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有关电力工程的施工技术与管理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电力工程这一我国重点支柱产业在确保电力长期安全稳定运行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事实表明,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不仅可有效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而且还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在实际生产中,电力企业工作人员一定要强化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逐步形成健全的施工体系,确实有效推进电力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1电力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
从运用技术的层面来说,要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执行。具体如下:(1)停电作业。若工程相关设备以及杆塔带电,同时施工作业范围内或接触工具带电,那么要停止开展作业。如果停电线路和带电线路相交,增加了人员的安全风险,所以要断电同时需要接地线。开展10kV电力工程作业安全距离要达到1.0m;作业人员和带电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控制为0.7m;实验工作人员和带电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控制为0.35m。实施停电作业时,严格按照工作票制度和负责人制度等,做好全面的检查,保障作业的安全性。(2)带电作业。若进行带电作业,那么要配置监护人,做好现场作业的监护。除此之外,施工作业人员要配置绝缘工具和绝缘装备;不可以接触带电设备时和地面接触;不可以同时接触多个带电设备;没有和带电设备脱离之前,不能和其他人员接触或者传递工具;穿戴的衣物必须干燥清洁。
2目前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1施工技术有待创新
电力工程施工是一项技术难度很高的施工项目,但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过程牵扯到低级的土地建设施工或者是随意架线施工这一相对落后的施工技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使得实际的施工中无法凸显本身功能所具有的优点,导致工程项目质量无法保证。
2.2电力工程管理流程制度不健全
电力行业管理因为比较繁杂,在管理上虽然利用一样的标准,但是还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在电力管理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一方面电力规范存在问题,一方面比较缺少明确性,也就是和每个部门的规格不同,进而电力管理流程杂乱,相关人员的职能也不能有效发挥。在管理制度和观念的现实中,缺少具体的方案,导致管理不能落实。这就出现了每个部门都希望管理,但是出了问题后又没人承担。并且相关部门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不能以公司的利益为出发点。交流的问题不能及时的肯定,这就影响工程的施工效率。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只有各个部门职责划分清楚,管理流程规范,才可以让企业有序发展。
2.3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首先施工管理者缺乏必要的效益理念,施工成本控制造价意识薄弱,在具体进行施工材料选购时,难以合理控制预算,导致工程施工造价成本居高不下。部分电力工程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难以满足实际施工需要,致使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一些施工人员虽然接受了专业的施工技术培训,能够熟练掌握施工技术,但其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安全施工意识较为薄弱,经常在未配备齐全安全防护设备的状况下进行施工作业,对自身施工安全带来了非常大的隐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3强化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对策
3.1对施工技术进行改良创新
供电单位对电力施工技术的改良创新必须予以重视,其主要针对的是各大施工企业的上级领导包括工程项目的负责人要扭转思想,融入进社会新科技的大潮之中,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及时对过时的技术予以淘汰,包括对以往的施工设备也应该尽量淘汰,以及时引进新型的技术以及设备优化工程的施工,提高施工技术的整体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大力完善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流程
实践表明,在实际生产中,若能把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真正落实到实处,就能使电力企业获取最大效益。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制定出有效措施来大力优化和完善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流程。首先,在电力工程完成中标之后,就电力工程施工的相关招标细节,电力工程合同签订部门一定要予以全面、系统地说明,在确保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审核的基础上,来做到让施工项目保存完善的档案。其次,就技术部这些电力工程施工企业管理机构而言,在电力工程实施施工之前,一定要能与相关设备供应商、电力用户和电力材料等做好会议审查;在确保电力工程施工预算正确的基础上,财务部门一定要及时完成电力设备和电力材料相关款项的支付。事实表明,通过以上这些途径,可有效完善和优化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流程,对于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3强化环境管理
从电力工程建设的角度来说,影响技术应用效果的因素很多,其中环境因素为重点。组织开展施工作业前,要做好外部环境的检查,降低其对设备和材料等的不利影响,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开展外部环境检测作业,要优选铺设线路,保证线路位于干净整洁的区域,避免处于腐蚀路段。除此之外,要优选质量高的材料。组织线路材料时,要做好零部件的检查,保证其具有整洁度,减少外部因素的影响。若线路架设在雷电高发区域,必须要采取完善的防雷措施,采取布置避雷线装置的措施,做好严格控制,减少雷击的危害。若线路穿越森林,那么要对线杆的高度进行调整,使其处于合理位置,避免受到林木的影响。对安装的电力设备,做好防护和警告牌设置,定期进行维护以及保养,保证其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确保电力线路稳定运行。
3.4不断加强整体电力工程中的监督力度
监督属于更好提高工程质量的一个有效措施,而且还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良好的口碑属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当中取胜的一个关键成分,电力企业对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不仅关注到了企业的信誉和名誉,而且更加关注到民生问题,为了不断加强电力工程的资料监督力度,电力工程的施工企业可以成立起企业质量监督和检查小组,通过采用定期检查或者是不定期检查的方式,来更好地确保整体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对于工程当中的质量监督力度,还必须要实行监督问责制度,具体落实到个人当中,只有这样,才可以不断地加强监督的效果,而且还会在无形当中就会提高了监督的力度。
3.5强化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保护施工人员安全
一是结合当下的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方案,应进一步明丰富明确其安全管理细则,结合各项分部工程的实际情况,并制定出与之对应的安全施工管理方案,严抓各项细节,对各项条例结合实际工程情况进行更新,全面提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方案的针对性,保证相应的方案实施效果得以稳步增强。二是落实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责任,提升其安全管理意识,应选择责任心强,安全管理经验丰富、品行端正的职工担任电力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做好现场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设备的佩戴监督工作,严格监督施工操作行为,避免违规操作行为出现提升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效果。
结论
综上所述,电力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确实存在问题,但是要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施工质量,减少安全隐患是根本基石。对于当前电力行业的发展情况,作者从管理方法、管理流程制度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电力行业的特殊性决定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应该有大局观念,还应该深入了解电力行业工程管理的细节,明确管理者的任务并发挥管理者、技术人员和施工者的特长,共同促进我国的电力工程管理效率的提升。电力工程施工是一个全面性的大工程,必须有科学的管理才可以保证工程顺利完工。
参考文献
[1]黄杏冬.浅谈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5):33-34.
[2]黄梁伟.电力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2):28+60.
[3]林世文.优化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及策略[J].低碳世界,2017(31):139-140.
论文作者:刘晓凤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电力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作业论文; 设备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