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与国民的幸福工程:“积极型社会”的建构论文

中国梦与国民的幸福工程:“积极型社会”的建构论文

中国梦与国民的幸福工程:
“积极型社会”的建构

陈永涌 任梓荣

摘 要: 国民幸福是一个系统性和长期进行的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将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这也是幸福工程的目标。当前的中国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追求幸福生活成为了国民生活的主旋律。幸福既包括了物质上的充沛,又涵盖了精神上的富足,提升国民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实现全民幸福必不可少的一环。构建积极型社会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实现全民幸福提供的可行性方案。积极型社会着力于发展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情绪和良好的品德等,其实践能够帮助人们获得幸福。积极型社会能够使人们和谐相处,创建和谐的社会整体,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新思路。努力构建积极型社会,从而建设一个全民心理健康的中国,实现可持续的全民幸福。

关键词: 国民幸福 中国梦 获得感 积极型社会

21世纪的中国,时代的主题已经不再是追求温饱,中国正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一百年目标迈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有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追求,不仅仅是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也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富庶。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的讲话中多次提到了幸福,并要求把幸福作为中国人民的目标。习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让人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积极型社会的构建就是要着力解决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让人们变得更幸福、更健康、更明智和品德更高尚、更有获得感。获得感的提升不仅有利于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受,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1]。构建“积极型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必将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社会,是一个更有获得感、幸福感的社会。在积极型社会结构下的中国一定是一个全民幸福的中国。

九江二桥索塔施工前针对两种方案,进行了相关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异步施工方案后,索塔底部外侧拉应力有明显增大,使下塔柱受力处在更不利的状态。

一、国民幸福:积极型社会的标帜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幸福的追求孜孜不倦,不舍日月。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两个一百年计划的目标是让全体中国人都感到幸福,过上幸福的生活;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实现国民幸福重要的里程碑,积极是和谐的一种表现形式,构建积极型社会,将国民幸福作为其标帜,并矢志不渝地为之奋斗。

(一)幸福的阐释

幸福是一个古老且一直被讨论的话题。在《辞海》中幸福是这样定义的:个人由于理想的实现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种内心满足。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对于幸福是什么的论述也不一而足。《尚书·洪范》 作为中国古代典籍,其间有“五福之说”的记载:“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寿即为延年长寿,富即为生活富足,康宁即为身体健康、家庭安宁,攸好德即为行善积德,考终命即为寿终正寝。《韩非子·解老篇》中说:“全寿富贵之谓福气。”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就是“合乎德性而生成的,是灵魂的现实活动”,真正的幸福在于至尚至善[2]。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幸福是灵魂的和谐状态,“作为整体的心灵遵循其爱智部分的引导,内部没有纷争,那么,每个部分就会是正义的,在其他方面起自己作用的同时,享受着它自己的快乐,享受着最善的和各自范围内最真的快乐”[3]。从中西方对于幸福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幸福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先哲对于幸福有着不同的界定。在心理学当中的幸福着重指的是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根据内在的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并由此产生积极情感占优势的心理状态[4]。虽然国民幸福并不是个体主观幸福感的简单总和,还应该包含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因素,但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是国民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民幸福越来越被重视,成为了当前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综合参考学生认知水平、教学目标,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与此同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将问题设计成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跟随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并通过实践验证掌握技术要领,这能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综合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幸福是人类发展的最终目标。人的需要推动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这些需要的满足是实现幸福中国梦的基础。以人为本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标准,也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贯彻的方针之一。从毛泽东思想中的人民动力观、人民民主观和人民利益观到邓小平理论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和国家的主人”,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到科学发展观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无一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治理方针。以人为本的方针推动了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同时也正在推动着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推动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实现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以人为本的发展不仅仅是以经济为本,而是要在满足全体人民基本需求的前提下,以满足全体人民的切身幸福为本。作为社会的主要力量,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要依靠人民来实现。人民群众中所蕴含的巨大能量是实现幸福中国梦的动力保障,人民群众也必然拥有享受幸福的权利。唯有尊重人民群众的总体期盼,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才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最终实现幸福中国梦。因此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将以人为本作为基本方针和立足点。

(二)积极型社会的愿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第一次会议上庄严承诺“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幸福梦,只有秉承以人为本的方针,注重精神幸福的建设,利用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国梦的实现,保证国民幸福的实现。

(三)国民幸福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思想。此后习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对“中国梦”进行了论述,其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是人民幸福的前提,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追求。实现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归宿和目的,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根本价值取向[10]

二、心灵革命:中国梦的幸福思想

国民幸福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评价指标,也是构建积极社会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人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和行为相当活跃且具有主观能动性,并对社会的整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处在积极型社会中的个体,其情绪是积极的。经常体验积极情绪可以提高个体应对压力和逆境的能力,防止个体面对压力时心理生理恢复的延缓[8]。除此之外,积极情绪可以降低个体生理和心理疾病的易感性,使个体保持健康、感到幸福。其次,处在积极型社会中的个体,其行为是积极的,行为积极的人有更多的利他倾向,更倾向于帮助别人;行为积极的人更少歧视,更少攀比,并且更容易宽恕别人,在做出积极行为的同时体验到自我价值,体验到幸福。最后,处在积极型社会中的个体,其心态是积极的。积极心态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对待主客观现实的积极视角、乐观看法和良好感受[9]。积极心态包含了希望、爱心、乐观等,可以使人更有活力、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形成积极的心境、对生活充满幸福感。积极型社会提供了积极的社会环境,在这种环境里人们的心态、情绪、行为都是积极的,积极心理和行为又促进创造更加积极的社会环境,在这种良性循环的环境中,国民幸福的目标最终会得以实现。

(一)以人为本的中国梦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 按习俗要吃水饺,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清代顾禄《清嘉录》卷一《正月·接路头》云:“五日,为路头神诞辰。 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15]17

(二)精神幸福的中国梦

何谓幸福?幸福是对快乐和痛苦的感受性之后的一种反思和判断,是需要的满足和实现[11]。幸福既包含了物质幸福也包含了精神幸福,两者辨证统一,是不可分割的。物质幸福为精神幸福提供物质基础和必要准备,精神幸福为物质幸福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不能绝对地说物质丰富一定带来精神丰富,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中国梦的最终实现离不开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不能缺少精神文明的建设。精神幸福对幸福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精神幸福是一种积极的、深刻的内在体验,体现为人们对自己、他人、环境、超自然的认知反应、积极的情感以及行为习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认同感、整体性、快乐、满足感、美感、关爱、尊重、内在的平静与和谐、生活的目的和方向感[12]。精神幸福的满足会给人带来持久的幸福感。只有丰富的物质生活,没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幸福生活是短暂且不持久的,只有当人们有了丰富的精神生活才能获得长久且稳定的幸福。人民幸福最终要体现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未来社会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13]。人民幸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发展和努力,需要从经济、文化、政治、自身多方面加以推进和提升。对中国梦来说,人的全面发展是需要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促进的价值标准[14]。中国梦的实现不仅仅依靠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民享受发展带来的物质充裕,也要重视精神社会的建设,注重精神幸福的构建。中国梦就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的生活,精神幸福是幸福中国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积极向上的中国梦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总体经济飞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物质生活不断提高,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国民视野不断开阔,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然而就在这个最美好的时代,社会中却出现了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的现象,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日趋严重,物质生活的满足并没有带来精神生活的富足,一些人错误地将对物质的追求作为人生目标。面对这些错误的人生目标和人生理想,要培养和利用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助推积极向上的中国梦的实现。积极心理品质是人类发展和繁荣的基础,它包含了智慧、勇气、人性、正义、超越和节制六大维度。它们能够促进个人的幸福和快乐,积极心理品质强度越高,生活满意度也就越高。例如智慧维度中的创造性的激发能够使想法变得新颖,并使处事方式更富有成效;正义维度中的坚持能够引领我们不畏艰险达到既定目标;节制维度中的谨慎能够让我们审慎地做出选择,避免一时冲动。积极心理品质的力量和重要性是实现人生目标、实现中国梦不可忽略的话题,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应当是人们的重要目标。幸福是生活的目标,美德是生活的基础,美德可以帮助我们生存,并能够推动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必定是积极的、向上的中国梦,积极的心理品质提供了实现幸福的的有效途径。

2004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和价值就是实现国民幸福。中国目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然是现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令世界瞩目。然而,在谈论GDP的同时,我们对国民幸福的关注甚少。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正在逐年拉大,蔡杨波和王栋根据世界银行报告的数据认为,中国财富的集中程度远远超过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甚至远远超过美国,成为全球两级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5]。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人民的国民幸福感却没有得到相应比例的提升。Easterlin对中国国民幸福感的研究发现,中国国民的主观幸福感并没有随着收入和产出的显著增加而增加[6]。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全民幸福需要社会共同努力,社会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社会心态中,积极型社会必然产生积极的社会心态。积极社会心态可以理解为: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整个社会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基调、良好的社会共识及正确的社会价值观[7]。积极社会心态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情绪,产生积极的社会行为,引发良性的社会发展,良性的社会发展最终表现并影响社会心态,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因此构建积极型社会希冀能够早日实现和谐社会,完成全民幸福的目标。

三、走向积极:“积极型社会”建构的实现路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做出的阐释。“中国梦”的提出增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实现自身价值的渴望、对理想目标的不懈追求[20]。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主要目标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最终落脚点都是人民幸福。人民对于幸福的追求是亘古而常新的,人类的发展史充满着对幸福的追求与渴望。幸福是关乎人生意义以及现实生活、理想、需要的情感体验,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体,是人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得到统一满足时的心理和谐感,是人的身心健康和谐、人格充盈完满的状态,它是主观与客观、快乐与意义、享受与发展、个人与社会的多维度的和谐与统一[21]。人民幸福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创造的过程,也是人们的心理过程体验;同样的中国梦有其物质的一面,但不局限于物质,而给人以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13]。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要依靠营造积极的内心世界来实现。积极内心世界的营造促进了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建设健康中国,增进国民幸福

知识推理是实现知识驱动设计的动力核心,针对设计的规则和原理知识被描述为机器语言,根据已知条件利用推理机制推出相对应的结果。按照推理方法,知识推理可分为基于规则的推理(RBR)、基于模型的推理(MBR)和基于实例的推理(CBR)[5]。因为施工升降机相关的设计知识规则和理论已经成熟,趋于稳定状态且比较完善,所以本文采用了基于规则的推理表示方法来描述施工升降机导轨架三维设计规则与事实。基于规则的推理是采用if-then形式的推理机制,比较适用于知识体系完整的知识库系统,将知识和理论抽取为具有前后因果关系的规则模式。

健康是幸福的影响因素之一,且对于幸福的影响是显著的[15]。国家将人民健康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国家卫计委、中宣部联合22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各类心理健康服务。从出台的相关文件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构建一个积极型的社会契合了国家对于心理健康相关发展的要求,也是大力发展心理健康服务的必然结果。身心健康是健康的两个组成部分,在注重生理健康的同时,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时发展,才能使国民更好地体验到幸福。在健康中国的建设中,心理健康的建设必不可少,也是不容忽视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大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高主观幸福感会带来健康和长寿,在许多国家的样本中,主观幸福感都被发现与长寿有关系[16]。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变迁,各群体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均与日俱增。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人群中患有高度精神疾病的患者人数高达1600万人,全年龄段人群中有将近70%处于“亚健康”状态[17]。因此对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专业进行宣传是必要且迫切的。

第一,文化自信是力量源泉。中国文明自信演进逻辑力量源于文化本身的特性。文化本身的复杂性、多样性、绵延性,决定了“文化自信”具有更加丰富、全面、持久和广泛的内涵,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个政党对其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实践,体现了特定主体对自身文化活力的坚定信心。中国文明自信演进逻辑的道路选择、理论创新和制度构建,都是在传承历史文化传统,着力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逐步完善、内生进化的结果。只有从文化入手才可能得到更为宏大、更为深刻、更接地气、更具学术生命力的成果,才可能让这种文明演进逻辑彰显更深层次的文化厚重感和更为广泛的文化影响力。

提升国民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是创造人民可持续幸福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是可持续幸福之源,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提出心理健康的新概念,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指个人能够意识到他或她自己的能力,能够应对正常的生活压力,可以卓有成效地工作,并能够为所处的团体做出贡献[18]。提高全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心理健康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构建“积极型社会”,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全力科普心理健康知识、深度发展心理健康相关产业、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从宏观层面、社会层面上提高全体国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其次,要培养健全的情绪。健全的情绪是人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而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人的健全情绪的主要标志[19]。再次,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能够对情绪产生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产生正向的积极情感,维护心理健康。最后,要讲究心理卫生。健康的心理是正确、从容、坦然面对一切的保证,是面对困难不退缩的后盾。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在未来道路上不迷茫,最终实现真正的幸福。

(二)培育积极心态,助推幸福中国梦

构建积极型社会的目标是实现和谐社会,最终实现国民幸福。积极社会的构建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建设、调整,逐渐形成一个充满积极情绪、积极行为的社会,使每个社会中的人感到幸福。

识别和利用自身优势及优秀品格是营造积极内心世界的基础,能够激发积极情绪,体验爱、勇气、毅力和创造性等,感受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和自我成就,从心理上感受到幸福。心理幸福体现了自我实现、潜能的充分实现、个性化、人格成熟等[22]。积极内心世界的营造同样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包含了责任、利他行为、文明、节制、宽容和职业道德等的激发。积极内心世界的营造从内部推动了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个人的全面发展赋予了社会全面发展的意义,社会的全面发展又为个人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积极内心世界的营造同样有利于健康中国的建设,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内心积极的人,在一年之内,在心脏病发作、中风或髋部骨折等健康问题之后,有几乎3倍的康复机会[23]。积极的内心世界同样有助于创造和保持社会联系,从而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积极的情绪很可能对身体系统产生直接影响。一些研究表明,各种各样的愉快刺激可以产生不同的心理和生理影响[24]。积极内心世界的营造助人成长,有益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幸福中国梦的实现作出了贡献。

(三)提升国民获得感,构建积极型社会

“获得感”一词源于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所谓获得感是人们基于自身利益的切身感受,包括“主观获得”和“客观获得”两个层次。客观获得包括经济利益、物质利益、社会权利、政治权利、尊严及价值等,主观获得指个体对物质获得的一系列社会心理过程的调节,客观获得是主观获得的存在基础[25]。获得感和幸福感都是反映人民生活满意度的指标,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有所区别。获得感是幸福感的基础,幸福感是获得感的延伸。获得感是幸福感的重要核心因素,获得感很容易转化为幸福感,获得感的实现总是意味着幸福感的提升[26]。“幸福感”更重于强调个人主观心理感受,容易流于空泛;而“获得感”则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在获得的基础上的,获得的内容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获得,而且包括精神层面的获得[27]

获得感的提升有助于构建积极型社会,最终实现国民幸福。现代工业文明激励人们对外在物质进行索求,积极从事物质生产与创造,依靠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来改变具体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28]。物质的追求带来了经济的增长和财富的积累,但同时也该看到经济增长过快带来的财富积累比例失衡。财富积聚的一方有些沉醉与纸醉金迷的生活中,盲目攀比、追求享受,把实体快乐当作幸福;追逐财富的一方有些被忙碌消磨,精神颓废、没有追求。这两种都是对幸福的误解,感官上的快乐不同于幸福,而更倾向与刺激感和愉悦感,但不会体现出“获得感”。没有“获得感”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获得感”的内涵可以帮助人们摆脱这些假象,感受与理解幸福的实在内涵。获得真正的幸福是构建积极型社会的重要一环。因此在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今天,更要注重树立正确的获得观,避免放纵私欲、生活奢侈等扭曲的获得观。物质、精神的同时富裕,才能真正实现国民幸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社会的需求。

积极型社会的建设同样能够帮助群体树立正确的获得观、提升国民获得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升。基本的生理需求和物质生活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对安全的需求、归属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产生了更多的渴望和追求。由此,物质需求满足所带来的获得感及其边际效应会逐渐递减,精神和价值方面的尊重感、成就感、认同感、归属感越来越成为获得感的主要内涵[29]。积极型社会的构建旨在从群体层面提升积极心理品质、感知积极情绪、获得归属感与认同感,社会个体互相尊重,感受不同的成就感,充实了获得感的主要内涵,帮助个体在物质获得的同时拥有获得感。

获得感的提升与积极型社会的构建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获得感的社会缺少真正的幸福,也无法真正建设一个积极性社会。获得感的提升,有助于实现个体更高层次的追求,构建更加积极的社会整体,实现积极型社会。

参考文献:

[1]谭旭运,张若玉,董洪杰,等.青年人获得感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青年研究,2018(10):49-57.

[2]陈艳丽.国民幸福与幸福指数论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9-24.

[3]王洪光,李尊娟.柏拉图的幸福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大庆社会科学,2013,177(2):57-59.

[4]CARLSSON I,WENDT P E,RISBERG J. On the neurobiology of creative:differences in frontal activity between high and low creative subjects[J].Neuropsychologia,2000,38(6):873-885.

[5]蔡杨波,王栋.当前我国贫富差距主要表征、成因及其破解[J].理论导刊,2012(7):38-41.

[6]EASTERLIN R A, MORGAN R, SITEK M, WANG F.China’s life satisfaction, 1990-2010[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Sciences,2012,109(25):9775-9780.

[7]张映彬.培养积极社会心态: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视角[J].红河学院学报,2012,10(1):31-34.

[8]王永,王振宏.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及其与积极情绪、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1(8):94-100.

[9]周东滨.积极心态:和谐社会构架中的重要心理因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1):79-81.

[10]王晓广,王炳林.中国梦是人民的幸福梦[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3,17(6):39-42.

[11]施文辉.幸福的本质及其现实建构研究[D].南昌大学,2014.

[12]徐晓波,孙超,汪凤炎.精神幸福感:概念、测量、相关变量及干预[J].心理科学进展,2017, 25(2):275-289.

[13]张志勇.中国梦科学内涵的三个层次[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2):1-5.

[14]史家亮.论中国梦的人民性价值取向[J].观察与思考,2016(8):97-103.

[15]曹大宇.健康的经济价值:基于主观幸福感视角的分析[J].中国经济卫生,2009(2):5-7.

[16]DIENER E, CHAN M Y. Happy people live longer:subjective well-being contributes to healthy and longevity[J].Applied Psychology:Health and Well-being,2011,3(1):1-43.

[17]宁维卫,冉俐雯,董洁,等.中国人心理健康状况与预警评估量表的编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 (5):28-34.

[18]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Promoting mental health:concepts,emerging evidence,and practice[Z].Geneva,Switzerlan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4.

[19]王极盛,张宁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加速智力开发[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5):7-12.

[20]戴锐.“中国梦”教育:基于积极心理的理想教育转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31(6):64-67.

[21]陈浩彬,苗元江.幸福与幸福的教育——基于积极心理学幸福观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7):45-48.

[22]陈浩彬,苗元江.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与社会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研究, 2012,5(4): 46-52.

[23]OSTIR G V, GOODWIN J S, MARKIDES K S, et al.Differential effects of pre-morbid physical and emotional health on recovery from acute illnes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 Society,2002(50):713-718.

[24]WATANUKI S, KIM Y K.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induced by pleasant stimuli[J].Journal of Physiological Anthropology and Applied Human Science,2005(24):135-138.

[25]聂伟.就业质量、生活控制与农民工的获得感[J].中国人口科学,2019(2):27-39.

[26]康来云.获得感:人民幸福的核心坐标[J].学习论坛,2016,32(12):68-71.

[27]王恬,谭远发,付晓珊.我国居民获得感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J].财经科学,2018(9):120-132.

[28]杨伟荣,张方玉.“获得感”的价值彰显[J].重庆社会科学,2016(11):69-74.

[29]黄凯锋,任政.获得感: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成果[N].解放日报,2017-08-01(10).

中图分类号: C9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2338(2019)05—0147—05

作者简介: 陈永涌,女,心理学博士,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任梓荣,男,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动态测评与促进研究”(编号:CMA170246)。

标签:;  ;  ;  ;  ;  

中国梦与国民的幸福工程:“积极型社会”的建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