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困境及其实践论阐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践论论文,本体论论文,思维方式论文,困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在古希腊哲学最初的发展时期,人们有着共同的思维前提,即“无中不能生有”,为避免思维陷入虚无,必须寻找绝对确定的存在作为保证思维确定性的根基。在寻求世界存在根基的过程中,哲学家们感性认识所面对的经验存在都具有暂时性和变化性的特征,“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它散而又聚,合而又分,”(注: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3页。)必须超越变动不居的感性世界才能为思维寻找到确定的根基,因而哲学家们设想在经验世界的背后还有某种终 极的存在作为感性世界存在的基础,即独立自存的、不动变的、自因的存在。
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本原”的观点表达了哲学家不满足于经验世界的变动不居,开始把世界本原作为哲学追求的目标,为人的思维和生活寻找稳定不变的根基。泰勒斯的 问题是没有脱离具体的感性物质的束缚,把世界的本原理解为感性的本原,而此后哲学 家们所提出的“数”、“气”、“火”等本原仍然是感性的本原,这一特点到巴门尼德 哲学才开始有所改观。巴门尼德提出的“存在”概念使哲学思维开始摆脱感性物质的束 缚,达到“不用想象某种真实的事物而能够真实地想象”的思维水平(注:《马克思恩 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页,第19页。)。巴门尼德是在统一 的世界中寻找思维的确定出发点。此后,柏拉图哲学提出“理念”概念,开始有意识地对世界进行分化,把原本统一的世界二分为可见的感性世界和可知的理念世界,把感性世界斥为不真实的虚幻世界,认为感性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把理念作为解释感性世界的原因和根据,用抽象的“理念”范畴表达人们对永恒确定的本体世界的向往,实现哲学思维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飞跃,表达了哲学对超经验的无条件的本体的理性追求,确立了本体论的哲学传统。
本体论哲学的产生历程表明,“人类的思想不是从抽象开始,而是从具体开始,因此,初期的哲学家最早探讨的问题还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具体的变化的万物,即探讨万物的本原的问题”。(注:汪子嵩、范明生等:《希腊哲学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46页。)哲学家们在本体论意义上把世界二分为现象世界和本体世界,就是不满足于感性世界的变化性和暂时性,试图寻找永恒存在的本体世界,即寻找作为现象世界产生存在的最终根源,为人的思维和生活寻找确定的根基。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体论的产生不是感性认识的产物,而是理性因果推理的思维产物,表现出超验性、完满性的特征,它从因果规律的角度为现象世界的生灭变化提供终极原因和根据。为此,如何解释感性现象世界的生灭变化,沟通感性现象世界和理性本体世界,实现二者的重新统一就成为本体论哲学的主题。
由于当时的思维水平的局限,理念论的提出只能是柏拉图的天才猜测,而不是逻辑思维的产物,他一直不能对理念论进行理性的说明和逻辑论证,所以在面对别人的责难时,柏拉图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理念论乃是为了解释感性世界的运动变化而作出的理论假设。为此,柏拉图一直在思考如何重新统一被哲学分化的世界,在本体和现象的重新统一中证明自己的“理念”的真理性。理念论哲学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柏拉图哲学的理论困境,“理念”作为感性世界的对立物,已经与感性世界相脱离,是人的经验无法确证的抽象存在。柏拉图所提出的分有说和模仿说都无法合理地解释感性世界的生灭变化,在解释感性世界生灭变化的时候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理论困难。柏拉图提出理念论的目的是为 了在分化世界的基础上确立一个不动变的、永恒存在的本体世界,最终却导致了感性世 界和本体世界、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的绝对对立,理念作为不动变的本体世界变成了永 远无法达到的彼岸世界。
亚里士多德认为:“初期的哲学家大都认为万物惟一的原理就在物质本性。万物始所从来,与其终所从入者,其属性变化不已,而本体常如,他们因而称之为元素,并以元素为万物的原理。”(注: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7页。)这种本体论观点提供了本体论存在的必要条件,作为理论的天才的猜测值得尊敬,但其思维方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因为本体论哲学的研究方式不应该建立在直观猜测的基础上,而应该从形式逻辑的概念推理出发,探讨本体论哲学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以理性的逻辑思维进行本体论研究。
从形式逻辑的概念推理出发,本体作为世界产生的本原和存在的基础,必须能够解释经验世界的产生和变化的原因,为此,本体自身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本体作为原因的存在,必须为感性世界的生成和存在提供确定的基础,即构成感性存在的基本要素。其次,本体作为原因的存在,还要提供感性世界生灭变化的动力原则,解释感性世界万物如何产生和灭亡的。总的来说,亚里士多德本体论的贡献在于创立了理性的形式逻辑的思维方法,确立了保证本体论思维正确进行的思维规则,但他未能正确理解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在论述本体解释现象的过程中经常陷入混乱。在《范畴篇》中把个别存在作为第一本体,认为“实体,就其最真正的、第一性的、最确定的意义而言,乃是那既不可以用来述说一个主体,又不存在于一个主体里面的东西,例如某一个个别的人或某匹马”(注:亚里士多德著,方书春译:《范畴篇》,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2页。)。在《形而上学》中又认为纯形式是事物产生的动力,是导致感性现象世界产生和变化的能动因素,它决定事物的生成和变化。亚里士多德在论述本体是何种存在的过程中陷入混乱,未能实现本体的两个必要条件的统一,导致早期和后期本体论具有各自的片面性。
古代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在对世界本原的探讨中实现了本体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分化,以还原论的思维方式超越感性的经验世界,把抽象的本体作为哲学追求的终极目标,为人的思维和生活提供了确定的根基。这个时期的本体论思维方式的缺陷表现为本体论哲学仍然是把目光集中在外在客体方面,未能自觉反思人作为认识主体如何保证对本体存在的认识的真理性问题。具体表现为本体论哲学尚未形成概念的逻辑思维,缺少对本体自身合理性的逻辑分析和论证,无法在理论上证明本体世界的真实存在,所以这个时期的哲学家都只能以先验预设形式确立哲学对外在的终极存在的理性追求,未能对本体存在的合理性进行理论说明,必然会导致理性的独断论。古代本体论哲学思维方式的这种理论缺陷直接导致了近代哲学的产生,即首先对理性思维形式的哲学分析,以概念逻辑的思辨方式来进行本体论问题探讨。
二
康德指出,传统哲学在未对人的理性认识能力进行批判考察的情况下,盲目地相信人的认识能力能够认识无限的本体世界,必然会导致形形色色的形而上学独断论,误导人对彼岸的本体世界的虚假追求。康德认为,首先必须批判考察人的认识能力是否能够认识本体世界,然后才能讨论对本体世界的认识问题,避免形而上学独断论。
从对认识能力的分析出发,康德认为,本体是认识的逻辑前提,没有本体作为基础为认识提供对象,就无法形成认识,人的先天认识形式只是为认识提供了一种可能,认识形式本身还没有能力单独形成认识。天赋观念论的错误就在于片面夸大人的理性认识形式的作用,完全否定认识对象在认识形成中的重要作用,陷入理性独断论。因此,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本体是逻辑在先的真实存在,为人的认识提供确定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具有真实性和合理性的。
在肯定本体作为认识基础的前提下,康德进一步分析了人的认识能力如何认识本体。康德认为理性是“无相应之对象能在感观之经验中授予者”(注:康德著,蓝公武译:《纯粹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263页。),只能是以超验的本体作为自己的对象。理性在超越经验的过程中,又不得不与经验打交道,因为理性认识总是以知性范畴为对象,知性范畴在认识论领域与感性经验密切相联,并以之为认识对象,所以理性总是试图在经验领域推论出无条件的存在与理性自身相适应,导致理性的对象和自己的理想追求之间出现矛盾。因此理性在超越经验限制,认识无限存在的过程中就必然发生“二律背反”。“二律背反”表明先天综合判断形成的只是关于现象的知识,现象背后的本体是人的认识能力所无法把握的超验对象,康德称之为“物自体”。康德的认识论批判得出结论:本体不是经验领域中的有限的现象存在,而是人的认识能力所不及的超验的物自体,无论人的感性认识还是理性的概念思维都无法获得对本体的认识。
康德哲学否认人的理性认识和把握本体的可能性,而没有彻底否定人对本体的理性追求,因为人的思维和生活都离不开确定的根基,离不开对本体的依赖和追求。康德认为,对本体的追求必须要超出经验的领域,摆脱有限的存在对人思维的束缚才有可能,所以这个目标可以在道德领域实现,因为“在世界之中,一般地,甚至在世界之外,除了善良意志,不可能设想一个无条件善的东西”(注:康德著,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实践理性要求把道德的基础从外在的经验对象转向实践理性的意志自律上来。实践理性所追求的道德善的世界是具有永恒价值的本体世界,代表着人对确定性根基的最高追求。
在对本体世界的哲学定位之后,康德并没有像古代哲学那样彻底否定感性现象世界的存在的合理性,而是认为现象世界和本体世界有各自的存在理由。实践理性所实现的道德至善只是从形式上满足了无限的要求,在内容上还有欠缺。人作为感性的存在必然对经验幸福有所欲求,这是人的生存需要。所以,作为实践理性追求的至善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德性和幸福。德性和幸福的关系代表本体世界和现象世界的现实关系。康德认为德性和幸福的关系是综合关系,德性在二者的对立统一中居于主要地位,是至善的主导因素;经验幸福也是至善的补充要素,幸福的数量和质量要依据德性的程度进行分配,贯彻“德福相配”的原则。由此可以看出,康德在实践理性的道德实践中指出了重新统一本体世界和现象世界的具体方向,在道德领域实现了对本体世界的理性追求。
不难看出,康德在指出理性的概念逻辑不具有认识本体存在的能力之后,是从实践理性出发把对无限完满的本体的追求理解为对道德善的实践追求,这种做法开辟了从实践的层面探讨本体问题的先例,但康德所理解的实践仅仅是道德实践,只是人的现实的感性实践的一个方面,仅以道德实践为根据解释整个世界必然会陷入以偏概全的理论困境,演变为康德自己曾经批判过的理性独断论。所以,康德的道德实践探讨未能合理解释本体世界和现象世界辩证统一,无法实现对本体的真实追求。
此后,黑格尔哲学继续从理性的概念逻辑出发论证本体存在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探讨 康德提出的认识和对象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黑格尔哲学确立“绝对理念”逻辑在先 的本体地位,把现象世界定位为绝对精神表现自己的工具,在绝对精神自身的发展运动 中通过辩证否定的方式实现现象和本体的统一。为此,他把开始阶段的绝对精神理解为 没有任何规定性的空泛概念,认为绝对精神是在自身的矛盾发展过程中逐渐展开自己内 容的规定性,外化出自然、社会和人类精神,在绝对精神的自身外化和外化的回归过程 中,赋予自然、社会和人类精神以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把自然、社会和人类精神理解为 绝对精神表现自己、发展自己的工具,包括自然、社会和人在内的整个世界的动变过程 就是绝对精神辩证发展的历史过程,在历史过程中绝对精神认识和证明了自己的存在。 所以有理由说,黑格尔所追求的本体世界是包含现象世界在内的具有深厚历史感和严密 逻辑的概念世界。
黑格尔不仅从概念的逻辑发展出发来理解本体世界和现象世界的分化和统一,而且继承了康德关于从实践的角度阐释本体的观点,把实践理解为概念自身演化发展的实践。黑格尔从对绝对精神的自因存在和自身规定的特性出发,在历史过程中实现了本体世界 和现象世界的历史统一,表明他的哲学在重新统一现象与本体的过程中已经不需要外力 的推动,而是本体自身具有发展动力来推动本体和现象的重新统一,使现象世界和本体 世界综合统一具有历史性特征。黑格尔在精神领域实现思维和存在、此岸世界和彼岸世 界的统一,以概念实践的辩证发展的形式,开创了本体论研究与辩证思维方式相结合的 传统,赋予本体世界以历史的真实,形成了本体论研究的辩证思维方式。
以康德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把实践概念和辩证思维引进本体论哲学的研究领域,推动了本体论思维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为本体论思维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以康德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仍然存在着理论的缺陷,具体表现为康德和黑格尔对实践的理解都存在着片面化。康德哲学意义上的实践是单纯的道德实践,而且这种道德实践本身还不足以保证对本体追求的实现,还必须依靠“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等理论悬设。黑格尔的实践主要是指精神概念的实践,把实践局 限在精神领域,不理解精神领域的概念实践本质上是对现实物质生产实践的理论表达, 所以康德和黑格尔哲学的本体论探讨都未能真正超越传统哲学解释世界理论框架的局限 ,只能是给人的现实生活提供一个虚幻的彼岸世界,无法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为人的 理论思维和现实生活提供现实的根基和确定的出发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康德和黑格尔 哲学都只能是以思辨哲学的方式实现对人的生存的抽象关怀。
三
本体论哲学认为现实事物产生和存在的原因都是本体预先规定好的,哲学的任务是探讨本体派生现象世界的动力机制和形成机制,从发生学的角度追溯事物产生的原理,这样的哲学思维必然是一种预成论的思维。这种是预成论和还原论的思维方式为人的现实的生活和思维提供了一个先验的根据,在生活之外为人的生活确立抽象的理论根基。与本体论思维方式对人的抽象关注相反,马克思哲学立足于感性现实,在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中寻找哲学思维的出发点,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确定的根基,关注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哲学对世界的真实追求,把本体世界从古代哲学的彼岸世界和近代哲学的精神领域的片面理解中解放出来,变成具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世界。
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分化源于人的双重本性,从人的双重本性出发能够理解本体和现象、现实和理想的辩证关系。人的自然属性所面对的世界主要是现实的感性世界,而人的超越属性则更多地关注未来的理想世界,因而对于双重属性的人来说,没有独立的现象世界和本体世界,传统哲学把现象世界和本体世界分裂开来的做法是根源于对人性的片面理解。现象的世界和本体世界是相互关联的存在,离开现象世界的本体世界是抽象的没有现实根基的虚幻世界,而离开本体世界的现象世界又是没有理论根基的僵死的世界,二者不能截然分开。人的实践所面对的感性世界具有向理想世界发展的趋势,是“是其所不是”和“不是其所是”的世界,人的实践活动必然指向理想世界。本体作为理想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为人的现实世界指出发展的方向,是人的实践追求的目的和理想,因而本体不是一个认识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马克思指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页,第19页。),认识只能确立人的理想和价值追 求,认识本身缺乏实现理想的手段,只有在人的生产实践对现存世界的改造中才能实现 人的理想和追求,体现人的超越本性。
马克思从实践出发变革了本体论哲学的思维方式,对本体和现象的关系进行实践论的阐释,提出在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辩证统一中实现人对理想世界的哲学追求。具体表现为:
首先,本体的实践论阐释指出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理解哲学对本体的追求。现实世界是求真的实然世界,本体世界是追求价值的应然世界,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不是认识论的问题,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真理和价值、实然和应然的渐进的统一。现象与本体的统一是在人的实践过程中实现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个统一表明了人的超越本性的实现过程和发展趋势,而不是特指某一次超越的具体结果,因而马克思的理 想世界表明的是人的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具体对象,而不是指与人分离的抽象客体的绝对 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哲学的贡献是指明了本体是实践思维中具体的、历史的 和发展中的存在,而不是传统本体论思维中的超历史的、绝对的、静态的存在。
其次,本体的实践论阐释指出了本体追求的批判指向。人的超越本性决定人永远不会满足于人的现实,总是会把人的价值追求表达为对未来的理想的追求。本体作为超越追求的对象,直接体现人的超越本性,直接就是对现实存在的否定和批判,而这种否定和批判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具有现实性。从本体追求的人性根源来说,理想存在的意义不在于为人指出某种超越经验的终极实体目标,而是指出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的发展趋势及其实现途径,关注实然世界与应然世界的统一追求。因而,本体和现象的关系是立足于实践的辩证否定关系,离开哲学对人的超越本性的实践论阐释,就无法真正理解本体所内含的批判性,更无法理解本体是一种历史的、发展的、具体的存在。
再次,本体的实践论阐释实现了事实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在古希腊哲学中实然与应然、真理和价值是直接同一的,真实的就是有价值的,现象世界被排除在真实的本体世界之外。德国古典哲学中的本体和现象有各自的存在价值,现象领域遵循真理实然原则,在本体领域遵循价值应然原则。总体说来,本体和现象的统一仍然是抽象的统一,没有实现本体和现象在人的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统一。在马克思哲学中,真理和价值,实然和应然在人的实践论思维中获得了辩证统一,体现人的双重本性的实践活动是实现世界分化和统一的现实基础,在人的生存实践的基础上确立未来的理想世界的真实性,在真理和价值的高度统一中阐释了哲学对人的生存活动的合理定位,实现哲学对人的生存方式的理论反思。
最后,本体的实践论阐释实现了“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的统一。本体的实践论阐释表明,“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本体世界和现象世界只能统一于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本体不是与人的现实世界相脱离的抽象存在,作为“为我之物”,就是人的主观目的性与世界的客观性的辩证统一。在理想世界中,客观世界的“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具体的历史统一,以“为我之物”的形式体现人的超越属性和自然属性的有机统一,从超越属性的角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体世界就是“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在实践活动中高度统一的理想世界,如何在“物的尺度”的应用中体现“人的尺度”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本体世界真实性和合理性的重要标志。
马克思把哲学关注的目光从抽象的理论世界转向了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在本体的实践论阐释中克服了本体论思维方式对人的抽象关注,为哲学理论找到现实的根基和出发点,赋予本体存在以实践论的全新内涵,解决本体世界和现象世界、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分化和统一,使哲学的追求真正成为思想所集中反映的时代追求。
标签:本体论论文; 实践论论文; 康德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理性与感性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哲学家论文; 形而上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