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教发展要处理好五大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教论文,五大论文,农村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要处理好农村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的关系
基础教育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奠基石,学生的知识基础越牢固职业教育的后劲就越大,这是毫无疑问的。目前,教育界有许多学者在积极探讨学习效果的最佳阶段的问题,主张要努力使学生能够不违学时,因材施教。办职业教育也要探讨这个问题。什么年龄,什么时期学习什么样的、技术收效最快、最好。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能力的方面着眼,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是互促共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1、要接受和认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大多数职业学校是从普通学校转办的,明显地带有普通教育办学的烙印。二十年后,许多职业学校又要回归普通教育行列。这一方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作用结果。如今职业教育的回归,已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新的基础上新层次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方向发展。
2、不要局限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发展比例的窠臼中。 在一个时期,各地在讲到中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成果时,比较习惯地使用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发展的比例数字,这是必要的,但不要从主观上去固化它。我们认为什么比例是适应中国国情的,是能够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什么样的比例就是恰当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并没有规定我国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比例要达到多少个百分点。实事求是地讲,计划经济时期的计划教育比例是存在着很大局限性的。在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设中,必须根据适应经济发展和农民自身发展的情况,改变教育类型。
3、 农村普通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课是提高学生职业教育意识的预备教育,要加强农村中学的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意识。目前,在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下,大部分农村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的开课率很低,劳技课得不到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重视。中学生过早专业化对他们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何况我们已经处在高科技发展和信息化时代。削弱和减少劳动技术教育的课时,实际上是一种短视行为。劳动技术课不仅侧重于学生劳动观念、劳动人民的感情、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更重要的是从小培养中小学生对科学技术学习的兴趣,以及技术意识、技术悟性的适时养成,为学生以后进行职业教育奠定基础。
二、要处理好农村职业教育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在农村普通中小学逐渐渗透职业教育因素,这种主张曾为中小学所接受。但是,如何具体操作,人们还没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许多农村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强大作用下,在中小学的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教育因素的设想,仅仅成为设想而已。实践证明,根据人们的认知习惯,在中小学适时开设劳动技术课,过渡到高中阶段再适当增加一些职业教育的内容,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完全必要的。对于已经回乡中学毕业生的职业教育,还要有个持续问题。农村职业教育的普及工作由谁来做,特别是初级职业教育,如果不是村民委员会或乡政府组织,就难以有系统地开展工作。因此,要把学校渗透教育与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网络或体系。
1、农村初级职业教育的实施,可以利用乡镇现有的条件进行。 如:可以利用中心中学的劳动技术教育教室、活动基地、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也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的“村村通工作”;还有农业广播学校以及教育部将要实施的信息技术教育的“校校通工程”。这些资源可以统合使用,以便在乡镇社区内建立起一个农村教育、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共同通道。抓好农村大量实用技术的普及,实现农村实用技术的低重心发展和推广应用,以实用带普及,以实用带推广,农民是非常愿意接受这类教育形式的。过去教育部、农业部、科技部在农村实施的“燎原计划”、“丰收计划”和“星火计划”,以项目带技术,以技术促培训,以培训带推广,农科教结合,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即使在新的历史时期,这些成功的经验还是值得汲取的。
2、科学技术要向农村“下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需要有过硬的举措,要促进先进的科学实用技术深入到农村、农户,使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先进技术的高起点上,以应对新形势的挑战。高等院校与县、市职业教育中心可以探讨联体、联利、联合发展,也可以从股份制的角度探讨产权改革的方式,还可以探讨对职业学校实行兼并、租赁和托管的形式,使一批农村职业学校的资源真正能够发挥作用。要盘活县职业教育中心的资源,使其成为高等院校的实验、实习基地,成为科研开发、成果推广、生产经营的基地。在教学、科研、生产经营、示范推广的过程中培养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传播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全面提高职业学校教职员工的素质。这样一方面,职业学校的教职员工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积累了经验,另一方面,高等学校的资源也得到了充分利用,如果管理运作到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会丰收。因此,这是一种双赢的策略。
3、提升县职业教育中心的统筹管理层次。 从职业学校办学特色的角度考虑,对县、市职业教育中心的管理实行省府教育部门统筹协调管理比较有利。从市场本义上讲,劳动力市场无县界,也无省界。在目前的政策域限内,在省域内可以优化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其更大范围、更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以避免各地职业学校追求小而全局面的出现。在一省的范围内实行合理化专业建设分工,有利于各个学校在专业教学上积累经验,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实际上,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发展,全国范围内的职业学校也会有条件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扩大自己的影响,形成独特的品牌,获取更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要处理好农村职业教育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1、要面对现实,承认现实,顺应时代潮流。 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它是与整个社会环境、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的系统工作。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各种要素的综合效应。农村职业教育也要顺应时代潮流,趁机发展自己。要创造机会搭上高等学校扩招的这班快车,不可低估高考的杠杆作用。要变过去终极性的中等职业教育为现在的终身教育,要想方设法开通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学校的通道,使他们圆好大学梦,又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这也是千千万万农家子弟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最高要求。
2、要重新确立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过去一些学者所提出的让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事实上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乡镇企业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过历史性的贡献,这是不容否认的。但是事实上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是计划经济发展扭曲的产物,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它的负面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容忽视的。当然,乡镇企业“十五计划”期间同样也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发展小城镇,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势在必行。农村职业教育还是一个带有“幼稚性”的教育类型,在它的成长发育期,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呵护。发展重点要转移,要适应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新特点。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权是时代的要求。教育部门要更新观念,尊重教育市场存在的客观现实性,提高教育的服务意识。农村职业教育也要探讨管理体制的改革,探讨多元化投资、多元化办学的途径。
四、要正确处理好农村职业教育稳步发展与跨越发展的关系
1、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职业教育还需要保持一定的规模。 由于受到高等学校扩招的冲击,全国各地的职业学校的数量在减少,职业学校的招生数在下降。如果没有政府相关政策的引导,这种下降的势头短时期内不会减弱。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实践证明,农村职业教育在全国各地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转变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在今后,农村职业教育仍需要有一定的发展实验规模,没有可靠的质量和效益的存在,也难以产生存在的科学依据。农村职业学校要在过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加以创新。各地的农村职业教育规模还是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而定,也不要局限在本社区内。关键是要解决广大农民的不充分就业问题。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怎么转,往哪儿转,这是令各级政府棘手的事情。河北省迁安职业教育中心提供了很好的经验,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不仅促进了当地人力资源的开发,而且还促进了毕业生的异地就业。
2、农村职业教育的跨越发展要具备一定的必要条件和技术手段。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时期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科技部已在广东开展“电脑农业”的试点工作,据有关人士介绍,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农民在市场信息的权威性和可靠性方面,在种植、养殖、加工技术的指导方面,农药、化肥、种子的供应方面都有很大的受益,试点工作受到普遍的欢迎。农村职业学校只有提高它的服务功能,真正成为农民所依赖的服务组织,它才有生命力和凝聚力,除了加强学校的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突出学校特色外,还必须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装备和师资的培养,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制高点必须抢先占领,以赢得竞争的优势。这一切单单依靠职业学校的校长的作用和学校自身现有的发展能力是不行的,大多数农村职业学校还必须依靠各级政府的政策和财力的有效支持。政府的作用就是要办一家一户办不了和不愿意办的事情。
3、农村职业教育的跨越发展责任在各级政府,关键在领导。 国务院曾于1997年7月31日发布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 将举办实施职业教育作为社会力量办学的重点之一。但是从农村职业教育的实践发展看,社会力量在这方面还缺乏投入的热情和动力。即使有投入的,也主要集中在短期技术培训上,为的是本小利快,不做长远打算。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关键是看领导部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决心和信心,看政府投资于科技教育的力度有多大。因此,从农村现代化的要求出发,从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作用来看,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的稳定与发展,政府不下决心投入是难以实现农村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的。
五、要处理好区域发展与全国统一教育市场的关系
1、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坚持社区内统一协调,统筹规划的原则。 这样可以避免重复建设,浪费本来就十分短缺的教育资源。要坚持以往实践已经证明了的经验,实行“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的原则。青岛市政府一直坚持“由政府部门统筹全市的职业教育经费;统筹联合办学;统筹专业设置和学校布局;统筹技术等级考核”的“四统筹工程”的办学思路,在全国“普通高中热”不断升温的情况下,青岛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招生仍保持了符合本市实际的合理比例。青岛市在农村坚持“科教兴农”,建立了必要的机制,推行“富民工程”。保证了农字专业也有稳定的生源,城乡职业教育能够协调发展。笔者认为,农村职业教育坚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也不要狭义地去理解,服务有多种形式,不仅仅就地服务一种形式,要立足于当地,面向全国的教育市场,这也是一个努力的方向。
2、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坚持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原则。 城市职业教育资源比较丰富。随着高等学校的扩招,有些资源正处在闲置状态。城市中的职业教育资源可以下移,面向农村招生,学校之间也可以实现对口支援和手拉手活动。城市的职业学校在教学设备、教材建设、师资队伍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一些中心城市可以利用自己的远程教育的优势,开通面向农村的网络学校,为农村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现代农民。通过网络通道把最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准确的市场信息,及时传播给农民,为他们脱贫致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