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城市改造也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其中园林施工的发展较为迅速。园林工程的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建筑工程建设,园林工程所需要的艺术性比较强,技术性也比较强,但是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以客观的态度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文章将对园林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做出分析,希望通过本文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园林;施工技术;难点;管理措施
引言
园林景观的绿化一项较为繁琐的施工技术,在进行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需要选择正确的技术管理,确保市政园林景观绿化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从而真正做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2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1园林工程施工技术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
1.1施工准备阶段
园林项目的规划是由政府相关部门结合城市的发展需求制定的,园林位置的选择是要依据城市规划的需求进行。园林位置的规划出台以后,设计部门要对园林进行设计。园林的位置以及园林的地形结构直接影响着园林设计的思路。要满足城市园林规划相关机构提出的设计要求和园林要达到的设计功能。设计方案制定以后,施工人员要与园林设计部门进行前期的沟通,充分的领会园林设计人员对园林的设计初衷,要做到园林施工与设计的结合,对园林施工当中的技术要求的分歧要在早期进行协商,避免园林施工技术不能实现的设计目标。
1.2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
首先,施工方要选择施工技术能力较强的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审图,切忌选择滥竿充数的施工管理人员,不会审施工图纸,对施工管理不能够做到详细的,细致的管理分析;管理混乱,效率低下。其次,也是园林工程施工当中最为常见的问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施工队伍往往是临时拼凑而成,不具备相关的施工技术,技术专业化不强。缺乏园林施工的基础知识,对于园林美学和施工工艺等园林基础知识了解。
1.3苗木的选购问题
在苗木的选购过程当中,采购人员中饱私囊,经常会出现苗木质量以次充好,直接影响园林建设。造成苗木质量和苗木的成活率很低。
1.4施工中土壤处理常见问题
园林施工人员为了减少工作量,对园林的土壤不进行处理,没有按照苗木生长需要的土壤要求进行土壤的处理。酸碱度、湿度、肥料等不能满足苗木的生长要求。造成苗木、植被的成活率很低的现象的发生。
1.5园林工程验收维护管理常见问题分析
园林验收是对园林施工质量的最后监督环节,园林工程的验收要依照国家工程质量的相关规范进行严格验收。园林工程施工结束后,园林的后期养护是园林工程的最为重要的环节,缺少了后期园林维护的管理机制,园林工程就会出现荒芜的现象,是对工程建设的一种巨大浪费。
2优化和改善园林工程施工常见问题策略分析
2.1做好园林景观绿化施工准备
园林景观绿化工作开始实施前,一定要勘察和准备即将启动的项目场地,首先需要清理施工场地,及时清理一些不必要的东西,系统地清除杂草和容易妨碍植被生长的杂物,合理划分适合各种植物生长的土壤,选择纳入需要发展可适合生长栽培的景观植物,并制定合理有效快速的设计方案和图纸,综合分析项目环境,在此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综合性的调研分析,并具体实施。
2.2科学选择优质树木和建筑材料
园林景观绿化施工准备工作,一定要细心选择植被,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应选具有观赏性且成本低的树木,并根据成活率选择和购置苗木数量,还要考虑运输的距离,对于购置树苗的商店或者工厂也要选择合理的距离,如果地方偏远,运输时间长,天气、温湿度等因素也会影响苗木质量,在选择供应商时也要了解其口碑和好评率,并大致设定绿化施工日期,应该提前告知供应商所需要的苗木数量和运输时期,保证供应商有足够的树苗供应,为施工提供足够的基础设备,此外,设计者要严格把关苗木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加强对园林苗木的选择
在园林苗木的选择过程中,采购人员要具备苗木专业的相关知识,依据苗木的特点选择健康的苗木,依据苗木的品种、冠幅、株型、根系的发育状况,进行分析与选择。做好苗木运输过程当中的保护处理措施。做好土壤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在苗木的种植和移栽过程当中要依照苗木的生活特性进行栽种、浇水、施肥等处理。
2.4做好施工的收尾工作
在园林施工结束时,需要把收尾工作做好。按照预定的工程检查除外,还需要将植被在存活期之内进行妥善保存和管理,在保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植被的生长规律和特点。收尾的工作一定要做好,这是对前期工作的总结,也能使园林绿化设计圆满收关
2.5培养专业的人员,加强施工人员素质
现在的社会是人才的社会,市场上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所以现在的大学对于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逐渐加大,并且逐渐将教育的中心转移到了实践上。但是,单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相关部门协助。在相关人员进入园林单位工作之前,需要专门人员进行培训,要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3市政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管理
3.1设计与实际相结合
对市政园林景观工程来说,规划设计的技术管理工作是极其重要。规划设计是园林景观施工的基础。因此,规划设计的合理程度将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园林施工工程中,参与设计图纸的审查交底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到科学合理,与地方气候环境与社会人文背景相适应。由于当前的城市规划线路逐渐明确,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不断提高,以往盲目的城市规划设计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城市发展。而市政园林景观工程是城市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重点改善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实现城市区域社会、空间、环境、经济等的有机结合,保证景观规划设计符合可持续利用性、人居环境舒适性、野郊休闲性、生物多样性、生态性等,创建城乡一体化、城郊结合的生态绿地系统。在施工图设计会审或交底阶段,结合地域选择植物及景观和景观材质,如在阳光直射强干湿度差别较大的地方尽量不采取木质景观和室外漆,建议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特征和栽植小环境的植物,尽可能的选择一些能够体现地方特色和景观性强的植物。
3.2植物配置技术的管理
由于不同的植物有着不同的生长特性,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也不相同,所以,市政园林景观在进行施工时,应该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与植物的生长特性,严格遵循植物的生长原则。市政园林景观绿化植物配置技术主要有两种:①改良土壤适应植物,主要有施肥、整地、灌溉以及土壤管理等;②就是改植物来适应地,主要有选种、育种以及引种等。根据土壤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植物并进行配置,确保搭配的合理性,例如,在花坛的边缘选择一些低矮的植物或者蔓生植物,这样才能衬托出花坛中植物的魅力。如果是面积较小的区域,应该选择一些低矮的植物;如果面积较大的区域,应该选择种植乔木或者灌木,由于这些植物的顶端开枝小,就能够在这些植物下面种植高度合适的其他树木。另外还需要结合植物的颜色配置,需要充分考虑颜色的对比,确保园林景观颜色的多样性。
3.3苗木种植技术管理
对于苗木进人场地后不能立马栽种的现象,苗木要通过假植来保证苗木的成活率。首先,要开挖假植沟,把苗木按捆成行摆放,摆好以后进行培土。避免出现漏跟透风,培土完成后浇足水,盖好遮蔽物。施工人员要做好巡查工作,避免出现培土松动透风现象的发生,造成苗木的死亡现象。
结束语
加强园林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是保证园林工程建设质量的有效手段,是确保园林施工过程顺利开展的必要方法。园林绿化工程的开展符合当代社会对生态发展的需求,是促进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文章中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园林建设的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园林建设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希望对今后的类似工程有所帮助,促进园林建设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彩育.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分析与后期养护建议[J].建材与装饰,2016(28):73-74.
[2]缪茂坤.园林施工中节能型技术的应用探析[J].江西建材,2016(10):216-217.
[3]龚世杰.园林施工的技术难点与管理措施探讨[J].现代园艺,2016(06):202-203.
[4]魏明志.论园林施工的技术难点与管理措施[J].科技风,2012(12):115.
[5]叶颖.论园林施工的技术难点与管理措施[J].民营科技,2011(09):163.
论文作者:杨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苗木论文; 园林论文; 园林施工论文; 植物论文; 园林景观论文; 土壤论文; 生长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论文;