恰好与本文的思路相吻合,即运用点轴开发模式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作为一级轴线进行重点开发。天山北坡经济带,东起乌鲁木齐,西至乌苏和克拉玛依,包括了乌鲁木齐市、昌吉州四市县(米泉、昌吉、呼图壁、玛纳斯)、石河子、沙湾、乌苏、奎屯、独山子、克拉玛依、农六师、农七师、农八师、乌管局等。之所以优先推出天山北坡经济带也是由于它具备了一级轴线的要求,不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城镇密集、自然资源丰富,而且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较为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经济基础好,发展潜力大,这一区域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疆的比重超过40%,是新疆整个经济结构的核心部分,已经具备了加速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全疆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地带。通过突出重点,扶优扶强,率先发展基础较好的天山北坡经济带,辐射带动全疆经济发展。天山北坡这一点轴系统的开发应当以乌鲁木齐及其卫星城(昌吉市和米泉市)为重点开发的增长极,以兰新铁路和312国道为轴。乌鲁木齐作为全疆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交通中心和西部乃至中亚地区的重要城市,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惟一的中心城市地位无可替代。因此,乌鲁木齐地区的投资建设又将是天山北坡经济带的重中之重,必须要对其进行高起点规划,强化其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要率先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通过完善投资的软硬环境,尤其是加大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城镇体系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步伐;通过抓住产业结构升级的机会,提高产业的层次和技术含量,培育特色产业,使之成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基础完善、开放度高、结构合理的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经济区域。

笔者认为:新疆除了天山北坡经济带这个一级轴线之外,还可以有等级较低的二级和三级轴线。可以设想的二级轴线有:北疆铁路奎屯—乌苏—阿拉山口段和南疆铁路吐鲁番—喀什段的两侧地带。奎屯—乌苏—阿拉山口轴线上,奎屯和乌苏作为天山北坡经济带末端的增长极,已具备了一定的辐射带动功能,尤其是奎屯市,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四通八达,而且近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日趋良好的基础使得奎屯有望成为除乌鲁木齐这一全疆中心之外的次级北疆中心城市。因此,可以以奎屯市作为奎屯—乌苏—阿拉山口沿线地带的中心增长极,以此带动这一地带的经济发展,借此充分发挥博乐和伊宁第二亚欧大陆桥“桥头堡”的优势,从而使第二亚欧大陆桥新疆段沿线地带得以全线贯通和发展。南疆铁路吐鲁番—喀什轴线上,库尔勒、阿克苏和喀什将是南疆铁路沿线地带的增长极,以库尔勒市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实力使其有资格作为次级南疆中心城市,充当南疆铁路沿线地带的中心增长极和广大南疆地区接受天山北坡经济带,尤其是乌鲁木齐辐射的接力站或传导中枢,起到承北启南的重要作用。南疆铁路轴线末端——喀什的未来寄希望于已列入远景规划的喀什—和田—青海格尔木的青新铁路的建成通车和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这一跨国铁路的贯通,若如此,喀什将成为面向中亚(西亚)、欧洲对外开放的另一个“桥头堡”和商贸中心。三级轴线可以是一些除一、二级轴线(含铁路和公路)之外的其它重要的公路或设想中的铁路支线沿线地带,以沿线地带上的重要城市作为三级增长极。就北疆而言,可以设想修建北疆铁路支线:奎屯—克拉玛依—阿勒泰、克拉玛依—塔城和精河—伊宁—霍尔果斯段。

优先推出天山北坡经济带并不意味着其它地区可以观望、等待、消极发展,西部大开发中各地区都要从本地实际出发,贯彻扶优扶强的原则,进一步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找准突破口,把区域增长与产业增长、农业结构调整与工业结构调整、区域融合发展与产业布局调整有机结合起来,率先发展条件好的区域、产业和产品,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重点开发地州所在中心城市,尽快形成能带动和辐射本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对于贫困地区应当走开发式扶贫道路,通过采取改善其基础设施条件在内的综合措施,增强其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区域开发和投资布局中遵循效率优先原则的同时,要兼顾公平,即对于缺乏自我发展能力的区域或是受极化效应过久而尚未被扩散效应波及,从而造成资源损失的区域进行一定的补偿。发展融合型经济应当是未来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和投资布局的一个重要方向,要淡化行政区域界限、兵地界限和所有制界限,强化区域经济大发展观念,即打破条块分割、所有制分割、兵地分割、工农分割、城乡分割和中央与地方企业界限,互相依托、统筹规划、各展所长、融合发展。

三、未来新疆的产业投资布局

产业的重点开发也影响到区域的重点开发,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规划中也有重点发展的产业和次要发展的产业之分,每一种产业最终都要具体落实到地域空间,产业的重点就相应地转化为区域的重点。因而,对产业的重点发展,即对产业所在区域的重点开发,各种不同产业、行业的投资分别在不同区域的空间分布也就构成了产业投资布局。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我们调整战略思维,重新审视自身的资源优势及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仅仅依赖比较优势是不够的,比较优势必须通过竞争优势方得以实现。为了培育地区经济的产业竞争力,则必须实现从资源开发导向转变为市场开拓导向的重要战略性转变,这不仅对新疆如此,而且对新疆区域内的产业投资布局也是如此,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共同决定了地区优势产业的发展,而区域重点产业的选择应尊重市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沿用过去的计划思维,过多依据一系列“理想产业标准”(如高关联度、高技术、高收入弹性等),导致地区经济结构中“主导产业”不主导、“支柱产业”非支柱的现实。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经济,促进各具特色的地区经济崛起正是未来新疆产业投资布局的归宿所在。当然,发挥地区优势并非是仅就优势论优势的一种片面发展道路,而应当是以地区优势为核心,并围绕这一核心进行系统开发、综合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区域投资布局效益的提高。

产业投资布局也应当突出重点、扶优扶强,对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经济带实施地域和产业重点倾斜战略,加强联合和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含量,积极推进优势资源的开发和深度加工,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石油天然气化学工业、农业产业化、特色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全国最大的优质棉、优质纱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基地、番茄酱及其制品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畜产品基地,着力发展以信息、金融、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加强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天山北坡经济带以外的外围准发达地区和边远欠发达地区,应当根据各地的优势资源和产业特点,贯彻扶优扶强原则,寻求自身的突破口,在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的基础上,发展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加工项目,改变以出卖“原材料”为主的竞争劣势地位,边远欠发达地区则实施开发式扶贫,充分利用其边境贸易和口岸优势,有规划地建立出口加工区、边贸特区、边民互市区等,还可以进行自由贸易区(保税区)的试点(如在阿拉山口等边境城市及口岸),扩大口岸区的综合功能,吸引众多的国内外投资者前往投资。对于像克拉玛依这样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则要为应对未来因资源枯竭而带来的衰退,尽早做好调整和规划,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打破其产业结构单一的状况,培育和发挥其资源以外的新优势,从而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  ;  ;  ;  ;  ;  ;  ;  

点轴发展--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布局_增长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