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的一点感悟
陈敏华 福建省尤溪县第五中学 365100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意思是说反复朗读能领会文章的旨意,强调了读的作用及其重要意义。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没有文言语感,文字生疏,也没有停顿断句常识。要学好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读”摆在首位,在教学中要突出朗读教学。以下就是我对文言文教学的一点感悟:
一、课前:“读”字当先,激发兴趣
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该“授人以渔”,教学方法,让学生受益。传统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采用“满堂灌”,是教师逐字逐句的翻译,对号入座,学生则一字一句地记录下来,并没有理解其中的含义,也使得文言文教学枯燥乏味,根本谈不上语感、意境,其结果是事倍功半。
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是为启蒙,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要学好文言文,必须把“读”字放在首位。读法有多种,如默读、吟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不一而足,但我认为在课前,教师的范读是最为重要的。
因为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跟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范读,对特殊字词加以强调,以加深学生的记忆。
范读就是要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
1.读音——注意异读和轻读。
(1)异读包括通假异读、古音异读和破音异读三种情况,如“河曲智叟亡(wú)以应”,“孰为汝多知(zhì)乎”(通假异读)。
(2)文言虚词通常轻读(否定副词“不”、转折连词“而”等则要重读)。
2.停顿。
朗读时可以从语音和意义两方面来停顿,总的原则是不能读破。
(1)句首语气词、“发语词”和关联词后面应稍作停顿。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故/天将降大仁/于斯人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如:“可/以一战”。
(3)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来停顿,使语意更明显。如主语和谓语之间有停顿:“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读。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如:“其一犬/坐于前”(应为“其一/犬坐/于前”)。
3.语气。
朗读时一般按句末标点符号和语气词,读出句子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如《醉翁亭记》中“环滁皆山也”表陈述语气;“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表肯定判断语气;“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感叹语气。
教师只要在这三方面做好了范读,带给学生美的感受,学生就会激起学习课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这样的兴趣就为课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课堂:“读”字贯穿,促进理解
文言文的学习离不开学生对篇章文意的疏通。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疏通文意主要是靠教师逐字逐句的解释,这样的方法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而在课堂中让学生充分朗读却能很好地改善这一不足。
1.以朗读的方式入手,让学生感受文中的山水风光之美。如郦道元的《三峡》, 让学生初步感知了三峡风光后,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三峡的美,就必须通过学生的读才能很好地理解和感受。三峡山的“雄伟连绵”之美,三峡水的“奔放猛急”之美,三峡春冬之景的美,都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和感受。
2.以朗读的方式入手,体会人物语气,把握人物情感,进而揭示文章主旨。《为学》中最鲜明的人物形象是两个和尚,穷和尚和富和尚。两者对话精练,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却是十分鲜明。富和尚“子何恃而往?”、“子何恃而往!”两句值得细细地体会,可谓字字句句见分晓;而穷和尚一句“一瓶一钵足矣”也昭示了自信敢为的形象。从朗读的语气出发,把握人物的情感,进而我们不难得出立志去为、立志不为的差别,也就自然明白了事在人为的道理。《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亦可以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来感受秦王的傲慢骄横和唐雎的有胆有识等不同的性格特征。
三、课后:以“读”促背,落实基础
首先,文言文的学习离不开常用字词意思等基础知识的积累,而如果只靠死记硬背而忽略整个句子或整篇文章的字词的意思,这样的学习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字词的意思,还是要靠学生的读,以读促背,落实基础,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文章字词的意思,做到活学活用。
其次,文言文的学习离不开学生对经典篇目的诵读积累。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背是读的升华,背诵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快对知识的消化,培养感悟语言的能力,同时又是语言积累的重要手段。《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把文言文的背诵提到了突出的位置,明确指出“中学生应该能够诵读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并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文章的诵读是日渐被现代语文教育者注意的传统教学法。大声朗读、熟读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通过朗诵,可以培养学生语感。
论文作者:陈敏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5月总第2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
标签:文言文论文; 学生论文; 异读论文; 停顿论文; 语气论文; 太守论文; 语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5月总第24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