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瑞慈医院妇产科 江苏 南通 226000)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经阴超引导下行孕囊穿刺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对本院收住的15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患者在阴超引导下行孕囊穿刺加甲氨蝶呤(MTX)注射保守治疗,密切观察药物反应,防止感染注意口腔、皮肤清洁等,术后动态观察孕囊变化,动态观察血β-HCG变化。结果:15例在阴超引导下行孕囊穿刺加甲氨蝶呤(MTX)注射保守治疗,经临床护理和密切观察后,患者无心理问题,无感染发生,生活饮食指导好。15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和护理观察后生命体征正常,血β-HCG下降。出院经随访后恢复好。结论:对子宫疤痕处妊娠经阴超引导下行孕囊穿刺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是保证手术安全,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妊娠;异位;阴超引导下孕囊穿刺术;甲氨蝶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1-0237-02
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是指孕囊或胚胎着床于既往子宫剖宫产疤痕处,是少见而危险的异位妊娠,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例逐渐增多。早期确诊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如果处理不及时,大出血发生率很高且非常严重,导致子宫切除率高,患者因此器官缺失。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早期确诊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并可在超声引导下行孕囊穿刺治疗及术后动态观察。随着异位妊娠杀胚药物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技术的应用和对本病认识的提高,使其保守治疗成为可能。我院于2007年1月~2012年6月共收治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15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7年5月~2012年6月共收治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15例。年龄26~43岁,平均年龄33.4岁,孕次2~4次,15例病例中2次剖宫产史的有8例,一次人流史的2例,2次人流史的8例,3次人流史的3例。患者停经时间39~61天左右。临床表现为5例有少量阴道出血,3例有轻微腹痛,7例有轻微腹部不适。
辅助检查:
(1)15例患者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阳性;血β-HCG为3455~30478mIU/ml。
(2)超声提示子宫颈管正常,均为胎囊型,胎囊位于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疤痕处,形态结构完整。孕囊最小10mm×7mm,最大24mm×16mm,7例孕囊内探及卵黄囊回声,3例可见胎芽及胎心搏动,7例为空囊。9例孕囊周边呈较丰富环状血流,6例孕囊周边呈间断性血流。宫颈内外口紧闭。
1.2 临床处理 15例行阴道超声引导下孕囊穿刺加甲氨蝶呤(MTX)注射保守治疗成功。
保守治疗具体方法:
米非司酮30mg,每日早晚两次口服,共服5天。采取阴道超声引导下孕囊穿刺加甲氨蝶呤(MTX)注射。3天后检测血β-HCG水平,观察病灶周围血流分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例无明显改变,再次行超声引导下病灶穿刺注射MTX,治疗1~2个月后,复查β-HCG均将至100 mIU/ml以下,患者出院。
2.护理
2.1 一般护理
2.1.1心理护理 对于疤痕妊娠,患者既陌生又恐惧。护士先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向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介绍疾病的病因及治疗计划,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提供患者一些病情成功治愈的病例,同时介绍用药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和应对措施,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
2.1.2饮食护理 补充营养,多进食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在MTX注射期间,需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注意饮食中粗纤维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过度用力排便而使腹压增高造成出血。
2.1.3满足患者生活需要 加强巡视,及时发现患者需要。将呼叫器放置患者伸手可及处。对需卧床休息的患者提供生活上的帮助,解决患者的需求[1]。
2.2 对症护理
2.2.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子宫破裂大出血 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观察阴道出血量,并记录。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重视患者的主诉,并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动态监测血β-HCG水平,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预防大出血的发生。
2.2.2经阴道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的护理
治疗前准备:完善相关检查,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治疗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患者主诉,如有特殊及时处理。
护理:患者休息30分钟后无异常,方可由B超室回病房观察。回房后患者平卧休息6小时。术后卧床休息3~5天,密切观察体温、血压、脉搏、阴道流血等情况。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及饮食指导等[2]。
2.3使用药物的护理
2.3.1使用药流药物护理
米非司酮具有终止早孕、抗着床等作用,口服后有轻度恶心、呕吐、眩晕、乏力和下腹痛,肛门坠胀感等不适。米非司酮须空腹或进食2h后口服25~50mg。
2.3.2使用化疗药物护理
2.3.2.1使用甲氨蝶呤(MTX) MTX是叶酸拮抗剂,可抑制滋养细胞增生,破坏绒毛,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吸收,可使刮宫时出血量明显减少。但甲氨蝶呤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包括口腔炎、口唇溃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护士在用药前应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做好心理护理,耐心讲解病情及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耐受能力。
2.3.2.2化疗期间 注意口腔黏膜的观察,做好口腔护理,每次进食后要用适合口腔pH值的漱口液或生理盐水漱口。限制陪客和探视,减少交叉感染,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能。预防感染,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减少家属探视人次,做好患者的个人卫生。
2.3.2.3饮食 指导患者清淡易消化饮食。保证营养的供给。包括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少食多餐,提高机体抵抗力。
3.出院指导
3.1 一般休息1月,禁止盆浴1月。每周复查血β-HCG,直至正常。1个月内每周1次超声检查,以后每月1次,观察胚囊和包块的变化。
3.2 护士向患者宣传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用药知识,出院后按时复查血HCG重要意义。告诉患者在出院后出现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异常等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向患者宣传饮食营养的重要性,增加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食物的摄入。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6个月。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禁止盆浴和性生活1月。讲解此次治愈后避孕的必要性,按时复查。
【参考文献】
[1] 杨丽君,《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引产的护理》,中国医疗前沿,2011,14
[2] 陈军,张琳琳,王清.《阴道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异位妊娠》,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4):39-40
论文作者:张建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2
标签:患者论文; 子宫论文; 疤痕论文; 超声论文; 切口论文; 阴道论文; 术后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